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河北高陽毛巾的「新訂單」

2020-12-25 騰訊網

9月17日,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河北工業設計成果展區內,高陽瑞春紡織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展示抽絲完成後的「解壓毛巾」。 河北日報資料圖片

■閱讀提示

最近一段時間,高陽毛巾成為各媒體關注的焦點。

全國每生產三條毛巾,就有一條產自這裡。儘管今年遭受了突發疫情的嚴重衝擊,但10月份以來,其海外訂單猛增的現象耐人尋味。

在構建新格局語境下,作為傳統製造業的高陽毛巾到底在經歷什麼?又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河北日報記者 王思達

搶回失去的時間

「馬上5點,快到時間了。」12月3日下午,高陽柏立信家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珈岐看了看表,又拿起手機看了看微信消息。

「每天下午5點,各環節負責人都會給我報當天生產進度,一天都不敢耽誤。」劉珈岐說著話,將微信消息列表上下滑動了幾下。

對劉珈岐來說,這樣的工作狀態已成每天的常態。

不久前,該公司剛剛和日本、美國的幾家大客戶籤訂了2021年毛巾生產訂單。這些大宗出口訂單,幾乎可以排滿工廠未來一整年生產計劃,這讓劉珈岐既鬆了一口氣,又感受到壓力,「明年的出口訂單基本有著落了,預計比今年增長25%左右,但是生產周期很緊,不敢耽擱片刻。」

劉珈岐說,他們必須搶回「今年年初因為疫情停工而失去的時間」。

那是企業「最難熬的一段日子」。

時間回到2020年1月底。臨近春節,包括柏立信在內的高陽紡織企業已經陸續放假、停工。織造車間內,平時幾乎晝夜不停的現代化劍杆織機停止了轟鳴。但劉珈岐無暇享受節日的放鬆,他每天盤算的,是春節開工後訂單的排產情況。

按照慣例,正月初六以後,高陽各紡織企業會陸續開工。但突然暴發的疫情,讓原定的開工計劃泡了湯。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企業一停工就是1個多月。直到2月底,企業才逐漸復工。在劉珈岐的記憶裡,那是他做企業以來停工最久的一次。

專注做出口的柏立信,出口額常年佔公司年銷售額95%以上。突如其來的停工,讓公司許多出口訂單被推遲、取消。「雖然跟國外客戶努力溝通,損失仍難以估量。」劉珈岐說。

2月底,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柏立信逐漸復工,開始快馬加鞭,安排生產,追趕進度,目的只有一個,把丟掉的訂單和時間追回來。

但這時,國外疫情開始暴發。

「晴天霹靂。」劉珈岐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剛看到一絲光亮,又掉入深淵之中。」

訂單暫緩、訂單取消、國際航運受阻……隨著國外疫情持續暴發,國際市場一個又一個壞消息接踵而至。

但是,生產決不能再停。企業要生存,只能找別的出路。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市場。

對做慣了中高端毛巾出口的柏立信來說,國內市場是一片需要「慘烈廝殺」的紅海。

「之前主要是做日本、美國幾個固定的大客戶,時間長了,市場成熟,回款也快。相對來說,國內市場對毛巾的性價比更加看重,競爭比較激烈。」劉珈岐說。

暫時轉變產品定位,生產更適合國內市場行情的毛巾;依靠銷售團隊,和國內大型商超進行對接和聯繫……在那段特殊的日子,柏立信不斷開拓國內市場,復工復產不久,就籤訂了600萬條毛巾的內銷訂單。

600萬條毛巾,幾乎排滿了柏立信2個月的生產,可謂雪中送炭。

今年5月,隨著國際物流的恢復,柏立信開始恢復出口。工廠開足馬力生產,追回失去的市場和時間。

隨著2021年大宗出口訂單的籤訂,柏立信贏得了這場和時間的賽跑。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柏立信熟悉的市場和節奏中。

但改變已在潛移默化中開始。

上半年那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劉珈岐不敢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他開始更加注重國內市場的開拓。

今年6月,柏立信成功中標北京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宣傳毛巾的訂單。

「今年北京市全國人口普查期間,北京市民收到的入戶宣傳毛巾都是我們生產的。過去幾年,公司國內市場銷售額只佔銷售總額的5%,而今年,僅這一筆人口普查毛巾訂單就價值2000多萬元。」劉珈岐說。「不論明年市場情況怎麼樣,國內市場銷售額都不會是5%了。畢竟,兩條腿走路才更穩當。」

「魔術枕套」蘊含的理念

「今年的銷售數據還沒統計出來,但不會比去年差。」和高陽其他紡織企業一樣,卡縵紡織品公司也在今年年初遭遇了從未有過的停工。但談到今年的銷售情況,公司首席設計師史樹雷卻並不擔心。

這種自信,來自卡縵最引以為豪的優勢——產品設計。

「這是我們的拳頭產品——『魔術枕套』,通過枕套上這些紐扣可以輕鬆調節枕套大小,讓枕套固定在不同尺寸的枕芯上。另外,我們的枕套還採用了柔軟舒適的新型加厚材料,可以保證頭油不會滲到枕芯上。」在卡縵公司展廳,史樹雷拿著一條灰色枕套,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

這個看似簡單的設計,解決了傳統枕套在睡眠過程中經常位移、脫落和容易滲頭油等需求痛點。產品自2018年設計、投產以來,銷量一直很好,去年銷量突破了12萬對。即使在疫情期間,這款『魔術枕套』銷量仍然逆市上揚。

「可能是疫情期間,人們在家躺著的時間多了,『魔術枕套』需求就上去了。」史樹雷半開玩笑地說。

在史樹雷看來,只要產品在功能設計上做到領先一步,就能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現在紡織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公司設計團隊每個月都要設計新產品,一套設計上市幾個月就可能過時。只有在產品設計、研發上不斷創新,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這種市場環境,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史樹雷說。

史樹雷口中的「過去」,指的是十幾年前。而對史樹雷本人來說,則可以具體到16年前。

2004年,史樹雷大學畢業。雖然大學所學專業是美術教育,但對美術設計更加感興趣的他,選擇來到高陽,專攻紡織品設計。

在史樹雷的記憶中,那時市場環境和現在大不一樣:大部分紡織企業對設計沒有什麼概念,都是模仿。

史樹雷至今仍清楚記得,那時候的毛巾從業者只要出門,都會買毛巾樣品回來,然後按照樣品打出版樣,再批量生產。「當時即使是模仿,也只是停留在模仿花紋、圖案這一較低的層次上。」史樹雷苦笑道。

美術專業出身的史樹雷決心改變這一現狀。從入職公司第一天起,他就致力於自主創新,在設計、材料、研發等各方面下工夫,目的只有一個——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毛巾。

「魔術枕套」,正是卡縵在這種理念下設計出的代表產品。

2016年,史樹雷發現,公司一向銷量不錯的枕巾開始出現下滑。通過市場調查,他發現消費者對公司生產的傳統枕巾已經出現審美疲勞,也是在同一時期,南方大量使用新材料、新工藝的高性價比枕巾開始佔領市場。

不同於其他企業在材料和圖案設計上創新,史樹雷選擇在枕巾的使用功能上想辦法。「魔術枕套」一出,果然一炮打響。

通過在特色功能設計上下工夫,卡縵的專利產品不斷增多:多功能褶皺毯,當毯子蓋在身上柔軟舒適,當床蓋鋪在床上典雅大方,去年一年售出2萬多條;給毛巾增加兩個按扣,不但便於晾曬,還能有效防止掉落,上市不到半年便售出15萬條……

在史樹雷看來,正是這些其他人難以想到的小亮點、小特色,讓產品更便捷、更易用、銷路更好。

如今,卡縵已開發出枕巾、掛巾、浴巾、嬰童被等數十款特色功能產品,並申請了相關專利,產品還成功打入了沃爾瑪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大叔商店。

用數位化守住優勢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12月2日下午,談到如何「突圍」,高陽圖強紡織公司銷售部經理韓偉著重提到了生產效率。

「80後」的韓偉已在毛巾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在他看來,高陽毛巾多年來佔領市場的關鍵,是生產效率和產品性價比。「和南方企業生產的毛巾相比,相同質量的,我們比它便宜。價格一樣的,我們比它質優。」韓偉說,這是高陽毛巾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法寶」和獨特優勢。

過去,實現這種優勢,靠的是更加低廉的用工成本以及龐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具體來說,就是用工比南方便宜,工人可以輪班工作,機器24小時不停,同樣時間內生產的毛巾更多。此外,高陽紡織產業集群可以有效降低信息和物料成本。」韓偉解釋。

但如今,高陽紡織的這一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通過擠壓紡織工人的生產潛力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路已經走不通了,要向智能化、數位化要效率。」韓偉說。

幾十米外,圖強縫紉車間內,隨著機器的不斷運行,一條條數米長的半成品毛巾,正在流水線上快速裁剪。

短短1分鐘內,一條未經裁剪的大毛巾,被均勻裁剪成十幾條尺寸一致的成品毛巾。幾乎同時,折邊、加標、縫紉等工序也同步完成。整個過程由機器自動化完成,沒有一名工人參與。

這條流水線,是圖強2018年引進的全自動毛巾橫縫機。毛巾傳統縫紉方法是通過人工進行裁剪、折邊、加標,然後進行縫紉,全自動縫紉設備將這些步驟融合到一起,由機器代替人工完成以上操作。

過去,使用人工縫紉設備每人每天縫紉1000條毛巾,而全自動毛巾橫縫機每臺每天可縫紉12000條毛巾。除了效率更高,自動縫紉設備還解決了縫製效率低、縫製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傳統縫紉問題。

這些達到國內一流水準的先進設備,讓圖強在毛巾生產效率方面實現了「飛躍」。但在韓偉眼中,企業的生產效率仍有潛力可挖,挖潛的秘訣就是數位化車間。

韓偉說,數位化車間的核心,並不在於先進生產設備本身,而是一套能把先進生產設備和數位化相結合的軟體管理系統。

「看,這是原料儲備情況,這是生產車間各工位的生產進度情況,這是後整車間的實時進度……」韓偉拿出手機,點開一款名為「新核雲」的手機App。

原料採購儲備、生產任務、設備運轉情況、銷售訂單、待發貨物……App上,公司各個環節的生產、運行狀況一目了然。「這套將公司生產程序通過手機App串聯起來的系統,才是我們數位化車間的核心。」韓偉介紹。

他告訴記者,紡織行業的生產特點是款式多、訂單交貨期緊,因此在毛巾生產中,經常出現「插單」的現象。比如說,生產線上正在生產訂單A,突然又出現了交期更急的訂單B,訂單B能不能接單?能不能按客戶要求交貨?此外,毛巾生產涉及十幾道工序,生產管理環節較長,按照傳統管理方式,難免出現物料流動缺乏指導、工序間連接搭配不暢、生產環節阻塞或者缺料等問題,導致生產效率降低,不能按時完工等問題。

數位化車間,就是通過自動化生產設備、自動化檢測設備與信息化軟體進行集成,對生產過程進行數據化採集、過程監控、品質管理、生產調度以及統計分析,從而實現生產現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柔性化製造管理。

「通俗地說,就是在織造車間、縫紉車間、後整車間安裝數據採集設備,對整經機、噴氣織機、提花織機、驗布機、全自動縫紉機等設備進行生產數據採集。通過『新核雲』軟體系統將採集的數據傳到雲端,各工序工人通過實名認證提交申領工作任務,並能實時查看生產任務進度。」韓偉解釋。

此外,該系統還能通過智慧控制系統分析,自動監控各種異常信息,將異常狀態通過系統及時發送到相關人員,幫助企業管理者實現科學規劃排產,合理分配生產資源。

數字不會騙人。數位化車間投產後,圖強毛巾生產效率提高了20%,運營成本降低了15%,產品升級周期縮短12%,產品不良品率降低7%以上,單位產值能耗降低4%。

「高陽毛巾的傳統優勢,我們通過數位化車間守住了。」韓偉說。

■記者觀察

出路在於主動求變

其實,主動求變的不單單是高陽毛巾。梳理相關行業最近的表現,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來,我國不少製造業行業也出現了訂單大增甚至火爆的情形。

有的得益於及時調整營銷方式。

比如,自行車行業整體表現亮眼。在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兒童車銷售中心,新品展示區變為「直播間」,公司員工每天通過淘寶直播在線推介新款車型。一天下來,引來數萬人「圍觀」,成功銷售上千輛。

集中資源,借力電商,讓該品牌自行車銷量大幅增長,上半年業績逆勢上揚。

中國自行車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新型消費迸發出巨大潛力,線下不再是自行車產品銷售的唯一途徑。隨著行業骨幹企業紛紛採用線上新零售模式開拓市場,線上消費將逐步成為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有的得益於積極開拓新市場。

廣東汕頭市澄海區的玩具產業則通過出口轉內銷「轉」出了新天地。

汕頭市澄海區,是我國數一數二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基地。近30年來,澄海逐步形成規模可觀的玩具產業集群,上下遊企業達2萬多家,多數產品銷往海外。全球疫情蔓延擴散,海外市場需求下降,讓澄海玩具出口面臨不小壓力。

為尋出路,不少企業開始將視線轉向國內市場。

「半年多來,內銷在公司業務中的比重從往年的10%左右上升到30%—40%。」偉力智能科技公司總經理蔡偉東告訴媒體,企業原以生產航模、遙控飛機等海外消費者較喜愛的戶外玩具為主,但考慮到疫情對海外市場的影響,便及時調整了業務方向,加快生產更受國內市場青睞的益智類積木。

疫情發生之後,內銷比例原本只佔1/3的星輝互動娛樂公司也在國內市場投入了更多精力。公司副總經理盧醉蘭認為,目前國內人均玩具消費水平遠低於歐美,市場潛力巨大,「做內銷與做出口並不矛盾,可以彼此學習、相互促進,有利於企業長遠穩健發展。」不少受訪企業均表示,出口轉內銷既是壓力倒逼下的應對之舉,也是事關長遠發展的主動轉型。

有的得益於藉助工業網際網路,及早調整升級生產經營模式。

疫情期間主動謀求轉型的,還有山東淄博建陶行業。鼎盛時期,淄博建築陶瓷業擁有300多家企業、500多條生產線,產能超12億平方米,是全國第二大建陶產區。

4月中旬,淄博44家陶企的65條生產線陸續點火復產。不過,疫情防控期間,市場需求不足。而陶瓷行業一旦點火就不能中斷生產,復產越快往往意味著庫存越多。

就在企業為去庫存發愁時,山東統一陶瓷科技公司總經理陳世偉遇到了新的轉機。5月以來,陳世偉陸續從海爾卡奧斯上拿到了2000萬元的訂單,「真是及時雨,幸虧去年加入了平臺!」

2019年夏天,陳世偉遇到了正在淄博考察市場的海爾卡奧斯建材行業總經理高保衛。供應鏈金融服務、大規模定製化訂單、智能生產線改造……高保衛口中的每一項服務都直擊企業短板,徹底改變了統一陶瓷的傳統經營模式。

「企業利潤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陳世偉說,「工業網際網路確實讓產品賣得更多、更快、更好。」

整理/河北日報記者 王思達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深度周刊丨高陽毛巾的「新訂單」
    9月17日,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河北工業設計成果展區內,高陽瑞春紡織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展示抽絲完成後的「解壓毛巾」。 河北日報資料圖片■閱讀提示最近一段時間,高陽毛巾成為各媒體關注的焦點。全國每生產三條毛巾,就有一條產自這裡。儘管今年遭受了突發疫情的嚴重衝擊,但10月份以來,其海外訂單猛增的現象耐人尋味。在構建新格局語境下,作為傳統製造業的高陽毛巾到底在經歷什麼?又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 高陽毛巾的「新訂單」 - 河北日報-09版:深讀-2020年12月24日
    ■閱讀提示 最近一段時間,高陽毛巾成為各媒體關注的焦點。 全國每生產三條毛巾,就有一條產自這裡。儘管今年遭受了突發疫情的嚴重衝擊,但10月份以來,其海外訂單猛增的現象耐人尋味。 在構建新格局語境下,作為傳統製造業的高陽毛巾到底在經歷什麼?又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 毛巾產業面臨消費升級衝擊 高陽毛巾如何再出發
    事實上,隨著環保治理對紡織印染的要求不斷提高,高陽毛巾產業面臨新一輪產業升級,前店後廠的作坊式工廠正被規模化集約化企業所取代,而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商的滲透,讓高陽毛巾產業進一步提高營銷和外貿水平。會場內保定偉騰紡織品公司、河北聖菲特紡織品公司、高陽景田織物廠、保定捷瑞紡織品製造公司、高陽美序紡織品製造公司、保定金苗紡織品製造公司等高陽紡織企業集中亮相,抱團參展已成為常態。高陽毛巾企業組團赴深圳禮品展參展偉騰紡織參展人員李先生介紹,公司已經多年來深圳參展,而部分高陽企業是首次參加。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高陽毛巾「變形記」
    高陽毛巾「變形記」——高陽縣建設循環經濟示範區提升傳統紡織產業的調查□記者邢傑冉 龐超全國每生產三條毛巾,就有一條產自高陽。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高陽縣緊緊依託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這一優勢,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為高陽紡織產業開闢出一條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路,上演了精彩的紡織產業「變形記」。環保水平升級——印染汙水變成再生水,紡織印染環節產生的廢汙被吃幹榨淨「好壯觀!」
  • 舊襪子、內衣竟是毛巾原材料 3·15曝光:河北高陽黑心毛巾敢用嗎
    3.15曝光了河北高陽黑心毛巾問題,在這其中涉及到了「永亮」毛巾!據記者調查發現在天貓、京東以及拼多多等多個線上網絡平臺均有銷售,而且銷量很可觀!在爆料後,現今已經全部下架。為什麼說是黑心毛巾?如果你看了報導之後,你會對毛巾產生一種抗拒。
  • 河北高陽,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被「315晚會」曝光了
    近日,央視「3.15晚會」曝光高陽毛巾企業,使用舊襪子舊內衣粉碎,作為毛巾生產原料。據了解,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約有7000家紡織企業,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1/3左右。高陽是著名的紡織之鄉,紡織產業佔全縣經濟70%以上。1997年,高陽縣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紡織強縣」。在高陽縣,建有全國唯一一座縣級專業紡織博物館。這次315晚會曝光高陽劣質毛巾,會對高陽幾千家紡織企業造成一定影響。產品不達標的企業要麼整改,要麼關門大吉。
  • 新理念 新科技 新品質 高陽毛巾紡織企業亮相上海家紡展
    8月24日—26日,在上海2020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上,高陽縣三利、瑞春等11家毛巾企業以展團形式組團參展,300多平米的展區、500多個種類、2000多個花色的產品,使高陽毛巾展團為人們呈現了一場「巾品盛宴」,展示了高陽毛巾產業集群魅力和品牌實力。
  • 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迪奧紡織品製作有限公司負責人:「不保檢測。」  高陽康旋鑫鑫毛巾廠負責人:「不保檢測,五元的都不保別說三元多的。」  毛巾屬於和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B類紡織品,為確保毛巾質量,《紡織品纖維含量的標識》國家標準及毛巾的國家標準,對毛巾含棉量、脫毛率、色牢度、PH值等,都作出了詳盡的規定。
  • 「3.15晚會」曝光高陽毛巾企業,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視頻截圖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然而記者走訪了高陽,卻了解到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有從業者曝出了其中的隱秘:「正規的棉花一噸16000多元,14支紗線的下腳料多便宜,但脫毛率沒一個達標的。」那麼,這種紗線用的是什麼原料、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 3·15晚會曝光丨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高陽毛巾城銷售員:「這個?這個不是保檢測的。」  河北迪奧紡織品製作有限公司負責人:「不保檢測。」  高陽康旋鑫鑫毛巾廠負責人:「不保檢測,五元的都不保,別說三元多的。」  河北高陽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翟經理:「不保,我們說保檢測,檢測標準就是國標,它達不到國標。」  為什麼有的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呢?記者了解到,高陽毛巾生產企業大都是從上遊廠家採購紗線,然後再用紡織機織成毛巾,也就是說,紗線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毛巾的品質。記者發現,這些企業所用的紗線基本是用白色塑料包裝,上面沒有標註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等任何信息。
  • 拼多多在河北石家莊發布北方家紡產業帶新品牌計劃
    本文轉自【河北新聞網】;燕都融媒體記者 任利11月24日,拼多多在河北石家莊發布了北方家紡產業帶新品牌計劃,家紡行業成為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繼美妝、家具行業之後挺進的第3個萬億級行業計劃。未來五年,支持高陽毛巾、深澤布藝、廊坊門帘等河北家紡產業集群的發展,培養出一批年銷10億級的品牌,帶動當地產業升級,幫助形成北方家紡產業高地。截至2020年6月30日,拼多多平臺河北商家超過5萬家,店鋪超過20萬個,其中家紡商家超過1.2萬家,店鋪數超過1.5萬個。河北商家佔據毛巾、抱枕、馬桶墊、床罩、沙發墊等多個家紡細分品類的頭部。
  • 保定高陽榮獲「中國毛巾·毛毯名城」
    保定高陽榮獲「中國毛巾·毛毯名城」 2013-12-27 16:52:23 來源:網上輕紡城   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公布了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第二次複評結果
  • 河北高陽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後回收再利用
    河北高陽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後回收再利用 2013-07-04 17:13:15 來源:網上輕紡城 在河北省高陽縣紡織循環經濟示範園區中水回用印染車間,一條條普通的毛巾經過漂洗
  • 最寒磣直播間,粉絲只有幾百個,一場卻賣出17萬件毛巾
    5月8日上午9點,河北高陽,騰達紡織品製造有限公司兩千多平方米的倉庫裡,堆滿了外貿訂單的毛巾成品和半成品。受海外疫情影響,庫存高企。騰達兩千多平方米的庫房堆滿了毛巾的成品和半成品與之相對的是不遠處的生產車間裡,機器正在全負荷運轉,趕製內貿訂單。工廠不得不開足馬力——就在5月8日當天,騰達參與了1688平臺的外貿工廠「夥拼·一拼成名」賣空計劃。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央視曝光毛巾生產線亂象
    廢舊衣物如何成為生產毛巾的原料?在今晚的3·15晚會上,毛巾背後的生產亂象被曝光。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的低檔毛巾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
  • 保定高陽毛巾曝光,舊內衣竟是生產原料!多品牌牽涉其中
    7月16日晚上,央視財經頻道曝光高陽毛巾和紗線質量問題,我才知道原來我自己用的毛巾可能是未經消毒就出廠的毛巾。在曝光後,高陽對劣質毛巾涉事企業連夜查封我們都知道,紗線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毛巾的品質,在高陽縣辛留佐村,一家專門生產毛巾紗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業內所說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紡織廠的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經過再梳理、再開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回收棉,這種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倍。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我們說說生活中的尋常物件毛巾。誰家沒三五條毛巾?誰又不是天天在使用毛巾呢?但是我估計看過下面的調查也許您會大吃一驚,來來來各位我們一起掀開毛巾,看看這光鮮亮麗外表之下隱藏什麼樣的秘密。視頻:河北省高陽縣年產毛巾50億條,市場上每3條毛巾裡有1條產自高陽。記者走訪發現奇怪現象,雖然標註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舊內衣、襪子做的毛巾大批入市,下腳料做的毛巾,快看看!
    河北省:高陽等地涉事企業被查封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1/3,被稱為「中國紡織之鄉」。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裡盛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廠子裡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同時,產品包裝上,依然沒有任何警示標誌。
  • 毛巾批發 毛巾生產廠家
    毛巾批發 毛巾生產廠家 2017-08-18 11:38:12 來源:全球紡織網 毛巾批發 毛巾生產廠家保定金苗紡織品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
  • 京京毛巾「圓夢中國愛心公益行」在保定啟動
    阜平縣沙窩鄉龍王莊小學學生向京京毛巾形象代言人林心如贈送自己繪製的圖畫。於俊亮 攝    中新河北網保定7月16日電(於俊亮冉旭光)15日,京京毛巾「圓夢中國愛心公益行」暨2015年新品發布會在保定市啟動。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高陽縣河北京騰博悅紡織品製造有限公司主辦。當日,該公司所屬品牌「京京毛巾」共發布經典永恆、稚真童趣、時尚靚麗三大系列240餘款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