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行業此起彼伏,許多「高品質車型」如雨後春筍一般應運而生。「兼顧運動與家用」的豐田凱美瑞,上市至今好評不斷。「撩妹王」奔馳C級,地位仍然不能被撼動。伴隨著車型的不斷更新迭代,汽車對市場一定要深加理解方可成功,正如奧迪A4L。為了深入了解這款車,我們採訪了兩位駕駛者,下面就請用車者發表用車感言。
車主一:猶豫再三,28萬提了奧迪A4L,開了90天,車主:這駕駛感受真沒想到
顏值:顏值很棒,做工優良,契合高級轎車定位。外觀設計,新穎、動感。夠亮,自動大燈挺實用,還有鎖車後的伴你回家,暖。車漆薄,不過已然貼了車衣,不影響了,用上兩年撕掉還是新車。論內飾豪華感,奔馳完勝。全液晶儀錶盤乍看很好看,自從見了奔馳的,還是覺得奔馳的更好看。與原車內飾格調更統一,手感也強不少。後一排出風口沒有,難道這幾百塊都要省。
只能說比家裡的CC空間要大,足夠用了。四個人坐乘,空間完好。除了儲物空間小且少,最後排隆起高以外,其他的都不錯。對了,後備箱裡面放了輪胎和工具,工具在最裡面,想取出來實在費勁。擺各種構型還是有點不舒服,坐直了頭頂壓抑,再往前坐腰舒服了。濾震可以挺軟的,不是特別硬。噪音不錯,適合這個價位。座椅軟硬適中,真皮座包摸起來很舒服。
動力足才能滿足我加速的要求。動力完全足夠,我是40TFSI新穎版,190匹。地板油能秒路上九成的菜車,動力充沛,菜車們只能見到我的尾部車燈。去高速跑一圈,感受一下120以後還動力充沛的感覺。油耗比我1.4t大眾速騰還省,是個意外。我市區開得少,一般都是省道高速。
總結:我認為,奧迪A4L能夠取得當下的成就,外觀也是個見仁見智的事兒,個人認為比較好看。內飾我在第一條就說了,絕對是BBA裡設計的最成功的。空間覺得還挺合適的,人生第一輛車也沒啥好比的。A4L的舒適性肯定是沒什麼問題。和奔馳CLA級比較,奧迪A4L更好,和競爭對手相比,奧迪A4L的性價比遠勝其它。
車主二:30萬喜提奔馳CLA級,對比上一輛奧迪A4L,車主:它倆差距不大
先來看奔馳CLA級的外觀,在停車場和其他車對比停放外觀也沒輸過。豪華感十足,我比較喜歡比較兇的車正面,犀利。林肯後燈騷氣,有特性,有個性,與眾不同。一貫式的尾部車燈,在夜晚真的是超級拉風。
再看奧迪A4L,A4L的顏值毋庸置疑。讓整體構型在運動化和年輕化上更進一步,還是比較滿足個人口味的。顏值很炫,特別滿意,特別是大燈羨慕已久。雙邊的排氣管咋一看還行,低頭看就很單薄的感覺。
進入奔馳CLA級車內,內飾簡約不簡單,不是那麼亮眼,還是很OK的。中控性能還沒有玩得轉,總之真愛。工藝嘛,美國車,可以想像。還有核桃木裝潢,比較高檔。中控的鏤空設計,也有許多放物品的空間。空間比較大了,坐在最後排也比較寬鬆。車內置物空間也很豐富,車門儲物格、中央扶手、中控下方的鏤空兩層格。主要後尾箱賊大可以放許多東西。
再看奧迪A4L,內飾科技感十足,買它有大半是為了這個。關了低音,暫時沒發現共振。但使材料稍差一些,塑料感比較足。內飾特別有科技感,晚上的時候各種按鈕的燈光讓你信心十足。空間家用絕對足夠絕對ok。空間夠用,第二排也不常坐人,B級車,後一排也寬敞。但是還好後排座位可以放到放倒後空間相當大比較滿意。後備箱深度還不錯,可以放的東西蠻多的,新車嘛,反正沒有放太多的東西呀。
先開奔馳CLA級,整體操控方式也是非常簡單。不過指向性還不錯,反正就是指哪兒打哪兒。可以根據路況來切換三種駕駛模式,每種都有不同的駕駛體驗。總體來說,小z駕駛感受尚可,但絕不是閃光點。這兩個方面都能保證基本的舒適性很好。美式沙發名不虛傳,mkz無論是轉彎時家人的側傾。幾乎聽不見車外的聲音,高速行駛有風噪,音樂開啟就好了。後排座包比一般車寬,所以不注意還感覺是第二排空間不夠。
再開奧迪A4L,車內的功效許多需要熟練才好駕駛。方向盤有點重,不算輕。側傾還是有點大的,畢竟不是S系列。不會大腳油門響胎,但是也能追隨你的腳部。媳婦說坐著挺舒服的。整車穩定,底盤有質感。噪音還是有的,可能韓泰輪胎有一半功勞。空間滿意,但座位比較硬,還沒有大眾邁騰的舒服。
總之,奧迪A4L得分較高,原因有兩個,感覺Z的外觀很有靈性,不張揚但也有自己的個性,很喜歡,似乎絲毫不影響操控這款車,對比了兩款車之後,我想說五個字:它非常完美!那麼,大家都有什麼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