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李田)9月19日,秋分將近,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前,重慶市民劉娜和丈夫彭傑一家,來到了四川丹稜興農家庭農場,捉稻花魚,品百魚宴,大人小孩,都不亦樂乎。
當天,中國丹稜.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走進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活動在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仁美鎮興農家庭農場內拉開帷幕。
出現在央視、新華社、四川電視臺等數十家媒體的鏡頭裡的,除了彭傑,還有來自成渝地區的50個家庭,他們將研學大雅堂、遊幸福古村、感受丹稜美食。
活動組織者介紹,丹稜縣正在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在豐收節前邀請50個成渝家庭走進丹稜縣,就是為了讓這些「隔壁的朋友」,感受鄉愁,感受豐收的快樂,見證幸福,重構鄉村的美與生活。
豐收節前組隊到丹稜 稻田摸魚尋找兒時快樂
9月18日晚上,彭傑一家就來到了丹稜縣。「從小就聽說難登大雅之堂,沒想到,今天終於來到這個成語典故的發源地——四川丹稜縣了。」
彭傑2019年底來到眉山,從事物業管理工作,但妻子劉娜沒有來眉山,她對來眉山生活還持觀望態度。「本來打算國慶帶家人來眉山耍,後來看到這個活動,就提前報名了。」
劉娜看到的活動,是中國丹稜.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走進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活動,此次活動共吸引了來自成渝共50個家庭。9月19日至20日期間,他們將參加捉稻花魚比賽、品嘗百魚宴、大雅堂遊學、遊覽幸福古村、品丹稜美食。
嗩吶聲聲,鑼鼓陣陣,9月19日上午十點半,開幕式後,稻花魚抓魚比賽開始,來自成渝地區的朋友們捲起褲腳、拿著魚罩一下田,稻田裡的歡聲笑語就蕩漾了起來。
「快來快來,這裡有一條魚跑了。」「哈哈哈,我抓到了一條。」參賽選手們忙碌之餘,感慨不斷:小時候,我們就這樣在田裡抓魚,現在,我們的小孩也能體驗我們兒時的快樂了。
作為丹稜首個稻田養魚的家庭農場,該農場以上百畝的稻田為場地,每年都會分批次投放鯽魚、鯉魚苗,這些魚苗在沒打農藥的稻田裡,吃著稻花,長成稻花魚。
農場負責人黎可學告訴記者,傳統種植水稻每畝產值1200元,而在稻田養魚模式下,每畝生態魚可賣出200斤,產值達3000元;大米則在原來2塊多的基礎上翻了三倍以上,每畝稻田收入比原來高出4000多元。
作為2020年度四川省「優秀職業農民」,黎可學是丹稜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多年來,丹稜縣大力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晚熟柑橘不知火生產基地,「丹稜桔橙」獲評全省首個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連續三年躋身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元,全縣每8人就擁有一輛小汽車。同時,規劃建設五大現代農業園區,連片發展桔橙、茶葉、脆紅李,形成春有桃花、李花、橙花、油菜花百花爭豔,夏秋有李子、桃子、葡萄百果飄香,冬季有金色橘園、雪色茶園、彩色公園百園開放的獨特田園風光。
央視直播感受幸福鄉愁 「雲」端見證鄉村振興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捉魚比賽後,擺成了「豐」字形的百魚宴又開始了,40餘張桌子,擺成了一個大大的「豐」字形,桌上,現做的稻花魚,跑山雞,生態鴨等一道道丹稜美食,讓眾人大快朵頤。
隨後,50個來自成渝地區的家庭又前往大雅堂遊學,在幸福古村,50餘家庭還將品丹稜凍耙等美食,丹稜縣也為這些遊客準備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創、美食禮包。
除了這50個家庭,還有許多人沒有到現場,不過,中央電視臺對捉魚比賽、百魚宴等活動進行直播,數十家媒體也在全程報導,一些自媒體更是多種方式直播等,許多網友們,在「雲」端,就見證了歡樂,感受到丹稜的鄉村振興。
丹稜縣仁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豐收節前,我們邀請50個成渝家庭,走進美麗新丹稜,就是為了讓這些「隔壁的朋友」,感受鄉愁,見證幸福。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丹稜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永樞還代表丹稜向成渝地區甚至全國朋友發出國慶節、中秋節的邀請:丹稜,長在農業、優在生態、特在文化、都市近郊,丹稜,美麗經濟正當其時,歡迎全國朋友來丹稜,感受鄉愁,見證幸福。
聽聞丹稜正在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彭傑愛人心裡盤算著,國慶節,要到幸福古村來住上幾晚,好好體驗一下美麗的幸福。
她告訴記者,這次來,讓自己對丹稜的印象完全改變,坐動車到眉山後,開車過來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丹稜了。「很快很方便,眉山城區和丹稜也很漂亮。」
如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讓彭傑夫婦對留在眉山發展,又多一了份信心。
彭傑說,「隨著成眉同城化不斷深入,成渝雙核不斷輻射,我相信眉山和丹稜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瞄準美麗發力 丹稜五年將造百億幸福產業群
「兩天下來,感覺很好,既有鄉村的美,又有城市的雅,完全刷新了我對丹稜的概念。」來自綿陽的王旭說。
王旭不知道的是,丹稜已經瞄準美麗,開始發力。
丹稜縣委書記宋驥介紹,丹稜兼田園之美、具城市之利,生態是丹稜最好的資源,文化是丹稜獨特的標籤,區位是丹稜有利的條件,農業是丹稜亮麗的名片。
宋驥表示,美麗生態是丹稜最大優勢、最美品牌和最強賣點,目前,丹稜正在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把美麗、生態、文化、風景、鄉愁轉化成產品和生態鏈,轉化為價值和財富,把發展「美麗經濟」作為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激活丹稜「打造中國美麗鄉村典範」強大引擎。
宋驥表示,力爭到2023年,「美麗業態」逐步形成,「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轉換通道初步打通,建成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到2025年,「美麗經濟」階梯式培育示範機制不斷完善,基本形成百億量級美麗經濟幸福產業集群,成為西部丘陵地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典型樣板。
附:中國丹稜.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走進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活動點位介紹
興農家庭農場——丹稜首個稻田養魚的家庭農場,以上百畝稻田為場地,魚能充分利用雜草、浮遊生物、微生物等,可直接食用水稻害蟲,從而提升稻米質量,保證稻田的生態平衡,還可收穫綠色環保、營養豐富的魚。
大雅堂——大雅堂始建於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距今916年,系北宋丹稜名士楊素(南宋史學家李燾的嶽祖父)為實現黃庭堅弘揚詩聖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風而建。
幸福古村——位於眉山市丹稜縣順龍鄉,上世紀80年代,這裡成為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的外景拍攝地。如今,古村以其獨特的古村落資源,成為全國特色村莊、全國綠色村莊、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
丹稜美食——丹稜凍粑、丹稜不知火、丹稜涼拌雞、丹稜脆紅李等。其中,「丹稜凍粑」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丹稜桔橙」 被確定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成功躋身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