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庭擁有飄窗,都會利用石質材料做飄窗臺,而且會在飄窗臺兩邊延伸留出2個"小耳朵",這樣能夠更好的固定飄窗臺,也能夠防止兩側牆體出現滲水的問題。但最近我在合肥的新房鋪設門檻石的時候,師傅竟然還給留了"小耳朵",有必要嗎?
因為我本身是裝修小白,所以裝修前就觀察了很多朋友、鄰居家的裝修,也沒見過這門檻石還留"小耳朵"的,怕不是師傅多此一舉吧。施工師傅倒是沒有生氣,說有了這個小耳朵。好處可多了,愣頭青的工人才不留呢!
於是好奇心作祟的我,請師傅先停下手中的活,好好跟我說說這門檻石"小耳朵"。
師傅說門檻石是起到過渡功能區的作用,在門檻石兩側留"小耳朵",主要有以下這些好處:
首先兩側的"小耳朵"能夠輔助門套收口,而且來回走動搬運東西的時候,也能夠避免刮花門框,起到保護門的作用。
其次是能夠起到更好的阻水作用。
這些對於室內陽臺或衛生間區域,門檻石建議做高於地面一點,而有了這個"小耳朵"能夠阻擋衛生間水汽或陽臺雨水倒灌到室內,不會影響到其他功能區。
另外是保障家裡老人、小孩的安全。
門檻石如果多了2個"小耳朵",那麼門檻石本身高度就會高於地面,這樣腳踩在上面,能夠避免摔跤,一定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最後門檻石有了這"小耳朵",門檻石會牢固很多,日後生活的時候,也不會出現鬆動問題,影響使用了。
雖然它有這些好處,但做起來會不會很麻煩,影響施工進程呢?
師傅直搖頭,他說在鋪裝門檻石之前,直接測量好尺寸,利用切割鋸切割,然後直接鋪裝即可,不會費很長時間,但切割或鋪裝都得細心、謹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