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大力開發4.0產品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長沙6月5日電 (記者 唐小晴)「湖南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努力率先建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並在若干領域引領世界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2021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系列活動正在長沙舉行,出席活動的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馬天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他表示,湖南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不僅要在市場總量規模上進入世界前列,且在功能上形成世界工程機械科技創新發源地、高端製造的集聚地、合作交流的目的地。

湖南是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基地,2019年行業營收約佔中國的26%。三一集團、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重組收購了普茨邁斯特、CIFA等國際知名品牌,並在美、德、印度等國家建設研發製造基地。其省會「工程機械之都」長沙匯聚了4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企業。

「這些年,湖南將產業鏈建設作為製造強省建設重要抓手,為工程機械產業固鏈、強鏈、延鏈、補鏈,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馬天毅舉例說,上遊鋼鐵、有色冶煉等原材料生產與加工,中遊關鍵零部件製造、系統總成及整機裝配,下遊租賃業、再製造業等圍繞工程機械形成了越來越良性的產業生態。

馬天毅同時表示,湖南工程機械配套能力建設仍任重道遠。「相當大一部分關鍵核心部件不得不依賴進口,關鍵零部件保供難。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工程機械零部件知名企業來湘發展,通過投資項目、建立全球研發中心等方式加強合作。」

通過創新,湖南工程機械已邁向自動化、智能化、數位化時代。如三一集團不僅實現了業內領先的數位化車間智能製造模式,還創造性推出了無人挖掘機、無人壓路機、無人起重機、消防無人機等重量級無人裝備;中聯重科以4.0智能產品為載體,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連接設備、企業與客戶,顛覆式創新經營模式;山河智能研發的SWE385ES挖機被譽為全球最省油的挖機。

「加強產學研創新合作,大力開發工程機械4.0產品。」馬天毅透露,湖南將積極支持海內外有實力企業和科研院所與湖南工程機械企業加強合作,進行基礎性、前沿性技術研究,突破機電液一體化的智能型工程機械核心技術、成套工程機械裝備系統集成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工程機械行業智能轉型。(完)

相關焦點

  • 湖南工程機械向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挺進
    數據賦能 以「智」提質湖南工程機械向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挺進  在11月29日舉行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工程機械智能製造主題論壇」上,來自湖南工程機械企業的嘉賓,分享了行業智能製造的最新成果和經驗,共同探討湖南工程機械產業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新思路
  • 中國銀行湖南省分行助力湖南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作為湖南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入湘百年的中國銀行,以擔當社會責任為己任,大力支持省內實體經濟、製造業發展,助力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山河智能、中國鐵建重工、遠大科技等在內的眾多製造業重點企業創新發展「走出去」。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國銀行湖南省分行製造業企業授信客戶935家,授信餘額超過250億元。
  • 大力實施鋼鐵產業培育工程 山西要打造這五個特殊鋼產業集群
    省工信廳近日印發《山西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以深入推進特種金屬材料產業集群創新生態建設為引領,大力實施鋼鐵產業培育工程,重點打造太原不鏽鋼、運城汽車用鋼、晉城裝備用鋼、臨汾型鋼,打造現代化產業創新生態下的山西省特殊鋼產業集群。
  • 杜家毫:推動湖南工程機械產業走在全球前列
    座談會上,陳吉紅、王安麟、曹志強、詹純新、梁穩根、劉飛香、何清華、王凱波、王國秋、楊濤、吳京生等11位來自工程機械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家先後發言,探討國內外工程機械產業現狀、發展前景,分析湖南發展工程機械產業的優勢和當前存在的短板弱項,並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 2020湖南省工程機械產業鏈大會成功舉辦
    推進主機與配套協同發展,共同打造主配協同互通共榮的產業新生態。長沙工程機械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吳京生,長沙工程機械協會輪值會長、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長沙市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高海濤,舍弗勒大中華區執行長張藝林,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秋,湖南匡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偉,湖南天河國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林分別就集群主配協同發展現狀和需求,主機企業配套現狀和需求,零部件產業園規劃及政策,自動駕駛及工業4.0,工程機械中液壓傳感器的現狀與數位化進展以及標準化
  • 鄭建新:全力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他指出,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以智能製造為統領、22條產業鏈為抓手,優化「三智一芯」產業布局,加快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標杆項目,加大工程機械核心技術研發機構和關鍵零部件企業引進培育力度,全力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從紮根湖湘到花開全球,從蹣跚起步到國際領先,工程機械湘軍奮楫激進。
  • 山西省將打造5個特殊鋼產業集群
    近日,山西省工信廳印發《山西省鋼鐵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以深入推進特種金屬材料產業集群創新生態建設為引領,大力實施鋼鐵產業培育工程,重點打造太原不鏽鋼、運城汽車用鋼、晉城裝備用鋼、臨汾型鋼、呂梁礦用鋼五個差異化發展的特殊鋼產業集群。
  • 福建水頭鎮:打造世界級的石材貿易中心
    水頭,在強大的產業聚集功能帶動下,已成為聞名海內外的中國石材城、世界級石材中心、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國家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鎮。    石材產業集群效應躍居海西榜首    水頭鎮擁有獨特的產業基礎優勢。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欣然為「中國·水頭閩南建材**市場」題字———中國石材城。
  • 這場盛宴,看工程機械湘軍又一次「芝麻開門」
    展會將吸引來自全球10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專業觀眾齊聚星城,近1200家全球工程機械企業攜眾多「新品」和「尖貨」前來,包括24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主機企業,14家世界500強配套件企業,國際展商比重超過22%。展會將搭建工程機械行業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發布推廣、演示體驗、交易合作平臺,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展。無疑,這是一場屬於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的盛典,也是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盛會。
  • 上海聚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12月9日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寶山羅店鎮奠基。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報導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12月9日,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寶山羅店鎮奠基。
  • 打響上海製造品牌丨打造汽車、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
    《行動計劃》在建設全球卓越製造基地的總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三個分目標:初步建成世界級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之一,掌握一批產業核心技術,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產值佔全市製造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3左右。初步建成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推動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2個、培育4個世界級產業集群。
  • 嶽陽市石油化工千億產業集群規劃綱要(2011-2015)
    嶽陽石化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稅收分別佔湖南石化工業的41.4%、40.9%和53%,綜合實力居全省第一位。⑵布局相對集中。「十一五」以來,嶽陽市大力推進「優勢產業集群式發展」戰略,鼓勵產業要素向園區集聚,加速了嶽陽石化產業集群發展,布局優化。
  • 湖南工程機械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尋求海內外合作夥伴
    「機械湘軍」亮相世界級舞臺 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明日開幕 湖南工程機械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尋求海內外合作夥伴 在展會期間的展示、競賽、論壇等各個活動中,這些代表著國際一流水準的工程企業將各顯神通,展現智能化新一代工程機械產品,尋求海內外合作機會。 湖南既是本屆展會東道主,又是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集聚區,如此近水樓臺的機會,自然要倍加珍惜。
  • 武漢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強勁崛起
    ■ 大力培育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製造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和國內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市經信局負責人介紹,「十三五」以來,武漢五大產業新基地加快建設,長江存儲、華星光電、京東方、康寧玻璃、東風雲峰、吉利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工業經濟規模總量進一步提升。
  • 湖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微解讀丨提升主導產業本地配套率
    實施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工程,聚焦先進位造業,著眼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分行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大力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推動產業鏈與供應鏈、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深度融合,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提升主導產業本地配套率,提高供應鏈協同共享能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 長江產經研究院|構建長三角跨區域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隨著疫後國際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以及產業鏈本地化、毗鄰化、區域化的趨勢,單個區域集群參與國際競爭優勢正在逐漸弱化。當前,長三角推進產業集群建設仍是以市、縣這樣的行政單元作為主體,客觀上是以地理界限將產業集群分割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世界級集群的打造。
  • 惠州發力進擊六大戰略性產業集群
    接下來,惠州將加強謀劃對接,落實「強核」「立柱」「強鏈」「優化布局」「品質」「培土」等「六大工程」,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壯大支柱產業,進軍新興產業,力爭在全省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 徐州市工信局「一支一項」先鋒工程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
    近日,徐州—合肥裝備與智能製造產業合作發展懇談會在合肥舉辦。中國科技大、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等高校院所的專家以及合肥當地企業代表、裝備與智能製造領域的創新創業人才參加會議,共同助推徐州裝備與智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重慶渝北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兩條腿」走路,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持續增強渝北綜合實力和支撐服務能力,努力成為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的重要支柱。 全國首款新冠肺炎專用AI超聲視診器、首款新型全地形管網檢測機器人、智慧管理系統和工業4.0產業應用整體解決方案……,3月31日,獲評「中國最具活力的軟體園」的仙桃國際大數據谷通過「雲」發布方式,面向全球首發13款AI、智能製造、醫療健康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
  • 東莞謀劃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5G與物聯網將深刻地改變日常生活和產業發展格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全球每4部手機,就有一部「東莞造」。如今,東莞電子信息產業正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業能級,不斷補鏈強鏈,把握5G時代新機遇,為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