朧月和姬朧月都屬景天科中比較好養的品種之一,非常皮實,冬季也能耐低溫,中原地區可以室外自然越冬,但是朧月和姬朧月的區別有的花友分不清楚,其實兩者細看還有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是顏色,朧月表面被白粉,略帶紫色暈。

姬朧月低溫強光照會形成紅色。姬朧月,為朧月的小型種,低溫強光照會形成下圖的紅色,光照不足呈綠色,習性等和朧月類似。

「煙籠寒水月籠沙」,這句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副有些悽美,有些迷濛的傷感美,而姬朧月的名字也總讓我們聯想到夜晚清冷而又浪漫的月光。小滷蛋認為,姬朧月的名字很美,那是一種詩意的朦朧美,最主要的是它本身肉質感極佳,顏色也成誘人的紫紅色,非常的漂亮。
朧月莖多分枝,叢生,圓柱形,節間短,肉質,上有氣生根。幼苗葉為蓮座狀;老株葉抱莖,基部葉片脫落,枝頂端葉片為疏散的蓮座狀。葉厚,卵形,先端尖,肉質,全緣,粉赭色,表面被白粉,略帶紫色暈,平滑有光澤,似玉石。聚傘花序,腋生,萼片與花瓣白色,瓣上有紅點。

姬朧月株形和石蓮花屬極為相似,但本屬不是瓶狀花或鍾狀花,而是星狀花。花瓣被蠟,葉排成延長的蓮座狀,被白粉或葉尖有須。葉色朱紅帶褐色,葉呈瓜子型,葉末較尖,開黃色小花,星狀。

姬朧月幾乎全年都在生長的品種,喜歡日照,缺少光線會變成綠色,枝幹拔高,但不影響生長,長日照時間會整株變成紅色,特別容易枝幹化,忌大水大溼,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
夏季高溫時植株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滯,可放在通風良好處養護,避免烈日暴曬,節制澆水、施肥,這時候基本上不用澆水,但可向植株適當噴水降溫。
葉片容易碰掉,不要心疼,掉落的葉子可以拿來葉插,繁殖的方式也是也葉插為主,新手練手首選。
每天日照4小時左右,澆水一個月澆水3次就會生長得很好。

朧月需要接受充足日照葉色才會豔麗,株型才會變的更緊實美觀,葉片才會肥厚。栽培介質一定要乾燥後才澆水,繁殖採用葉插法和砍頭爆小側芽,全年都可以進行,也可以播種朧月喜陽光充足,忌積水,耐貧瘠,長期光照不足,會使莖節伸長,葉片小而稀疏,失去觀賞價值。春、夏生長季節,每周澆1-2次水即可,秋、冬季應根據栽培環境溫度掌握澆水量,15℃以上時可每兩周澆一次水,10℃以下時應保持盆土乾燥,基本停止澆水。總的來說,朧月喜歡日照,澆水也很隨意,比較皮實的品種,幾乎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非常適合新手練手用。

好了,是不是很好區別呢?嘿嘿,聰明的親們有木有一眼就看出差異的呢?以上代表小滷蛋個人觀點,如果大家有其它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另外,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覺得小滷蛋有幫助到你。請高抬貴手給小滷蛋點個關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關注我,希望可以結交更多熱愛多肉,熱愛生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