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斤裝的天目雷筍一半是外地貨 外地雷筍爭佔竹筍市場

2020-12-15 浙江新聞

  進入三月,已到了野山筍即將接檔的時間,從去年11月份開始忙碌的筍農也開始盤算覆蓋筍的收入。去年冬天的氣溫較往年偏高,覆蓋後出筍早,而且產量高,但筍農一算帳,帳本上只增產未增收的為多。

  今年雷筍上市以來,臨安市太湖源、青山湖等地的筍農就一直為雷筍賣不上合適的價錢發愁。除了去年暖冬高產的因素,記者昨天走訪菜市場和雷筍交易市場了解到,今年雷筍價格走低,江西省弋陽縣、東鄉縣和貴溪市的雷筍大量進入本地雷筍交易市場也是原因之一。江西筍低價銷售,影響了本地筍的口碑,更是苦了本地筍農。

  邵觀夫在挖筍

  外地筍大量到貨 天目筍跌價到低谷

  錦北街道泥川村的陳春是個泥水匠,料理家中3分竹林地也是他一年中少不了的「常規工作」。這幾日,他去竹林裡挖筍的工具已經從原來的麻袋換成了小菜籃子,「這段時間量少了,一天只能挖個十幾株筍,前段時間一天百來斤。今年算高產。」

  「今年的雷筍真賣不上價錢,每斤只有6元左右,算上成本真沒什麼花頭。往年產量不好的情況也能有3萬左右的收入。」陳春一家人原本想著拿著這筆進帳,給兒子集齊首付錢在杭州買套婚房,沒成想今年的筍這麼不值錢。

  2016年的筍市讓很多筍農都摸不著頭腦,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雷筍的價格走入歷年來的最低谷?太湖源鎮橫徐村秧田弄竹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邵觀夫也在為這個事情發愁,他愁的是「天目雷筍」這塊品牌。

  與竹筍結緣30年的邵觀夫已經是半個「土專家」,近年來,竹林退化嚴重,邵觀夫帶著社員科學料理竹園,改良退化竹林頗有成效,今年合作社雷筍豐產。但精心培育的雷筍也同樣沒能賣上好價錢。

  邵觀夫每天都會去一趟太湖源筍交易市場,他發現市場交易的部分雷筍外觀看著不像本地雷筍,生咬口感不香脆。邵觀夫買了些回家,與幾個社員燒了盤油燜筍,口感不同於本地筍。

  「10斤裝的天目筍裡,有一半是外地筍。」邵觀夫說,這些雷筍因為口感不好賣不出去,打著天目筍的牌子低價格銷售雷筍,影響本地筍的價格和口碑。今年全市雷筍產量高,品質好,但就只有每斤6元的身價,口碑也無故受了影響,本地筍農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外地筍「變身」冰庫筍 待價而沽影響市場

  對今年雷筍品質頗有芥蒂的除了本地消費者,上海等其他省市的顧客都吃出了異樣。臨安市雷筍外銷市場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等地。今年邵觀夫的上海朋友聊天中卻跟他反映,今年的筍沒有往年爽口,天目筍變味了。

  據太湖源鎮橫徐村筍農介紹,太湖源竹筍交易市場今年添了幾個冰庫,江西進來的外地筍就存在冰庫裡,看準天目雷筍春節市場,低價跑量銷售。新鮮筍為什麼會進冰庫?冷凍後的江西筍又怎樣變身天目筍?要解答這些問題,還得從製造起這場筍質小風波的雷筍商販說起。

  3月1日,為了深入了解情況,市農林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還專門前往江西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實地了解。市竹子首席專家張有珍了解情況後,得知一些數據:有近50位臨安筍農在江西省承包土地種雷筍,三三兩兩抱團經營,面積規模都在百畝以上。

  臨安市一些竹農在江西省貴溪市承包土地經營雷竹園。他們說,江西冬季氣溫高出臨安三度左右,雷筍可以早兩周上市,貴溪靠近臨安運輸便利,但市場不夠健全,而臨安有市場,所以運回來賣。

  但經過長途運輸和冰庫冷凍兩次受損,江西筍口感並不好,銷售自然困難,像付木良這樣的商販就降低價格,看準市場就出手。

  祝年龍是江西人,以前臨安是他的礱糠銷售點,現在他轉行種了600畝的雷竹,覆蓋雷筍,「我們省裡雷筍產業還出在起步階段,政府扶持力度大。我對臨安的雷筍市場情況了解,沒猶豫就轉行了。」據悉,目前江西省有雷竹面積約15萬畝,集中連片承包經營優勢明顯,政府扶持力度大,這很大程度地刺激了當地雷竹產業的發展。

  天目雷筍響品牌 關鍵還需品質優

  臨安市天目雷筍已經有30年的大規模種植歷史。目前,「天目雷筍」這張金名片受到了衝擊。品牌要打得響,關鍵還需竹筍品質好。出現問題是挑戰也是機遇,在克難攻堅補短板的同時,以「人有我優」這一戰略定位,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

  張有珍表示,打造高品質品牌竹筍離不開科學管理竹園,最重要的還是要筍農樹立生態化經營理念。

  土地流轉、承包經營的竹筍經營模式有利有弊。張有珍說,土地流轉模式讓拋荒地被利用起來,適度規模經營有利於機械化操作,完善基礎設施。但是很多筍農在自己的承包期內不顧竹園死活過度開發,沒有長遠的發展眼光。

  臨安市農林技術推廣中心建議將退化竹林改造納入鄉鎮考核機制。在美麗鄉村建設當中,通過對竹筍產業的扶持,實幹謀出路,品牌闖新路,實現臨安市雷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讓美麗鄉村飛出美麗經濟。

相關焦點

  • 威海本地鮁魚上市 每斤比外地貨高7元到10元
    原標題:威海本地鮁魚上市 每斤比外地貨高7元到10元   每斤比外地貨高7元到10元  本地鮁魚上市,身價高也搶手  最近,威海本地新鮮鮁魚大量上市,價格比去年穩中有升,比外地鮁魚每斤貴7元到10元。
  • 熊貓雷筍擬1320萬元收購一家雷竹筍種植企業 標的淨資產為1277萬元
    挖貝網訊 2月5日消息,熊貓雷筍(839720)近日宣布,擬1320萬元收購一家雷竹筍種植企業。收購標的淨資產為1277.32萬元。公告顯示,熊貓雷筍擬通過自有資金收購李祥明持有的廣西欽州廣發雷竹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雷竹筍)100%的股權,標的股權的轉讓價款為1320萬元。
  • 山東青島帶魚市場冰火兩重天 外地魚冒充本地魚賣(圖)
    8月17日,山東青島市民張先生撥打熱線2287111稱,現在市場上的帶魚銷售商都稱自己的帶魚是本地的,但是口感卻與本地的差很多,他懷疑銷售商們都在拿著外地帶魚充當本地帶魚賣。一位多年從事帶魚銷售的老闆告訴記者,其實現在市場上賣的帶魚基本都是外地的,很少有本地帶魚,本地帶魚現在不僅量少,價格也很貴。  本地帶魚被一搶而空  17日早9時許,記者來到石臼市場海鮮專賣區。
  • 千畝雷竹產業試種成功 「縉雲幫扶」讓南江雷筍破土而出
    四川省南江縣紅光鎮茨竹村「千畝雷竹產業園」裡的雷筍終於破土而出「這個雷筍品質好。昨天挖了98斤,賣20元一斤,今天上午賣了67斤,下午又挖了90斤,去年種下去的雷竹一年見效。」3月17日下午,四川省南江縣關路鎮星火村村民王國慶興奮地說,隨著鋤頭不斷地翻挖,一顆又一顆雷筍從土裡「蹦」了出來,露出了嫩芽。而新生的竹鞭已經向四周無限延伸,最長的達到了3米多。
  • 江山徐香獼猴桃竟大多數產自外地?
    中秋節即將來臨,江山徐香獼猴桃市場也日趨火爆。近日,記者走訪發現,衢州市區大部分被冠名為「江山徐香獼猴桃」的獼猴桃竟大多數產自外地,而非江山。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龔家菜市場其他店鋪及市區花鳥市場內的多家水果店,當記者以顧客身份詢問產地時,水果銷售商們拍著胸脯表示:「我的獼猴桃是徐香獼猴桃,產自江山,絕對正宗。」  水果批發市場:  江山的包裝,外地的桃  鑑於我市不少水果零售商會到衢州農貿城進貨。
  • 看數據 | 外地房地產企業在銀川投資佔比增大
    9月7日,記者從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獲悉,今年前8個月,銀川共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件數同比增長10.6%,住宅類商品房仍是房地產供給的主力。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鼓舞,外地房地產企業在銀投資比例增大。
  • 北京市場外地桃換包裝變「平谷桃」 售價漲兩成
    位於西五環附近的錦繡大地水果批發市場,是本市著名的禮品水果市場之一,這裡有個別水果商販,用外地桃冒充「平谷桃」賣高價。  近日,《法制晚報》記者在該市場就目睹了水果商販將外地桃包裝成「平谷仙桃」(平谷大桃現稱平谷鮮桃)出售的全過程。
  • 廈門液態奶缺貨比較嚴重 外地牛奶尤其緊缺
    銷售人員說,蒙牛和長富牛奶斷貨情況已持續了一周有餘,「這幾個月都是這樣,供貨斷斷續續的,半個月前進了一批貨賣完了,就沒有再補到。」  昨晚在大潤發,記者看到,貨架已擺得滿滿,但仔細一瞧卻發現,蒙牛等品牌的普通純牛奶已不見蹤影,不少產品雖然有貨,但上面貼的「暫時缺貨」的標牌還未揭去。銷售人員說,「這是今天晚上剛補上的,之前也有缺貨的情況」。
  • 外地蟹運陽澄湖洗澡後漲價三倍
    記者在南京、蘇州等地的水產市場和超市看到,商家都把大閘蟹擺放在十分顯眼的位置。一名水產批發商向記者兜售「陽澄湖大閘蟹」,優惠價為10隻裝280元。當記者問「能不能確保是陽澄湖大閘蟹」時,賣家含糊其辭。陽澄湖周邊多位蟹農及蟹商表示,從價格來看,這些大閘蟹不太可能是來自陽澄湖的。
  • 遵義赤水2500萬斤大竹筍迎來採摘
    2500萬斤大竹筍迎來採摘 赤水是全國十大竹鄉之一,擁有竹林面積132.8萬畝。最近,當地2500萬斤大竹筍迎來採挖季節,綜合產值將超過一億元。
  • 雷筍被認定起源於奉化 「國字號」標誌花落溪口
    9月5日,浙江新聞記者從寧波市奉化區竹筍專業技術協會得知
  • 浙江嵊州雷筍短期滯銷 回鄉青年網上幫拓銷路 5天內售出雷筍5萬斤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紹興嵊州市崇仁鎮富竹村的雷筍出現了大批量滯銷現象,村民反響強烈。得知這一情況後,10多位過年回家探親的年輕人,主動擔起責任,利用「網際網路+」在初三到初七5天內售出雷筍5萬斤左右,帶動了收購價的提升,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讓大家能夠安心抗擊疫情。
  • 熊貓雷筍「味道」咋樣? 上遊財經邀你明日品嘗
    本站將考察新三板重慶農業龍頭企業——重慶沁旭熊貓雷筍股份有限公司(熊貓雷筍839720),遊覽參觀位於重慶大足區種植基地,並與熊貓雷筍高管進行深入交流。華龍證券重慶分公司將派出對新三板頗有研究的專家團隊隨行前往,為考察者答疑解惑。
  • 中介放餌,外地購房者頻上鉤
    來源:錢江晚報「杭州最火爆樓盤來襲」、「中國智谷」、「單價僅2萬元/m2」,聽中介這麼一番介紹,衢州人王麗(化名)一家心動了,付了10萬元定金,買了兩套富陽銀湖板塊的酒店式公寓。該樓盤位於富陽銀湖板塊,名字叫銀湖科技園。王麗表示,聽中介介紹,富陽的銀湖板塊9月底即將開通地鐵,直達未來科技城僅需10分鐘,「衢州好多人都在中介帶領下去買這個樓盤,我家也買了兩套。」
  • 深圳成外來人口購房佔比最多的城市:八成房源被外地客戶買走
    其中,深圳憑藉大灣區規劃利好、經濟發展活力強、相對寬鬆的落戶條件等優勢,對人口表現出強大吸引力,2019年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比值達到2.72,成為外來人口購房佔比最多的城市,近八成的成交房源被外地客戶買走了。
  • 河蚌、竹筍、秧草、茼蒿、茭白……吃河豚,你最喜歡搭配什麼菜?
    家住友好村的王大媽早上5點就起床,去自家院子後面的竹林裡挖了幾十斤又白又嫩的竹筍,都說本地的家筍最鮮,果不其然,板凳還未坐熱,竹筍就被顧客搶購一空。「他們都說,本地的筍子買回去燒河豚最好不過了。」王大媽笑著告訴小編。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無漫遊"外地卡"悄然進京
    無漫遊"外地卡"悄然進京 2008-03-12 10:07     來源:市場報     編輯:陳寧  漫遊費還是「老大難」   被稱為「5億人關注」的手機漫遊費聽證終於在喧囂多日之後有了最終結果。  資費標準最大差距為20倍   筆者來到位於北京西站附近的一家郵幣卡市場,據說這裡銷售的外地卡有很多種類,有發簡訊特別便宜的,還有打電話特別便宜的和上網特別便宜的。
  • 市場上金鉤海米多是假的 買正宗貨最好去嶗山
    一位超市的工作人員說,大約要10斤鮮蝦才能生產出1斤海米,而且海米的生產要經過多道工序,要篩選、水煮、暴曬、脫殼。     但記者在撫順路一家海產乾貨店調查時發現,「嶗山金鉤海米」的批發價是60元一斤,這個價格怎麼比超市裡的價格低了100多塊?老闆解釋說,他店裡的海米是直接從沙子口的漁民那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