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一個讓功夫寫進英語詞典的人

2020-12-13 Sun子曉奇

李小龍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以影視為主要職業的技擊家,以其短暫的一生給世界帶了巨大的影響。然而,李小龍對世界的影響卻不僅限於「功夫片」本身,他讓世界看到的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所具有的「武道精神」。

他使人們看到了一種中國人特有的精神和骨氣,這正是習武之人所追求的「浩然之氣」。李小龍通過他一系列的中國「功夫片」,以及在世界武壇中的強悍形象,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的形象。

從而使「Bruce Lee」成為在世界各地都路人皆知的大英雄。

李小龍對世界武壇的影響,也不僅限於他創建的「截拳道」(Jeet Kune Do)武技本身,還有一種對當代世界武術的啟迪。故而,現代搏擊運動中的MMA和UFC等搏擊形式均推崇李小龍為創始人。

然而,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首次將中國武術推向世界,並為此做出突出貢獻的李小龍,當初卻是以中國傳統武術的叛逆者的形象開闢國際武壇的。李小龍首次打破了傳統武術的門戶之見,摒棄了武術中許多華而不實的技法與套式,直取傳統武術技擊之精華。特別是將傳統武術中長期蘊含的哲學思想——武道哲理提升了出來。創建了「以無法為有法」與「以無限為有限」兩句名言為代表的截拳道,從而為中國武術拉開了開創性改革的序幕。

四十年的時間轉眼即逝,後人卻還在困擾截拳道究竟是什麼。其實正如李小龍自己所解釋的「我只能說是國術,一個沒有門派之分的國術,是反對讓武術流入形式化的國術,是從傳統中解救出來的國術」。李小龍提出「國術應當有一套完整的道理才對,我希望用哲學精神,融化到國術裡面去」的思想。無疑這將對中國武術各門派之間的整合,以及中華武道體系的建立起到深遠的影響。其實早在李小龍去世前兩年(即1971年)就曾聲稱,要收回載拳道的名稱,改稱為「Tao of Chinese Gung Fu」(中國功夫道或中華武道)。可以說李小龍是中華武道理念的第一位倡導者。

隨著李小龍文化新起,開始對李小龍功夫片背後的文化內涵進行全面、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從「死亡之迷」到「王者之路」,從「一代巨星」到「一代宗師」,從「成功之道」到「對生命的感悟」,人們在不斷地探解著其中之謎和他的人生之道。在隨之形成的李小龍文化現象中,更是把這種探解引向了對中華文化與生命的探討。但大部分人卻依然很少了解這位「一代武學宗師」更加深層的一面。

李小龍的過人之處,正在於他的武道體系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哲學理念。他不是一名普通的武師,而是一位武術哲人,一位武道學者。他的武學體系有著鮮明的武道合一的特徵。

當前,中國武術的發展正徘徊於十字路口。李小龍倡導的是「大武道」的理念,中華文化的修行都是由「藝」入「道」的。無疑,他的武道思想和理念對於拋棄「競技」、回歸「傳統」,以及中國武術各門派之間的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同時,對中華民族武道體系的建立將起到十分深遠的影響。

李小龍把中國功夫推向了世界,他的武道理念對中國武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他在傳統武道理念上第一次提出了開放的理念,也就是在技法上無門無派,以人為本,挖掘自身潛能,不斷前行、向上,不斷自我完善的精神,這正是一種學無止境、藝無止境的心境。

李小龍是一位勇敢的踐行者,他在不斷挑戰許多傳統觀點和理念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挑戰自我,從而使傳統武術在變革中走向世界。他對世界武壇的影響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而且仍然在不斷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李小龍由「武道」中悟出的哲理思想之影響也已超越了他對武術本身的詮釋。

李小龍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也是成功的一生。對其成功之路的解讀,會給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十分重要的啟示,也會給中年人帶來許多人生之道的感悟。縱觀中華文化和中華武術數千年的歷史,李小龍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武道思想的倡導者和推行者!

相關焦點

  • 你會中國功夫嗎?李小龍:我創造了一個新的英語單詞一一功夫!
    你會中國功夫嗎?李小龍:我創造了一個新的英語單詞一一功夫! 一個老外問「你是中國人,你會中國功夫嗎?」
  • 李小龍---一個把功夫寫進英文字典裡面的人
    第一次聽李小龍的名字,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香港電影還在鼎盛時期,李小龍是香港電影的代名詞,也是世界華人的代名詞。我第一次看李小龍的電影,應該是在10歲左右,那個年代,沒有這麼方便的電影,也沒有今天這麼繁榮的電視電影景象,卡帶錄像機,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人應該知道。《精武門》、《唐山大兄》這兩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瘦高個,精神有力量,說實話當時不是電影劇情吸引我,而是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力量讓觀眾靠近。
  • 李小龍把「KungFu」一詞寫進了英文字典
    後來他拍《唐山大兄》一舉成名後,偶爾還會上電視表演拳腳功夫,他那種不可一世、目中無人的氣焰,一直深深印在那個黑白的時代。李小龍的死當時在香港太鬨動了,新聞延續了很長時間。我也從新聞中知道他的家原來就在我的小學附近。有一天,我特意繞路上學去找他的家,那是九龍塘高尚住宅區中的一棟別墅。門牆上掛著「棲鶴小築」四個字,我從門縫偷看,看不到任何人影,只看到很多大狼狗。
  • 春晚震驚世界的中國功夫,功夫英文單詞是李小龍創的你知道嗎
    春晚以經過去幾天了,但是春晚的節目熱度還是居高不下,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春晚節目中河南少林武校一場大型武術表演〖少林魂〗成為全世界人們關注的焦點,又帶動了多少人兒時心中的武俠夢,當今的中國功夫早已傳遍全球,但是你知不知道功夫這一英語單詞是誰創的嗎?
  • 「功夫之王」李小龍,網友對他的評價,讓人自豪!
    泰森說這句話我覺得是很中肯而且是很有權威的,作為一個職業拳王,他的生涯可謂是輝煌,所以說沒有多少人能夠比他說的更有說服力。武術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是擊倒對方,說白了就是一種實戰,作為一個演員,甄子丹顯然是表演多於實戰,但是李小龍就完全不一樣了,在他成為一個演員之前,他就是個了不起的武術家李小龍的功夫是舉世公認的好,美國人盛讚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尊稱他為「武之聖者」,世界各地都有李小龍的雕塑,他的全球粉絲至少有兩億人。可以說他是超越了他那個時代所有的人,在他那個時代,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 李小龍的功夫在擂臺是什麼樣的水平?
    李小龍的功夫中等偏上,在那個年代具有創新。網上關於李小龍的功夫是很敏感的話題,分化很兩極化。首先還是要肯定李小龍對中國動作電影的貢獻,以及對華人形象的改變,還有他的個人對整個社會的商業貢獻,是很了不起的,據評估每過十年李小龍的商業價值就受到新的一代年青人喜歡。個人覺得在李小龍的時代,他的功夫算中等偏上,並沒有龍迷所傳說的那樣神奇,時至今日,按現在的格鬥技術對比較,李小龍技術算粗糙。我否認李小龍的接近「神」的地位,是不想給更多騙子誤導年青人。
  • 李小龍信件首度公開:永春派只是「紙上談兵」,對中國功夫很失望
    因為在大部分粉絲心目中,李小龍非常喜歡傳統武術,而他最開始學習的詠春,就是中國眾多傳統武術中的一個流派。可以說,李小龍之所以能成為功夫大師,就是從中國傳統武術開始的。 1973年7月22日,金庸在他主筆的《明報》社論中寫道:「難以相信,如果在昨天要人們舉出一個全世界中國人最不易死亡的人,預料李小龍極有可能得到最多的選票……」就在此前兩天,截拳道創始人、「功夫之王」李小龍去世
  • 有許多人想知道李小龍的功夫如何,為何不去問問李小龍的女兒?
    問題中說的對也不對,對是因為李小龍的女兒確實對李小龍的功夫有發言權,畢竟是李小龍唯一的血脈,李家的人說話還是有些分量的。所謂不對,但是張安邦覺得:「龍女」李香凝對父親的印象深刻但是模糊,深刻是因為李小龍是自己的父親,模糊是因為李小龍去世時,李香凝才四歲,記憶模糊是肯定。
  • 李小龍被暴揍?好萊塢對功夫之王的真實戰鬥力,一無所知……
    影片播出後,他的招牌聲音很快風靡全球,招致無數人競相模仿。他的人生哲學,正如他曾說的那樣: 「於己真誠,勇於表達自己,相信自己,不要妄想複製他人的成功。 」李小龍的旋風迅速刮遍了全世界,使功夫電影成為好萊塢新的電影類型,也使得Kung Fu(功夫)一詞被寫入英文詞典;一些西方國家將他所擅長的雙節棍定為警用器械;許多美國人至今以為中國人個個都會功夫。
  • "add oil"進牛津詞典 中式英語的徵服之路
    原標題:「add oil」進牛津詞典,中式英語的徵服之路|睡前聊一會   不久前,全球最權威的英語詞典《牛津英語詞典》正式將「add oil」收錄其中,用以表達鼓勵、激勵、支持之意。從充滿搞笑意味的Chinglish搖身一變成為「正規軍」,add oil 的「逆襲」,讓不少人大呼驚喜。
  • 功夫之王李小龍,親筆著作,功夫、演員只是他探索人生的手段
    很多人都知道功夫之王李小龍,但是卻很少人知道功夫背後的李小龍。在逝世前6個月,李小龍就開始寫一些他個人的人生閱歷和體會,把自己生命中各個階段的感悟寫下來。後來集結成《生活的藝術家》出版。什麼是生活的藝術家?
  • 他將功夫帶向世界,將Kung Fu帶進英文詞典
    1965 年,受好萊塢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邀請,李小龍去洛杉磯為電影《陳查理長子》試鏡。當時美國人只知道發源於中國武術的空手道和跆拳道,對中國功夫不甚了解,面試過程中,24 歲的李小龍面對攝像機談吐自如,將他的功夫哲學娓娓道來,並進行了精彩的展示。
  • 「add oil」進牛津詞典!這些「中式英語」原來詞典裡都有……
    原標題:從中式英語「add oil」收錄進牛津詞典看中國文化的影響新華社倫敦11月18日電 (記者 張代蕾)不久前,又一條中式英語詞彙add oil(加油)被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收錄,引發不少中西方媒體關注。
  • 英語學習者必備的詞典+詞典分析
    有英語和美語2種發音!號稱是 最好 的英語學習詞典!   牛津最牛的詞典是: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第一版的篇寫花了71年,最新的版本在7,8年前出版的,有20卷,每一卷1300頁左右,共有70多萬個詞條,包含了最全的引用語、用法、詞源,是世界上第一本大型的英語詞典,號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英語詞典,地位超群! 缺點:過於具大!從而導致更新較慢!!!
  • 「一代功夫宗師」李小龍,當年的女兒李香凝,現如今怎樣?
    標題:「一代功夫宗師」李小龍,當年的女兒李香凝,現如今怎樣?中國功夫一直為人稱道,在國際上被人知曉和很有影響力的功夫巨星,那就很少了,一隻手就可以數得過來。李小龍絕對是其中的代表。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是最早在國際上傳播中國功夫的人,哪怕在今天影響力依舊很大。作為一代功夫巨星,他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會被報導,他有一個女兒,剛開始也是媒體的關注的中心,只要有一點消息,就會被無限的放大,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慢慢的不被人提起,當是只要一提到李小龍,大家還是會想起她。那到現在她怎麼樣了呢?小編想大家還是很關心她的狀況的。
  • 中式英語「no zuo no die」進美國在線俚語詞典
    原標題:「no zuo no die」進美國在線俚語詞典   這兩天微博上網友都在樂此不疲地討論和傳播著一「喜訊」:刷微博時每天都會「偶遇」無數遍的「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被發現已成功錄入美國在線俚語詞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詞典),引發網民圍觀「作」到國外的盛況。
  • 李香凝:功夫巨星李小龍唯一的女兒,如今怎麼樣了
    對於中華武術,相信很多人都心生嚮往。特別是從各種影視劇中看到武藝高超、飛簷走壁的武林豪傑們,就會想著自己也能夠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個這樣的人物。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武功秘籍已經消失,真正能夠將武功練得很厲害的,我們所熟知的就是李小龍了。
  • 功夫之王李小龍實戰對手大盤點,解析他的功夫是否被神話?
    1953年,在香港,有兩個混混頭頭,一個叫張卓慶,一個叫張敬綱,與李小龍街戰,別小看街頭混混,有很多武警被街頭混混KO的新聞經常見諸報端,他們倆與李小龍不到十個回合,以戰敗告終。他們倆加入了李小龍成立的混混小隊,成為「龍城七虎」成員。後來他們倆把李小龍引薦給一代宗師葉問的。
  • 功夫之王李小龍:跑步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也是很好的放鬆方式
    李小龍,他是無數人心目中英雄與偶像,他是武術大師,創立了截拳道,也是傳奇影星,開創了功夫電影,他重新定義了中國男人的硬漢形象,並將中國功夫影響力擴展到全世界,美國人稱他是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 中式英語「add oil」進牛津詞典
    「Go」、「come on」、「cheer up」……似乎沒有任何一個單詞能完美涵蓋它的所有意思。 它,就是「加油」。 不過從現在開始,大家再也不用為翻譯問題擔心了。10月13日,詞典學專家、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在臺媒上發表專欄文章,宣布了他的新發現: 「加油」的直譯詞「add oil」,竟然出現在了剛更新完的《牛津英語詞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