東北網雙鴨山9月2日訊(記者 馬淑芬)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寶清縣自8月15日起遭受洪澇災害,全縣境內4條河流水位均超過了歷史極值,導致多處堤壩決口,多處民宅和良田面臨威脅。
危急時刻,寶清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各基層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快速反應,緊急行動,把防汛第一線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考場,第一時間投身到防洪救援第一線,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超前部署迅速行動
汛期以來,寶清縣農業農村局把防汛救災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立即召開全局防汛工作會,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預案。
寶清縣農業農村局嚴格落實防汛值班巡查工作,確保24小時防汛電話暢通,並對巡查員防汛工作職責進行分解落實,從而確保防汛人員能在第一時間高效開展預防和應急措施。負責汛情巡查工作的黨員幹部每天24小時徒步10多公裡輪班到重要區域堤壩上觀察雨量、巡查重要積水點水位情況、河道溝渠漲水堵塞等情況,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局黨組班子成員第一時間深入各鄉鎮、農業三場等地巡查重要區域大堤及受災情況,並組織開展群眾安全撤離及防汛救災現場技術指導等工作。局機關及所屬各單位抗洪搶險隊24小時待命,時刻準備奔赴抗洪一線開展救援行動。
同時,安排黨員領導幹部深夜趕赴雞西市、佳木斯市調配防汛救災物資,並設立防汛救災物資庫及防汛物資調度隊,準確掌握各戰線情況,及時、合理調度救生衣、編織袋、衝鋒舟等物資,充分保證抗洪救災一線的物資需求。
頂風冒雨築壩護堤
防汛抗洪以來,寶清縣農業農村局黨員領導幹部帶頭衝在抗洪救災第一線,深入到汛情最嚴重、群眾最集中的地方,靠前指揮、以身作則,以高度負責、毫無懈怠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8月14日起,寶清縣大撓力河尖山子鄉二道林子至三道林子段、東大橋撓力河段等水位不斷上升,堤防出現險情,防汛抗洪救災形勢嚴峻。縣農業農村局黨組迅速召開緊急工作會議,部署落實防汛救災工作。黨組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帶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200多人深入抗洪救災第一線,直面危險和困難,靠前指揮抗洪救災工作。每到一處現場,全體參戰黨員幹部櫛風沐雨、忘我奮戰,主動衝在防汛搶險的最前線。
8月17日,在撓力河西岸、馬鞍山東北側縣城內利民液化氣站前,寶清縣農業農村局全體黨員幹部及群眾同雙鴨山武警支隊官兵等多家單位並肩作戰,對原有第一道堤壩進行加寬加高築堤。當晚,經過10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築起了一條1米高、500米長的護堤,及時控制住了險情。來不及好好休息,次日,全體人員又準時投入到東大橋搶險救援當中。
災後重建確保民安
洪澇災害後,大面積低洼地帶農田進水受災,部分農田面臨絕收,災後重建工作任務艱巨。
寶清縣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召開了災後重建工作會,就如何開展迅速恢復農業生產及災後重建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制定了《關於開展防澇抗災及災後生產自救的指導意見》《寶清縣農業農村局災後重建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指導各地搶排田間積水,減少農作物水淹時間。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災區,指導農民加強災後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促進受災作物及早恢復生長,把損失降到最低。
各責任單位積極收集和發布勞務用工信息,組織受災農戶外出打工創收,扶持受災戶發展畜牧業、捕撈業、山產品採集業和小作坊生產等多種經營,挖掘增收潛力,減少因災損失。加強農村環境整治,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對進水村屯和過水畜禽圈舍及時滅菌消毒防疫。
8月20日,寶清縣農業農村局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尖山子鄉聯合村,幫助災民轉移到縣安置點。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懼危險,搬的搬、扛的扛,幫助災民轉移家電、家具、農業生產機械等受災物資。經過一天的奮戰,成功為百餘戶災民轉移了受災物資,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肯定。
日前,寶清縣小撓力河左岸堤防良種場段堤壩出現80餘米的決口,這個決口涉及到堤岸下遊東升地區的14個村屯、40多萬畝農田。為了儘快將決口堵住,寶清縣農業農村局與應急局、交通局合力攻堅,出動了大量的搶險人員、大型車輛和物資,經過9天8夜的緊急搶險,決口終於合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寶清縣農業農村局在洪災最嚴峻的時刻,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印證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