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2018年Q2鋰電池芯預估全面漲價5~15%

2020-12-23 199IT

根據集邦諮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最新調查,受到鈷金屬價格在2018年第一季創新高影響,第三季鋰電池芯預估全面漲價5~15%不等,但價格在第四季有機會持穩。

EnergyTrend資深研究經理呂理舜指出,反映第一季材料成本大增,整體IT電池芯價格在第二季持續上漲,但因部分廠商已提前備料,漲價幅度較預期的平緩,第三季漲幅則顯著提高。其中,方型電池價格微幅上漲,漲幅約在6~8%;圓柱型電池除了反映材料成本,因供應產能減少,維持缺貨局面,漲幅約在7~9%;而高分子電池漲價最多,預估約在10~15%。

在電池系統的其他重要組件中,車用產能排擠現象將從電容擴及至電阻與電感等被動組件。以第三季的情況來看,電阻是單季價格上漲幅度最高的零組件,幅度約在5~10%,至於電容則維持3~5%左右的微幅上漲,漲價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車用應用佔據了部分IT的供應產能所致。

在電池技術發展方面,目前廠商仍致力提高能量密度,例如使用高鎳材料以及高電壓方式實現。然而高鎳電池對於材料結構的穩定度與電池芯製程條件的要求較高,目前發展集中在日本供貨商;高壓方式則較常應用於數碼產品,中國供貨商已開始切入。

至於市場關注的鈷金屬市況,原先市場預期中國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將大幅拉升對鈷材料的需求,使鈷金屬價格出現一波飆漲。但從基本面來看,由於目前鈷礦全球總需求約在每年11萬~12萬噸,中國新能源車的需求僅佔每年7千~8千噸,短期內難以影響整體供需平衡。EnergyTrend預期,剛果的傳染病問題可能影響鈷金屬產能,而第三季高鎳材料導入的進度也將對鈷金屬需求造成一定影響,都將牽動未來鈷金屬市場價格的變動。

相關焦點

  • TrendForce:全球品牌大廠搶進Micro/MiniLED技術,預估2024年產值將...
    Micro/MiniLED被視為新一代顯示技術,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整體經濟,許多廠商為了扭轉頹勢紛紛投入該領域尋找下一波商機,更吸引三星、蘋果、Facebook、Google、LG、Sony等品牌大廠搶進,並帶動整體相關供應鏈跟進,預估
  • TrendForce:預估2018年全球智能醫療服務支出達300億美元
    在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持續發酵與帶動下,智能醫療相關產業將在2016年加速成長。
  • 「內存條」掀起的漲價潮
    「2017年DRAM價格漲幅將達到39%」,IC Insights在2017年第三季度做出預計。當下,以DRAM為代表的半導體存儲器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漲價潮。DRAM作為半導體存儲器的產品類型之一,常見產品形態是內存條,主要的兩個應用市場是PC和智慧型手機。
  • 2018年全球車用LED市場展望 - LEDinside
    LED供需市場趨勢》顯示,2017年的車用LED市場產值為28.17億美金,LEDinside預估2018年將成長12.45%,其中成長力道最強的為頭燈、霧燈、車用面板。 除此之外,中控面板、抬頭顯示器、衛星導航、娛樂用板與儀錶板等車用面板的需求快速增長,預估車用面板LED產值也從2017年的0.42億美金成長至2020年0.87億美金,2016-2020年複合成長率為25%,2017年的全球新車在標配中搭載車用面板的比例已經有13%,預估2020年將達到18%。
  • 中國廠商新增產能投放,2018年LED晶片市場恢復供需平衡 - LEDinside
    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認為本次LED晶片價格出現鬆動,標誌著全行業性的LED晶片供不應求的情況已經反轉,2018年LED晶片市場將恢復供需平衡,但隨著LED晶片大廠的新產能持續投放,未來兩年不排除再次出現階段性供過於求。
  • TrendForce:2018年Q2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為4,108萬臺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最新筆記本電腦出貨報告顯示,2018年第二季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為4,108萬臺,較第一季大增10.2%,年增率達2.8%,優於預期。展望第三季,受到商務標案需求熱度延續以及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備貨拉動下,預估季增長約5~6%。然而,筆電零部件供應狀況仍為第三季筆電出貨增添變量。
  • 內存條漲價抬高國產手機成本 三星、美光成最大贏家
    「內存條」掀起的漲價潮「2017年DRAM價格漲幅將達到39%」,ICInsights在2017年第三季度做出預計。當下,以DRAM為代表的半導體存儲器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漲價潮。連續四個季度的DRAM漲價潮背後是仍在擴大的供需缺口。一方面,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持續增長至2017下半年達到高潮,另一方面,上遊製造商三星電子(SSNLF)、SK海力士(000660.KR)、美光科技(MU)對市場具有長期壟斷地位且掌握市場定價權,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截至2016年三季度三大廠DRAM市場份額總和約佔全球市場94%。
  • 受NEG玻璃熔爐跳電衝擊,明年Q1大尺寸面板價格將居高不下丨Trend...
    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顯示器研究處表示,即使考慮產能陸續修復,仍將造成2021年第一季2.5%大尺寸玻璃基板供給的短缺,供不應求狀況已長達半年的大尺寸面板市場,明年第一季受此突發狀況影響,報價將持續居高不下。
  • TrendForce:2018年NAND Flash價格有望縮減10%-20%
    TrendForce研究指出,明年上半年步入淡季,NANDFlash價格有機會走跌,下半年需求回升,可能再次供不應求,預估2018年NANDFlashASP(平均銷售單價
  • LG 18650電芯漲價:充電寶出貨受影響
    充電頭網從供應鏈了解到:受原材料持續上漲影響,LG電芯缺貨漲價,充電寶成本將上升,多家充電寶品牌出貨受影響。LG 18650全系電芯漲價近日,充電頭網獲悉:由於原材料持續上漲,有公司接到LG原廠通知,2018年2月起LG 18650全系列電芯價格將在原基礎上上漲15%-20%。
  • LG電芯漲價 移動電源出貨大受影響
    充電頭網從供應鏈了解到:受原材料持續上漲影響,LG電芯缺貨漲價,移動電源成本將上升,多家移動電源品牌出貨受影響。LG 18650全系電芯漲價近日,充電頭網獲悉:由於原材料持續上漲,有公司接到LG原廠通知,2018年2月起LG 18650全系列電芯價格將在原基礎上上漲15%-20%。
  • LEDinside:2018年十大LED供需市場趨勢與解析
    產業需求與供給資料庫」顯示,2017年的LED產業受惠於LED市場價格止穩,加上車用照明與戶外建築景觀照明領域的快速成長,LEDinside預估2017年的LED產值達到171.6 億美金 (+7.4% YoY)。
  • TrendForce:預估2021年VCSEL總產值將達18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光電研究處LEDinside表示,今年初原預估將有
  • TrendForce:2021年第一季整體DRAM均價將止跌回穩
    在歷經超過兩季的庫存修正後,為減緩預期後續漲價所造成的成本上升,2021年第一季預計買方將開始提高庫存水位加以因應,使價格有所支撐,整體DRAM的平均銷售單價將止跌回穩,甚至有微幅上漲的可能。筆電出貨暢旺拉升廠商備貨動能,PC DRAM價格大致持平從需求面來看,2021年第一季筆記本電腦的整機生產量預估為約5270萬臺,除了受傳統淡季效應與農曆新年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加上2020年第四季基期偏高,因此預估季減約9%。
  • TrendForce:2018年全球藥品市場規模預估為1.2萬億美元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最新報告指出,受到新藥產品進入市場與使用量持續增加的帶動,2018年全球藥品市場規模估計約為1.2萬億美元,年增率約為3.8%。
  • TrendForce:2018年四季度蘋果(AAPL.US)產量將成全球第一
    美股 TrendForce:2018年四季度蘋果(AAPL.US)產量將成全球第一 2018年12月3日 10:16:55
  • TrendForce:預估2020年AMOLED智慧型手機滲透率達35.6%
    由於手機品牌客戶仍積極採用AMOLED面板,AMOLED機種的滲透率預計仍可由2019年的31.0%增長至2020年的35.6%,而TFT-LCD機種的滲透率,無論是LTPS面板或是a-Si面板的比重皆下滑。
  • 18650電芯漲價:移動電源出貨大受影響
    按照充電寶容量10000mAh-20000mAh之間計算,整隻充電寶光在電芯上就要額外花費12元以上,本身充電寶的價格競爭就很激烈,幾乎是幾塊錢的在拼,如果如此程度漲價最終這些錢肯定迴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去年11月份,就有消息稱LG 3350mAh 18650電芯缺貨,當時多家充電寶品牌出貨受到影響。
  • 瑞儀法說:平板、筆電客戶追單強,Q2需求將維持高檔
    王本然表示,因疫情變化大,對今年整體展望保守,估今年上下半年營收佔比為48:52,但還要觀察疫情變化,今年將持續朝車載、高端筆電平板、高端顯示器、工控、醫療等發展,至於手機、電視則不會特別著重,預估今年全年毛利率落在16-18%。
  • 新能源車產銷兩旺 鋰電池電解液開啟全面漲價模式
    鋰電池電解液開啟全面漲價模式  本報記者 龔夢澤  鋰電池原料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在近期出現急漲。據鑫欏最新價格行情顯示,10月14日國內六氟磷酸鋰成交價在8.5萬元-9萬元之間,較9月底已經上漲了至少10000元/噸。此外,自9月中旬國內已有多家六氟磷酸鋰生產企業宣布對外停止相關原材料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