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鄭在港區
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1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測評了全國296個所有地級以及地級以上的城市營商環境水平,測評後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29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營商環境報告》。
2020年全國城市營商環境200強
報告顯示深圳、上海、北京、廣州排名前四,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第五名至第十名,鄭州排名第十七位。
營商環境總水平涉及6個一級指標,其中軟環境指數權重最大,佔25%,市場容量和生態各佔20%,基礎設施佔15%的權重,社會服務、商務成本各佔10%的權重。
四大一線城市指標上獨特的優勢
其中深圳市場主體總數和每萬人市場主體總數,多年持續位居全國第一。
北京PM2.5年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與2018年的51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17.6%。北京空氣品質已經高於很多中部和南方城市,已經正式告別霧霾城市標籤。
上海常住人口數、經濟總量均為全國第一,是全國市場容量最大、公司數量最多的城市,基礎設施也是全國第一。
廣州貨運總量2019年為全國第一,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全國第一,表明其全國的交通中心、商業消費中心的特徵明顯。
鄭州有哪些優勢?
在常住人口增加總量上,杭州、深圳、廣州、寧波、佛山、成都、長沙、重慶、鄭州、西安位居前,這些城市常住人口增加量從20萬級別到50萬量級不等。
在市場主體數方面,全國在300萬以上的只有深圳一個,上海、成都、廣州在200-300萬之間,重慶、北京接近200萬,西安、蘇州、青島、南京、東莞、武漢、杭州、天津、鄭州、長沙都在100萬以上。
在社會服務方面,排名前十名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杭州、武漢、鄭州、西安。
鄭州有哪些需要提升的方面?
應該學習上海、成都、深圳、廣州、長沙等地多年來的經驗,將營商環境作為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設立指標,對標先進指標,持續年年改進。
在基礎設施方面,各城市需要儘快建立高鐵、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地鐵、輕軌、吊軌、單軌等多層的軌道交通體系,所有的地級城市都應該規劃至少一個機場,一二線城市需要規劃至少兩個機場。
來源:鄭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