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位於浙江省東部、寧波市西北部,地處寧紹平原、長江三角洲南翼,是寧波市代管縣級市,因河姆渡遺址而聞名世界。餘姚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主要景點有河姆渡遺址、陽明故居、黃宗羲墓、龍泉古剎、四明湖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浙江餘姚最美的八個旅遊景點吧。
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位於餘姚市河姆渡鎮蘆山寺村,距餘姚市區約25公裡。河姆渡遺址為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博物館由陳列廳、遺址現場展示兩部分組成,博物館前三塊巨石組成的拱門是這裡的標誌,橫梁上是一塊遺址中出土的象牙片上的圖畫:兩隻振翅的巨鳥,拱護著太陽升騰,頗有張力。來到這裡的遊客幾乎都會在此留影。博物館的建築造型是根據河姆渡建築風格設計的,人字形的外觀,又以幾組交錯的組件象徵河姆渡首創的榫卯技術。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陳列廳共有三個展廳,第一展廳是序廳,以圖文和模型、文物展示了河姆渡文化的概況。尤其是兩件頭骨化石和復原頭像,讓觀眾時隔7000年看到遠祖的樣貌。第二展廳主要介紹稻作農業和漁獵活動,展出的實物包括具有典型新石器特徵的石器、陶器、骨針、骨哨等工具,以及稻、酸棗等農作物果實遺存,讓你了解當年先祖們是如何生產生活的。第三展廳的展示則以生活和藝術為主,陳列著建築木構件,以及各種紡織工具。此外,還有不少用象牙、骨、玉、陶等製成的裝飾品,打造的工藝和構思設計水準都十分讓人驚嘆。遊人可由此感知河姆渡人的日常、藝術生活。
遺址現場展示區位於陳列廳東南不遠處,復原的考古現場地面圍欄中是大片密密麻麻的木建築構件,河姆渡部落的繁盛可見一斑。附近還有一片重建的河姆渡房屋,這些「幹欄式」建築不僅造型很有藝術感,其中出現的榫卯技術,以及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的設計,是河姆渡文化中頗有劃時代意義的創舉。這裡還用雕塑群營造出了當年的生活氛圍,是整個博物館中最有趣、最直觀的部分。人們有的在磨製骨器,有的在搗谷脫殼,有的在和泥制陶,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很有穿越感。
二、浙東小九寨
浙東小九寨位於餘姚大隱鎮芝林村,地處四明山北麓,距餘姚市區約25公裡。境內山巒連綿,山岙彎彎,竹豐林茂,溪流縱橫,幽谷、溪流、古樹、竹林,景色誘人。小九寨因溪水而得名,白巖溪綿延6公裡自景區穿林而過,溪水清澈,泉潭連綿,飛瀑壯觀,奇石錯落,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民間故事,引人入勝,流連忘返。景區內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極高,有「天然氧吧」之稱。是遊客徒步、自駕、親近自然絕佳的旅遊休閒目的地。
小九寨景區內一條白巖溪貫穿整個峽谷,溪灘寬闊,溪底平坦,溪水清澈;溪邊的石頭,形態各異;兩岸的山勢奇絕,連綿不斷;滿山樹木碧綠,異花爛漫;翠竹挺拔,高聳入雲,沿溪竹密林茂,黛色一片,是一處自然環境優雅,山水生態秀美的綠色世界。主要景點有:古道、白巖寺、木魚山、蛤蟆石、龍潭雙瀑、蒼蠅檀樹、鵓鴣回首、彌勒嬉溪、雙蛤望月等。徒步古道,親近自然,置身於山清水秀的綠色世界,不僅能領略自然山水的生態美景,更能暢享品山、觀竹、憩水、賞石的無限情趣。
三、丹山赤水風景名勝區
丹山赤水風景名勝區位於餘姚市大嵐鎮柿林村境內,地處四明山腹地,距餘姚市區約46公裡,是一處以峽谷景觀為依託,以道教文化、浙東古山村風情為文化內涵,以絕壁、奇巖、古橋、流溪、飛瀑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景區由丹山赤水、鷹巖洞天、獅王悟道、淡瀑飛水、八卦仙臺、仙人指路、秋水長灘、四明道觀為代表的「丹山八景」和三十多處其它景點組成。景區內群峰鬥妍,古樹參天、竹木蔽日、溪水潺潺,是人們享受自然山水風光、沐浴歷史文化、品味山鄉風情、休閒娛樂度假的極佳生態旅遊地。
丹山赤水景區所在的柿林村,四面環山,滿坡翠竹林木,流泉叮咚,鳥語花香,不但山水秀麗,又原始古樸,山居原貌保持完好,全村只有沈氏一姓。村中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純淨,冬暖夏涼,是全村人的飲用水源。故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飲一村」之說。村周圍古樹參天,林木蔥蘢。村中最多為柿子樹,村裡村外,房前屋後,到處都是。每當晚秋時節,村莊內外,山坡上下,紅柿吊掛枝頭,如懸掛著無數的小紅燈籠,加上林莽間紅楓如火,綠樹映襯,一派秋韻美景。
四、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餘姚市四明山鎮甘竹嶺,距餘姚市區約60公裡。四明山又名句餘山,分布在寧波市西部的餘姚、鄞縣西南和奉化西北部,因其大俞山峰頂有個四窗巖,日月星光可透過四個石窗洞照射進去,故稱四明山。公園內古木參天,千峰競翠,湖泊連綿,奇巖眾多,生態旅遊獨呈風採。主要景點有商量崗、鵓鴣巖、深秀湖、仰天湖、東谷湖、下坑湖、黑龍潭、白龍潭、仙人橋等。商量崗主峰奶部山海拔915米,是全市海拔最高點,登臨頂峰,縱目四望,林海茫茫,松濤萬頃。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山脈縱橫,其頂較平緩,山坡較陡峭,自然形成了眾多的溪澗和瀑潭,為甬江、曹娥江和奉化江三江之源。其中黑龍潭由三級瀑布組成,兩邊山體陡峭,去潭之路艱險難行。潭水碧綠,清澈見底,卵石遊魚歷歷在望。深處一飛瀑攀崖而瀉一,如龍撲水,飛珠舞玉。深秀湖其實是兩個湖,深湖和秀湖與周圍的青山組成了一個深秀谷,站在湖邊的長廊上,霧水蒙蒙地飄過,一時不知人間與仙境的分別。公園內可晨觀日出,夕眺晚霞,陰看雲海蜃樓,冬賞雪景霧凇,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五、四明湖
四明湖位於餘姚市梁弄鎮境內,地處四明山北部,距餘姚市區約17公裡,環湖皆山,七十二峰遠近翠黛相間,歷代名人高士留下眾多軼聞傳說。四明湖匯集溪流、泉水、瀑布,湖面面積是杭州西湖的兩倍,庫容量為西湖的13倍,灌溉著餘姚西北30萬畝良田。這裡景色秀麗,碧波蕩漾,湖水湖山交相輝映。湖上有碑曰「浙東明珠」,湖中有八字橋、野貓灣、丁山等,形成5個湖心島,好似鑲嵌在明鏡中的翡翠,更增添了四明湖的魅力。湖中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吸引了大批飛禽。
湖心的玉兔島是四明湖的島嶼,面積約270畝。其形狀酷似玉兔,特別是月亮之夜,從湖邊遠眺,猶玉兔拜月。島上蒼松翠竹,果園茶園漫山遍野,蜿蜒曲折的山徑,徘徊徜徉,古樸清幽,令人心曠神怡。玉兔島現已建成四明湖度假村,並已成為浙東休閒度假之地。環湖還有浙東第二藏書樓——五桂樓、白水衝等風景名勝。四明湖邊的紅杉林可以說是真正的「水杉」了,都是長在水裡的,每到秋季,杉樹葉子會變泛黃、變紅,大片紅杉樹倒映在四明湖面上,加上遠處隱約的山體,非常驚豔。
六、天下玉苑
天下玉苑位於餘姚市大隱鎮山王北路,地處九龍山下,距餘姚市區約29公裡,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玉雕主題公園。公園內倚山環湖建有西隱禪寺、南天壇、鳳凰臺、秀湖、玉苑門樓五大景區,大小景點二十多個,其建築風格集南北之精華,主景依託山水,採用有藏有露、 以藏為主的建築風格,把江南建築的亭、臺、樓、閣、軒、榭布局得錯落有致,幻造出山外有山、園中有園、舉步即景、步移景換的藝術效果。這裡是玉的世界,整個玉苑內幾乎處處都能找到玉石的痕跡,景區內收藏展出玉雕精品10000多件,其中100多件大型玉雕藝術品為傳世佳件。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秀湖的水面,中間的小島上立著一塊黃色的玉,據說價值連城,是玉中之王,也是景區的標誌。大門沿湖往左可去玉器展廳,展出的玉器不乏精品,值得細細揣摩。旁邊的孝子院是個蘇州園林風格的園子,可隨意走走逛逛。沿湖往右是學士閣,這邊有一段水上廊道,可走到湖面上賞景。登上玉佛塔俯視整個天下玉苑的全景。玉佛塔繼續往裡走不遠便是西隱禪寺,它的建築仿造古代宮殿,氣勢磅礡。裡面供奉著20餘尊玉佛,全部採用岫巖花玉雕刻,非常獨特,也是整個天下玉苑最值得一看的景點。由西隱禪寺出發,穿過青翠的竹林,可觀賞和北京天壇祈年殿1:1比例建造的南天壇。
七、羅成山景區
羅成山景區位於餘姚市四明山鎮大山村境內,距離餘姚市區約68公裡,總面積24平方公裡,是四明山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遊客可以駕車從市區經梁弄鎮,走滸溪線至四明山鎮,轉梨白線到達景區入口。景區內有四明懷古、長城雄風、鵓鴣飛天、神鷹破壁、松林尋芳、碧湖流雲、平崗餐秀、綠野仙蹤等八大景觀。景區內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古夷平面,同時也是欣賞浙江高位臺地及溼地、突巖及石蛋、瀑布、泉水等地質景觀的絕佳場所。
羅成山是四明山古夷平面的最後出露景區,海拔約750米,頂部平坦,是由夷平面與玄武巖組成的複合臺地。構成羅成山的主要巖石是約1億年前(白堊紀中期)的花崗巖,花崗巖的頂部是中新世(距今2300萬年—533萬年)形成的沙土風化殼,厚達數十米,海拔高約650米。景區內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古夷平面,同時也是欣賞浙江高位臺地及溼地、突巖及石蛋、瀑布、泉水等地質景觀的絕佳場所。遊客可經遊步道在景區內遊覽,能直觀地感受景區內的各種地質景觀。
八、王陽明故居
王陽明故居位於餘姚市陽明西路以北的武勝門西側,地處龍泉山北麓,是一座浙東和徽系建築風格並存的建築群。現存王陽明故居並非明代建築,乃是在清朝中期所建的壽山堂基礎上重修的。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王陽明就誕生於故居內的瑞雲樓,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規模宏大,格局完整,主樓瑞雲樓七樓七底,重簷硬山,結構簡約,氣勢較大,展現了浙東地區明清樓宅建築的基本風貌。主樓設有王陽明史跡陳列,展覽以翔實豐富的圖片資料和實物,展示了王陽明先生作為「明第一流人物」光輝燦爛的一生。
王陽明故居建築自南至北沿中軸線分別為門廳、轎廳、磚雕門樓、大廳及瑞雲樓、後罩屋。其中,磚雕門樓系仿木結構建築,四柱三間,柱為石質,所飾磚雕鬥拱、翹昂、面磚雕刻細緻,工藝精湛細膩,體現了當時磚雕技藝的水平。大廳——「壽山堂」系三開間高平房,高大寬敞,結構古樸大方,用材粗大穩實,構件裝飾嚴謹。壽山堂內明間廊下掛有姜東舒所書的「真三不朽」匾,這是歷來對王陽明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絕頂的確切評價。
對於浙江餘姚最美的八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