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超長假期 樓市冷熱不均
這個國慶假期,各地樓市熱鬧非凡,打折促銷成為一道風景:某頭部房企更是喊出了7折賣房的口號,新開盤項目被人流擠爆,被戲稱超過了5A級景區的火熱。但對比之下,也有樓盤門庭冷落……
01 現象:黃金周有樓盤擠成5A景區!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黃金周全國重點關注28城市場成交套數和面積同比2019年黃金周(2019年1-7日)分別增長14%和12%。
考慮到今年黃金周比往年多一天,2020年的黃金周成交量與往年相當,疫情常態化之下,總體市場成交恢復至往年同期水平。
其中同比增長較快的區域仍然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粵港澳區域。
個別城市來看,深圳10月1日至7日新建住宅成交411套,較2019年同期的358套增加15%。
廣州同期成交794套,較去年同期的530套,同比增加50%。
貝殼研究院數據還顯示,長假期間樓市升溫主要體現在二手房市場,重點18城二手房日均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0%。
其中杭州、合肥二手房交易量的增長超過1倍,重慶、西安、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超過50%。
與此同時,18城二手房成交均價同比上漲12%左右。
02 微觀:個案冷清「降無可降」
長假期間,各地也有樓盤降溫明顯。
北京某限競房項目一名銷售人員向購房意向者表示:
「真心告訴您,我們沒有任何優惠,因為我們一直是貼著底定價的,您可以去查查備案價格。」
據浙江新聞,10月1日,杭州全市新房成交11套,二手房無成交;10月2日,杭州全市二手房成交1套,新房無成交。其中主城區均無成交。
河南鄭州整體市場觀望氛圍濃厚,有銷售人員感嘆:
「其實這兩年房價都沒怎麼變過……價格上您不用擔心,已經降無可降了,否則就要虧損了,我們肯定給到最低。」
圖:門可羅雀的售樓處
03 吸金:「金九銀十」恐言過其實
長假期間主要城市樓市銷售呈現明顯分化,而實際上,十一黃金周也好,金九銀十也罷,可能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吸金」。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2007年到2018年的12年間,每年的月度交易高點均出現在12月,無一例外。在多數年份,12月單月的房地產交易規模接近當年月均成交規模的2倍。
在個別年份中,12月的交易規模甚至超過當年月均2倍。
其間,每年的第二交易高點,多出現在6月和11月。其中,最近三年(2016年-2018年)的月度成交第二高點,均出現在6月。
原因也容易理解,對於上市房企來說,年報和中報是每年最重要的兩個財務節點,出於「制表考慮」,每年都會把推盤和促銷集中安排在半年末及年末。
分析人士指出,「金九銀十」、「小陽春」等等,都只是營銷概念而已,完全不等同於市場表現。而金九銀十的說法在汽車、家電、金融等行業,乃至人才市場都有出現。
04 觀點:房企逐步走出疫情影響
結合今年前9月房企銷售情況,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864.6億元(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數據,下同),增長率均值為7.6%。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指出:
「從前三季度全年銷售目標完成情況來看,20家代表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均值為72.0%。13家房企銷售目標完成率在70%以上。總體來看,房企正逐步走出疫情影響,繼續呈現出良好的恢復態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從目前市場趨勢看,樓市的活躍度明顯提升。」國慶節市場因為網籤數據並非當下真實成交,實際數據滯後,但整體看,大部分城市成交量依然明顯的出現了同比上漲的現象,一二線城市市場繼續維持溫的表現。
另外,居民找房意願也在佐證樓市熱度,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三季度,環京、環滬、環廣深地區的新房找房熱度比去年均有所上漲,環廣深9城新房找房熱度同比上漲27.4%。
西安、成都、長沙、杭州、南京、東莞新房找房熱度同比漲幅均超過20%。北京、上海二手房找房熱度同比漲幅超30%,成都、西安、長沙二手房訪問熱度同比漲幅超10%。
05 後市:料4季度以穩為主
樓市調控持續收緊背景下,9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收窄:
新建住宅均價1564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4%,漲幅較上月收窄0.26個百分點;
同比上漲3.26%,漲幅較上月收窄0.08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預計,四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
「市場規模小幅調整,新開工積極性放緩,投資增速保持較高水平」的局面。調控收緊下需求理性回歸,市場規模將在周期作用下回歸調整通道,房價整體運行仍將以穩為主。
張大偉認為,四季度市場有望繼續衝高,但漲幅也會維持在溫的程度。
「大部分城市的調控政策主要是抑制市場的過熱,平穩市場為目標,不足以導致市場出現全面性降溫的表現。國慶節因為長假原因,大部分開發商都增加了供應量,有望影響10月市場成交量繼續高位運行。」
免責聲明:金融市場存在風險,入市需謹慎。本資訊僅供參閱,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