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標兵素描

2020-12-15 環球網

製圖/王偉賓

□記者 史曉琪

他們的創新創業經歷各不相同,但相同的追逐夢想的激情和永不言棄的堅持,讓不同的青春一樣精彩。

幾天前的頒獎舞臺上,我省首屆10名大學生創新創業標兵成為絕對的焦點。他們何以脫穎而出?他們的經歷能為有意創業的大學生帶來哪些啟示?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他們的拼搏和精彩,傾聽他們的心聲和感悟。

期待更多年輕人在最適合自己的地方讓青春閃光。

李威

27歲的李威,2012年畢業於黃河科技學院,2013年10月成立鄭州飛輪威爾實業有限公司,致力於設計開發綠色出行電動代步工具,並以此為基礎開發智能運動裝備和機器人裝備,主要研發方向為智能自平衡車、機器人、無人機,目前註冊資本1092萬元。他被國家科技部、河南省政府列為創新創業科技企業模範代表,曾受到國家科技部曹健林部長、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接見。

早在2009年,還是大二在校生的李威就組建了啟航啦創業團隊,在創業之路上揚帆起航。他說:「我從小就喜歡鼓搗小機器、搞點小發明,隨著上大學後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鼓搗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根據興趣及時調整方向,我終於找到了事業的突破點。」

評語:他的創業事跡對大學生創業有三點啟示:認識自己,正確定位,這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前提;找準目標,堅持不懈,這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基礎;不斷學習,努力創新,這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動力。

喬景亮

36歲的喬景亮,2011年研究生畢業於鄭州大學,世界工廠CEO,2012年成立鄭州悉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外貿服務、信息整合、大數據挖掘等網際網路業務。2014年,悉知公司成為Google公司核心合作夥伴,並建設Google大中華地區首家GoogleAdwords體驗中心,在外貿電子商務應用方面有重要創新影響力。2015年,該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

評語: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對市場的準確定位和評估,使他能在複雜多變的市場條件下成功創辦企業,並取得佳績。他順應時代潮流,將知識與技術完美結合,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王洋洋

33歲的王洋洋,200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2009年成立河南希芳閣綠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無土草坪、屋頂綠化等立體綠化。他曾獲國家大學科技園杯創業大賽三等獎、河南省首屆創業大賽二等獎。2014年,他的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為全國「建築綠化」第一股,也是我省首個大學生創業「掛牌」企業。

一步一個腳印,王洋洋敢拼敢幹。「向天要地,向上要綠」,從市郊到市區、從室外到室內、從平面到立面、從地面到屋頂、從有土到無土,他的綠化變革緊跟時代。

評語:自主研發創新創業,在技術與市場的轉換中準確把握商機,同時展開加盟模式的開發,打破地域限制,可運作性增強。定位準確清晰,把握市場脈絡,他的經歷對大學生創業具有示範效應。

王靈光

29歲的王靈光,2011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2010年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針對規模化農業種植建立了一個完善的標準化服務系統。他被評為「2011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榮獲第十七屆「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受到習近平、李長春、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2010年4月,王靈光利用畢業實習回到家鄉,註冊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了基層創業夢想。創業初期,他和他的團隊紮根基層,立足農業,把所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根據農村發展狀況,圍繞減少投入、提高效率、把控風險、增加產出,探索出了一套可複製的、新的合作社發展模式,以此參加全國「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並獲得金獎。通過6年多的努力,他帶領的團隊從合作社一步步走到大型農業公司,並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農業綜合化服務+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

評語:創新創業,基層、農村大有可為。他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召喚相結合,到農村創業的大學生要把自己視為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開拓者,敢於為中國農村社會現狀的改變奉獻自己的青春,實現人生價值。

尚高鋒

32歲的尚高鋒,2007年畢業於安陽工學院。他2007年創辦尚百幫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現已成為一家以家庭服務、清洗與保潔、病蟲害消殺、物業管理、市政環衛、居家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性企業。尚高鋒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創業就業先進個人、中國家庭服務業先進工作者。

尚高鋒來自普通農民家庭,自幼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和其他同學一樣,他也有過投遞簡歷而杳無音信的失落,也有過擇業的迷惘,不甘心做普通上班族的「野心」。萌生自主創業的想法後,他在一無資金、二無經驗的情況下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向高手、向實踐、向市場學習,在摸爬滾打中積累經驗,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更為難得的是,他熱心公益事業,設立尚百幫助學基金,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評語:大學生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既有發展前景有適合自己的項目。大學生在創業中要了解市場、找準目標、大膽實踐,只有樂於吃苦、不怕困難,才會大有作為。

潘泳

28歲的潘泳,2009年畢業於黃淮學院,2014年成立佳士樂文化創意公司,不斷推出震撼信息電子界的新產品,已盈利3000多萬元,企業市值高達5億元。他用一年半時間研發出「蘋果皮520」,被稱為「蘋果皮之父」。2014年底,他推出「漫聊神器」APP。

潘泳發明的「蘋果皮520」,藉助內置的通訊模塊,可以把只能聽音樂、打遊戲的蘋果iPodtouch「變成」iPhone,實現基本的通話、發簡訊功能。

潘泳從小就愛鑽研,大學期間經常參加各種IT競賽,對研發軟體非常感興趣。畢業後的潘泳繼續他的發明路。一次次試驗,一次次失敗,「蘋果皮520」、蘋果皮二代、蘋果盤、藍牙版蘋果皮等產品在他手中相繼問世。

評語:創新總是給人高大上的感覺,也在很多人的心裡形成了無形的屏障。其實,把新奇的點子變成現實,就是對創新的最好詮釋。潘泳的創業路凸顯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的獨特氣質,增加了「依託專業技術」創業的大學生的信心。

周光普

27歲的周光普,201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2014年成立河南尋美視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網際網路+移動剪輯車,曾獲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河南賽區三等獎、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河南省選拔賽一等獎、全國總決賽銀獎。

周光普大一開始創業,畢業前公司註冊成立,帶動就業20多人。創業之初,團隊、資金、設備、技術等問題接踵而至,但周光普沒有被這些「攔路虎」嚇倒,因為「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從最初的視頻拍攝剪輯業務,到音樂會、婚禮製作業務,到宣傳片、微電影包裝業務再到如今的網際網路+移動剪輯車,他們不斷發現客戶的需求點,開拓商業新疆域。公司成立後,這個年輕的團隊當年營業額就突破了150萬元。

評語:對於大學生來說,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入校時就應該考慮的問題。這個案例再次印證了只有科學規劃自我,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目標。

張策

30歲的張策,2008年畢業於許昌學院,2009年創辦了鄢陵縣三文園林化木專業合作社,採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發展經營模式,逐步成為花木行業的領頭羊。他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農村實用人才」,還被評為我省「優秀大學生村幹部創業之星」。

張策大學畢業後到鄢陵縣安陵鎮擔任大學生村官。2009年,他用大學期間積攢的1.5萬元獎學金和租用的1畝土地開始了創業之路,創辦了鄢陵縣三文園林花木專業合作社。幾年來,他用「滾雪球」的發展模式把公司發展成為資產規模800萬元、佔地360畝的科技型種苗培育企業。合作社先後吸納120多個花農為社員,累計為社員無償提供苗木近20萬株、價值40萬元,並免費為社員提供優質花木技術服務和市場信息,上門技術服務300餘次,給農民帶來了實惠。

評語:農村的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他找準創業路,結合當地實際開拓新路子,走出了「幹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的成功創業之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宋中原

26歲的宋中原,2015年畢業於河南工程學院,2015年成立鄭州絹錦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傳承我省空缺的織錦技術並推廣,開發出豫錦產品100多種,申請外觀專利十幾項,使得中原傳統技藝很快走向全國市場,在我省地方特色產品中獨樹一幟。

河南雖然擁有5000年的蠶絲文化,但是長期沒有知名的錦類產品。多次在紡織類大賽中獲獎的宋中原結合所學知識,於2014年3月開發出第一件豫錦產品,該產品在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賽中獲得一等獎。豫錦的出現填補了我省沒有知名錦類產品的空白。

評語:紮實的專業素養、開拓性思維和獨特的眼光,再加上成熟、理性的經營理念,可以讓創新創業大學生少走彎路,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張慶飛

28歲的張慶飛,2012年畢業於河南工業大學,是一位激情澎湃的「85後」創業者。

2009年,他組建創業團隊,全身心投入第一份事業——鄭州祥文教育諮詢有限公司。2012年,公司正式成立註冊並獲得我省部分企事業單位學歷晉升的業務,之後又陸續與鄭州格力產業園等達成合作,並與我省幾十家高校籤訂了招生合作協議。雖然初次創業便取得不菲的成績,但張慶飛並沒有放慢腳步。他2015年進入環保蔬菜領域,成立了河南家家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他結合大學學的生物技術知識,進入佐餐飲料行業,成立了河南酵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產品主打酵素飲料。

張慶飛不僅自己成功創業,還幫助了很多擁有創業夢想的同學。2009年至今,在張慶飛的公司創業的河南工業大學學生超過300人。

評語:時間花在哪裡,成績就在哪裡。全力以赴、全情投入,青春怎會不精彩、人生怎會不出彩!

相關焦點

  • 錢塘新區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12月18日,錢塘新區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迎來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項目《鰲海》獲得一等獎。自6月15日啟動報名以來,大賽舉辦時間持續半年,共吸引158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參賽。決賽現場還設置了投資人參與對接環節,包括浙江財經大學《華卯智能》項目在內,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受到了市場肯定,優秀項目更是接到了投資方拋來的橄欖枝,有些項目在路演現場就達成了初步投資意向。
  • 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廣州啟動
    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我要去創業」廣東省大學生創業技能大賽啟動儀式12日在廣州舉行。 陳啟任 攝 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 (索有為 陳啟任)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我要去創業」廣東省大學生創業技能大賽啟動儀式12日在廣州舉行。主辦方稱,大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投資對接平臺。
  • 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結果揭曉
    12月18日,以「創在青春夢錢塘」為主題的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園舉行。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14所高校的佼佼者同臺競技。
  • 河南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盡顯科技範兒 三百萬獎金扶持雙創
    頒獎現場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高校智能快遞櫃生態體系、海綿型建築與小區的雨水控制和利用、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12月22日上午,鄭州市金水區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項目籤約暨頒獎儀式金水區大學生創業園舉行
  • 300支大學生團隊比拼"網際網路"創新創業
    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將於本月19日至21日在吉林大學舉行。記者日前從教育部獲悉,共有300支優秀團隊進入總決賽,北京市共有9支團隊。此外教育部相關部門正在籌建大學生創業投資機構聯盟,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
  • 大咖照亮創業之光 「大創慧谷」·首屆大學生創業沙龍在南岸區舉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4日22時02分訊(記者 路奧博)為推動「雙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營造鼓勵高校創新創業氛圍,12月12日,「大創慧谷」·文學與傳媒學院首屆大學生創業沙龍在重慶市南岸區第二師範學院南山校區舉行。
  • 首屆全國大學生技術創業大賽在北京圓滿落幕
    11月28日, 2010「金龍科創基金杯」首屆全國大學生技術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隆重拉開帷幕。來自全國6大賽區40餘所高校的創業項目經過初評、複賽的層層角逐,有10支代表隊脫穎而出決戰全國總決賽。
  • 14所高校同臺競技 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結果揭曉
    浙江在線杭州12月18日訊(通訊員 陸佳佳 記者 吳俏婧)12月18日,以「創在青春夢錢塘」為主題的首屆杭州錢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杭州市高科技企業孵化園舉行。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14所高校的佼佼者同臺競技。
  • 「新時代·新夢想」第三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
    12月7日,由省教育廳主辦的「新時代·新夢想」第三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基地舉行。本屆大賽歷時3個多月,經過宣傳推廣、學校選拔推薦,全省共有83所高校192個項目申報參賽,根據網絡評選成績, 45個優秀項目團隊進入現場比賽。
  • ...第十一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暨青年創新創業...
    「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由團中央牽頭創辦於1999年,借鑑風險投資的運作模式,致力於培養青年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造就一代符合未來挑戰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在促進高校產學研結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年起,競賽轉型為「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今年,大賽重回「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是名稱的回歸,是初心的再尋,更是使命的升華。
  • 濰坊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業聯合會獲評全國百優創業社團
    近日,首屆中國大學生創業社團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年大學生創業社團服務聯盟年會舉行,期間進行了首屆全國「十佳百優」大學生創業社團評選活動,濰坊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業聯合會獲評全國「百優創業」社團,濰坊科技學院被推選為全國大學生創業社團服務聯盟理事單位。
  • 寧波大紅鷹學院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方案設計大賽
    近日,浙江寧波大紅鷹學院舉辦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博覽會財務方案設計大賽,旨在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適應未來挑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根據比賽規程,大賽採用《網中網財務決策平臺》進行。
  • 臺灣大學生創業比例上升
    新文化訊(記者 趙實) 昨日,首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在長春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70餘所高校的校長共同參與論壇。  清華大學副校長龔克對記者們談起清華大學的創新教育經驗,他說,大學在學生培養上,應該注重基礎研究的創新,這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礎,其次,要多引導學生去服務社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國家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人才的培養,知識、應用、人才三位一體,才能更好地為國家長遠發展形成創新鏈,這也是我們需要探索的。」
  •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什麼?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簡稱「大創」,是學校為進一步調動學生開展創新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倡導學生研究探索式學習,自主科研創新,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全國性大學生項目申報比賽。一、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什麼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是國家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主要建設內容之一。
  • 實驗實訓:大學生創新創業入手技巧
    一、理清概念 很多人沒理清楚兩個概念,即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其實這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全稱是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一般簡稱為 「大創」,是各級教部門面向大學生開放的種項目。
  • 第五屆「南博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校聯賽落下帷幕
    11月25日下午,第五屆「南博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廣東科技學院舉行。本次大賽是由南博集團舉辦,廣東科技學院承辦,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協辦的首屆三校聯賽。經過各學校初賽、線上複賽的比拼,16支團隊登上了決賽舞臺。
  • 大學生創新創業「束縛沒了,限制少了」
    本報訊(陳舒 張涵爽)前不久,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委組織開展了「根在基層」中央若干項重大政策落實情況調研,來自教育部、財政部、商務部、中國教科院、國家開放大學、中國教育報刊社等單位的16名青年幹部組成調研團,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進情況進行了調研。
  • 大學生創新創業也能掙學分 山大允許休學創業
        半島記者 魏海洋  如何帶活大學生中間的創新創業氣氛?山東出臺了全面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8月22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目前已有120餘所高校完成了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制定工作,並明確了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機構。
  • [河南新聞聯播]河南:創新招聘形式 促大學生就業
    [河南新聞聯播]河南:創新招聘形式 促大學生就業 河南:創新招聘形式,促大學生就業。
  • 大學生創新創業可折算學分
    原標題:大學生創新創業可折算學分   教育部日前公布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並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及部屬高校徵求意見。記者注意到,新規定嚴格並細化了大學新生入學的複查內容,明確了轉學、轉專業的限制條件。要求學生應履行恪守學術道德、堅守學術誠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