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稻花魚 品百魚宴! 50組成渝家庭四川丹稜尋味幸福

2020-12-20 四川新聞網眉山頻道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李田)9月19日,秋分將近,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前,重慶市民劉娜和丈夫彭傑一家,來到了四川丹稜興農家庭農場,捉稻花魚,品百魚宴,大人小孩,都不亦樂乎。

當天,中國丹稜.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走進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活動在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仁美鎮興農家庭農場內拉開帷幕。

出現在央視、新華社、四川電視臺等數十家媒體的鏡頭裡的,除了彭傑,還有來自成渝地區的50個家庭,他們將研學大雅堂、遊幸福古村、感受丹稜美食。

活動組織者介紹,丹稜縣正在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在豐收節前邀請50個成渝家庭走進丹稜縣,就是為了讓這些「隔壁的朋友」,感受鄉愁,感受豐收的快樂,見證幸福,重構鄉村的美與生活。

 

豐收節前組隊到丹稜 稻田摸魚尋找兒時快樂

9月18日晚上,彭傑一家就來到了丹稜縣。「從小就聽說難登大雅之堂,沒想到,今天終於來到這個成語典故的發源地——四川丹稜縣了。」

彭傑2019年底來到眉山,從事物業管理工作,但妻子劉娜沒有來眉山,她對來眉山生活還持觀望態度。「本來打算國慶帶家人來眉山耍,後來看到這個活動,就提前報名了。」

劉娜看到的活動,是中國丹稜.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走進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活動,此次活動共吸引了來自成渝共50個家庭。9月19日至20日期間,他們將參加捉稻花魚比賽、品嘗百魚宴、大雅堂遊學、遊覽幸福古村、品丹稜美食。

嗩吶聲聲,鑼鼓陣陣,9月19日上午十點半,開幕式後,稻花魚抓魚比賽開始,來自成渝地區的朋友們捲起褲腳、拿著魚罩一下田,稻田裡的歡聲笑語就蕩漾了起來。

「快來快來,這裡有一條魚跑了。」「哈哈哈,我抓到了一條。」參賽選手們忙碌之餘,感慨不斷:小時候,我們就這樣在田裡抓魚,現在,我們的小孩也能體驗我們兒時的快樂了。

作為丹稜首個稻田養魚的家庭農場,該農場以上百畝的稻田為場地,每年都會分批次投放鯽魚、鯉魚苗,這些魚苗在沒打農藥的稻田裡,吃著稻花,長成稻花魚。

農場負責人黎可學告訴記者,傳統種植水稻每畝產值1200元,而在稻田養魚模式下,每畝生態魚可賣出200斤,產值達3000元;大米則在原來2塊多的基礎上翻了三倍以上,每畝稻田收入比原來高出4000多元。

作為2020年度四川省「優秀職業農民」,黎可學是丹稜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丹稜縣大力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晚熟柑橘不知火生產基地,「丹稜桔橙」獲評全省首個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連續三年躋身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元,全縣每8人就擁有一輛小汽車。同時,規劃建設五大現代農業園區,連片發展桔橙、茶葉、脆紅李,形成春有桃花、李花、橙花、油菜花百花爭豔,夏秋有李子、桃子、葡萄百果飄香,冬季有金色橘園、雪色茶園、彩色公園百園開放的獨特田園風光。

央視直播感受幸福鄉愁 「雲」端見證鄉村振興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捉魚比賽後,擺成了「豐」字形的百魚宴又開始了,40餘張桌子,擺成了一個大大的「豐」字形,桌上,現做的稻花魚,跑山雞,生態鴨等一道道丹稜美食,讓眾人大快朵頤。

隨後,50個來自成渝地區的家庭又前往大雅堂遊學,在幸福古村,50餘家庭還將品丹稜凍耙等美食,丹稜縣也為這些遊客準備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創、美食禮包。
除了這50個家庭,還有許多人沒有到現場,不過,中央電視臺對捉魚比賽、百魚宴等活動進行直播,數十家媒體也在全程報導,一些自媒體更是多種方式直播等,許多網友們,在「雲」端,就見證了歡樂,感受到丹稜的鄉村振興。

丹稜縣仁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豐收節前,我們邀請50個成渝家庭,走進美麗新丹稜,就是為了讓這些「隔壁的朋友」,感受鄉愁,見證幸福。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丹稜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永樞還代表丹稜向成渝地區甚至全國朋友發出國慶節、中秋節的邀請:丹稜,長在農業、優在生態、特在文化、都市近郊,丹稜,美麗經濟正當其時,歡迎全國朋友來丹稜,感受鄉愁,見證幸福。

聽聞丹稜正在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彭傑愛人心裡盤算著,國慶節,要到幸福古村來住上幾晚,好好體驗一下美麗的幸福。

她告訴記者,這次來,讓自己對丹稜的印象完全改變,坐動車到眉山後,開車過來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丹稜了。「很快很方便,眉山城區和丹稜也很漂亮。」

如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讓彭傑夫婦對留在眉山發展,又多一了份信心。

彭傑說,「隨著成眉同城化不斷深入,成渝雙核不斷輻射,我相信眉山和丹稜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瞄準美麗發力 丹稜五年將造百億幸福產業群

 「兩天下來,感覺很好,既有鄉村的美,又有城市的雅,完全刷新了我對丹稜的概念。」來自綿陽的王旭說。

王旭不知道的是,丹稜已經瞄準美麗,開始發力。

丹稜縣委書記宋驥介紹,丹稜兼田園之美、具城市之利,生態是丹稜最好的資源,文化是丹稜獨特的標籤,區位是丹稜有利的條件,農業是丹稜亮麗的名片。

宋驥表示,美麗生態是丹稜最大優勢、最美品牌和最強賣點,目前,丹稜正在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把美麗、生態、文化、風景、鄉愁轉化成產品和生態鏈,轉化為價值和財富,把發展「美麗經濟」作為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激活丹稜「打造中國美麗鄉村典範」強大引擎。

宋驥表示,力爭到2023年,「美麗業態」逐步形成,「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轉換通道初步打通,建成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到2025年,「美麗經濟」階梯式培育示範機制不斷完善,基本形成百億量級美麗經濟幸福產業集群,成為西部丘陵地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典型樣板。

附:中國丹稜.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走進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活動點位介紹

興農家庭農場——丹稜首個稻田養魚的家庭農場,以上百畝稻田為場地,魚能充分利用雜草、浮遊生物、微生物等,可直接食用水稻害蟲,從而提升稻米質量,保證稻田的生態平衡,還可收穫綠色環保、營養豐富的魚。

大雅堂——大雅堂始建於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距今916年,系北宋丹稜名士楊素(南宋史學家李燾的嶽祖父)為實現黃庭堅弘揚詩聖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風而建。

幸福古村——位於眉山市丹稜縣順龍鄉,上世紀80年代,這裡成為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的外景拍攝地。如今,古村以其獨特的古村落資源,成為全國特色村莊、全國綠色村莊、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

丹稜美食——丹稜凍粑、丹稜不知火、丹稜涼拌雞、丹稜脆紅李等。其中,「丹稜凍粑」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丹稜桔橙」 被確定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成功躋身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

 

相關焦點

  • 千年稻花魚有了扶貧「新任務」
    等稻子黃了,魚兒吃下飄落的稻花後,便可起魚。健鯉一般長到三兩,最多半斤,鮮魚可煮湯、生煎或幹燒。吃不完的,加鹽和料酒醃製兩個鐘頭後再蒸半小時,最後用木炭和米糠烘烤,製成可存放一年的魚乾。長田灣鄉方家灣垸子60歲的貧困戶方萬伍用這樣的方法養了、吃了一輩子稻花魚,從沒想到還能靠它掙錢。
  • 看稻花魚躍,遊田園風光——辰溪舉辦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
    趙志高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7日訊(記者 雷鴻濤 趙志高 通訊員 米承實 楊娟 諶彥君)看稻花魚躍,遊田園風光,賞美古瑤情,品稻魚佳宴!8月17日至18日,中國·辰溪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在辰谿縣舉行,吸引遊客及周邊群眾萬餘人參加。
  • 萬名遊客鬧熱中國·辰溪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
    隨著「鐺」的一聲鑼響,非物質文化遺產隊、魚躍龍門隊、七姓瑤民隊和外國友人隊的隊員們,2個隊伍一組,在3分鐘的時間裡,看哪個隊捉的魚多。 「喔哇哇哇……早晨來,早晨戴個帽簷來……!」摸魚摸到興奮處,七姓瑤民隊的2位選手唱起了辰谿縣獨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茶山號子。非物質文化遺產隊迅速回應,2名隊員分別吹起了木葉、唱起了瑤鄉山歌。
  • 隨筆散文:稻花魚
    這時候,稻花魚無處藏身,順著小溝現身而下。這時候捉魚,只要在稻田出水口處置一個簡易的陷阱,魚兒是準跑不掉的。遇到雨季來臨,鄉間的大溝小溪漲水,那魚的活躍程度就非同一般了,田裡溝裡全是逆水上遊的魚。這時候,只要就幾樣簡單的捕魚工具,就可以捉個盆滿缽滿。
  • 貴州從江:「稻花魚」豐收
    10月10日,在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佔裡村,當地侗族同胞集中展示捉到稻花魚。吳德軍 攝 金秋時節,貴州省從江縣香禾糯稻穀相繼成熟,各地農民搶抓農時收割稻子、下田抓魚,呈現一派「稻花魚」豐收景象。
  • 武夷山市吳屯鄉舉辦「稻花魚文化節」 帶動生態遊
    稻花魚文化節開幕式   稻花香,鯉魚躍。中秋佳節臨近,吳屯稻花魚再次香飄萬家。今天上午,首屆武夷山·吳屯「稻花魚文化節」在武夷山市吳屯鄉環景公路隆重啟幕。   武夷山市吳屯鄉地處高山,水質清澈,稻田養鯉有著悠久歷史,由於山高水冷,稻田裡的鯉魚生長緩慢,投放的魚苗要兩年後才能長大,因生長周期長、病害侵襲少,故有「魚中人參」的美譽。據考證,北宋初期,當地山民就開始生產製作稻花魚乾,歷代縣衙都選用其為進獻宮廷的貢品。
  • 見證成渝式幸福!四川歷史名人乘風破浪的旅程完美收官!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4日訊 「四川歷史名人遊成渝」三天行程圓滿結束了!從成都到重慶,各位大咖們興致勃勃邊走邊逛,看川渝協同發展,聊兩地山水共治、談養老合作…整趟行程安排周到,收穫滿點。 成渝經濟圈呈現的美好藍圖,也讓各位大咖們約定會再次相聚,共享成渝盛景。
  •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雲南元陽稻花魚豐收節活動在哈尼小鎮舉行
    收穫  本網訊 9月23日,時值秋分,以「哈尼梯田魚米香,農耕文化代代傳」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雲南元陽稻花魚豐收節活動在元陽縣哈尼小鎮舉行,哈尼人在金黃的稻田裡割水稻、捉稻花魚,與四方賓客共慶豐收。
  • 味在眉山丨強力塑造丹稜桔橙品牌、積極培育桔橙全產業鏈——四川...
    目前,已經引進了包括榮中見,米哈亞、臺灣金蜜、愛砂等在內的23個新品種,計劃引種無病毒母本苗4000株,年產無病毒柑橘良種苗木50萬株。今年5月14日成立的丹稜晚熟柑橘交易服務中心開啟了丹稜晚熟柑橘「網際網路+金融」的全新局面。桔橙產業,說到底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結果,如何將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形成接二連三的態勢?解決豐年困局?5月13日,丹橙果業公司與四川威蘭特食品有限公司籤署股權轉讓協議書,以增資擴股方式向該公司增資入股90萬元,佔增資入股後四川威蘭特食品有限公司10%股份。
  • 眉山丹稜:桔橙產業一顆「子」 激活發展一盤「棋」
    4月13日,在丹稜縣齊樂鎮青龍村7組村民吳婷珍家的院壩內,20餘名本村村民各司其職幫著吳婷珍賣「不知火」桔橙。  「桔橙樹就是我家的『鐵桿莊稼』。」吳婷珍隨手拿出剛摘下的「不知火」桔橙,高興地打量著。種植桔橙6年多來,她家不僅填飽了肚子,還過上了好日子。在丹稜,像吳婷珍這樣靠種植桔橙走上致富道路的果農超過8萬人。
  • 走近曹妃甸國際河豚美食節,品「致命美味」,看嚴肅魚秒變萌噠噠
    用河豚做出的珍饈佳餚競相登場,一道道美味組成「河豚宴」,讓人感受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本屆曹妃甸國際河豚美食節以「尋味河豚王, 美食曹妃甸」為主題在多瑪樂園景區盛大舉行。開展了萬人點讚河豚宴、十裏海河豚小鎮休閒垂釣大賽、「相約曹妃甸」旅遊博覽、中國女畫家書畫展等10餘項節慶活動。本屆河豚美食節將持續20天,直至10月底。
  • 石城巖嶺稻花魚開田捕魚 每公斤活魚賣60元
    9月19日,贛州石城縣高田鎮巖嶺村村民開田捕魚了,村民何英善說,今年是第一年由合作社種養,產量少,供不應求,村裡的稻花魚每公斤能賣60元
  • 成都鐵路局公布明年年初列車運行圖 成渝高鐵動車組計劃開行32對
    成都鐵路局公布明年年初列車運行圖 成渝高鐵動車組計劃開行32對 2015年11月12日 08時09分 來源: 四川在線 【字體:大 中 小】
  • 丹稜民俗巡遊鬧元宵 腰鼓舞龍花樣多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記者 袁洋)春節7天長假過去了,情人節過去了,新春的最後一個節日——元宵節今天也閃亮登場。「不過元宵,春節就不算過完!」這是許多市民的心聲。2月22日,眉山市丹稜縣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民間文化巡遊活動,伴隨著高昂的嗩吶聲、歡慶的龍獅表演、腰鼓聲,嗩吶、腰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紛紛上場,吸引著數萬市民駐足觀看。
  • 【方志四川•成渝雙城記】王雨 ‖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
    【方志四川•成渝雙城記】王雨 ‖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 2020-12-24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稜:綠水青山藏幸福 四季古村美如畫
    初冬的丹稜縣順龍鄉幸福古村,擁有大自然獨有的「味道」,這裡既有山巒疊嶂的豪情之感,也有小橋流水的靜謐之境,更有愜意舒適的質樸原鄉之味。質樸原鄉。走進古村,村內長滿苔蘚和青藤的巖壁上黃色小菊花隨風搖曳,蒼翠的山峁間炊煙嫋嫋,悠然自在的田園生活處處充滿著驚喜。「古村姓古。」
  • 四川近千家餐飲企業聯合發起倡議:禁食野生動物、做好常態化防疫
    葉浦都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蘇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成都卡米拉雷門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千滋百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常青餐飲管理公司  曹記軒特色中餐  宴今喜連餐飲蜀一蜀二老火鍋  百信串串香  一品天下串串香  蔣炸醬  尋味魚莊
  • 我愛返尋味熱鬧千人宴 共慶舅父新六十大壽
    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缺一不可,所以自然少不了各位《我愛返尋味》節目粉絲、演藝界朋友、媒體嘉賓和贊助商們的到場,為慶典增添喜氣。  晚宴現場十分熱鬧,劉汗、金桔等一眾《都市笑口組》主演、《七十二家房客》主演三六九、還有"返尋小分隊"7位隊員紛紛上臺表演助興。
  • 大美陝菜丨探秘「長壽之鄉」品鎮坪百樣美食
    大美陝菜丨探秘「長壽之鄉」品鎮坪百樣美食 2020-12-09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8中國·辰溪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開幕
    紅網時刻8月18日訊(辰溪分站記者 楊娟)8月17日,2018中國·辰溪第二屆稻花魚文化節在辰溪稻田公園開幕,紫色的花海、翠綠的荷花、多彩的遊樂場等,吸引了3萬餘名遊客遊玩。   辰谿縣稻田養魚歷史悠久,近年來,辰谿縣將「稻+魚」作為產業扶貧主打項目,將稻田養魚覆蓋全縣23個鄉鎮,建成24個標準化基地,創建稻花魚主題公園和特色小鎮,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為貧困群眾增收開闢了一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