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收納文化堪稱是最日本化的事情,相信不管是去過日本留學、旅遊還是在電視上看到的人們,無一不驚嘆日本人對於每一個空間有效的利用。收納經過歲月的積累漸漸成為了一種文化,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收納文化的起源並不在日本,而是在美國。那麼日本為何漸漸超速,將收納做到了極致呢?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一、電視劇
前段時間大火的日本電視劇《輪到你了》讓眾人深陷燒腦劇情中,它講述了新婚夫婦搬進新家,在開居民會時妻子參與了殺人遊戲,由此拉開了主人公恐怖生活的序幕。就在網友各個腦洞大開的時候,我卻注意到新婚夫婦家中的收納大法。
這是他們剛搬過來的樣子,我們可以看到,家中風格非常簡潔,每樣東西都用收納箱分類裝好,而且收納箱上都有標籤,要拿取什麼一目了然。
再來看看他們整理後的樣子,因為夫妻兩個都喜歡看推理小說,客廳放置了兩個大書架,各類書按顏色排放,強迫症表示真的很爽。
廚房是開放式的,而且沒有吊頂櫃,讓整個空間通透很多。案臺適應房型呈一字型布局,而且正對著餐廳,即使是做飯的時候,夫妻兩人也能夠很好的交流。
後面設置了一面大櫥櫃,上面兩層擱板分類擱放不同的碗盤,下面擱置微波爐和咖啡機,拿取使用十分方便,而刀具和鏟子、勺子等器具都有專門的收納座。
最有特點的是臥室,用移門的方式隔開空間,保證了臥室的私密性,裡面設置了嵌入式衣櫃,不佔用空間,實用又美觀。
二、日本收納師
看了日本神奇的收納術,心裡陣陣騷動,模仿著電視劇或是圖片裡的樣子行動起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還是亂了,千萬不要懷疑自己,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人就把收納劃分為一個單獨的行業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整理收納術不再局限於家務活的範圍,而是作為一個人的生活技能,就連在教育領域也受到了重視,在2008年成立了規劃整理師協會,現在在日本以協會和公益組織等形式運作的大大小小整理收納專門團體有35個之多。這些收納師認真的探索生活,發現幸福,他們的理念不僅影響著日本,更是影響著全世界。
三、為什麼受著他們影響的你,卻達不到他們的效果呢?
1,日本人在生活上追求實用性和舒適度,所以他們的裝修風格本身就是非常簡潔的。
從色彩上來說,日本大多數房屋都是以白色和原木色為主的,這樣淺色調的搭配讓人一眼望過去十分清新、乾淨、環保,其中沒有繁瑣的搭配,視覺上不會感到封閉,結合家具造型的流暢性,令空間發揮它本有的獨特魅力。
2,房屋設計具備收納性。
⑴日本房屋的結構很簡單,沒有過多牆體做隔斷,空間靈活自由。
⑵日本人基本上都是追求精緻舒適的生活,室內家具擺放不會太多,而且移動性強。
⑶在日式房間裡,常常都會有一些入牆式設計,比如說嵌入式衣櫃,既可以給臥室多一些空間,還能夠將各種物品放入其中,保證了家居空間的整潔清爽。
又或是壁龕,發揮了牆面的儲物作用,還是家中牆面設計的點睛之筆。
3,如何收納?
⑴物品分類:
按季節分類:隨著四季的變換,將當季衣物拿出來,其餘的分門別類的存放好。
按家庭成員分類:可以在家裡的每個空間將每個家庭成員的物品進行分類,就像衣櫃可以分為丈夫區、妻子區,有孩子的家庭可再分孩子區。
按使用的頻率分類:將常用的物品放在顯眼的地方,不常用到的就收到柜子裡。
⑵巧用收納神器:
收納盒, 將物品系統歸類。
收納架,將牆上空間利用到了極致。
洞洞板,具備DIY功能,輕鬆解決小物件收納功能。
掛鈎,哪裡需要放哪裡。
⑶利用犄角旮旯。日本人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小角落,哪怕只有10cm。利用縫隙櫃或是置物架,家中儲物空間又放大了10倍。
⑷貼標籤:家中目之所及之處各類物品規置有序,為了更加方便快速的尋找日常需要的東西,貼標籤簡直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廚房是油煙重地,把調味品裝進盒子裡貼上標籤,做飯再也不用手忙腳亂了。
文件過多一一貼上標籤,標註日期,快速分辨我需要和我不需要。柜子太高,找東西的時候看不到上面放的都是什麼,標籤讓你一目了然。
4,擇物。在這個網絡購物的時代,物品的無限增多和生活儲物成了矛盾,所以在購買東西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它的實用性,不要盲目跟風,買回來就淪為閒置。
5,斷舍離。話說任誰都阻擋不了買買買的誘惑,那麼斷舍離的概念就應運而生了。何為斷舍離,斷掉不必要的剁手產品,捨棄長久閒置不要的,離開該斷的該捨棄的,讓人的身心從繁雜的物品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