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房價一直都是成年人茶餘飯後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哪哪小區又漲價了」、「哪哪小區搞特價,快買!」、「哪哪項目跌了,虧大發了」……雖然是調侃,也說明了現在人們的心理——房價漲跌真的很重要。
不少房產中介都會勸說購房者,「剛需買房不用管房價漲跌,反正買了也是自住,只要自己能負擔得起就行了」,乍一看好像還挺有道理的,如果是剛需自住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去賣掉房子變現,房價是漲是跌確實無關緊要,只要小區配套齊全交通便利,就是住個安心。
但是真的出現大幅漲跌,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已經買房了的人,肯定是希望房價儘可能地上漲,這樣一來在心理上就會有種自己「賺到」的感覺,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房子的增值都能提高主人的幸福感。而還未買房或者準備買房的人,自然希望房價下降,跌到自己經濟可承受範圍,便能輕鬆上車;哪怕只是同期總房價少了十多二十萬,也會感覺滿足,這就是比較普遍的「撿漏」心理。
根據目前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及其定位來看,房價不會出現大幅上漲或下跌。今年上半年出現房價過度上漲的幾個一二線城市在7月都出現的政策調控,房地產市場始終在竭力維持平穩,所以房子基本是不會有太大變化。那麼在價格持穩,家庭經濟能力又無過多變化的情況下,剛需自住的購房者當然更關注房價的漲跌,哪怕看中的項目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將是影響自己能否買得到房的關鍵!
對於大多數買房自住的人來說,無論是首套房還是二次換房,基本上都是首付+按揭。以三亞房價為例,假設首套房總價300萬元,則首付30%需要90萬元,30年等額本息貸款月還款額是11145.26元。
如果房價出現上漲,那么正常還貸的方面其實不會出現多大的變化,但個人資產無疑得到了保值;如果上漲效果顯著,那麼房子出現增值,對於今後置換改善房、高位套現或者賣房回鄉換大房來說,就會有更多的選擇。
如果房價下跌,無論是已經買房的還是準備買房的都要考慮房子的保值問題,人們素來「買漲不買跌」,真的持續下跌了資產就會縮水,況且貸款買房的槓桿資金損失會非常大。
綜合來說,剛需買房在不進行置變的情況下,房價小幅度漲跌是無需在意的;但是如果出現超過預期的漲跌,除了心理上存在落差,還會影響購房的選擇和未來房屋的增值、保值。所以剛需小夥伴購房建議事先對比好幾個優質項目,了解清楚當地政策,能選一二線城市優先一二線城市;資金有限也要選擇扶持力度大些的城市。目前房地產以「房住不炒」為基準,價格上不會大幅度的漲跌,剛需小夥伴如果相中了房子,還是可以儘快上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