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人居】 專注成品房項目市場研究分析
碩大的房屋,凌亂的物品,雜亂堆砌、急找又找不到的東西,
是否時常為回家看到的亂糟糟的景象而煩惱。
現在有種新興職業叫「收納師」,據說能把家裡收拾的乾淨整潔,十分舒心。
她究竟有什麼神奇,離鄭州(鄭姆斯特丹)這座縣城有多遠?
我們今天來詳細聊一聊。
/ / / / /
對於家庭收納的發展,目前主流劃分為三個階段:
1.0全屋定製階段,俗稱做柜子;
2.0系統收納階段;注重柜子內部功能深化;
3.0收納師階段;科學收納物盡其用的極簡理念。
第一階段做到「有」,第二階段做到「好」,第三階段號稱「精」。
職業收納師有什麼神奇之處?
—— ——
3.0收納師這個職業主要源自與日本,目前已成為了一種新興行業,甚至產生了一批專門的從業人員——整理收納師以及專業的收納師評定協會。湧現出一些專注收納的近藤麻理惠、瀧本真奈美等名人。
這些收納師用自己的智慧和「魔術手」,讓許多家庭變幻出神奇空間。
鄭州目前更多的還在1.0全屋定製階段。
因此你在鄭州逛家居建材商場,經常看到的畫面是這樣的:
(所謂「大力出奇蹟」質量展示)
(極具特色的風格美學展示)
日式3.0收納的畫面通常是這樣的:
和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北上廣深等國內一二線城市則基本處於1.0和3.0之間混亂搖擺。
前些日子,在上海炒作比較火的上門「收納師」服務,抓了一波網絡熱度和人們的眼球。
其大致故事邏輯是:趙女士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她的東西更是數不勝數。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預約了一個收納師上門服務。對這些衣物一件一件分類。收納師坦言,分類比較簡單,就是按上衣、下衣、禮服、裙子、褲子、高跟鞋、休閒鞋一類一類把衣服分類,並搭配了50套適合各個場合的基本套系,通過分類能更方便找到衣物。韓妍又根據她當月的活動和穿衣需求,給出15套的搭配組合--這15套組合會用手機拍下來存檔,最後,直接把這些照片打包發到客戶手機中。儘管每次上門服務要收費2000元,但趙女士卻覺得這筆錢花得非常值!
收納師與其說在整理家庭,更像是傳遞一種「斷舍離」的極簡生活理念。
如今大多數人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物品的擁有不僅充裕甚至過量,但很多人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物質匱乏的從前,需要靠囤貨來尋求安全感,這反而使家裡和自己的內心更加煩亂。只有「斷舍離」,才能讓個人關注當下,關注自我,留下需要的、合適的、讓你心動的物品,從而斷開茫無目的的購物慾和囤積情結,控制住慾念,只添加少而精的物品,讓家庭空間真正維持清爽整潔,且永不復亂。
鄭州離收納師階段有多遠?
—— ——
在鄭州,這兩年隨著成品房的推進,全屋定製行業這兩年迎來了大爆發。
一時間市場一擁而上,眾多建材企業紛紛轉型定製。做櫥櫃的轉全屋定製、做板材的轉全屋定製、做木門的轉全屋定製、做地板的轉全屋定製、做報紙的也投資轉做全屋定製。僅鄭州市場,全屋定製企業就從2016年的2000多家,暴增到2020年的6000多家。
有的主打美學,說把硬裝丟失的風格給彌補回來;
有的主打質量,說長時間穩定使用,為後期省心;
有的主打價格,說看透那些虛假套路,追求性價比才是王道;
這裡面值得推崇的當屬兔寶寶之類的主打環保類的全屋定製,畢竟健康和生命才是家裝最重要的核心。
通過對市場的調研,了解到鄭州目前市場主流仍以1.0做為柜子為主。
連2.0系統收納都談不上。
因為2.0階段的系統收納,需要大量的客戶調研。想要打造出真正適合本地人生活的收納空間,必須要針對本地人的生活習慣和需求,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才能整合出更適合本土人收納習慣和需求的空間設置。
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的更多精力多用在市場的營銷競爭中,對於研發投入精力相對較少。目前了解到河南本土品牌只有瀚美居做過大批量的生活方式和需求調研。
如果鄭州直接跨越到3.0收納師階段會怎樣?
嗯,毫無疑問,收納師八成會餓死。
收納師不僅是一個空間整理師,更是一個生活理念傳播師。
一個偏精神生活領域的職業,她需要廣為肥沃的生存土壤:
譬如收納師倡導的日常生活,遵守收納的三大法則:
數量守恆:鞋子買一雙扔一雙,衣服買一件丟一件,東西的數量絕對不增加;
物歸有處:玄關是收納第一站,外套大衣傳單鑰匙只放在這裡;
東西收整齊了,就是藝術品:衣櫃不設門,衣物全部開放式存放。
這些需要大量的客戶溝通和市場教育。
在剛需大本營,在鄭縣(州)大多數剛需眼裡,這屬於奢侈品的存在。
收納師從日本興起,歷經30年沉澱,近幾年才在中國一線城市炒出一些熱度,需要更多客戶積累和市場培育期。
相信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迭代,鄭州這個人口密集型城,必將會是收納師職業的一片藍海。
其實,許多人都在開始對自己的家重新進行思考、規劃的時候都會面臨的問題。屋子裡堆滿了物品,好像都有用,但又沒地方放,想改造,該把它們放哪裡呢?家具看著也不適合了,該換什麼樣的呢?牆皮脫落了一大片,是重新刷還是換牆紙?人口比以前多了,屋裡哪裡都顯得很侷促,有什麼方法能讓房間的利用率更高嗎?
(日式收納系統示意圖)
會收納的人往往也有足夠的斷舍離能力,收納最忌諱把東西毫無美感地塞滿。如果感覺東西放不下了,那就需要扔東西了。不需要心疼,讓東西循環和代謝是非常重要的。學會取捨,把留下來的東西用符合自己行動路線的方式收納好,生活就會變得方便很多。家裡的東西我都保持有固定的數量,好比買一雙鞋就一定會扔掉一雙。
(日式收納系統示意圖)
隨著越來越多人注重生活幸福感,注重新的生活方式,我們相信,整理收納不再只是一線城市的剛需,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剛需。
未來通過收納師,會讓更多的人過上理想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