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時代」漸行漸遠 綠色郵筒該何去何從?

2020-12-26 溫州日報甌網

  隨著時代變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也越來越便捷。一通電話,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即時溝通;QQ、MSN、電子郵件、手機簡訊……新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多。如今,大多數人不再像多年前,使用書信的溝通方式。

  「書信時代」漸漸遠去,你還記得堅守在街頭的郵筒嗎?那裡是否有你過往的記憶?

  「書信時代」

  已漸行漸遠

  大家是否還記著許多年前,將手中的信件反覆檢查後投入綠色郵筒時的那種心情,忐忑、不安、期許……從那一刻湧上心頭。現代通訊工具日新月異,那些年寫信的日子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而街頭的那一抹綠,也漸漸地被遺忘,淡出人們的生活。

  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寫信?還有哪些人會寫信?記者就此展開採訪。

  隨機採訪中,有90%以上的人表示,已經多年沒手寫書信,也沒注意街頭是否有郵筒的存在。在市郵政局萬松支局門口的郵筒前,記者採訪了一名20多歲的男青年,他很驚訝回答:「寫信?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啊。現在有簡訊、有郵箱、有QQ,為什麼要選擇寫信這種麻煩的方式呢?」

  網友「超市裡」雖然比較偏向於現代的通訊溝通方式,但他表示很喜歡手寫書信,「這一點在明信片市場可以得到驗證,畢竟,許多人收到別人寄給自己的明信片都會非常開心,書信市場逐步『黯淡』,明信片卻依舊受歡迎。」

  「我家門口就有一個郵筒,偶爾我會看到有人投信進去。『書信時代』雖然離我們有點遠了,但是,那些偏遠的地方,或許現在還只能通過寫信來聯絡吧!」網友「clean小婧」說。

  「我在萬松路科技大樓的郵筒前經常遇見一位老人,每周他都有兩三封手寫信件寄去杭州,他的筆跡我都熟悉了。現在能這樣堅持手寫信件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市郵政局發投分局投遞組的投遞員鄭國清說,「目前全市共有45個郵筒,其中市中心區32個、市郊5個,偏遠山區8個。另外,還有不少山區是由一些單位傳達室、小賣部等暫存信件,由投遞員上門取件。」

  郵筒裡常空空如也

  每天下午14時35分,鄭國清開啟了位於市區周松路市技工學校門口的郵筒後,就開始了他每天的開郵筒工作。騎著摩託車穿過市中心區的大街小巷,一個下午他一共要開啟市中心區32個郵筒。

  「現在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了,一般情況下,一天跑遍32個郵筒也就100多封信件,其中還有大部分是些商業信件。有的郵筒打開來時常空空如也。」鄭國清說,8年前,一天的信件有三四百封之多。

  而「生意」最好的當屬技工學校門口和瑞安中學內的郵筒,這兩個郵筒每天各有大約二三十封手寫信件,「大概是學生比較喜歡寫信這種溝通方式吧。」鄭國清說,「當然,也有例外,到了節假日,就會多收到一些信件,差不多三四百封吧。過年時就更多了,有1000多封信件,要帶上兩個收信袋子才能裝回來。」

  郵筒儼然成了「萬花筒」

  鄭國清告訴記者,8年時間裡,他遇到過許許多多發生在郵筒裡的不文明現象。

  「有一年過年,我去沙河底的那個郵筒開箱取信,只見郵筒投信口和郵筒周圍都是放百子炮後的紙屑,我以為是有人在郵筒邊上玩鞭炮。」鄭國清回憶說,「打開郵筒的那一瞬間,我傻眼了,郵筒裡面全是鞭炮放過後的紙屑。這可能是有人將點燃的百子炮伸進郵筒裡。」

  「幸好那天那個郵筒裡沒有信件,要不然,要辜負寫信人的一番心血不說,可能還會耽誤事。」之後,鄭國清徒手給郵筒做了簡單的清理。

  「小廣告粘貼在郵筒上最讓人覺得礙眼,我每次都要用手指甲去摳掉小廣告。」鄭國清說,由於是綠色油漆,粘貼的小廣告不能用小鏟子去除,一鏟就容易將油漆鏟掉,影響郵筒的美觀,所以只能用指甲一點一點地摳。「一摳完,第二天去收件的時候,另一批小廣告又貼上去了。」鄭國清顯得很無奈。

  除了小廣告破壞郵筒的美觀,還時常有汽車撞毀郵筒的案例。今年4月份,玉海中學門口的郵筒就曾被撞壞;而在今年6月份,市郵政局商城支局門口的郵筒也被汽車撞斷。據了解,一個郵筒的成本大約是1800多元,而每個郵筒的安裝費用是200元。「司機的一個不小心,郵政局就要花去2000多元重新安裝一個郵筒。」鄭國清說。

  郵筒該何去何從?

  雖然郵筒「失寵」,但是,鄭國清覺得郵筒的功能不會消失,「雖然現在進入了網絡時代,在普通信件逐漸減少的同時,各種商業信函接踵而來,如話費對帳單、信用函、匯款單等信件逐年增多。郵筒仍然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他說,目前,學生、軍人等群體已成為主要的信件投放群體,並且每逢節日時,這些郵筒所收發的信件還會有所增加。

  對於郵筒是否退出歷史舞臺,市郵政局市場部工作人員表示,郵筒的數量不會減少,「只要還有一個人往郵筒裡面投信,我們就得繼續服務。」

  就郵筒今後的去留,網友「Master桶」覺得,表面上,書信時代已經慢慢退出我們的生活,而事實上,書信作為一種實際存在的物體,有些方面是虛擬信號無法取代的,比如收藏紀念價值之類。而且收到一封寄託思念的書信,與一條簡訊或是郵件比起來,前者顯然更令接收者感動。

  網友「暈大發」說,她覺得國外的郵筒非常別致,走的是「復古懷舊」風,所以郵筒對市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藝術欣賞。

  小小郵筒,折射出的是時代的發展變化。當然,沒有人願意永遠停留在只能用寫信這種方式進行交流的時代裡。無論時代如何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作為曾經承擔著情感交流的「綠色使者」,如何讓它再次走入人們的生活中,如何開發它的全新功能,需要我們深思。

相關焦點

  • 800個郵筒的深圳堅守
    在通訊日益發達的今天,提筆忘字已成為書寫常態,可是深圳仍有800郵筒還在堅守那份書信情懷。 15個郵筒一天收到13封信 3月23日上午,記者走上街頭,隨機詢問路人是否知道哪兒有郵筒,幾乎所有人都表示不清楚。一位阿姨好心地告訴記者,自己是片區的老居民了,附近沒有郵筒,但是可以坐兩站公交車找到一個郵局,那裡應該還可以寄信。
  •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德威新材離氫能界「第二個寧德時代」漸行漸遠
    德威氫動力的誕生延續了德威新材成為氫能界「第二個寧德時代」的夢想。從2016年開始,德威新材便開始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為成為氫能界「第二個寧德時代」而努力。德威新材與其「夢想」漸行漸遠。德威新材成立於1995年12月18日,並於2012年6月1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它是一家專業從事線纜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發、化工新材料、燃料電池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擁有註冊資本10.0億元。
  • 導演田七創作歌曲《漸行漸遠》物是人非彈指一瞬間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集團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在打造中華紫薇園、籌備大型3D神話愛情電影《武夷仙凡戀》之際,回想公益電影《金甌》拍攝,憶往昔歲月,突然發覺物是人非,好多人與事都已漸行漸遠,即興創作歌曲《漸行漸遠》,獨自面對這種處境,雖不說,但萬語千言猶存心中。歌曲誕生於中國原創音樂產業孵化基地,由武夷影業集團和東方國韻集團聯合出品,將收錄在田七《東方國樂原創音樂作品專輯》。
  • 念物是人非,傷離別之感,想起歐陽修一句宋詞「漸行漸遠漸無書」
    而這種人生的感慨與傷感,歐陽修有句宋詞說得最為貼切:「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程,你在旅途當中會遇到很多人,也會與他們結伴而行一段時間。但是在這一段時間過去之後,餘下的你們都會慢慢面臨「漸行漸遠漸無書」,到最終「水闊魚沉何處問」。
  •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世傳的美人,並不一定真美,古人考功名時有句話:「不願文章中天下,但願文章中考官」,不需要天下人喜歡,只要考官喜歡你的文章就行了。很多人的婚姻不幸福,現在知道為什麼了吧?
  • 「竹篾匠」——指尖上的技藝,新幹漸行漸遠的老手藝!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竹製品已淡出人們的視野,竹篾匠這種傳統手藝也隨之漸行漸遠。說到這, 黃師傅深有感觸,他說:「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少將傳統手藝看在眼裡,我之前帶了幾個徒弟,跟著我學幾年出師之後,到現在都改行了。」現在他的後代也沒有人來承繼家業。
  • 夫妻感情漸行漸遠的四個表現,中一個就難逃分手!
    從前愛情濃鬱的夫妻愛情,會在柴米油鹽醬醋茶、各種意外作死中,漸漸變淡,漸行漸遠,乃至各奔前程。感情是維繫婚姻唯一的能量,沒有了感情的夫妻,婚姻就如同一譚死水,沒有任何活力。夫妻感情漸行漸遠的四個表現,中一個就難逃分手!1,夫妻之間「零」溝通。
  • 鳩山內閣倒臺後日本與中國漸行漸遠 日本想要什麼?
    鳩山內閣倒臺後日本與中國漸行漸遠 日本想要什麼?然而,那握手的溫度還未散去,日本就變臉了:外相岸田文雄公開違背中日四點原則共識中涉及釣魚島內容,稱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關於「不存在領土問題」的立場沒有變化,並強調,該共識「不具有約束力,不帶國際承諾」。  一心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心想在國際舞臺上露臉並要個「名分」的日本瘋了?對於中國這個鄰居,日本是鐵了心要翻臉、鐵了心要「一路向右」了?
  • 5G之下,4G漸行漸遠?電信高管公開表態,用戶:這一天還是來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啟,關於"5G時代"就被大家廣為流傳,並且成為熱議的話題之一。誠然,通信技術的迭代是時代發展的必要性,畢竟在未來的智能物聯時代,5G會發揮其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5G基站的建設依舊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關於"換不換5G",卻成了很多人的"難言之隱"。
  • 孟浩然一首詩裡描寫的景象,將漸行漸遠
    唐代是一個詩人倍出的時代,湧現了好多著名的大詩人。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個。孟浩然 ,襄陽人,生於公元689年,逝世於公元740年,僅僅活了51歲。他四十歲以前他住在襄陽附近的鹿門山讀書,寫詩。之後他才到當時的京城去遊歷。
  • 夫妻漸行漸遠的四個表現,快看看你們中招了沒?
    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忽略了對方、在瑣碎的小事中敗給了細節,終於漸行漸遠。快來看看你和另一半之間是否也有這些感情變淡的特徵嗎?01、親密感缺失。在談戀愛的時候,我們總喜歡和另一半在一些小動作中體驗愛情的甜蜜,出門時的牽手、感動時的親吻、睡覺時的擁抱……這些小情趣在不經意間增進了彼此的感情,讓對方更覺愛你。可現在呢?
  • 備案價6.5萬的光明,跟普通人漸行漸遠的深圳
    光明中海寰宇時代今日的認籌,從住建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均價5.8-6.5萬。住建局備案這衝上6萬的房價,本身讓限價變得毫無意義。光明的房價,從兩年前備案價的4萬,到今天的6萬,年漲幅超20%,絕對是超過大多數人收入漲幅的。
  • 夫妻間關係漸行漸遠,中兩條就要警惕了
    如果夫妻間有以下徵兆其中的兩條,就說明夫妻間關係漸行漸遠了,你一定要警惕:一:有愛無性或者無愛無性。男女都一樣誰都不是聖人,維繫男女之間情感的紐帶就是夫妻之事,夫妻之事能實現男女精神與身體的完全融合。夫妻之事還能化解家庭矛盾。如果夫妻之間有愛無性,那麼雙方的生活其實就是出於煎熬狀態,而無愛無性更是一種精神折磨。
  • 對羽毛球初學者想說的話:你們不要著急打比賽,會讓初心漸行漸遠
    問其原因,支支吾吾的說,打了兩個月羽毛球,感覺自己一點進步也沒有,該接不住的球,還是接不住,失誤又多,不想繼續打了,我安慰他說,打羽毛球要慢慢來,很多人打了兩年羽毛球才上場打比賽,你才打兩個月羽毛球,打比賽肯定贏不了呀!
  • 「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很多親情,都在漸行漸遠
    「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很多親情,都在漸行漸遠。時代變遷,拉開了貧富差距。隨著進城潮的興起,很多農村的孩子通過讀書、工作、買房留在了不同的城市,很多親戚一年甚至幾年都見不上一面,彼此疏於聯繫,自然關係就斷了。
  • 狼殿下:楚馗的一個舉動,讓馬摘星和渤王的關係漸行漸遠
    而他的一個舉動,讓馬摘星和渤王的關係漸行漸遠,那麼,究竟是什麼舉動呢?楚馗既是兩個人的媒人,也是兩人感情上的攔路虎楚馗在救狼仔的時候,是知道馬摘星和狼仔的關係的,也知道狼仔對馬家的重要性,以至於在救了狼仔之後並沒有告訴馬家,反而將他秘密帶回了皇宮,然後培養了他幾年。
  • 朋友圈籤名,總要看慣所有人的忽冷忽熱,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
    有時候,最好的安慰,就是無言的陪伴總要看慣所有人的忽冷忽熱,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就像織毛衣,建立的時候一針一線,拆除的時候輕輕一拉。
  • 江南農耕文化|一抹漸行漸遠的鄉村記憶
    這些古老的農具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退出我們的視線,退出農耕時代的舞臺,只會留存在我們的記憶裡。漸漸離我們遠去的江南農耕文化,成了我們心中一抹漸行漸遠的鄉村記憶,成了人們追逐遠古思情的深深懷念……
  • 國產體育品牌與我們漸行漸遠?
    國產體育品牌與我們漸行漸遠?對此,有經銷商認為,國內服裝行業普遍採用產品批發模式,該模式會導致發展過快、渠道庫存過高、成本上漲。華億國際購物中心運動活力館的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國內服裝企業在銷售渠道中依然普遍運用「品牌商—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的批發分銷模式,這種模式對市場供需反應遲緩且不準確,常會造成代理商訂購較多商品以備斷貨,品牌商也儲備較多的商品以備補貨,形成需求被放大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