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單機評測】在剛剛結束的2016年裡,除了依靠電子競技行業迅速崛起的遊戲本,我想另外一個拉動整個行業前行的引擎當屬二合一設備。從年初的CES 2016開始,這一年對於二合一可以說十分友好,無論是廠商還是市場反饋,大家都給與了它足夠的重視。
參考價:讀取中...圖片點評報價參數概覽華碩 靈煥3(m3-7Y30/8GB/256GB)
究其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除了相比傳統筆記本產品更加多樣的使用模式以及出色的便攜性,得益於硬體性能的提升,也為它的性能表現提供了足夠強有力的支撐。此次我們拿到了二合一設備中的新秀——華碩靈煥3,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它。
華碩靈煥3延續了此類設備典型的設計方法,平板+鍵盤的組合讓人一眼就能分辨出這是一臺二合一電腦。機身正面最為令人關注的部分自然落在了顯示屏上,靈煥3配備了一塊12.6英寸觸控屏,解析度達到了2880×1920的3K級別,它同時擁有121%的sRGB廣色域以及450 nits的屏幕亮度,這也意味著其可以帶來十分出色的顯示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讓屏幕顯示效果更進一步,靈煥3採用了華碩獨家的Tru2Life影像技術。其採用智能軟體算法,不論什麼視頻畫面,每個像素的銳度與對比度均能獲得優化,讓視頻看起來更清晰、細節更豐富且更逼真。另外,Eye-Care 模式可減少屏幕發出的有害藍光,從而達到保護用戶眼睛的效果,十分貼心。
現在很多時候,大家在評價傳統筆記本產品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性的忽略前置攝像頭部分,但對於二合一設備來講,還是相當重要的。華碩靈煥3配備了一枚5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實際成像效果很棒,如果你經常自拍或者視頻聊天的話,那麼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它的電源按鍵位於機身頂部左側,與之相鄰的是一組音量控制按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靈煥3的電源鍵與很多同類產品的處理上有所不同,它採用了凹陷的設計。從直觀視覺角度而言,這樣的做法很好的兼顧到了整體美觀性。當然,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其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
實話來講,指紋識別功能在當今的筆記本產品上並不罕見。它的到來為用戶的數據安全提供了更高層級的保護,這對於商務辦公人群而言,無疑擁有足夠的吸引力。另外一點,華碩靈煥3將指紋識別器與電源整合在一起的設計,也使得從開機到進入系統界面這一過程更加便捷。
相比一眼就能看到的整體外感,往往細節部分的打磨更能體現出一款產品是否足夠精緻。可以看到,華碩靈煥3的稜邊採用了金屬切割工藝,這也使得它顯得高端範兒十足。
相比傳統筆記本產品,二合一設備往往在影音娛樂部分要更為偏重一些,這也對其音響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部分華碩靈煥3採用了SonicMaster Premium美聲大師音效技術,並且在機身左右兩側各分布有兩個揚聲器,結果智能放大器技術,可以帶來極具震撼力的音效。個人感覺,在環繞效果營造方面,它的表現相當給力。
礙於自身屬性所限,無論是近來上市的輕薄本還是今天我們講的二合一設備,外接擴展能力方面都不盡如人意。接口部分,華碩靈煥3配備了1個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口以及1個Type-C接口。與蘋果2016款MacBook Pro一樣,想要更加豐富的外接擴展,只能選擇另外配備擴展塢來解決了。
講到配置這部分,我特意去華碩官方商城看了下。目前提供兩種不同類型的擴展塢可選,一種是三合一萬用擴展塢,支持轉接類型為USB-C、HDMI以及USB 3.0接口;另外一種是七合一萬用擴展塢,支持轉接類型為SD讀卡器、耳機、麥克風、USB-C、2×USB 3.0、RJ45、VGA以及HDMI接口。
相比而言,三合一萬用擴展塢的優點在於價格便宜(相比七合一擴展塢要低出370塊),並且個頭兒也要小一些,攜帶起來很方便,隨便扔包裡就可以。七合一擴展塢的優點很明顯,支持的接口類型以及數量要比前者更多,劣勢之處也一眼明了。至於說如何選擇,如果和我一樣並不是土豪,那麼三合一更好划算一些,後期可以另外購買需要的轉接頭即可。
靈煥3機身背部工藝處理與之前我們做過的靈耀3一樣,它同樣延續了家族一貫的拉絲同心圓設計。可以看到,在光線照射下可以展現出極強的金屬質感,頗具個性。
前邊我們講到了它配備了一枚5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可以說足夠給力。而後置攝像頭方面,靈煥3同樣沒有令人失望,高達1300萬的像素,意味著你在旅行時,完全可以依靠它來記錄下沿途風景,成像效果相當令人滿意。
歸根結底,二合一設備所承擔的主要角色還是辦公,這也是它相比傳統平板電腦的優勢所在。儘管這幾年蘋果在竭力向大家灌輸iPad同樣可以滿足大家的辦公需要,然而從實際的使用角度來看,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配套方面,想要取代傳統PC,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知道大家是否體驗過蘋果為自家iPad配備的那款鍵盤,個人而言,整體操控性並不算令人滿意,長時間文字錄入,你會發現很「遭罪」。反過來看華碩靈煥3,它對於鍵盤部分的調校確實下了番功夫,1.4mm的鍵程以及較強反饋力的組合,整體給人的感覺並不輸一般輕薄本。
另外,它的這款鍵盤同時支持三級背光,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要來調節燈光亮度。多說一句,我手裡拿到的機器搭配的是尊爵黑保護套,除此之外,官方還提供包括繽紛橙、石英白以及率性咖在內的其它三種不同鍵盤保護套配色,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
前不久有朋友向我諮詢二合一選哪款好,當談到為什麼要選擇此類設備的時候,他的回答是:平時辦公的時候能當(傳統)筆記本用,在家自己看電影的時候可以把鍵盤去掉,直接充當平板,很符合自己的使用需要。相信很多想要入手二合一的朋友應該和他一樣,多模式使用是大家選擇的理由。
平板模式下,華碩靈煥3可以實現Windows平板的一切功能。哪怕是在被窩裡,你也可以很輕鬆將它捧在是手裡來瀏覽網頁或者閱讀資料,這是傳統筆記本所不能實現的(即使是13.3英寸的本,體積依舊太大)。而自適應屏幕,滿足了在不同握持情況下的正常顯示,很方便。
隨著移動辦公成為常態,我們對於筆記本設備的便攜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輕薄化也是未來筆記本設備的發展趨勢。得益於自身的屬性,二合一設備在便攜性方面較之傳統筆記本無疑要更具優勢。官方給出的靈煥3機身厚度為6.9mm,從與一元硬幣的對比來看,其要比後者直徑薄的多。
重量方面,華碩靈煥3的旅行重量為1432g。其中整機重量為690g、鍵盤保護套重559g、電源適配器重量為192g,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測量儀器存在一定誤差,單獨三項加起來重量數值與整體實測值略有差別,不過差距並不大。綜合來講,這樣的重量表現對於經常出差的商務辦公人群,無疑是頗具吸引力的。
大家在討論筆記本是否足夠優秀的時候,往往繞不過續航以及散熱兩個話題。對於經常會涉及到影音娛樂的二合一設備來講,續航表現無疑是我們更為關注的部分,但由於散熱性能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也不禁讓我們對靈煥3的散熱性能頗為期待。這部分的測試我選擇了更接近實際使用環境的視頻播放,以及傳統PCMark 8續航測試兩種方式來進行。
■ 華碩靈煥3續航測試
●續航測試一:視頻播放
先來說下視頻播放的測試環境,屏幕亮度設置為100%,同時開啟鍵盤背光。可以看到,測試起始電量為97%。
經過30分鐘不間斷視頻播放,電池電量由97%下降為87%。從下方截圖給出的電量顯示結果來看,剩餘電量可以支持4小時8分鐘使用時長。當然,這部分測試也只是為大家提供參考,不同的使用環境,電池續航自然也不同。下面我們來看更為客觀一些的PCMark 8續航測試。
●續航測試二:PCMark 8續航測試
PCMark 8是一套針對PC系統進行綜合性能分析的測試套裝,它將各個項目進行了分類,這幾個項目分別是Home、Creative、Work、Storge和Applications。其中的Storge主要測試的是電腦的存儲效能和穩定性,而Applications則主要針對微軟Office等第三方軟體所進行的測試。
PCMark 8測試條件:屏幕亮度為75%,同時開啟鍵盤背光。在PCMark 8的測試環境下,靈煥3交出了3h22min的成績。對於一款二合一設備來講,這樣的表現相當出色,用來移動辦公或者娛樂,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正常使用需要。
■ 華碩靈煥3散熱測試
散熱部分的測試同樣選擇了跟之前續航一致的思路。不同的是,此次我並沒有進行Furmark拷機測試,而是通過播放30分鐘視頻的方式來進行。對於一臺二合一設備而言,極限散熱測試顯然沒有太大的實際參考意義。來看靈煥3的實際散熱表現。
從熱量分布圖來看,靈煥3機身正面高溫區域位於底部與鍵盤保護套接駁處,最高溫度為30.8℃,其它部分溫度控制令人滿意;背面高溫區域則出現在了左側,最高溫度為28.0℃,而由於機身由金屬材質打造而成,靈煥3的背部溫度十分均勻。整體而言,得益於其所搭載的發熱量超低的m3-7Y30處理器,靈煥3的散熱表現可以說十分驚豔。
● 華碩靈煥3硬體配置/跑分數據表
產品配置 | 華碩靈煥3 二合一筆記本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m3-7Y30 主頻1.0GHz | |||||
內存 | 8GB LPDDR3 1866MHz | |||||
顯卡 | Intel HD Graphics 615 | |||||
顯示屏 | 12.6英寸 觸控螢幕 2880×1920 | |||||
硬碟 | 256GB固態硬碟 | |||||
電池 | 38.5Wh | |||||
重量 | 整機重量:690g 旅行重量:1432g(含電源適配器) | |||||
預裝系統 | Windows 10 | |||||
價格 | 5900元 | |||||
性能測試 | 默認設置(分值越高性能越強) | |||||
AS SSD | 433 | |||||
PCMark 8 | 2429 |
●PCMark 8測試
PCMark 8是針對Windows系統的整機性能基準測試軟體,家用(Home)測試是其中一種測試模式(共5種),主要是模擬普通用戶的使用環境,測試項目涵蓋了網頁瀏覽、文檔處理、圖片邊間、視頻聊天以及輕負載遊戲等等,並包含OpenCL加速與傳統兩種測試模式。
●AS SSD測試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來自德國的SSD測試軟體,可以測試連續讀寫、4K對齊、4KB隨機讀寫和響應時間的表現,並給出一個綜合評分。同時該軟體還自帶Compression Benchmark項目,它可以給出一個曲線,描述隨著數據模型中可壓縮數據佔有率(壓縮比)的增高,性能的變換情況。
寫在最後的話
文章到這裡差不多也就告一段落了。回過頭來看華碩靈煥3,家族式同心圓設計的引入,使得它看起來個性十足,不會顯得過於平庸,頗具辨識度。硬體配置方面,第七代Inte Core m3-7Y30、8GB內存、256GB SSD的組合,性能表現方面實際並不算足夠強勁,不過用來影音娛樂以及輕辦公它完全能夠應付。還是那句話,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需要來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