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遇上大爺大媽:薅完羊毛就byebye

2021-01-10 聯商網linkshop

如果把新興起的社區電商、生鮮電商和網際網路思維聯繫在一起,對於消費者意味著什麼?

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並非產品的經營形式、盈利模式,而是各種如出一轍的優惠、紅包和補貼。任何新零售+電商的應用、平臺,在市場推廣期都免不了進行一輪「燒錢」大戰,既要以最快的速度搶佔市場,又要與最會薅羊毛的消費者鬥智鬥勇。

曾經火爆朋友圈的上海Costco門店,在九月初又迎來了一條長龍——不是排隊搶購的人群,而是退299元會員卡的大爺大媽們。有人笑稱,Costco打遍全球無敵手的「會員制」可能要被「薅」敗了。

玩笑歸玩笑,不過網際網路思維確實要經歷一輪一輪的鬥智,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前不久,生鮮配送領域新玩家叮咚買菜入局深圳生鮮市場,而且也是打著補貼的大旗而來。當時有業內人士表示,平臺對於薅羊毛者可能是做了「精巧」的反制舉措,優惠措施可謂一環套一環。那麼這一次,生鮮電商新玩家能否贏得過廣場舞群英?

生鮮領域新玩家,大媽大爺眼裡的「綿羊」

一個月前,叮咚買菜的廣告開始在深圳很多社區的電梯、通道鋪滿,廣告詞表示:新用戶註冊即可獲得價值108元優惠券,邀請朋友註冊還能額外獲得10元滿減優惠券。

短短幾天,叮咚買菜就和之前的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等一樣,成為了大媽、大爺們鎖定的新對象。隨著下單的踴躍,大量叮咚的配送小哥在社區中往來穿梭,成為了這個城市新的風景線。

「包菜、空心菜、多寶魚、雞胸肉,然後還要什麼趕緊決定,還能送大蔥。」

家住深圳紅崗花園的芬姨,正在家裡和愛人討論,今天在叮咚買菜上訂什麼生鮮食材。儘管她家距離原布吉農批市場(翠苑市場)僅不到一公裡路程,騎自行車十分鐘即可購買到新鮮便宜的食材,但她還是決定薅一回生鮮配送的羊毛。

她在和懂懂筆記交流時表示,前不久在麥德龍門口見到有叮咚買菜的派送小哥,在發傳單吸引用戶註冊,因為當場註冊即送價值10元的水果,就毫不猶豫掏出手機註冊成為了會員。

「那個水果很明顯不值10元,但是剛好路過嘛,贈品不拿白不拿。」芬姨表示,「不拿白不拿」已經是家庭主婦的座右銘。而平臺宣稱邀請好友註冊贈送總價108元優惠券,才是她薅羊毛的動力源泉。

首先,她邀請了愛人註冊成為叮咚買菜會員,拿到了10張合計為108元的優惠券。然後,再用愛人的帳號邀請親友,拿到了多張優惠券。

「有些優惠券,像滿49減8、滿29減6,需當天使用,都要規劃好。」芬姨表示,在生鮮配送平臺上,並不是所有食材的價格都便宜,有部分略比市場貴1~2元,有部分價格與市場持平。

想要合理薅羊毛,就要運用平日在市場買菜的經驗,挑選價格與市場持平,甚至價格比市場還低的生鮮食材,如、雞蛋、鱸魚、羅非魚等等。然後再使用平臺贈送的滿減優惠券,就能夠省下不少錢。

「而且能免費配送上門,服務態度又好,多省事兒呀。」她借用鄰居、子女、親友帳號訂購生鮮配送,已經半個月沒去市場買菜了。

佔到便宜的芬姨,還拉上了一眾「廣場舞姐妹」,一起通過相互邀請註冊的形式拿到了優惠券,「叮咚買菜算是有門檻的優惠,有很多優惠券是要購買指定(類目)的商品,大家要商量著來,湊著買。」

當被問及作為家庭主婦,是否只關注生鮮類配送平臺時,她搖頭表示,之前用京東到家、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的「優惠」買過買水果蔬菜,用美團跑腿、閃送的「補貼」給子女送日用品、便當,用其他嬰幼兒平臺優惠券買過奶瓶和尿布。她坦言,除了外賣,所有「補貼」的平臺她都會去「薅」,「就是外賣吃了不健康,有優惠給我也不要。」

當補貼結束或者平臺的優惠力度減少,她和身邊的姐妹們就會繼續回到菜市場和農貿市場,繼續親力親為地選購日常用品和食品。當然,那些薅過的平臺和應用都會卸載,本來就沒有任何用戶忠誠度而言。

那麼,大媽大爺們薅羊毛的問題,生鮮電商平臺渾然不知嗎?

躲不開的「劫」 被薅了也只能認

「現在前兩輪融資能夠支撐一個網際網路創業項目的時間,越來越短了。」

談及大媽、大爺薅網際網路企業羊毛的話題,廣州創客阿忠深有感觸。他告訴懂懂筆記,2017年年中他曾在芳村租下了一處檔口,創辦了一個規模不大的社區生鮮派送項目。主要是為周邊的老舊城區設立前置倉,配送生鮮食材。

與所有網際網路項目一樣,為了儘快搶佔市場份額,培養老城區用戶使用生鮮配送的消費習慣,他採取了優惠、補貼方式,希望吸引大量用戶註冊後能夠留存一部分「粉絲」。

「一開始,用戶均可獲得百元優惠補貼,當時用戶量的猛增讓我樂開了花,心想這下成了。」隨著訂單量走高,用戶數的劇增,他順利在資本寒冬裡拿下了180萬元天使輪融資。於是團隊開始擴張,繼續加大補貼力度。

短短半年時間,他的社區配送服務平臺註冊用戶數,就超過了10萬人。雖然比起知名的配送平臺差距很大,但作為一個針對「老廣」飲食習慣優化定製,定位小而美的生鮮配送項目,已經可以說是成績喜人。

到2018年初,平臺每天都能配送近千份「老火靚湯」,阿忠也信心大增,並開始嘗試減少優惠,將有限的預算投入到了新的社區開發中。但讓團隊意想不到的是,優惠力度「縮水」的第一天,「靚湯」生鮮銷售量就少了近一半。

隨著優惠的減少,生鮮配送的訂單量也一落千丈,無奈之下,他只能決定暫緩擴張的腳步,在原有社區恢復優惠力度,「我知道燒錢很難燒出用戶忠誠度,但沒想到優惠減少對訂單量的影響如此立竿見影。」他無奈表示。

在運營過程中,阿忠曾試過給優惠政策增加了一些使用門檻,比如使用的前提條件、降低滿減的幅度,限制優惠疊加使用等規則。

但每一次「小動作」都會導致訂單量的下滑。儘管平臺用戶已經養成了生鮮配送的消費習慣,但是只要價格稍高、優惠稍少,哪怕是幾分一毛錢的變化,大媽大爺甚至年輕用戶就會用腳投票走下樓去買菜。

「在一次小規模的社區調研中,我們市場部同事發現,其實後臺那麼多註冊用戶有不少是一人多號,就是為了領優惠券。」阿忠坦言,10萬註冊用戶中,能有2萬是「真人」就已經偷著笑了,更多的是大媽大爺利用子女、親友的手機註冊的。

除了生鮮,阿忠一位創客朋友在2018年初創辦的網際網路法律諮詢平臺,也在一開始被愛佔便宜的用戶薅盡了羊毛,「一開始註冊領券,可免費向律師諮詢法律問題,然後無數欠薪、社保、醫保等問題都開始鋪天蓋地而來,線上律師忙得不可開交。我記得當時有數百人諮詢過羊城通卡退押金的問題,弄得律師不勝其煩。但是一個月後諮詢開始收費,就連個人影都沒了。」

「燒錢」優惠、補貼,顯然難以培養用戶忠誠度,而困擾著阿忠和眾多網際網路創業者的難題,一直會不斷上演。回看Costco低價茅臺缺貨,五糧液漲價致會員退卡的新聞,就可以感悟到貪小便宜的人與是否用「網際網路思維」經營無關。

那麼明知如此,創業者為何還是不遺餘力地推優惠、砸紅包,這不就是飲鴆止渴嗎?

企業「燒錢」可能死,不「燒錢」一定死

「叮咚買菜雖然送了(總價)108元的券,但能用的也沒幾張。」

一位芬姨的廣場舞好友「卓嬸」告訴懂懂筆記,過去半個月時間裡,她只使用平臺贈送且門檻較低的優惠券,那些滿129元減18元的優惠券,她基本上都沒有使用。

「我和周圍幾個好姐妹們用的最多的,是新註冊帳號時送的滿29減6、滿39減10、雞蛋滿一斤立減6元等,這些優惠力度大的優惠券,剩下的就作廢了。」卓嬸認為,雖然免費送上門很方便,但要是不便宜還不如自己去菜市場買,反正自己有的是時間,胳膊腿也都很靈活。

芬姨也表示,曾經美團外賣有段時間對新註冊用戶贈送巨額優惠,因此她和身邊的「廣場舞姐妹」就通過網絡上的接碼平臺,註冊了不少帳號,下單買日用品。

「後來,使用優惠的帳號要和聯繫電話號碼一致,我就不再用美團了。」她告訴懂懂筆記,近幾年來為了薅網際網路企業的羊毛,她和身邊不少同齡朋友,手機玩得比年輕人還溜,「反正網際網路公司的錢也是融來的,不花白不花。」

這樣的消費習慣,恰巧是很多創客內心的痛。資本機構投資創客項目,看的是註冊、訂單數據,如果因為優惠力度減少,導致數據下滑,那麼投資方都會「質問」團隊:為何運營數據下滑?增長為什麼這麼慢?

「以前也試著解釋,說大多數消費者就愛佔小便宜,我們要留住有價值的用戶。但沒用呀,下滑就是下滑了。」他嘆了一口氣表示,部分創業項目的前兩輪投資機構,只看後臺數據。只要數據不行,任何理由都沒有用處,「他們要項目的數據說話,這樣才會有新的機構來接盤。」

如果數據做不上去,那麼更高輪次的融資也就別想了。因為大部分VC在投資時都十分看重項目的數據報表。創業者若不「燒錢」,只是潛心做用戶宣傳,慢慢引導、培養用戶的習慣,那麼可能連A輪融資都拿不到。

「無論之前的網約車、共享單車和充電寶,還是如今的生鮮配送、社區電商,其實都是如此。貴了用戶不買帳,認為網際網路企業就應該是便宜,就該有優惠有紅包,都已經習慣了。」阿忠感慨,無盡的「燒錢」做優惠和補貼,投資少的項目遲早被薅羊毛者薅死。

對於中小平臺而言,若不做優惠,就沒有數據,項目價值就無法量化,投資機構就不願意投資。對於拿到了A輪B輪的「幸運兒」來說,燒錢可能會死,但是不燒錢一定會掛掉。燒還是不燒?都是個難題,「因為優惠期一過,被用戶拋棄最終融不到後續投資的項目,我見得太多了。」

阿忠坦言,網際網路企業經過過去幾年的「燒錢」大戰,已經在用戶尤其精打細算的大媽大爺心目中,埋下了網際網路思維=免費或優惠的念頭。任何一個新創的網際網路項目在誕生之初,都必須要經受被薅羊毛的長痛。

【結束語】

投資機構對於創業項目數據的追求,加劇了整個行業「燒錢」堆量的惡習,甚至已經成為難以根治的創業痼疾。即便那些標榜有可持續盈利模式、營造出商業閉環的項目,也會在最初的「燒錢」大戰中被優惠力度大的同行擊倒。

其實,時至「網際網路下半場」,所有創業者都明白「燒錢」已經很難燒出用戶的忠誠度,尤其是那些「彈藥有限」的中小平臺。但是冷不丁一個獨角獸的誕生,總會激勵著無數資本方和創業者,舉著所謂「破壞式創新」的大旗,繼續慣著「薅羊毛者」無優惠不消費的理念,將更多創業新項目帶上了惡性循環的絕路。

(來源: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作者 木子)

相關焦點

  • 懂懂筆記:生鮮電商遇上大爺大媽 薅完羊毛就byebye
    任何新零售+電商的應用、平臺,在市場推廣期都免不了進行一輪「燒錢」大戰,既要以最快的速度搶佔市場,又要與最會薅羊毛的消費者鬥智鬥勇。曾經火爆朋友圈的上海Costco門店,在九月初又迎來了一條長龍——不是排隊搶購的人群,而是退299元會員卡的大爺大媽們。有人笑稱,Costco打遍全球無敵手的「會員制」可能要被「薅」敗了。
  • 你知道什麼叫薅羊毛嗎?大媽這種做法才叫真正的薅羊毛
    現在我才知道什麼叫薅羊毛,才真正理會薅羊毛的含義是什麼?而這位大媽的做法就是薅羊毛。視頻顯示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大媽正在用手拽羊毛,可能綿羊感覺到痛了才把頭轉過頭來,此時綿羊的身上已出現了個大窟窿,大媽的手上已經拿了一大把。大媽頭髮花白,年紀看起來也不小了,但薅羊毛的力度還是挺大的,毫不含糊,好像是她在地裡打拔蘿蔔一樣。
  •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薅羊毛 羊毛黨的含義及出處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薅羊毛本是沿襲春晚小品中白雲大媽的「薅羊毛織毛衣」的做法,被定義為「薅羊毛」。現指以年輕人為主的群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出現了這樣一批人,搜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在網絡和朋友圈子中廣為傳播,這種行為被稱作薅(hāo)羊毛。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薅羊毛等相關內容。
  • 「薅羊毛」一時爽,真的薅進大牢就不好了……
    說起「薅羊毛」 很多人會想起 某年春晚小品的白雲大媽 為愛人織毛衣薅羊毛 而如今 許多年輕人利用各種手段 從網絡金融產品活動中抽成賺錢 每一個「羊毛黨」 都是生活中的「大內高手」 但是你知道嗎?「羊毛」薅得太狠 可能會涉嫌違法犯罪 今天就看正義君帶你了解一下 法律的邊界
  • 薅羊毛怎麼讀?薅羊毛拼音讀法及意思簡介
    經常會聽到別人說薅羊毛,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就連薅羊毛怎麼讀都不知道?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們。  薅羊毛怎麼讀  薅羊毛拼音:[hāo yáng máo]  薅羊毛簡介  事實上,薅羊毛這個詞並非天生和P2P聯繫在一起。
  • 薅羊毛"一時爽,真的薅進大牢就不好了……
    說起「薅羊毛」 很多人會想起 某年春晚小品的白雲大媽 為愛人織毛衣薅羊毛 而如今 許多年輕人利用各種手段   90後帶著00後「薅羊毛」   一夜薅走30多萬元被批捕   日前,浙江杭州某電商公司發現,一天凌晨四點多,先後有三位用戶註冊了他們公司一款購物積分返利的APP,並通過技術手段篡改積分數據,先後盜轉資金32萬餘元。簡單來說,就是APP平臺被「黑客」攻擊了。
  • 起底職業羊毛黨:群控千臺手機薅羊毛,被薅企業損失千萬
    低端羊毛黨包括大爺大媽、學生,為「薅」1元錢關注8個公眾號薅羊毛可能導致個人隱私信息洩露,或掉入博彩等騙局。新京報記者加入一個未禁言的線報群觀察發現,群內「羊毛黨」的構成複雜,既有待業的閒散人員,也有上年紀的大爺大媽,甚至有仍在上學想賺零花錢的學生,成員分布更是遍及全國各地。如有一名在重慶的群員發布了其本地一家公號的羊毛信息,並註明「只有重慶地區IP才可以搶」,記者諮詢若IP不同如何「薅羊毛」,對方回答稱下載某APP修改IP位址信息即可。
  • 「薅羊毛」竟然「薅」入刑?
    當前,「薅羊毛」的概念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如外賣優惠券、減免優惠、送話費、送流量等都可以稱之為薅羊毛。「薅羊毛」本是個雙贏的互動,商家賺了吆喝、客戶獲得了實惠,然而,這類的 「薅羊毛」卻容易薅獲刑。
  • 薅羊毛黑產調查:職業羊毛黨群控千臺手機,為薅1元關注8個公號
    薅羊毛可能導致個人隱私信息洩露,或掉入博彩等騙局。專家認為,「薅羊毛」或觸及違法犯罪,打擊要從源頭開始。全文5975字,閱讀約需12分鐘 ▲「羊毛黨」展示薅到的「羊毛」。新京報記者加入一個未禁言的線報群觀察發現,群內「羊毛黨」的構成複雜,既有待業的閒散人員,也有上年紀的大爺大媽,甚至有仍在上學想賺零花錢的學生,成員分布更是遍及全國各地。如有一名在重慶的群員發布了其本地一家公號的羊毛信息,並註明「只有重慶地區IP才可以搶」,記者諮詢若IP不同如何「薅羊毛」,對方回答稱下載某APP修改IP位址信息即可。
  • 薅羊毛什麼意思什麼梗 拼多多優惠券漏洞事件全揭秘
    ­  薅羊毛什麼意思什麼梗 拼多多優惠券漏洞事件全揭秘  1月20日凌晨,部分羊毛黨迎來狂歡。­  有消息稱,電商平臺拼多多出現漏洞,平臺用戶僅支付少量資金即可不限量領取100元無門檻券。據網絡上流傳的真真假假的截圖中顯示,有用戶稱熬夜藉助漏洞充值了幾萬元話費,更有消息稱拼多多一夜之間被薅走200億元。
  • 生鮮電商也爭不過社區生鮮自提櫃
    電子商務在生鮮不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05年,企業家就率先嘗試將傳統的「賣菜」這種消費者日常生活場景轉移到網上,最終在質量控制、配送和儲存上陷入困境。從2018年底開始,生鮮越來越多的電商資金鍊斷裂,燒完了得不到新的融資,不得不突然離開市場。
  • 薅完微信羊毛要留心的事,附送薅羊毛偏方
    今天你的薅羊毛戰績怎麼樣?來我們聊聊網絡支付的事,大家可要留心。因為不注意的話可能薅到羊毛都要賠進去。這源於「無痛支付」的方式,可能一不小心會讓你花出去2倍的錢。不信?當然聊這麼多不是讓你再回到原始的方式用現金。
  • 揭秘薅羊毛到底能不能賺錢
    我們先來科普一下「薅羊毛」一詞的由來,薅羊毛本是沿襲春晚小品中白雲大媽的「薅羊毛織毛衣」的做法,被定義為「薅羊毛」。所謂薅羊毛就是指網賺一族利用各種網絡金融產品或紅包活動推廣下線抽成賺錢,又泛指搜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以此實現盈利的目的。這類行為就被稱之為薅羊毛。
  • Windows激活工具被植入病毒「薅羊毛」:每天騙上萬元
    由於你懂的原因,安裝完Windows系統後,大多數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具激活,而惡意分子也瞅準了這個機會。金山毒霸安全實驗室監測發現, 國內最流行的若干款Windows激活工具都被蓄意植入了「薅羊毛」病毒。
  • 笨賊「薅社會主義羊毛」!大媽7分鐘內「同一攤點」盜竊4次!
    大家想必都知道「薅社會主義羊毛」這個出自小品的經典臺詞,宋丹丹大媽渴著一個羊偷羊毛,最後那隻羊沒毛了導致東窗事發,這是笨賊的經典案例。可是,最近就有一件類似的事情,第四次「薅羊毛」的時候被抓了。
  • 小象生鮮、河馬生鮮、呆蘿蔔,網際網路生鮮電商平臺如何破局
    網際網路生鮮市場處在困境中生鮮電商不是什麼新名字,早在十年前就有人想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的東風,賺一把生鮮電商的紅利。但是和其它的電子商務不同的是,生鮮電商一直是不溫不火,幾個大的電商平臺的參與,也沒見有多少起色。
  • 電商壹周| 拼多多被薅羊毛200億啟示錄?想賺錢必須打擊薅羊毛黨
    文| 李成東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ID:dgjdds)重點資訊:1、拼多多被薅羊毛想賺錢必須打擊薅羊毛黨2、微盟在港上市成「新經濟SaaS第一股」3、哈囉正招募順風車車主本月試運行,滴滴最大競爭對手來了拼多多被薅羊毛200億啟示錄?
  • 信用卡羊毛、虛假銷售 「薅羊毛」圈運作玩法揭秘
    「雙十一」前夕,有一則新聞很熱:一家在電商平臺經營多年的水果店,因操作不慎,被人數眾多的「羊毛黨」抓住把柄,導致店鋪一夜之間關門倒閉。這則新聞再次引發大眾對「薅羊毛」行為的關注。這裡所謂的「薅羊毛」,是指利用商家在規則和行為方面的漏洞來獲利的行為。參與鑽空子的人被稱為「羊毛黨」。「薅羊毛」的手段五花八門,「羊毛黨」們緊盯的主要是各個電商平臺。
  • 這樣的「薅羊毛」——不光彩
    電商平臺漏洞、被黑、失誤等各種問題下,消費者群起薅羊毛的類似事件,近年來發生多起,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商家自認倒黴結束……2019年1月20日凌晨,拼多多的「 0.4元擼100元話費 」轟動一時,當時大家真是覺得拼多多在送福利,甚至還有小夥伴睡夢中被親戚朋友拉起來薅羊毛。
  • 網紅帶頭薅羊毛致網店破產:羊毛到底該不該薅?
    那麼,網紅帶頭「薅羊毛」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羊毛到底該不該薅?‍up主帶上萬粉絲集體「薅羊毛」,逼得農民下跪求饒據此前報導,一家名為「果小雲旗艦店」的淘寶店在賣臍橙時,因操作失誤,誤將「26元4500克」寫成「26元4500斤」,被B站博主「路人A-」發現後,該博主在直播中號召大家去「薅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