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 與中信地產一同被剝離了住宅地產業務後,留在中信系下但規模急速下降的中信泰富,無疑是中海中信重組過程中較為尷尬的角色。
6月28日,萬達集團宣布與香港中信泰富(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泰富中投」)在北京籤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泰富中投旗下商業項目將委託萬達商業運營管理,並使用萬達廣場品牌,雙方首個合作項目確定為上海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據悉,泰富中投乃是中信泰富在內地的地產投資管理總部。
在年初宣布完成輕資產轉型的萬達,此番通過輕資產模式在上海嘉定攬入一子,邏輯不難理解。但對於剛剛剝離住宅業務、仰仗商業地產尋求發展空間的中信泰富而言,實在是讓人直呼「看不懂」。
中信泰富與萬達結盟
萬達方面表示,泰富中投在國內高檔商辦物業、地鐵上蓋物業等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萬達商業與泰富中投將發揮各自優勢,在不動產投資、運營領域開展合作。其中,泰富中投旗下商業項目將委託萬達商業運營管理,並使用萬達廣場品牌。
雙方認為,對萬達商業,這種輕資產合作模式有利於增加租金收入,特別是獲取更多核心城市的商業資源。對泰富中投而言,合作可以投資更多項目,增加持有物業投資回報。
萬達商業與泰富中投首個合作項目確定為上海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該項目位於上海市嘉定區核心位置,面積約15萬平方米,將於2018年10月1日開業。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上海嘉定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是中信泰富·又一城項目中的商業部分。中信泰富·又一城為中信泰富於2007年以5.89億元拿下的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5.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3.79萬平方米(地上)。
項目中具體規劃了縱貫南北的15萬平方米商業設施,一棟20層總高95米的商務辦公樓,兩棟20層總高100米的SOHO酒店式公寓。早期宣傳資料顯示,中信泰富廣場將由購物中心和配套商業兩部分組成,購物中心商業淨體量為8萬平方米,檔次還高於萬達廣場,屬於中高檔商業購物中心。
雖然萬達集團方面稱泰富中投旗下商業項目將委託萬達商業運營管理,但接近中信泰富的相關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僅目前而言,兩家的合作只落定了一個項目,未來是否有其他項目合作還不確定。
該人士還透露,中信泰富之所以選擇嘉定中信泰富廣場,是因為該項目是一個位於郊區的商業中心。接下來,中信泰富未來可能將此類物業交給萬達商業運營,但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商業還不確定。
上述人士稱,中信泰富對於與其他企業合作保持開放的心態,一些大型綜合體由於體量較大不排除引入優秀的合作方運營。
中信泰富整合餘波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在2016年3月中海與中信泰富整合之際,中信股份曾於年報中宣布未來地產業務的管理將以新成立的中信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即「中信城投」)作為平臺。中信股份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炯將擔任該公司董事長,中信泰富地產總經理劉勇擔任總裁。
於當月的2015年全年業績會上,中信股份高管透露,由於剝離了住宅地產,中信集團將更重視手上的商業項目,日後將專注於城市綜合體開發及一級土地開發。
不過,後來有接近中信的人士透露,中信城投僅存活了三個多月已被宣告解散。現在,中信股份2016年年報中亦再無中信城投的蹤跡。
相反地,中信股份在2016年報中提及,該公司旗下房地產業務主要子公司包括中信泰富地產與中信城運(即「中信城市開發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前者是重點城市精品物業和城市綜合體的綜合性房地產投資、開發及運營商;後者是專注於房地產金融、城市更新改造、城市開發運營與PPP等業務。
官網顯示,中信泰富地產以「中信泰富(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即泰富中投)為平臺統一管理中信泰富在中國內地的房地產開發業務。此次與萬達集團進行合作的公司便是泰富中投。
實際上,公開資料也顯示,於2016年,泰富中投按照中信集團和泰富香港總部的要求,完成與中海的資產交易,並於當年7月重新回歸香港泰富管理體系。同時,在管理體制上由中信城投向中信泰富回歸。
在2016年9月的一場活動上,泰富中投一管理層曾提及,隨著中投武漢、深圳、南京等新項目的拓展,整個中信集團地產業務逐步授權納入中信泰富地產板塊管理,未來中信泰富地產將會有很大發展。
種種跡象表明,中信泰富已成為中信集團旗下的主要的商業地產綜合開發運營平臺。
商業地產惆悵
雖然在中海整合中信地產業務之時,中信一方還獲得了四個商業項目,但毋庸置疑,出售住宅業務之後,中信股份包括中信泰富在國內的土地儲備大幅下降,如何快速擴大規模成為一項迫切的問題。
結果顯示,平日裡並不顯山露水的中信泰富,在兩家企業整合之後也表現得積極進取,特別是它去年在武漢大手筆擴張的做法令外界印象深刻。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早前報導,在中海中信公布整合事項的兩個月後,2016年5月,泰富中投以45億元向瑞安房地產收購了武漢天地A1及A3兩幢寫字樓,總建築面積約23.2萬平方米。2016年底,泰富中投與中建三局以53.6億元中標濱江國際商務區(基礎設施)PPP項目。
2017年1月,中信泰富聯合瑞安房地產投得武漢光谷中心城商務區一宗建面達120萬平方米的地塊,代價23億元。2月,中信泰富以99.2億元再度投得武漢二七濱江商務區地塊,建築面積約118萬平方米。
憑藉在武漢高調拿下三個商業項目後,市場一度認為中信泰富或將在商業地產上走出一片新天地。在2016年年度業績會上,中信股份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炯也曾稱,中信會往輕資產方向發展,實現管理輸出。
據悉,中信泰富曾於2015年12月獲取了位於增城的凱達爾樞紐國際廣場輕資產項目。這個項目規劃總建面達35萬平方米,集合了商業、酒店、辦公與SOHO四大業態,匯聚了高鐵、城際鐵路、城市地鐵等5條軌道交通及公交網絡。
但現在從輸出管理到委託競爭對手管理、引入其他商業品牌,中信泰富的商業地產定位與未來再度充滿了懸念。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中信泰富曾於2012年7月成立了中信泰富(上海)商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專門負責商業項目的前期策劃、招商、運營等工作。自2015年開始,中信泰富計劃將旗下所有商業類項目納入商業公司平臺進行統一管理。
中信泰富商業資產公司曾提及要對標凱德商用的業務模式,力圖形成涵蓋投融管退等全業務鏈的「大商管」業務模式。
不管是擴大規模還是對標凱德,中信泰富對其商業地產運營業務充滿願景。但是,現實情況中的託管動作令人猜測,這個專注發展商業地產的公司,是否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