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優秀政務平臺推薦及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中共中央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五大理念的指引下,中國正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闊步前進。2015年是中國「網際網路 」元年,習近平總書記剛剛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出了全球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目標、兩大問題、三大戰略、四個原則和五點主張,並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網際網路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這是我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關於世界網際網路發展闡述最為完整最為重要的講話,也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上述講話和思想的指引下,結合今年國務院連續出臺的《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 」行動的指導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參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關於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以及中央網信辦聯合多部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及應用實施的指導意見》的要求,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簡稱:促進網)聯合太昊國際網際網路評級、國衡智慧聯盟、中國日報網、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等權威機構於今年5月啟動了2015年中國優秀政務平臺(智慧城市)推薦及網際網路綜合影響力評估,這是我們自2002年起連續14年以專業第三方權威機構名義開展的評估。本次評估以推動「網際網路黨務政務、大數據智慧政府」為主題,依據「分類指導、創新引領」的工作思路,針對各類政務平臺的行業特點和屬性進行分類測評,並首次從方法和流程上全面引入網際網路評級創新思維,提升評估國際化水準。
今年的評估充分依託我們連續14年開展政務平臺推薦評估的成功經驗,以建設公開、透明、智慧、服務、親民、實用的政務平臺為目標,結合各類平臺實際運營狀況,通過軟體測評、在線申報、問卷調查、單位自薦、專家推薦、綜合評估等六大類方法評選和推薦出2015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最給力、最具創新力、最具動員力黨務政務網站、最具影響力政務新媒體、中央國家機關網站特色欄目、2015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城市等成果,依次為:
第一系列:2015年度中國政務平臺綜合影響力評估
2015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務網站
2015年度中國最給力黨務政務網站
2015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政務網站
2015年度中國最具動員力黨務政務網站
第二系列:2015年度中央國家機關網站特色欄目
第三系列:2015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務新媒體(微博微信)
2015年度中國優秀政務新媒體(微博微信)
第四系列:2015年度中國創新型政務平臺
第五系列:2015年度中國政務網站領先獎
第六系列:2015年度中國政務網站優秀獎
第七系列:2015年度中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國際化程度領先獎
2015年度中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國際化程度優秀獎
第八系列:2015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城市及試點城鎮
現將評估結果通報如下:
第一系列: 2015年度中國政務平臺綜合影響力評估
中國政務平臺綜合影響力評估主要以網際網路政務的視角,結合平臺設計、版面布局、色彩搭配、網站訪問、網民體驗、搜尋引擎、信息傳播、社會輿情等全面考察平臺的網際網路綜合影響力。
2015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務網站
中央國家機關網站 中國政府網、中國人大網、中國政協網、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共產黨員網、中國文明網、中國網信網、中國未成年人網、商務部、財政部、外交部、國土資源部、科技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國資委、文化部、國家版權局
地方政務網站 首都文明網、首都政法綜治網、中國上海、中國廣東、中國福建、中國成都、中國杭州、中國寧波
獲獎理由: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網絡信息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及隨後出臺的國家大數據行動綱要,都標誌著2015年是中國「網際網路 」元年、「大數據 」元年。上述政務網站通過一年卓有成效地工作,緊密配合國家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的實施,不僅有力的推動了主旋律、正能量的傳播,還通過網絡平臺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在線諮詢與服務,得到全國網民的認可與支持,經評估組研究討論,推薦上述網站為2015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務網站。
2015年度中國最給力黨務政務網站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www.ccdi.gov.cn)
獲獎理由:
2015年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持續發布和解讀黨中央、中央紀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重大決策部署,發布紀律審查信息500多條,通報曝光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000餘起,處理3300多人,日均點擊量260多萬,總訪問量突破18.2億次,傳播力影響力不斷提升,獲得了網民的廣泛支持,贏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評估組一致推薦其三度蟬聯中國最給力黨務政務網站。
2015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政務網站
中國政府網(www.gov.cn)
獲獎理由:
中國政府網是國務院發布政務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臺。2015年中國政府網推出70多個大型專題及近300個文件、訪談策劃圖解,「兩會」前期,更是首開先例組織「2015政府工作報告我來寫—我為政府工作獻一策」大型網絡建言徵集活動,並首次邀請十位網友走進中南海請他們就自己關心的國務院重要政策發布和解讀談看法、提意見。通過策劃組織百餘場高端訪談,邀請發改委、商務部、工商總局等30多位省部級領導及專家學者參與簡政放權、財稅改革受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訪談,還與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紫光閣雜誌、證券時報、騰訊、百度、360等幾十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及權威報刊雜誌聯合推出《我來參與國務院文件清理》、點讚「政務大廳」、推送重要政務信息、發現雙創之星等大型專題活動。中國政府網還通過引進新技術新理念、運用新華網炫平臺和H5輕應用推出炫 產品、H5特刊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網絡報導。中國政府網重點推出的《民生情切切總理「強」回應》、《30句話速讀政府工作報告》、組織「十三五」《規劃綱要》徵集以及「部長之聲」和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專欄舉措吸引了大量粉絲,聚集了人氣。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不斷創新,中國政府網深受各級政府部門關注、廣大網友喜愛。2015年日均頁面瀏覽量達1500萬,單日最高頁面瀏覽量高達1800萬,日均點擊數4000萬,日均訪問次數160萬,同比增長約20%,國際排名顯著提升,評估組一致推薦其為2015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政務網站。
2015年度中國最具動員力黨務政務網站
共產黨員網(www.12371.cn)
中央統戰部門戶網站(www.zytzb.cn)
中國網信網(www.cac.gov.cn)
獲獎理由:
共產黨員網2015年通過組織「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知識競賽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徵文、制播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訪談節目,推出各類故事化、案例化、圖示化課件100多萬篇、視頻40多萬分鐘。建設全國黨建網站聯盟,對全國黨建網站進行整合,打造橫向覆蓋全國、縱向到村、社區,廣泛涵蓋機關、企業、學校、社會組織等各級黨組織的黨建網絡集群,形成工作共促、活動共辦、成果共享的有效機制,增強了主旋律、正能量在網上的傳播效果。共產黨員網自2012年6月30日開通以來,經過三年的發展,已初步建設成為全國共產黨員組織生活、黨建服務、信息資訊的網絡第一平臺。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到新媒體中的代表人士在「淨化網絡空間、弘揚主旋律等方面展現正能量」,這會大大有助於網絡社會的進步和團結,需要被列為「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團結人群。中央統戰部門戶網站作為中央統戰部在國際網際網路上門戶,新媒體傳播的主平臺,始終按照黨中央要求建網辦網,權威發布統戰理論政策和統戰工作信息,組織各類網絡統戰活動,得到大家的歡迎。截至2015年10月初,網站總點擊量1.82億次,日均67萬餘次;總頁面瀏覽量7600萬餘次,日均28萬餘次;訪問者來自中國、美國、印度、法國、加拿大等50餘個國家。
中國網信網是中央網信辦政務信息公開的平臺,是展示形象、為民服務的重要窗口,是加強與公眾互動交流的重要途徑。中國網信網於2014年12月31日正式上線,目前已推出中文簡體版、繁體版和移動終端版等多個版本。在我國全面推行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中,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中國網信網都能充分展現我國網際網路信息化領域最高官方機構的權威形象,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和政府通過網際網路在為民、誠信、文明、法治、安全、創新、發展的實踐過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全社會的廣泛支持與響應,為我國網絡強國戰略的部署、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廣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共產黨員網、中央統戰部門戶網站、中國網信網共同獲評2015年度中國最具動員力黨務政務網站。
第二系列:2015年度中央國家機關網站特色欄目
中央國家機關網站特色欄目的評估,要求參評欄目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在欄目設置、內容發布、信息更新、管理服務、應用支撐等方面都具有特色。要體現出領先性、示範性和引導性。
2015年度中央國家機關網站特色欄目
第三系列: 2015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務新媒體(微博微信)
依據國辦發〔2014〕57號和〔2015〕22號文件、中央網信辦關於大力推動政務微博微信應用的要求,促進網評估組制定了《2015年中國政務新媒體(微博微信)評估指標體系》,根據指標體系結合全國政微博微信數據的採集,從六大緯度23個二類指標對全國政務新媒體開展分析評估。經過分值對比、篩選抽樣、模型轉換、輿情處理、單位自薦、專家推薦以及綜合測評等多個環節,結合國家行政學院、人民網、新華網部分新媒體成果,推薦和評選以下榜單。
2015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務新媒體(微博微信)
第四系列:2015年度中國創新型政務平臺
2015年度中國創新型政務平臺評估,測評範圍包括各級黨務政務網站及移動網際網路 政務、大數據政務應用平臺,重點考核快速發展、管理創新、服務創新、設計創新、地方特色等方面突出表現。
第五系列:2015年度中國政務網站領先獎
評估要點:領先獎即綜合績效、行政效能全面領先,根據網際網路綜合影響力指數結合綜合績效評估指標測評,參考單位自薦及專家推薦材料等綜合評定。
第六系列:2015年度中國政務網站優秀獎
評估要點:通過網際網路綜合影響力指數參考績效評估指標,結合單位自薦及專家推薦材料等評定。
第七系列: 2015年度中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國際化程度評估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政府規範外語版網站內容,用專業外語隊伍保障內容更新,確保語言規範準確,尊重外國受眾文化和接受習慣。精心組織設置外語版網站欄目,加快信息更新頻率,核心信息儘量與中文版網站基本同步。今年是促進網、中國日報網連續第四年開展全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國際化程度評估,往屆工作均獲得社會廣泛支持,影響很大,因此今年我們在往年的基礎上,全面細化了《2015年度中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國際化程度評估指標》,分別從信息公開、公共服務、互動交流、網站管理四個大項,結合軟體測評、專家評審和綜合評估等多個環節,對我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建設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現將研究成果公布:
2015年度中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國際化程度領先獎
2015年度中國政府網站外文版國際化程度優秀獎
第八系列: 2015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城市推薦評估
2015年12月20日-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分析了我國城市發展面臨的形勢,明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李克強總理出席會議並講話,詳細論述了當前城市工作的重點,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體部署。會議強調,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城市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
會議還指出,城市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充分尊重城市發展規律並做好以下統籌工作。第一,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第二,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第三,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的持續性;第四,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第五,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
結合上述會議精神,促進網評估組、國衡智慧聯盟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基礎上,參照中央網信辦及多部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和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及應用實施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推薦2015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城市和2015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試點城鎮榜單如下:
2015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城市
無錫市、寧波市、佛山市、廈門市、浦東新區、海澱區、兩江新區、宜昌市、威海市、洛陽市
2015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試點智慧城鎮
貴陽市、蘇州市、揚州市、宜春市、玉林市、麗江市、清遠市、白銀市、蚌埠市、鶴壁市、鹹陽市、淮南市、衡陽市、自貢市、黃石市、荊州市、運城市、江門市、內江市、克拉瑪依市、新疆兵團十師北屯市、永川區、青西新區、鹽田區、瀋北新區、溫江區、新鄭市、共和縣、烏海市、仙桃市、琿春市、壽光市、海寧市、龍灣區、東湖開發區、北京長陽鎮、上海閔行古美街道、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杭州江幹區丁蘭小鎮、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
上述城鎮將由國衡智慧聯盟協助對接行業主管部門及聯盟協會提供政策指導,協助聯繫中央權威媒體資源、投融資金融服務機構、智慧城市產業服務商等多方聯手、合作共贏,共同致力於推動我國智慧經濟產業發展,推動各地智慧城市、海綿城市普惠民生。
通過促進網對全國政務平臺持續近一年的跟蹤、研究、分析和評估,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黨務政務網站持續發展,政務宣傳和政務服務能力、範圍和綜合影響力明顯提升
評估數據顯示,我國各級黨務政務網站建設水平在2015年均得到了顯著提高。各級黨務網站積極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積極宣傳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引導網絡文明正能量。在網際網路上有力地彰顯了黨中央從嚴治黨、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的決心,促進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各級政府網站在助力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簡政放權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各省級政府網站率先曬出了本級政府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部分市(地、州)縣(市、區、旗)級政府網站也公布了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政府信息公開日益全面、深入,為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政務網站的管理水平和內容質量不斷加強
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首次針對全國政府網站開展普查,針對政府網站信息更新不及時、內容發布不準確、諮詢信件長期不回復、服務不實用等問題進行了有力整改,成效顯著。先後有16000餘家政府網站關停上移。各地區各部門強化了政府網站主管職責,普遍建立了責任到人、層層督辦的推進保障機制。通過普查和整改,政府網站管理水平普遍提升,信息內容和服務質量不斷加強,「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基礎不斷夯實。
中央編辦、中央網信辦聯合開展的黨政機關網站開辦資格審核覆核和網站標識管理工作,有力地提升了黨政機關網站的權威性,規範了黨政機關網站域名、網站名稱,為打擊假冒黨政機關網站侵害公眾利益的行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新媒體與政務進一步融合成為公共服務的新載體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繁榮,帶來了政務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評估數據顯示,近30%的國務院部門網站、62.5%的省級政府門戶網站以及接近50%的地市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了移動客戶端,超過40%的國務院部門網站、62%的省級政府門戶網站以及接近50%的地市級政府門戶網站開通了微博和微信,政務微博、微信和政務APP等新媒體與政府網站進一步融合,真正打通了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移動網際網路泛在的特性也將政務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人,還帶來了更加頻繁、直接、有效的政務服務、政民互動。永不關門的政府正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和新媒體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地向公眾敞開,政府在你身邊成為新時期服務型政府的新常態。
(四)各級政府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服務意識持續加強
通過評估調研發現,各級黨務政務部門在2015年度不斷創新服務手段,不斷探索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新思路新模式。如:新華社客戶端推動了全國黨政客戶端集群的建設和運營,下載量突破1億,覆蓋到了全國2600多個地市縣。銀川市全面統籌全市514個政務微博構建四級矩陣,依託「微博政務」的基礎運營,廣泛發動社會參與,協調社會關係,化解底層社會矛盾,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的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收到良好效果。宜昌市打造了「全人群覆蓋、全周期貫穿、全方位服務,網格化零距離」為特色的全生命周期網格化信息惠民政務服務新體系,實現了「服務到家、惠及到人」的社會管理和服務新模式。杭州餘杭區採用「網站集中受理,部門分責辦理,內部效能考評,外部公眾監督」的模式,著力打造了「綜合互動服務平臺」,共解決群眾問題17萬餘項。「中國義烏」政府門戶網站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創新的思路,通過微博(微博廣場)、微信(微信矩陣)、APP、智慧機器人等打通了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政府服務通道,實現了立體化的政府智慧服務。
(五) 網絡強國戰略和網際網路 行動計劃的實施,各級黨務政務平臺、智慧城市建設迎來發展新機遇
今年以來,國家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和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之際,電子政務如電子商務一樣被廣大人民群眾寄予厚望。在我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至今取得舉世矚目成績的同時,我國電子政務也必將迎來大好的發展良機。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37年之後再次召開,意義重大。會議所確定的城市工作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具體部署,為全國各級城市提升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城市,推進改革創新明確了發展動力和方向。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與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比,黨務政務平臺的發展和全國智慧城市建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和完善。一是創新發展。不僅僅把創新當成是新技術的堆砌,而是將新技術與應用需求、公眾需求切實結合起來,提升和完善「以公眾為中心」的政務平臺發展目標,創新發展模式和服務手段,實現「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良性發展;二是協調發展。注重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不同行業(部門)之間、傳統網站與新媒體平臺之間的協調發展,加大力度縮小數字鴻溝,推進各級各類政務平臺、智慧經濟各產業協調發展;三是綠色發展。切實提高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政務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重複投資,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四是開放發展。在加強對政務平臺公眾監督的同時,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政務平臺、智慧城市建設,結合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信息惠民工程建設,從單純的政府投資建設向與購買服務相結合的方式轉變,從政府自己規劃向從民間引入「智慧」共建的方式轉變;五是共享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大數據行動綱要》和中央城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整合各類政府信息平臺,協調智慧經濟資源,形成以黨務政務網站為龍頭,智慧產業為牽引的資源共享平臺、城市運營平臺、民生服務平臺,切實做到信息利民、網絡惠民、智慧升級、經濟轉型,讓全社會、全國各地區、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以上為2015年中國優秀政務平臺(智慧城市)推薦及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的全部通報。有關評估工作詳情請登陸:
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www.ceirp.cn)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