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逃離北上廣深,哪些省會城市值得定居?

2020-08-27 未來已來5151


DT財經

第一財經旗下數據研究型新媒體,用大數據解讀消費社會和商業圖景,連接數據、機構和人群。

有個很老的梗:每到春節,北上廣的Mary、Vivian和David,就變成了老家的翠花、大妮和二狗子。


大城市不僅僅讓慕名而來的人們擁有了半洋半土的英文名,還給了他們更豐富的工作機會、更高的薪水和更新潮的消費體驗。


但如果逃離北上廣深,哪些省會城市值得定居?本文將從工作機會、產業發展以及房價收入比三個維度,探討哪些省會(含自治區首府、直轄市,後同)值得定居。以下,Enjoy:


作者:鍾黛,設計:戚震

編輯:阿米、小唐

來源:DT財經(ID:DTcaijing)


有個很老的梗:每到春節,北上廣的Mary、Vivian和David,就變成了老家的翠花、大妮和二狗子。


大城市不僅僅讓慕名而來的人們擁有了半洋半土的英文名,還給了他們更豐富的工作機會、更高的薪水和更新潮的消費體驗。


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京滬閃爍著機遇與財富的綠光,吸引著大把的外來人口搖櫓而上:


上海的常住人口由1474萬增長為2303萬、增長了829萬,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長了705萬,這種人口虹吸力,就連同為一線的廣深也望塵莫及。


「兩超格局」在2015年前後出現轉變,頭部省會開始展現出對人才的吸引力。杭州、長沙、西安、成都等城市都在最近幾年迎來人口快速增長。


▲圖片來源:澤平宏觀


人口流動的浪潮換了方向,似乎昭示著「一線獨大」的格局被打破,強省會正在崛起。


格子間裡的Mary、Vivian和David們回頭再看,老家的省會也有了好看的天際線、前沿的工作機會、熱鬧的大商場,以及(可能)更低的置業成本。


如無特殊說明,文中提及的數據皆來自2019年中國青年理想城。


01

哪些省會工作多、薪資高?


生活的煩惱,和媽媽說說,媽媽勸你回家相親結婚。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談談,爸爸勸你去省城考公務員。


在戲謔和段子裡,一線和老家的生活是森林裡的兩條岔路:


一線城市的你大浪淘金,燃燒生命亮成國貿三期、國金中心格子間裡的一盞深夜燈火;


回家的你是現世安穩的公務員,過上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穩生活。


但事實上,如今回家的選擇並不只有公務員。不少省會基於自身優勢產業,加速產業升級,也能提供高薪、前沿的工作選擇。


有野心的城市,不會埋沒個體的價值。


在32個城市樣本(一線城市及其他的省會、首府、直轄市)中,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長沙、濟南脫穎而出,處於工作機會豐富、收入水平高的「雙高」區間。


其中,杭州和南京在收入水平指數上堪比一線城市。據智聯招聘,2018年杭州的平均招聘月薪為9064.78元,廣州為8370.06元,南京為8246.41元。



改革開放後,東南沿海省份的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杭州、南京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的省會迅速崛起,居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尤其是杭州,在近年來信息經濟的帶動下,當地的招聘薪酬又更進一頭。


成都和武漢則在就業豐富度上表現突出。頭頂「國家中心城市」的光環,兩城的產業與就業底子厚實,近些年又在新經濟上大邁步。


小米、360、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小紅書等20餘家網際網路公司第二總部落戶武漢光谷。成都的天府軟體園也正在吸引騰訊、中興等一線網際網路公司落戶。


在強二線省會之後,部分省會城市在競爭中顯得有些「偏科」。


同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西安、天津、重慶的就業豐富度指數都不低,但在就業結構上仍需找到突破點,提升當地的收入水平。


長春、太原、哈爾濱、瀋陽、蘭州、烏魯木齊、海口、貴陽、南寧、銀川則躺在工作機會少、收入水平低的「雙低」區間裡。


東北城市瀋陽、哈爾濱和長春曾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大戶人家」,如今面臨著工業和煤礦業疲軟、重工業獨大、城市資源枯竭、就業與收入水平缺乏競爭力等問題。


競爭當中,城市總是努力地成為「人才心目中的樣子」。但理想與現實總有差異,人才收入高低的背後還是城市硬實力的強弱。


接下來,我們以產業發展情況為錨,對比各城市的發展情況。


02

省會們的產業發展如何?


就業機會豐富的城市,大多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做支撐。


從產業發展來看,一線城市強者恆強,無論是中國500強數量、獨角獸數量、新經濟上市公司還是創業能級(各輪次創業公司的數量加權相加所得),都全面領先於絕大多數對手。


省會中僅有杭州異軍突起,擁有媲美一線的實力,甚至已超廣州。


關於這座快速崛起的準一線城市,外地人的印象或許是「網際網路之城」「電商之都」。以阿里西溪園區為圓心,菜鳥網絡、阿里雲等一眾阿里系公司紮根餘杭區西部。


電商催化了紅人經濟、網紅帶貨等概念,大大小小的MCN也在杭州萌發,「網紅第一股」如涵就孕育於九堡網紅集中區。

▲杭州的七大創業集中帶;圖片來源:元璟資本


網際網路託起了杭州的新經濟和創業勢能,與此同時,杭州的傳統產業基礎也不差。


杭州有25家中國500強,比老牌一線城市廣州還要多6家,主要集中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


蓬勃的產業發展實打實地反映在了人才吸引力上。2018年,所有省會的一流大學中,浙大畢業生的本省就業率最高(59.7%)。


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杭州的明星公司,既有網易、阿里等網際網路大廠,也有曾經的獨角獸、如今的「安防第一股」海康威視。


除杭州外,產業發展指數靠前的省會還有成都、南京、武漢、長沙、重慶。



成都和南京各有9家、7家500強撐門面的同時,也在積極擁抱「新經濟」。南京已跑出21家新經濟上市公司,成都也有20家,武漢17家。從創業能級來看,成都和南京也是除北上深杭廣之外最高的。


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是國內軟體產業資源匯聚的高地,與之比鄰的天府三街、四街、五街上分布著百餘家創新企業,領域涵蓋5G與人工智慧、數字文創與網絡視聽、大數據與網絡安全三大新經濟產業。


西部雙子星的另一顆,重慶,在產業發展上則較為「偏科」。重慶的中國500強數量足以令一眾省會豔羨,而其新經濟與創業能級卻較為弱勢——獨角獸數量為0,新經濟與創業公司的數量都較少。


這也暴露了城市發展時的一大缺陷——繼續擴大傳統優勢相對容易,想要彌補新經濟產業的短板卻很難。但這不僅很難吸引人才回流,更現實的一點還在於無法留住畢業生。


以重慶大學為例,2018屆畢業生的本市就業率僅有32.65%,大批人才流向華為、上汽等科技和新工業企業。這座城市的人才基本盤仍然經受著來自於競爭對手的強力挑戰。


所以在省會迎頭趕上的故事裡,總會出現「經濟轉型」「重塑產業」等概念。


因為新經濟上市公司是地區前沿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和發動機,能夠加速帶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創新人才集聚、科研成果轉化,推動形成優質的城市創新生態環境。


從新經濟上市公司數量來看,省會城市當中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長沙、福州、天津和鄭州成為領先集團。


從新經濟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各個省會也展現出了不同的面貌。


杭州的新經濟上市公司較為全面,38家企業分布於9個不同行業,硬體(8家)和電子商務(7家)作為「傳統藝能」仍然強勢。


南京的新經濟IPO與實體經濟聯繫更加緊密。得益於傳統支柱產業電子、石化、鋼鐵、汽車、電力基礎,以及當地提升「智造」能力、打造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的政策紅利,南京的新經濟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新工業、汽車交通以及硬體等行業。


與南京類似的還有成都、天津、武漢等城市。



但城市的繁華並非個人生存環境的優渥,當人才因行業來到一座城市的同時,也可能迫於生活壓力再一次選擇離開。


所以我們還需要從城市上空回到地面,以更實用的角度觀察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


03

就算回到老家

你也不一定買得起房


大城市青年無疑是站在薪資鄙視鏈頂端的。然而高薪之下,一線青年活得並不比老家的朋友輕鬆。高昂的生活成本之下,一線青年並沒有多少錢可以落袋為安。


在一線城市,每個月拿出30%左右的薪水來付房租是常態——北京的平均招聘月薪為10879元,平均單室月租金為3716元,房租收入比(房租/月薪)高達34%。深圳和廣州也分別達到29%和26%。



但這種「為房東打工」的慘狀,在部分省會城市中也比較常見。杭州平均單室月租金為2158元,房租收入比為24%,僅次於一線城市。南京和福州的打工仔們,也得把每月薪水的1/5交給房東。


除此之外,房租收入比較高的城市還有天津(19%)、海口(19%)、鄭州(18%)、武漢(18%)。


招聘薪資最低的哈爾濱、瀋陽,房租收入比其實並不低,為21%、19%。


杭州(房價3.2萬元/平米)、南京(3.1萬)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處於雙高水平,與一線城市相若。


同樣處在收入和房價「雙高」區間的城市還有福州(2.8萬)、天津(2.6萬)、武漢(2萬)、濟南(1.9萬)、成都(1.5萬)、西安(1.5萬)。


其中福州、天津的房價收入比高達68%、64%,超過了杭州、南京(兩城的房價收入比皆為57%),是非一線省會中房價最難以負擔的城市。


高收入、低房價的城市有長沙、呼和浩特、瀋陽和昆明。長沙二手房成交均價為11471元/平米,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46948元/年,房價收入比為24%,相當於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夠買四平米的房子。



綜合來看,我們粗淺地替大家「逃離北上廣深」的計劃算了一筆務實的帳:


杭州和南京的居民收入水平傲視群雄,但房租、房價高企,跟廣州差不多;


武漢和成都,城市定位高,產業加速升級,就業機會豐富,也有衝刺一線城市的實力,其中成都的房價比武漢更為友好;


沿海的福州和北方第二城天津,雖說收入和就業仍處於中上遊水平,但兩城的房價收入比僅次於深、北、上,比廣州、杭州、南京都要高,返鄉置業的話還得再掂量掂量;


長沙作為中部城市,既沒有沿海的地理優勢,也不是國家中心城市、副省級城市。看似佛系,但無論是人均收入水平、還是就業機會豐富度都處於全國上遊水平,房價處於全國窪地,適合「小富即安」的生活;


東北三城的就業豐富度和收入水平低,房租高,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不太友好,但房價便宜,置業壓力較小。


最後,祝願大家無論在哪都有好前途。此心安處是吾鄉。

來源:身邊經濟學。發現好文分享給朋友們,內容僅供朋友學習、交流之目的。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曾經哪些逃離北上廣深的結局如何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逃離北上廣深」的想法——拿著這些年來在外攢下的錢,去三四線城市甚至是農村買個房子,做瀟灑、悠然地度過餘生。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的沒幾個,大多的不確定性和恐懼心理在搗亂,導致這話題沒有個最終答案,也就成為了外來打工人一直關注和在意的話題。
  • 逃離北上廣深,回到小城市就真的安逸嗎?
    對於大城市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很多人離開了農村,離開了小城市,去到了省會城市,一線城市,甚至是國外。然而這幾年隨著房價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逃離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開始洄遊了,回到了那個他們出生的小縣城。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在從小城市去大城市打拼的人開始往回走,甚至連小城市的公務員考試分數線都被拉高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們回去的主要原因就是認為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房子貴,工作壓力大。
  • 是什麼在吸引人們逃離北上廣深?
    「一線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線容不下靈魂」,這句看似稍帶調侃的話,背後不知隱藏著多少人的無可奈何,如今一線城市的高物價和高房價讓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感到焦慮,紛紛逃離一線城市回到家鄉生活,逃離北上廣深,似乎成了一種趨勢。
  • 福建這座城雖為二線城市,名氣卻大過省會,房價更是緊跟北上廣深
    眾所周知,在中國,每個省份的省會是本省經濟和文化的代表,起著經濟發展的帶頭作用,更是這個省集中實力的體現。但在我國福建省,卻有這樣一座城市,雖然不是省會,知名度卻比省會還要高;既不是一線城市,也不是新一線城市,當地房價卻媲美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您能猜到這座城市是哪裡嗎?
  • 為什麼不要逃離北上廣深,答案在這裡
    老趙本能地想逃避這些「不愉快」,當時又正好趕上一陣「逃離北上廣深」的輿論風潮。他左思右想,最終毅然辭職。他沒有選擇大理麗江這樣的地方,因為他甚至壓根不想在國內待著。於是,老趙到澳洲找了一份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定居下來。「他剛去的時候,經常給我們拍大海的照片,我們這幫在國內的傢伙都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但你知道嗎?
  • 逃離北上廣 新一線城市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新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年輕人就應當優先選擇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發展,哪裡競爭激烈就去哪裡」。近日,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表示。 「高校畢業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穩定和挑戰如何權衡」……賈國龍的一番話再次引發網友對於「是否逃離北上廣」話題的討論。
  • 春節結束了,這次你還逃離北上廣深嗎?
    逃離北上廣深的人 後悔藥送上身邊很多朋友,都在這個春節後,決定回家鄉「發展」了。說是發展,其實就是在北上廣深混不下去,灰溜溜地決定打道回府了。孝順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疑是值得發揚的。但是,這裡用的詞是孝順,而不是愚孝不是嗎?你認為放棄個人職業規劃,職業發展,只為了順從父母的意願回家鄉工作,你覺得這就是你的孝順嗎?我可以理解這些父母的「良苦用心」。在他們眼中,無非是在家鄉,有人脈,有資源,辦起事情來方便一些。但是我並不能理解我那些選擇回鄉「發展」的朋友。有的人做的行業,例如新媒體,在小城市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 逃離北上廣,你的後代還會重蹈覆轍
    ,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都是一流的,也因此每年都吸引著無數人湧進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但是,與之相對的,每年也有不少人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離開,「逃離北上廣」曾一度成為熱詞。逃離北上廣,還與一線城市的產業轉移分不開。
  • 逃離北上廣深,就是對下一代不負責?
    逃離北上廣深,是對下一代不負責?01有人說你現在為了安逸,選擇逃離北上廣深你的孩子還是會重蹈覆轍,拼盡全力的回一線城市發展2004年我從一個十八線小縣城的農村到了深圳打拼,回頭想想,一路摸爬帶滾的走到了現在,很不容易。
  • 逃離北上廣深,回到成都發展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
    北上廣深,是大多數人畢業後想去的地方,似乎在那裡夢想離我們很近,奮鬥後,終將衣錦還鄉。近幾年,「逃離北上廣深」成了熱詞,依照現在的形勢,在這些城市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在北京深圳這樣的城市生活,壓力會不會越來越大?我是不是應該逃離一線城市,去找一份安穩的落腳處?
  • 順應理境;北上廣深是不是應該變成北上深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廣州就一直開始掉隊了,似乎一線城市廣州距離三個城市差距是越拉越大!隨著2017年廣州GDP被深圳一舉超越之後,感覺近些年廣州在一線城市真的是掉隊了,甭說與北上深的差距了,就是近些年來與杭州都形成了一些差距,例如:財政收入,上市公司數量,上市公司市值,廣州還落後杭州不少!
  • 那些逃離北上廣深的職場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貝多芬 又到年底了,新一輪逃離北上廣深的大戲即將開演,但也有一大批人磨刀擦槍準備挺進北上廣深,尋找改變世界的夢想。 這樣的矛盾交織在一起,成了圍城,不斷在北上廣深輪番上演。
  • 孩子上大學,除了北上廣深,還有哪些城市最適合孩子的發展?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志願的時候會選擇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城市足夠大,有很多的就業機會,那麼對於很多學生存在了一個非常矛盾的問題,就是想上這樣的城市,分數較高,自己分數達不到,那該怎麼辦呢?今天袁老師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除了北上廣深,其實這些城市也可以選擇。
  • 「逃離北上廣」後,哪裡才是你的理想之城?
    北上廣深,遍地機遇,充滿魅力,吸引無數年輕人為生活與理想奔赴而來;但在巨大現實壓力之下,「逃離北上廣」已成一句群體性自嘲的口號。可是選擇「逃離」,又將「逃」去哪裡?哪些二三線城市可以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城呢?
  • 中國面積最大省會城市,北上廣深加起來都不如它大,是你家鄉嗎?
    在中國眾多城市當中,有這樣一座省會城市,即使是中國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面積加起來都不如它的城市面積大,你們能猜到它是誰嗎?它就是省會城市哈爾濱,哈爾濱是黑龍江的省會城市,中國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它更是我國省轄市中陸地管轄面積最大,戶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
  • 逃離北上廣:買不起婚房的年輕人,背井離鄉的返程路
    有學者在2017年發布了一份針對應屆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城市意願的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2.6%的應屆生有強烈意願前往北上廣深就業,而已經在北上廣打拼的年輕人群體中,90.6%表示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一代代人的青春綻放在這裡,一代代人為生存拼盡全力,北上廣深,似乎確實擁有著神奇的魔力,讓無數人前赴後繼。
  • 逃離北上廣深!新一線城市的崛起
    「逃離北上廣」也不是最近兩年才興起的說法,但家鄉就一定是歸屬之地嗎?在大城市求學多年,甘心回到四五線城市和18線鄉鎮嗎?讓我先跟你們分享我的三位表妹的選擇吧,或許從她們的經歷中,可以看到如今年輕人對工作、生活地點的偏向。
  • 逃離北上廣 二三線城市遊戲人路在何方?
    逃離北上廣深 二三線城市研發力量大調查 作為北漂一族,看到在二三線城市生活的同學都買車買房,娶妻生子,而我作為當年傲然進京的「北漂」,依然獨自一人蝸居在10平米的租房裡,在貼吧論壇吐吐槽、北京生活,並不容易 值得安慰的是,與我這些北漂一樣煎熬的還有在北上廣深創業的網遊創業者。因為一線城市的成本高居不下,使得創業也日顯艱難。租金成本的上漲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遊戲公司的正常發展。
  •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比肩北上廣深,遊客說是人間天堂
    說到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大家可能會想到北上廣深,的確,這些城市的經濟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座城市,經濟水平與北上廣深相比,毫不遜色,最重要的是社會各方面也與之並駕齊驅。杭州,古稱錢塘,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准確定的浙江省省會和全國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遊,京杭大運河南端,自古以來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小編前幾天出差的時候順便去玩了一下,非常美麗呢,去過的人都說這裡是人間天堂,杭州經濟發展快、文化深厚、環境優美、設施完備,居民都由衷地感到幸福,至此
  • 逃離北上廣之前:首先要想好三個問題,否則到三線城市也是失落
    當逃離北上廣成為一個話題,其實一個人的選擇。在準備逃離北上廣之前,首先要想好三個問題,然後再決定是否逃離。去哪裡?首先考慮的問題是你回的地方是哪裡?逃離北上廣,首先考慮的問題是你回的地方是哪裡?中國不是只有兩個分類:北上廣和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