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在中國人的眼裡「書香門第」是一個自帶光環的詞。古往今來的文人們,大概是歷史上最浪漫,最有個性,也最有審美的群體。
本案的業主夫妻是一對一輩子和書打交道的知識分子,作為現代版的文人,臨退休了,他們又會怎樣裝修自己的家呢?
平面圖
房子的面積是130平,夫婦倆都是大學教授,幾十年下來收藏的書籍已經有幾千本了。倆人平時也沒啥看電視的習慣,下班回到家也還會繼續看書、聊天,寫材料,或者邀請朋友學生來家裡坐坐。
於是屋子的裝修最終摒棄了傳統的沙發茶几電視櫃模式,一張大桌一牆書,一室寧馨,樸實平和,書香雅韻。
玄 關
△ 打開大門,整體鞋櫃映入眼帘。不僅可以放下100雙鞋子,平時囤的日用品等其他雜物也都可以存放在這裡,收納空間巨大。
原木色是整個房子的主角, 清雅素樸,充滿自然的馨香,一進家門看到這滿眼清新的色彩,外面的世界就自動被隔絕了,家的溫馨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 門口一個小小的換鞋凳,牆上安排了掛鈎,方便實用。
不過最出彩的還要數這一面長虹玻璃了,它將廚房的自然光引進來,白天就不用特地開燈了。兩個空間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交流,也挺有意思的。
客 廳
△ 客廳雖然名字裡有「客」,但主要的使用者還是「家人」。都市裡的房價本來就貴,根據自己的需求出發來裝修才是真正的【合理利用空間】。
所以裝修客廳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場景,然後根據實際情況來量身定做。
△ 業主夫妻倆就大膽地採用了去客廳化的理念。屋子正中是簡單的厚板大桌,配上不同的椅子凳子,日常的閱讀、寫字、下棋、喝茶、閒聊通通可以在這裡搞定。
靠牆則是滿滿一整牆的書架,架子上塞滿了倆人的藏書,這視覺衝擊力真是不一般。
△ 有人要問了,現代生活可以不愛看電視,但一年到頭一點影音需求都沒有嗎?
答案藏在天花吊頂上。隱藏式的投影幕布,完全可以滿足沙龍、講課、電影等方面的需求,用完了就把它收回去,空間又能恢復整潔有序的模樣。
△ 客廳的另一側和次臥相連,中間以內窗相隔,打開窗就能將屋子裡的視野再擴大,除了落地窗外的詩和遠方,還有房間裡的溫情雅致。
是不是有點「小軒窗正梳妝」的感覺呢?
△ 雖然沒有買沙發,但要想坐得舒服點,軟包還是必不可少的。灰色的棉麻材質,帶著絲絲編織的紋理,和原木材質可是絕配,特別和諧。
清淺柔和的暖色調,乾淨利落,木色的線條及室內陳設簡約大方,這氛圍真是一絕~
△而滿牆的書籍,便是空間裡最好的裝飾,如果再掛上其他字畫書法倒有點多餘了。花花綠綠的書脊在視覺上也能增加層次和細節,看起來相當和諧。
△玄關櫃的後面是茶水吧,和玄關做成了一體兩面式的收納櫃。柜子的中間預留了開放式的臺面,用來放置燒水壺、咖啡機、杯子等物品,便利性極高。
△通過茶水吧來到廚房,改造過的廚房將餐廳和廚房合二為一,在這樣寬敞的空間裡下廚,絕對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
就算有朋友或學生來家裡,大家一起下廚也綽綽有餘。
書 房
△哈哈,你沒看錯,大廳的書櫃還裝不下夫妻倆的所有藏書。
平時夫妻倆如果都有工作的話,就會選擇一個在書房,一個在大廳,互不幹擾的模式工作效率會更高一些。
△一把官帽椅,一張大書桌,就很有中式古典的氛圍了。端莊雅致。
△ 靠窗的一側是加寬的榻榻米,不僅可以日常休閒、賞景,偶爾親友來了,還能變身客臥,一物多用。
主 臥
△ 主臥依然是素簡清新,身處其中的自在與安心是別處無法給予的。
什麼壓力,什麼焦慮,什麼憤懣,在回到臥室的這一刻,多多少少也會因為眼前的溫馨而消解一些,身心仿佛得到了些許的安慰。
△ 對於一輩子和書籍文字打交道的人,真的對書桌有種執著。所以家裡幾乎每一個空間都有一張桌子,方便他們隨時隨地使用。
畢竟有書的地方,還要有筆才對嗎,既然有筆那自然要有桌子咯~
△ 一抹亮黃的毛毯+原木的樸實+溫馨的暖黃燈光,這樣的臥室想不舒服都難。
次 臥
△ 次臥和大廳一窗之隔,開窗對望,那感覺也挺有詩意的。
這個房間同樣布置了桌子+書架,真可謂無論走到哪都能有書看,有桌子寫字了,「按需定製」的好處就在這裡。
△ 長長的桌子下,還特意設置了翻蓋型的儲物箱,裡面是一些女主人的護膚品,蓋子上還設計了一面鏡子。在這樣一個滿是書香雅韻的氛圍裡,對鏡梳妝,舉手投足間仿佛有了仙氣,超古典的!
問題來了:這樣一個被書包圍的家居空間,是你想要的家嗎?
設計師:史鵬巍 面積:130㎡
更多中式家居案例&中式家具內容,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