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是我國在民國初年由梁啓超等人提出來的,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是指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大河文明(都靠著世界上著名的大河而建立的文明),也都是農業文明國家。但如果算上世界的文明古國的話,我認為應該有五大文明古國,其中還要加上一個古希臘文明,因為古希臘文明是人類古文明當中唯一的工商業文明和海洋文明,其文化所達到的高度、影響力以及影響的範圍和時間來說,都應該算的上一大古文明,現代西方文明其實就是起源於古希臘文明。
好了,我們回到問題當中,實際上現在四大古文明確實只有中華文明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其他的三個古文明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如果你去今天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地區,你會發現其古文明的成分如今已經所剩無幾,甚至變成了邊緣文化,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其他的三個古文明已經消失了。
之所以四大古文明中的其他三個消失,而我們的文明一直保留下來,其決定性作用的是地理原因,我國所處的地貌是封閉式的地貌,而其他三個古文明所處的地貌是開放式的地貌。
封閉的地貌使我們的文明在歷史上很少受到過衝擊,並保留到了今天
其實從我國的地形上來說,我國西北是茫茫的荒漠和蔥嶺,北面是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荒原,東邊是浩瀚的太平洋,南面是亞熱帶雨林地區和橫斷山脈,西南是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這樣的地形基本上構成了一個東亞封閉的地貌。
在漫長的古代時期,從技術條件來說,要翻越這些地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在歷史上只遭受過兩次外來文化衝擊。而我國文明的底層文化以儒家和道家為主,基本形成於春秋戰國時代,在數千年的時間裡由於我們是一個封閉的地貌環境,所以受到外來文化衝擊非常少,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對自己的原始文明和基本文化系統驚醒精雕細琢,並以北疆遊牧文明為補充,構成了我們文明的基本構態。
我國面臨的第一次文化入是佛教的傳入,由於我國傳統文化當中沒有因明學(邏輯學),所以當佛教傳入我國的時候對我們的本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在南北朝時期,一時間佛教極為盛行。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演化之後,佛教逐步融入了我國的文化體系。這也是緣於佛教文化與我國的本土思想文化體系有互補的作用,其次佛教文化與我國的問題體系衝突不大。
▲佛教文化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巨大的外來文化衝擊,最終為我們的文化所同化
在佛教文化融入我國文化體系的過程當中,其修往生的觀念非常符合統治者的統治思想,統治者也希望能夠用佛教來減少人民的反抗,因此佛教才最終在我國發展了起來,並最終成為了我國文化主體,儒釋道三極中的一極,佛教最終並沒有解構我們的文化,反而成為了我們文化中的一部分。
第二次外來文化衝擊是在近現代時期,從鴉片戰爭時期開始西方的工商業文明開始進入我國,並一次又一次地強有力地衝擊了我國的原有文明,可以說西方文明對我們的文明產生了解構式的衝擊,以至於我們到了今天來說,已經被其同化了許多,比如我們在學校裡學習的內容,基本都是西學,除了語文之外,數理化等等都是西方的學說,西方文化的侵入也造成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大轉型(第一次大轉型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止)。
當然,我們的文明到今天來說還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傳統的文化在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當中無處不在。
開放式的地貌是其他三個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
其實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兩河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由於都是開放式的地貌,在歷史上受到的外來衝擊非常頻繁。
就拿古埃及文明來說,其文明形成的時間是最早的,在5200多年前就形成了其特有的法老文明,這是古埃及文明中最為原始的部分,也是埃及文化的底層。但之後隨著希臘人、波斯人、羅馬人的侵入,尤其是到了公元七八世紀以後,阿拉伯人的侵入,近代的拿破崙、法國文化侵入,再到現代英國的侵入,實際上當我們現在到埃及去的時候會發現其整個文化狀態層層疊疊,形成了一種紊亂的狀態,他的文明構型多少顯得有些支離破碎。今天的埃及已經找不到其原始古文明的影子,其原始的古文明已經基本煙消雲散(法老文明),除了遠古時期留下的金字塔等古蹟。
▲埃及的原始文明是法老文明
古巴比倫其實也面臨著與埃及相似的命運,在歷史上也曾經受到過波斯帝國、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羅馬人、蒙古人、奧斯曼人以及近現代以來的西方文明的頻繁入侵,其原始的古巴比倫文明,到如今也與埃及一樣,除了文物古蹟(漢莫拉波法典之類的),你已經在當地看不到多少原始文化了。
而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其西邊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向北正好就是現代智人遷徙到歐洲的高加索通道,向西則一馬平川,到達地中海的邊緣,在古代來說印度與地中海地區的接觸非常充分。比如當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徵服了波斯帝國後,竟然就打到了印度。這就構成了印度原始的農業文明與地中海文化乃至古希臘工商業文明在遠古時期就進行了交匯的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和一個印度獨特的文明實體。也就是說印度文化是遠古的農業文明和希臘工商業文明、環地中海文明一個交融性的產物。印度最為原始的文明,在考古學上來說,1922年就發掘出了哈拉巴文明,發生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也就是距今約4500年代的時期,可見其文明形成的時間也是非常久遠的。哈拉巴文明採用了火燒轉的形式建築房屋,這個技術在我國來說也是很晚的時候才有的。此外哈拉巴文明還有公共浴室、精密的地下排水系統,這也足以證明其文明的成熟。
▲哈拉巴文明遺址
今天來說,印度人分為四等,分別為婆羅門(僧侶和學者)、剎帝利(武士和貴族)、吠舍(手工業者和商人)和首陀羅(農民、僕役)。而印度的前三個種姓基本為雅利安人壟斷,其原住民基本都成為了首陀羅,印度如今的主流是印度教,其實是以婆羅門教為主,以耆那教、佛教為邊緣補充構成的。婆羅門教就是維護婆羅門的最高統治地位,用於壓制第四種姓的文化,這個文化成為了今天印度的主流文化。而印度的原始文化如哈拉巴文化,如今我們已經基本看不到了。
可以說,印度人連人種都發生了巨大的變換,外來的人種成為了今天的統治層和社會主流,原住民成為了社會的邊緣,因此古印度文明實際上也已經消亡了。
因此綜合以上來說,雖然埃及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如今還存在,但是其原始的文化如今已經基本不存在了,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與古巴比倫文明一樣,事實上已經滅亡了。而我們中華文明到如今來說還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四大文明古國所處的地貌不同,我們一直都是一個封閉的地貌,所以歷史上受外來衝擊很少,我們有充分的時間發展和雕琢我們的文明,使我們的文明變得異常地強大和完善。而其他的三個古文明由於處在開放式的地貌,歷史上受外來入侵和文化衝擊非常頻發,以至於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雕琢自己的文明,同時也不斷地被外來文明所侵蝕、取代,最終走向了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