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分到3套房,二老全分配給兒女,到最後竟發現自己沒地兒住了

2020-08-06 金牌調解TV

古稀老人談養老,一沒地方住,二沒生活費。可叫人迷惑的是,兩位老人不差房,當初拆遷,他們分到了三套房。更是不差錢,同樣也拿到了十七萬的補償款。那麼,問題出在哪裡?會讓這對古稀老人在養老的問題上犯了難。

拆遷分到3套房,二老全分配給兒女,到最後竟發現自己沒地兒住了

本來夫妻二人的生活都還挺好,可在2007年時候發生了變化。那年政府要求拆遷,於是600平的老宅只能拆除了,而在分房的時候分歧來了,由於金先生的兒子不在政策範圍內,所以最後分到的房產也僅有三處。按照金先生的說法是,兩套房子是歸妻子所有,他無權幹涉,而剩下的一套歸他,秦女士也無法對此進行幹涉。出於夫妻情分的考慮,秦女士把自己的40平讓出來給了老伴,留作以後兩個人一起養老的住所,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老伴竟然提前處置了房產,把房子給了出去,這下子秦女士不樂意。房子給出去以後,等老了他倆該怎麼辦,夫妻二人為了這件事大吵。這時候,主持人的一個問題,說出了問題的關鍵,秦女士把房子給了倆兒女,金先生把房子給了兒子,而現在一乾二淨的倆夫妻,自己該住哪裡?

拆遷分到3套房,二老全分配給兒女,到最後竟發現自己沒地兒住了

這個時候,秦女士提到了拆遷後,他們分到一筆補償款,大概有十七萬多的數額。而既然有十七萬的拆遷款,租房住已經沒問題了,夫妻二人為何還在鬧呢?原來秦女士竟提出要分這筆拆遷款,首先先取了大概七萬的樣子,給了金先生的兩個孩子,作為房屋補償,因為當初他們沒分到房子。然後再取出兩萬多塊錢給了秦女士孩子結婚用。零零散散一頓分,最後僅剩了五萬給了二老,他們商議,這錢他倆就一人一半,因為當初協議曾寫著,死後兩人的財產歸各自的孩子所有,所有便提出了一人一半。到此為止,房也分完了,錢也分完了,夫妻二人再也沒有什麼共同財產。

拆遷分到3套房,二老全分配給兒女,到最後竟發現自己沒地兒住了

而對於分錢的提議,金先生表示他其實有種卸磨殺驢的感覺,他一心付出三十年卻沒有得到妻子的認可。分房的大頭不是金先生,而是妻子,這讓他很寒心。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怕房子多了,容易起矛盾爭吵,所有他認定要分就分個乾乾淨淨,省的以後為這些東西吵來吵去。

拆遷分到3套房,二老全分配給兒女,到最後竟發現自己沒地兒住了

什麼東西都分完了,兩人的心情也變得複雜了起來,每天都過得像有種分家的感覺一樣。在那之後沒有地方住的夫妻二人住到了一個車庫裡,吃喝用都是在車庫裡。靠收停車費維持生活,無論買什麼都是記帳記得明明白白的,最後甚至連收支的錢都要夫妻二人分,這樣的生活讓秦女士心裡很不安,對於收入算得太清楚了,絲毫不像一對夫妻該有的生活。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妻二人對彼此都有了一些猜疑。

金先生想重新存一下錢,秦女士撒謊說給兒子了,可金先生覺得不對勁,悄悄拿出存單一看,發現並沒有借出去,錢還在,於是他疑心更重了,提議要把這筆存款也給分了,一人一份,省的以後吵架。分了分去,這下子是徹底分沒了,房沒了,錢沒了,就連感情也分沒了。

拆遷分到3套房,二老全分配給兒女,到最後竟發現自己沒地兒住了

觀察員提醒道,老年人不要過早的去處理各自的財產,要先觀察一番再做出妥善的分配。另外建議金先生應該給予妻子更多的情感的理解和關愛。最後指出夫妻二人應該把目光從孩子轉移到老伴身上,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已經到了該回報他們的時候。

調解最終有了一個方案,平息了老兩口一直以來的紛爭。但是我們的內心卻充滿了遺憾。遺憾兩位老人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自己。一看孩子們對父母的爭執沒有耳聞。作為父母能夠留給子女的真正財富是什麼呢,難道只有房子和錢嗎?我們希望兩位老人能夠早點想明白,照顧好自己,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相關焦點

  • 300萬拆遷款分給兒女,父母卻反遭埋怨,老人心寒去住養老院
    這些年不知不覺蓋了十幾間房子,可兒子兒媳嫌棄不肯住,不得已只好花錢為他們在鎮上買婚房。老兩口除了種地,還承包魚塘,餵了很多雞鴨鵝。隔三差五,兒女便回來看望二老,順便帶一些綠色食品回去。或許是年紀大了,老伴脾氣柔和多了,對女兒也不像以前那般摳門,只要她來,吃的喝的隨用隨取。
  • 拆遷分六套房,爸媽處置權?爸媽想給妹妹一套,媳婦鬧離婚咋辦?
    房地產市場特別的複雜,房子涉及到的金額特別大,它是大部分老百姓的重要財富。所以有一些朋友在問,拆遷分了6套房,爸媽想給妹妹一套,媳婦不同意鬧離婚,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拆遷分的6套房,爸媽有處置權嗎?分給妹妹一套,媳婦不同意鬧離婚,該怎麼處理?
  • 老房子被拆遷分了三套房,房產證全寫哥哥名字!弟弟稱哥哥想全部佔有
    楊先生家裡算上自己一共有兄妹4人,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在拆遷的時候,兄妹四人已經協商好了,拆遷分得的三套房子,哥哥和自己一人一套,兩個姐姐分一套。但是直到現在,哥哥也沒有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房子過戶給自己,而是把拆遷分得的房子都佔為己有,而身有殘疾的楊先生,目前只能夠寄人籬下的生活著。
  • 女子購房15年後遇拆遷 賣家竟要分拆遷款 對簿公堂合同竟無效
    這時劉亞雲竟找到魏思麗要求分割拆遷款,當時這棟房總面積500多平加上30%的團籤獎,拆遷款會分到419萬元左右。,她與魏思麗說,讓她體諒一下自己孤兒寡母不易,也不跟她多分錢,讓她給自己150萬就行。,她後來去申請了危房翻建,以原戶主田某的名義寫申請改建與擴建才獲得批准,如今兩棟小平房成了四棟,面積達到了430多平方,增加了近3倍。
  • 女子購房15年後遇拆遷,賣家竟要分拆遷款,對簿公堂合同竟無效
    買到房子後,魏思麗將房屋進行了原有房改造又加建了兩棟房進行出租,一晃15年過去了城市飛速發展,赤峰市的多批棚戶改造提上日程,魏思麗購買的這棟房屋也在拆遷之列,經過這麼多年房地產價格的膨脹,這會有一筆不小的拆遷款。這時劉亞雲竟找到魏思麗要求分割拆遷款,當時這棟房總面積500多平加上30%的團籤獎,拆遷款會分到419萬元左右。
  • 母親尚未離世身體康健 兒女為拆遷房分配起爭執
    華商報訊(記者 王娜 攝影 強軍)母親尚未離世且身體康健,一雙兒女卻為拆遷房分配起爭執,經調解4套房弟弟佔了3套,餘下的1套歸姐姐。不料過了幾個月後,弟弟更換門鎖,佔了姐姐的房屋並聲稱為其所有。王老太今年65歲,西安人,早些年村裡拆遷分到了4套房子,這本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可王老太卻開心不起來。王老太有一兒一女,女兒稍大一些,兒子女兒均已成家,自從開始拆遷,姐弟倆就頻繁地因分多分少爭吵不斷,王老太不堪其擾,一家人去年為此還上了一檔調解矛盾的電視節目。調解結果是,女兒李姐分一套,兒子李弟分三套。隨後李姐對該房屋進行了裝修,購買了家具家電,提供給母親暫時居住。
  • 家裡房子拆遷,分錢給兒女,自己生大病,兒女卻拿不出錢,怎麼看
    我們要說的是,家裡房子拆遷,拆遷款分給了兒女,自己生大病病,兒女卻拿不出錢來。這說明什麼?父母能把這麼多錢分給子女,這充分顯示出父母的大度。人老了還要錢幹嘛,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父母對子女的愛是至高無上的。然而,子女得到了父母分的錢後,卻不願把錢拿出來給父母看病。這確實是不應該的。
  • 奶奶房子拆遷,孫子拿三套房,辦房產證姑姑不籤字:按市場價平分
    拆遷的時候,老夫妻得了一套房子,老三家得了一套房子,小兒子家也得了一套房子。除此之外,老三家因為有2個鋪面,所以額外得到了兩套房子。老三是很久前用工齡申請的一套鋪面,後來結婚的時候開發商同意擴面,這套房才分為兩套。本來拆遷是件挺喜慶的事兒,可到辦房產證的時候,一家人鬧起了矛盾。
  • 拆遷分了6套房,我在上海做包租婆
    「我有6套房,其中3套包給中介,籤了兩年合同,正好上個月合同到期。中介說最近疫情,怕行情不好,就還給我2套。」「大姐,你太厲害了,你怎麼有這麼多套房?」要知道上海這樣一套房至少是500-700萬。包租婆笑了笑說:「我沒啥本事,就是老公家的房子拆遷時分了6套房。」
  • 「拆遷分了5套房,誰有空搞婚外情!」
    我們一上去居然還有位置,地鐵開了20分鐘的時候,張先生開始有點煩燥,怎麼還沒到,數了數居然還有10站。於是,他開始閉目養神。我看著地鐵上的人越來越少,幾乎只有下車的人,沒有上車的人。整整乘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才到。出了地鐵,發現已經是外環邊上,一輛輛重型卡車排隊經過。附近的快餐店,商場都很少,根本尚未形成明顯的商業區,一切都方興未艾。
  • 老宅18年前拆遷,安置分得14套房,如今辦證犯難了
    福州一曹家老宅18年前拆遷,曹家的後代分到了14套房子。如今他們辦理房屋不動產權證發現這14套房產權證上都是六個人的名字?這卻讓他們犯了難…… 14套房產權證為何都是6個人的名字? 曹家後代表示,2003年位於臺江區宮左巷的曹家老宅拆遷。2005年,他們分到14套房子後各自居住。但房屋的不動產權證十幾年來始終沒有辦下來。
  • 那些難纏的釘子戶,最後都怎樣了?本想賺一筆,卻淪落到自接水電
    房地產行業一直都很火,話題也很多,拆遷暴發戶的,一個人有好幾套房的,當然這是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哪些剛需者買不起房的或者是有部分人拆遷硬是不願離開,想要更高,拆遷費的, 最後只有一家獨自存在的「釘子戶」。「釘子戶」大家一定不陌生。
  • 拆遷時分了4套房,最後只剩1套還要被拍賣?
    前不久杭州臨平的葉先生發現家門上貼了一張法院通告說自己的房子60天之內要被拍賣葉先生一頭霧水原來問題出在葉先生的兒子身上,他拿房子抵押借款,到期不還,債權人起訴,法院判決葉先生的兒子賠償對方162萬,卻始終沒有得到執行,最終法院查封了被抵押的房產,也就是葉先生現在住的這套房子。
  • 「閨女,你婆婆家拆遷,要套房給我們住!」「媽,我們分家了」
    「閨女,你婆婆家拆遷,要套房給我們住!」下班一到家,王蓉就接到了母親打來的電話,話裡話外都是在說拆遷房子的事情,但是王蓉對此的態度卻十分冷淡。告訴母親:「媽,我們分家了。」但是王蓉的母親卻是不依不饒,覺得就算分家了那還是一家人啊,再說了拆遷那麼多錢,拿套房子給自己親家住又不是什麼大事。其實王蓉母親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理所當然的索要了,之前王蓉和老公還沒結婚的時候,王蓉母親就說以後王蓉的彩禮錢就留給弟弟娶媳婦用。後來因為王蓉的態度堅決,所以這件事才沒有成功。
  • 68歲老太太戳心話:在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發現晚年靠得住的是誰
    在兒女家各住1個月,才發現靠得住的是誰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總是辛辛苦苦的賺錢拉拔孩子成長。等到父母晚年沒有工作的時候,孩子們也應該承擔起照顧他們生活的責任。68歲的劉大姐,生有一兒一女,都住在城裡,而劉大姐則是一人獨自生活在農村老家。
  • 北京一老人為兒子買了兩套房,兒子離婚後竟全歸兒媳所有
    家住北京的張大爺,就因為兒子離婚,近兩年沒少去法院。他給兒子買了兩套房,結果兒子離婚,房子都成兒媳婦的了,他想把錢要回來,可法院竟然不支持他,這是為什麼呢?張大爺和老伴兒張大媽這輩子,就生了一個兒子張大寶(化名),兩人對兒子疼愛有加,非常寵溺。
  • 廣西一男子拆遷分到16套房,領房後這句話亮了
    12月22日上午,廣西全區自然資源系統培訓現場教學點掛牌儀式在南寧市良慶區房屋徵收補償和徵地拆遷中心舉行,標誌著南寧市被安置農民「有住、有租、有鋪、有保、有福利」,「現實生活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徵地拆遷安置經驗,將通過設立「全區自然資源系統培訓現場教學點」得以進一步向全區推廣
  • 拆遷可得幾百萬 房子產權竟在鄰居手中
    但唐山路415弄的幾戶居民,卻在一片喜氣洋洋之中,被一盆冷水從頭潑到腳——住了幾十年的房子,產權卻在幾年前被別人買了。更令人費解的是,買下這幾戶的新業主,也是街坊鄰居。「房卡」在手幾十年從未離身,房產交易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 假如家裡即將拆遷,一次性賠償300萬和賠償5套房選哪個划算?
    如題所示:假如家裡即將拆遷,一次性賠償300萬和賠償5套房選哪個划算? 說真的拆遷真的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那還需要時間的,我有一個同事他們村子拆遷從有消息開始到最後真正落實拆遷差不多好多年時間,但是最後還是拆遷了,從此摩託變汽車,按他自己的話說這是拆遷了,要是沒拆遷可能這輩子連婚都結不起了。 那現在如果遇到拆遷你是要錢好、還是要房子好呢。 小朋友才選呢,大人我都要!為什麼呢?
  • 目睹莆田拆遷30年!各種奇葩事...
    我的南門表舅們,因為房產分配的爭端和母親的贍養問題鬧得很不愉快。老大心寒至極,決定賣掉屬於自己的地皮。另一塊地皮送給老二,作為母親的贍養費用。從此,永遠定居山西,鮮和家人來往,一年打個電話。即使晚年多麼想念莆田的大蝦,但是因為老家沒有房子,不能回莆養老,也無法在母親生命的最後時刻,與其見上一面。而自己最終也是客死他鄉,抱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