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中淘出「塑料米」:是塑料防潮劑?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淘米的過程中,有些塑料顆粒漂浮在水面上。

  大米中居然淘出「塑料米」?

  ■市民討說法,有人懷疑是防潮劑

  ■超市稱,將儘快跟廠家聯繫調查

  6月3日,南京市民金先生的母親在瑞金路金潤發超市買回一袋50斤的大米。昨天,當老人舀出兩盒子米洗後,水面上竟漂浮起十幾顆圓潤的白色顆粒,捏起來仔細一看,竟然是塑料質地的「大米」。隨後,金先生在米袋子裡挑揀出十幾顆相同的「塑料米粒」。「我一開始都不敢相信,真的沒想到他們會在大米裡摻上這個。」金先生隨即帶著一袋子大米找到超市討說法。「塑料大米」究竟從何而來?超市表示將於今天聯繫廠家展開調查。

  淘米水上漂起「塑料米」

  6月3日,金先生的母親從瑞金路金潤發超市裡購回一袋50斤「賢人」牌東北大米,當時超市的促銷價是112元。老人同時也買了另外一個牌子的一袋大米,回家後先吃這袋大米。直到昨天上午,老人想起「賢人」牌大米,於是打開米袋,舀出兩盒子放進鍋裡洗。

  「以前我一直用淘米籮洗,看著這袋『賢人』大米很清透光亮,覺得裡面應該不會有其他雜質,也沒揀,就直接放進鍋裡洗。」老人說,剛放水進去淘了兩下,水面上飄起來幾顆白色的顆粒,「我還以為是被蟲蛀過的空心米,戴著老花鏡把它挑出來,後來就不對了,漂上來十幾顆。」老人把這十幾顆捏起來仔細看,跟大米的外觀好像差不多,但手感不對,形狀也有些偏圓。

  金母喊來老伴瞧瞧,兩位老人研究半天終於吃驚地發現,這些顆粒根本不是大米,而是塑料顆粒。這讓二老十分訝異,「現在這麼重視食品安全,他們竟然還在大米裡摻雜這種東西,讓我們以後到哪裡買放心的大米吃?」老人說,當時在超市挑選大米時還特意查看了包裝上是否有QS安全標誌以及生產日期等,這些在米袋子的外包裝上一應俱全,沒想到還是讓人不放心。

  兩次找超市討說法

  昨天上午,發現這個問題後,金父從白下路的家直奔金潤發超市客服中心討說法。據金父介紹,由於購買日期較早,已將購物小票扔掉,但在收銀時出示了會員卡,並且是刷卡消費,因此請客服人員查找消費記錄。消費記錄上顯示,他們確實是在6月3日在金潤發購買了這袋大米。

  金父回憶,當時超市客服人員接待了他,只表示願意退貨,但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這讓他不能接受。「退貨退100多元錢就了事了,也沒有解釋,這怎麼行,這不是其他的小問題,總該查出原因,給顧客一個合理的解釋。」

  昨天下午,金先生下班回家,聽說此事後,帶著那袋大米和一鍋被水浸泡的大米再次找到金潤發超市討說法。金先生說,當時客服人員隨即跟客服中心的領導匯報此事,但表示領導不上班,暫時無法處理,只能先將大米退掉,或者等領導上班處理,實在不行讓金先生自己去找大米的生產廠家聯繫處理此事。

  「超市明明有義務處理並向消費者解釋。」金先生一氣之下把這袋大米扛回了家。

  超市:儘快與廠家聯繫調查

  昨晚近9點,記者來到金先生家,他把那鍋米指給記者看。水面上的確漂浮著十幾顆白色的顆粒,模樣跟大米十分相仿,只是比正常的米粒要圓潤一些,顏色更白,用指甲掐一下,顆粒有彈性,表面上便留下一道痕跡,質感跟塑料十分相似。

  為了收集「塑料大米」,金先生和家人特地在米袋子裡又扒拉出十幾顆用塑膠袋包起來。為了當場驗證,記者打開「賢人」牌米袋子,裡面的大米十分乾淨,顆顆晶瑩剔透。記者伸手在米袋子裡翻了幾下,仔細挑揀,果然找出兩顆混在大米裡的「塑料大米」。

  昨晚,記者在金潤發超市看到,這個牌子相同重量的大米正在貨架上銷售。對此,超市客服中心的負責人喬先生解釋,自己昨天休息,接到金先生的投訴後便跟金潤發其他幾個連鎖超市求證,並未發現有相同的投訴。「他這個應該是個案,我們沒有接到其他消費者的投訴。如果這種情況大面積發生,我們肯定早就啟動調查。」喬先生說,因為事出突然,他們需要時間跟廠家聯合調查核實此事,所以當天來不及給金先生及其家人一個合理的解釋,但只要消費者不滿意,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退貨。而今天,他們一上班將會著手處理此事。

  昨晚,記者嘗試與「賢人」牌大米的廠家興化市賢人米業有限公司聯繫,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猜想:防潮劑?意外?故意?

  對於金先生的遭遇,不少市民表示吃驚擔憂的同時也感到奇怪。市民王先生稱,首先塑料顆粒的數量不多,也不佔重量,對於廠家而言,摻雜這些塑料顆粒根本無利可圖。「如果廠家是故意摻這個,豈不是砸自己的招牌,而他們根本賺不到什麼。」

  家庭主婦吳大姐則猜測,有可能是廠家在大米裡放置了防潮劑,因為很多防潮劑的顆粒就是類似的白色塑料顆粒。「會不會是防潮劑的小袋子破了,混在了大米裡?」不過不少市民認為,是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操作上的失誤,將塑料顆粒混進了大米內。

  「塑料大米」的出現到底是何原因,快報將對此繼續追蹤報導。
  (來源:現代快報 記者:李彥)

相關焦點

  • 朋友圈傳"大米是塑料做的" 騰訊:塑料比大米貴
    4大米是塑料做的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網絡上有一個視頻很火,視頻裡的人竟然在用塑料做大米。視頻大致內容是:一個年輕人把一些塑料扔進機器內,通過一系列工序,機器的另一頭就生產出一堆類似大米的東東。最後,視頻中的年輕人還將這些白色顆粒裝進了一個類似裝米的編織袋裡。在微信群裡,這視頻就被冠以黑心大米的旗號被網友瘋傳。對此,網友們都驚恐萬分。」真相經過媒體記者核實得知:這是一條移花接木的謠言。
  • 塑料大米真能冒充大米?專家:成本會非常高
    一般「塑料大米」加熱後變液體,專家稱若做到類似大米形狀、顏色且煮不爛,成本會非常高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你相信嗎,塑料竟然也可以做成「大米」?最近,「塑料大米」的視頻火爆流傳,微信、微博是該視頻流傳的主要渠道。在這段廣為流傳的視頻中,有人說塑料可以做成大米。塑料大米是什麼東西?塑料真的可以做成大米嗎?塑料大米真的能偽裝成大米而不被發現嗎?
  • 商務部:印尼「塑料大米」與中國企業無關
    據觀察者網了解,有關「中國製造塑料大米」的傳言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2011年,新加坡媒體援引越南媒體「Very Vietnam」的報導稱,中國公司在大規模生產塑料米。 在這次的印尼塑料米事件中,一段名為「中國製作假米」的視頻近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熱傳,但專家表示,這其實是塑料造粒機在工作。
  • 塑料能製造大米?新買的大米粘性驚人,嚇得全家不敢吃!
    塑料能製造大米?新買的大米粘性驚人,嚇得全家不敢吃!民以食為天,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自己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了一個比較高層次的追求,而市面上為了能夠迎合人們的這種需求,也是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的為人們提供多種多樣的選擇,就連人們三餐不離的大米也開始變大五花八門。
  • 塑料可以造大米嗎?這個是謠言嗎?
    大米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這也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大米的營養非常高,這也是一種農作物。生活中也有的說法是塑料也能造大米,也有的人會想去試驗這種說法,但是塑料可以造大米嗎?這個是謠言嗎?下邊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市場上的「假大米」真的是塑料做的?來聽聽塑料廠員工是怎麼說的
    市場上的「假大米」真的是塑料做的?來聽聽塑料廠員工是怎麼說的雖然現在的人們生活變好了,可是有時候我們吃到的食物卻讓很多人不放心,因為現在有著一些不良商販,會在一些食物中做一些手腳,同時就會出現一些假的食物,當然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更少之出來賺取更大的利潤,並不再像是以前沒有吃的年代,雖然食物的種類少,可全部都是一些貨真價實的東西。
  • 內蒙古:在微信群發「塑料大米」虛假信息者被行政處罰
    內蒙古:在微信群發「塑料大米」虛假信息者被行政處罰 法制網訊
  • 微信公布2017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上榜
    微信發布《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紫菜是塑料做的」高居榜首,「打開《川普患中風》的圖片會中病毒」、「有人利用塑料製造假大米」等也上榜。謠言不止,闢謠不歇闢謠君已為大家盤點出《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一起來看!
  • 多地驚現「塑料大米」?識破謠言只要一招
    這兩天,朋友圈有一條「塑料大米」的視頻火了,丁當也第一時間點開看了一下。視頻中,有位小哥不斷將塑膠袋放入一臺機器,經過一系列處理,最終生產出一顆顆像米粒一樣的東西。丁當覺得,肯定有不少人看到這視頻會懷疑人生:我們每天吃的大米,不會都是塑膠袋做的吧?
  • 金華出現塑料大米做的「彈力年糕」?食藥部門:謠言!
    不過,最近它惹上了點「麻煩」……記者了解到,近日有網友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一則標題為《浙江某地驚現彈力年糕》的網帖,文中寫道:「浙江金華某地的年糕小作坊裡疑似出現『彈力年糕』,年糕按下去馬上回彈,且拉不斷,懷疑是用塑料大米做的。」同時還在相關網帖內配了短視頻。
  • 大米可以免淘洗嗎?
    淘不淘米是自家的事,高興了多淘一下,懶了就少淘一次。可是偏偏有一種米,告訴你,你可以徹徹底底的做個懶蟲了,直接煮飯不要淘!在日本,在歐美,買來的包裝米確實是直接丟到鍋裡,加點水,就開煮完全沒有問題。這就是免淘米的本尊了。
  •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棉花肉鬆」、「塑料大米」上榜
    榜單中這些謠言令人髮指| 上海闢謠平臺5月謠言榜  上海闢謠平臺今天發布「2017年5月謠言榜」。整個5月,謠言圈的表演堪稱「精彩」,「棉花肉鬆」、「塑料大米」、「愛滋針」等輪番上場,搞風搞雨。不過闢謠君和網警蜀黍也同樣給力,謠言陰謀被一一粉碎,造謠者也都被揪了出來,受到了法律的懲罰。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蠱惑人心的謠言。
  • 塑料汙染出新高!北極冰芯抽查中,科學家發現塑料物質樣本
    最近在一組美國研究人員在北極的四個地點鑽取了18個2米長的冰芯樣品。在檢測中,各種形狀和尺寸的塑料珠和細絲可以清楚地看到。塑料現在已經成為球上最主要的汙染物,已經遍布地球上每一個角落。聯合國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向全球海洋傾倒了1億噸塑料。
  • 買大米要買整袋還是散裝?2種米區別很大,這種米煮飯不香不好吃
    散裝大米和袋裝米,選哪種大米比較合適?建議大家購買袋裝米。袋裝大米是真空包裝的,和空氣隔絕之後,大米更難生蟲或是變質,米的香氣被完全保留下來。即便是買了袋裝米回家,把大米的袋子剪開,只要不回潮,基本上保存幾個月是沒問題的,也不會長米蟲。
  • 人造血液,大海裡種大米,智能感知環境的塑料?一波矽谷生物科技創新...
    Agrisea的解決方案是,現在就未雨綢繆,讓大米能夠在海裡生長!Luke Wilson介紹,最好的辦法是讓大米和海藻等海水中生長的植物一樣,提前和主動適應環境的變化,關鍵的挑戰在於, 雖然大米和海藻一樣本身具備能夠在海水中生長的基因,但是幾千年來人為的種植條件保護的太好,進化到真正能「入海」需要的時間太久了。
  • 焱冰百貨鋪:如何正確選擇米桶,讓全家人放心吃大米
    一般來說,普通家用都可以選擇塑料材質的米桶。塑料米桶是市場上最常見的米桶,但要注意塑料米桶的材料屬性,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就會比較安全衛生,用來儲存大米也比較放心。
  • [新聞早報-吉林]韓國 禁用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杯 可吃的大米吸管...
    [新聞早報-吉林]韓國 禁用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杯 可吃的大米吸管走紅 月產3億根 韓國,禁用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杯,可吃的大米吸管走紅,月產3億根。
  • 噴霧塑料包裝瓶石家莊定製廠家產品材質及利弊
    在所有的光裡面,波長越短、能量就會越大,就會加速塑料桶的老化,因為橡膠、塑料類材料在吸收光能時就會產生游離基團,從而就會引發和加速一些不利的反應。用價值防水組成瓶裡盛裝的防潮劑常見的矽膠碳分子篩等那矽膠乾燥劑的如何?矽膠乾燥劑現階段是銷市場上常見的的一種防水防潮劑。注塑機或吹瓶機產生更多的熱量。所以,塑膠桶的相對溼度也是影響產品質量的一大重要因素。
  • JVC推出原料採用稻米的生物塑料CD/DVD盒
    日本Victor Creative Media等公司,開始承接使用大米作原料的生物塑料CD/DVD盒訂單。雖有用以米為原料的塑料製做團扇柄及長椅等的先例,但用於CD/DVD盒尚屬首次。  這種塑料用非食用米和可塑性樹脂製成,此次的CD/DVD盒的米含量超過10%。與以往只採用化石資源製成的產品相比,含有米的部分可節約化石資源。從「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觀點來看,焚燒處理時的CO2排量也比以往產品少10%。這裡的碳中和指焚燒稻米時產生的CO2是稻米在生長過程中所吸收的部分,原本就存在於自然界,因此並不影響大氣中的CO2總量的增減。
  • 塑料汙染不孔不入!科學家在南極的冰芯中發現了塑料微粒
    如果你有一直關注環境保護的動態,你可能就會了解塑料微粒的汙染有多嚴重,它們幾乎無孔不入,不處不在。塑料微粒,通常指那些直徑小於2nm的塑料顆粒(是頭髮絲的直徑的3萬分之一)。它們實在太小,很多的汙水處理廠根本沒法將它們過濾;它們又實在是太多了,曾有研究稱,一支普通的淨化潔面乳,就含有36萬顆塑料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