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慢性病與信息大會】王隴德: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2020-12-25 中國IDC圈

2018年4月27日-28日,由中國疾控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云研究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慢性病防控信息技術委員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慢性病與信息大會」在北京國賓酒店盛大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出席此次會議,並發表了題為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理解與思考的精彩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 王隴德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隴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很高興能夠參加2018中國慢性病與信息大會和大家一起討論健康中國建設的相關問題。

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和大家做一次討論。

首先我們看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制定的背景,了解這個背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內涵,我們一起簡要地複習一下綱要的主要的原則和內容,最後我想就我自己就這樣一個規劃綱要目標的實現有一些思考和想法,我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首先我們看看背景。可以說這個規劃的制定是在國內外的這樣一個對於健康重要性普遍認識提高的基礎上制定的這樣的規劃,國內可以說經過多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我們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同時我們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變化以及我們生活方式的快速變遷,也給我們維護和促進健康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這是我們當前的主要的社會背景。

就國際上來講,2015年聯合國通過了2030可持續發展的議程,這個議程提出了17項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主要的17項發展目標裡面幾乎各個和健康都有關係,確切地說在文字上有幾個目標是明顯地、直接地提出了一些健康要求,首先是關於目標2要改善人類的營養狀況,目標3要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目標6裡面提出要給人人提供安全的水和環境衛生等等,說明國際社會對於健康問題是高度重視。

2011年聯合國召開了一次慢病防控的高級別會議,聯合國在歷史上就衛生問題召開高級別會議也僅僅只有兩次,第一次是2003年研究人類怎麼樣去應對愛滋病,當時全球的恐艾症,當時中國也是這樣一個情況。第二次就是2011年這一次,研究人類怎麼樣去應對慢性病。在會後發表的政治宣言裡面明確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慢性病的防控涉及政府和所有部門,要求我們各級政府都要制定多部門的衛生工作方針。

世界衛生組織從1986年開始召開了多屆的健康促進大會,健康促進大會每一屆都提出了新的指導原則和一些要求,比如說86年在渥太華召開的第一屆健康促進大會提出了健康促進的定義和五大行動領域。2013年在赫爾辛基召開的第八屆大會提出了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第九次大會是2016年底在上海召開,確定的目標和主題就是我們要和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目標結合在一起,同時提出了「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這樣的口號。這次大會在中國的召開也向國際社會介紹了許多我們國家的健康數據,一些行動和經驗得到了大會參會者的高度評價。

還有一個背景就是我們從2018年起,因為當時的衛生部的陳竺部長提議制定「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並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當時有400多位專家,多位院士參與了這樣的研究。這個研究提出了2010-2015、2016-2020年兩個發展階段。同時提出了12項大項,95個具體目標,其中包括平均期望壽命,死亡率降低等經常用的一些指標。同時還提出了十項保障措施。

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樣的宏偉戰略,這些對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制定給了很好的指導和支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簡要地做一些複習。

黨的十九大召開也再次明確提出了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2030規劃綱要可以說是在第一屆全國衛生健康大會召開之後不久就頒布了這樣的規劃綱要,作為今後十五年主要的奮鬥目標。

這個規劃綱要提出了四項主要遵循的原則,首先是健康優先,要創新健康的發展模式,其次是改革創新,要堅持政府主導,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和體系,還有科學發展,就是要遵循健康領域發展規律,堅持防治結合、預防為主。公平公正就是要縮小服務之間的不平等,要縮小這樣的差距。

戰略主題有兩個大的方面,一個基本路徑是共建共享,要明確政府、社會、個人各自的責任,實現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全民健康,從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這兩個著力點出發提高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服務。

我們戰略目標有兩個階段,2020和2030,2020年主要健康指標要居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前列,2030主要健康指標要進入高收入國家的前列。這個健康指標我們主要提到了五個大的方面,這五個方面有一些是常規指標,如人均期望壽命、死亡率,另外還有健康生活的指標,因為國人的健康素養太低,根據全國三次調查,基本上十個人裡面有一個人掌握健康素養,所以這是影響健康中國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所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也列入了這樣一個具體的目標中間。

關於重大慢病的過早死亡關注也進行了關注,現在慢病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不但過早死亡率比較高,而且造成大量的殘疾,嚴重影響國民的生活質量,降低重大慢病過早死亡概率也放在這個目標之內。另外還有創建健康的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等。

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我們當時做了一些考慮,什麼重要問題呢?就是從本世紀初,世界衛生組織新提出了一個評價一個國家國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那是什麼呢?就是健康期望壽命,我們原來一直用的是期望壽命,但是健康期望壽命真正體現著一個存活的質量。我們國家可以說一直沒有這樣的數據來測算我們國民的健康期望壽命,但是許多發達國家已經有這樣的指標,大家可以看到這裡列的一些主要的發達國家期望壽命和健康期望壽命之間差十歲,我們國家的情況怎麼樣呢?我們一些省市做了一些研究,比如說像北京市,北京市2014年對北京市居民的健康期望壽命做了一個調查評估,他們評估的結果是北京市的期望壽命和健康期望壽命之間要差十八歲,而且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北京十八歲的人群健康期望壽命只有四十年,也就是說十八歲的人群健康地活著還活不到六十歲,這體現了剛才我們說的特點就是慢病的年輕化。因此我們現在雖然沒有測算這樣一個基礎,但是我們不能永遠沒有,我們到2030年還沒有嗎?所以在2020年之前我們能不能做一些全國的調查研究,測算出我們的健康期望壽命,最後提出到2030年我們的健康期望壽命要有顯著提高,這也是新增的一個目標要求。

我們簡要地複習了這樣一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內涵,我們怎麼樣去實現它?我們現在存在什麼樣的主要問題?

首先是我們工作上的問題,可以說慢病防控需要多部門的密切合作,比如說慢性病形成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生活習慣和行為,這個世界衛生組織總結是影響人類健康壽命佔了60%的影響,生活方式和行為的形成基本在小的時候,所以怎麼樣從小給孩子教起,讓他(她)能夠形成一個好的健康行為。比如說孩子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3、4、5歲左右就定了,孩子小的時候給他一次到兩次食物他就接受了,要大一點以後,給他十次、二十次都不接受,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但是可以說我們現在基本上在教育系統像這樣的一個既定的工作任務還沒有很好地去實施。像我們現在的醫保,醫保的費用支付什麼呢?就是支付人生最後那幾個階段,大部分的錢都花在那兒,而沒有支付慢病危險因素的篩查與控制。危險因素篩查不清楚、控制不清楚的話大量的錢就花在救治上,所以國家提出的方針是以治病為中心轉到以健康為中心,這需要多部門的合作,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還沒有實施,那就是說我們許許多多對控制慢病非常有用的幹預措施並沒有廣泛實施,這裡面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

比如高血壓,我們現在知曉率、用藥治療率、控制率非常低,遠遠低於人家發達國家,所以這也是我們第一位死因、第一位疾病致殘的原因。防控網絡我們非常缺乏,慢病防控,個人的危險因素是不同的,所以我們需要去發現、明確個人的危險因素到底是什麼,這個發現因素的發現和控制靠醫療機構,我們醫療機構現在在等著病人發病,你病了你來我給你檢查我給你治療,好了你出院,殘疾了你去康復,但是醫療機構很少介入到危險因素的篩查和控制上,比如說血壓、血脂、血糖,好多老百姓自己不知道,必須由醫療機構幫助他們,去給他檢測和測量,發現他的危險因素,從這一點意義上說,我們慢病防控技術體系基本上還沒有。

人才隊伍建設,我們慢病防控的人才非常缺乏,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腦梗病人很多,腦梗以後造成嚴重的問題,腦梗很重要的問題是頸動脈血管狹窄,這個地方血管結構的關係很容易形成斑塊,斑塊越來越大血流就減少了,有一天斑塊破裂突然堵了馬上腦子大動脈馬上血供不上了,就中風了,這個地方平常很少有症狀,所以老百姓都不知道,醫院也不查,心血管科管的是心臟血管,神經科管的是腦子血管,脖子血管沒有人管,我們也不篩查也不幹預,美國從上世紀53年幾十年做了大量的研究,認為這個地方的狹窄如果超出了70%,嚴重發生中風率6-12%,非常高的概率,沒有人管,美國有三千多的醫生可以做這個手術,經過大量篩查每年做15-20萬例的手術,一百年來人家中風持續下降,這是主要的原因,因為它佔到缺血性中風的20-30%.我們在2009年進行了全國的調查,我們有多少的大夫符合美國的手術標準,只有8個人,我們只有8個人會做這個手術,我們做了多少例手術?240幾例,我們的超聲大夫會看各種臟器不會看血管,很多大夫沒有經過培訓,所以人才非常缺乏。

我剛才說到專攻,哪科就按哪科規範行事,很少合作,慢性病防治一定要防治,每一個階段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就神經內科和外科來講都需要密切合作,怎麼樣給患者作出最佳的判斷,怎麼樣給他提出最佳的診療方案,我們現在沒有,我們現在做的非常不夠。所以這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們由於素養的低下造成很多慢病的危險因素,比如吸菸,身體缺乏活動,高脂高油飲食造成大量的問題,同時我們兒童的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兒童肥胖增長了30倍,如果兒童肥胖趨勢控制不了將不能實現2030年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

體育鍛鍊非常缺乏,體育鍛鍊是保健第一要素,但是我們非常缺乏,缺乏體育鍛鍊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因素,僅次於高血壓、吸菸、糖尿病,每年300萬人缺乏體育鍛鍊死亡。我們慢病死亡已經佔到總死亡的85%以上,而且這個增速非常快。

我們自己的材料,慢病中間現在的中風病人50%是中年人,慢病的中風的高危人群60%是中年人,一個中年人出問題不僅僅影響自己的健康,對於家庭、社會的影響非常大,這不僅僅是一般的老百姓,連我們很多的醫務人員都這樣。我前幾天在交大二院(音)去看,到了康復室,看到一個大概40歲左右的這樣一個人在那裡做肌理康復,我問院長這是什麼人?院長說這就是本院的眼科大夫,本院的眼科大夫沒有注意自己的血壓,突然中風,中風就是幾秒鐘的時間,他說做肌理康復一個月了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說當不了眼科大夫了,我說他不僅當不了眼科大夫了,他這個家怎麼過?40多歲,孩子還小,這個狀況還得需要一個人照顧。所以現在危險因素的控制問題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因此我們給中央領導寫了一封建議,標題叫做篩查和幹預中年人的中風風險刻不容緩,習總書記批給了延東副總理,要求開展中年人中風風險篩查,要做好這項控制工作。

我們怎麼樣應對慢病的流行呢?我們想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明確職責、立法保障,提高素養、早就基礎,防控危因,狠抓關鍵,組建體系,創新模式,監測督察,力求實效,我們看看裡面的內容,總書記代表中央宣布了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最大的差別就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總書記提出來很多的要求,我們可以說作為衛生系統來講我們有責任給其他部門提出一些重要的健康建議,時間關係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剛剛說了醫保部門、教育部門,比如說我們民政部門,民政部門在新婚夫婦登記結婚做一個培訓班,教給他們優生知識和育兒知識,誰不希望生健康孩子健康成長?但是他們缺乏知識,孩子現在喝軟飲料,造成肥胖的重大問題,但是家長不知道,孩子要就給他買,經常給他喝,這是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們單位、社區是不是都應該有健康管理,不能只把健康問題推到醫院去。

對於健康壽命影響來講,生活方式和行為佔了60%,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調整好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的話可以預防絕大部分的慢病性。總書記預防慢病特別強調它是保障國民健康的關鍵一環,我們要調整優化政策,最大程度減少人群患病這是終極目標。組織提出了終極目標,我們看我們和美國的對比,人家的中風、冠心病還在快速下降,我們還在持續快速上升,他總結了一百年來中風發病率持續下降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控制,我們在全國發起一個30以上的血壓行動,英國剛剛發起了全民測血壓,所以我們能不能發起一個30以上全民的血壓行動做好血壓的控制,血壓控制好40%的中風可以沒有,我們血壓控制率、治療率和人家相比都差了不少。

我們要建立這樣一個防控體系,這是我們最近幾年在全國動員了三百多家醫院,聯繫了縣級醫院,2700多家社區醫院開展中風防控工程。

同時我們教育宣傳體系,包括教育部門、宣傳部門、衛生部門等等,各有職責,把宣傳教育、體系教育建起來提高國民的健康素養。同時要求工作要監督檢查,很多工作部署了沒有監督檢查,沒有落實,中央把健康建設交給了各級黨委。

監督檢查,最近我覺得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講落實講的很好,不能講口號不行動,單單開會發文件,要求要好抓落實,一定要把具體的工作落實到最基層,最後一公裡怎麼去實施,我覺得是我們健康中國建設裡面非常重要的。同時健康中國建設我覺得我們今天召開這個大會把信息和衛生密切地聯繫起來,這非常重要,現在在交叉領域往往是創新的沃土,這幾年篩查和幹預取得了很多的成績,能夠明顯地掌握中國的規律,這和我們建設信息共享是非常有關係的。我們老齡化非常嚴重,現在一、兩個老人都在家裡,這些老人重要生命指標怎麼去監測,非常重要。

我們怎麼樣利用信息技術把人民的重要生命指標能夠隨時傳遞,能夠及時建立網絡體系、服務體系來反映、來解決一些健康的重大問題?我希望我們兩家的結合將能產生重要的創新、重大的成果。

我就介紹這些想法,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相關焦點

  • 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實施《「健康山西2030...
    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實施《「健康山西2030 」規劃綱要》2017年 行動計劃第1次聯絡員會議召開發布時間: 2017-07-07 17:39:42   |  來源: 山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 新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乎所有人的健康和壽命…
    中共中央、國務院10月25日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微信公眾號「新華社」於同日刊登了全文。黨中央與國務院對此次規劃投入了大量資源,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將在不久的未來有極大的提高。 以下是原文: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 三減三健 全民行動——第七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暨第三十個...
    2018年9月17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主辦,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指導的第七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暨第三十個「全國愛牙日」大會開幕式由中國疾控中心黨委書記李新華主持,王隴德院士、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Dr. Fabio Scano、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毛群安局長為大會致辭。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_2016年第32號...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文如下。
  • 「健康合肥2030」規劃綱要正式出爐 每個社區都將有「全民健身苑」
    健康素養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每個社區都有「全民健身苑」……12月28日,合肥市政府第107次常務會議上,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健康合肥2030」規劃綱要》,為合肥人的健康勾勒出一張美好藍圖。
  • 國家衛生健康委:《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是推進健康中國...
    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我們這次以國務院的名義公布了《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國務院辦公廳的名義發布了《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同時將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的名義發布《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這三個文件組成了我們這次健康中國行動總的系列文件
  • 《四川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年—2030年)》,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起草了《四川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
  • 「健康旌德2030」規劃
    「邁入高速時代、打造健康旌德」,健康旌德建設是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安徽2030」規劃綱要》《「健康宣城2030」規劃》,全力推進健康旌德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規劃。本規劃是建設健康旌德的行動綱領,是黨委、政府履行相關職責的重要依據。
  • 2020中國心血管健康大會啟動「健康中國——健康心臟」項目
    2020中國心血管健康大會、第十屆中國胸痛中心大會及2020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心血管病學年會12月18日至12月1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健康中國——健康心臟」項目正式啟動,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臟健康加油助力。
  • 湖南出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實施方案
    未來14年湖南人健康水平如何提升——湖南出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實施方案8月11日,湖南省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了《湖南省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今後14年推進健康湖南建設的行動綱領
  • 生活方式對健康和壽命影響有多大?看這數據就知道了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介紹,當前,由於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由於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我國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我們既面對著發達國家面臨的衛生與健康問題,也面對著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衛生與健康問題。尤其是營養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已經成為影響老百姓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 我市發布《「健康西安2030」行動規劃》
    記者昨日從市衛健委獲悉,我市印發《「健康西安2030」行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市民主要健康指標處於西部地區前列。到2030年,健康西安基本建成,人均期望壽命將從2015年的78.53歲,提升到2020年的79.88歲、2030年的81.88歲,主要健康指標在副省級城市中達到較高水平。
  • 2021醫養展覽會|養老養生展|中醫健康|慢性病健康管理
    2021中國(廣州)國際醫養健康產業博覽會2021 China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Industry Expo>           時間:2021年3月26-28日  地點:廣州琶洲國際採購中心     組織機構: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養健康產業委員會(籌)廣東省醫院協會                 介入醫學專業委員會            醫院運營管理專業委員會
  • 福州2018年慢性病佔總死亡數83.40% 慢性病包括哪些?
    福州2018年慢性病佔總死亡數83.40% 慢性病包括哪些? 2019-08-27 18:42: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彭莉芳 | 字號:A+ | 2018年,福州市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3.40%;前10位死因中,惡性腫瘤居首位死因。福州市政府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陸涵在發布會上披露了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情況。
  • 我國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相關文件
    具體來看,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22年,我國人均壽命的全國目標值為77.7歲(2017年基期水平為76.7歲),嬰兒死亡率小於等於7.5‰(2017年基期數據為6.8‰),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小於等於15.9%(2015年基期水平為18.5%)。
  • 大健康行業已成藍海,「梅丹」先拔頭籌
    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健康行業的建設已成為國家未來10年工作計劃的重點,也可以說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那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具體定下了什麼樣的目標呢?到2020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超8萬億,到2030年要達16萬億。2015年,我國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不過3.8萬億。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我國健康產業將迎來一段飛速發展的黃金期。營養和保健行業已被我國十二五規劃納入未來重點發展的產業,此舉使得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健康產業市場。
  • 2020中國心血管健康大會:凝聚力量 建立心血管防治戰線
    2020中國心血管健康大會開幕式現場「一人行快、眾人行遠,為實現全民心血管健康繼續奮進。」「全力推動胸痛中心建設,構建優質高效服務體系。」12月18日,2020中國心血管健康大會、第十屆中國胸痛中心大會及2020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心血管病學年會在北京召開。圍繞我國心血管疾病防治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規劃,與會嘉賓認為,要凝聚廣泛而堅實的力量,共同建立中國心血管防治戰線,以促進中國心血管事件拐點早日到來為使命,推動我國居民心血管健康,為實現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 益鼎天養研發中心「腸道微生態檢測」助力健康中國2030
    本次會議深度探討人體健康與腸道菌群之間關係,並展示介紹「腸道菌群檢測」這一最新成果,特邀益鼎天養領導「九鼎健康董事長彭國柱、九鼎健康總裁陳少平、益鼎天養董事長沈鶴霄、益鼎天養總經理李翔、益鼎天養研發總裁劉慶軍」及參會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陳衛華教授、湖北中醫藥大學章程鵬教授」等領導嘉賓出席。
  •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盧永:提升健康素養是社會系統工程
    知識普及行動是健康中國行動15項行動中的第一項,目標是到2022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不低於22%,到2030年不低於30%。」  但盧永認為,當前我國居民健康狀況面臨快速城鎮化和生活方式轉變的挑戰,且慢性病、傳染病的雙重疾病負擔顯著。他表示,除了新冠疫情這樣的新發突發傳染病以外,傳統傳染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給人民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同時,當前我國經濟社會轉型中居民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快速變化,慢性病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
  • 衛生部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民營養與健康的狀況,作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今天我們請來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先生,向各位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的現狀等方面的問題。現在先請王副部長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後回答大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