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個人所得稅退稅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不少人在朋友圈曝光了自己的退稅金額。例如,以下微博網友成功退稅6720元,目前最高退稅金額近7000元
很多朋友可能還不知道工資和稅收有什麼關係。根據《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的規定,個人所得稅在工資達到5000元時徵收。換言之,如果你的月薪大於或等於5000元,那麼你在每個月獲得減稅後就得不到那麼多了。
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計算,請您了解2020年最新的工資稅扣標準,工資稅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工資收入-「五險一金」-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額,薪資發放公式:實際薪資=應發薪資-四次-繳稅。
老實說,個人所得稅可以申請退稅,可以說從中受益的群體很多,如打工、個體戶、承包經營企事業單位、考稿酬吃飯、用優惠、吃利息、分紅、股息、財產租賃和財產轉讓等涉及很多領域。不難理解,個人所得稅會引起那麼多人關注,是因為與自己錢袋有關的事情。
有些朋友藏不住喜悅,退稅成功後就急急忙忙地與大家分享,同時還曬出了自己的退稅金額。相信很多朋友在這個時候都很興奮,但也很不解,為什麼要退還個人所得稅呢?發生了什麼?我有資格退稅嗎?誰可以享受退稅資格?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別擔心,我們談談申請個人所得稅退稅的有關問題。
一、退稅原因
個人所得稅退稅是一項既定的計劃。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實施後,單位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僅為預繳,年終收支匯總表填寫完畢後,查漏補缺,多退少補。
二、申請退稅的條件
必須提供在中國辦理的銀行帳戶。經稅務機關審查,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在受理年度彙算的稅務機關所在地辦理退稅。
三、符合退稅標準的人群(2019年全年)
●全年收入均在6萬元以下,但每月已預繳個人所得稅。
●有專項附加扣除(三保一金專項扣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預繳個稅時沒有申報扣除。
●年末收入較低的就業人員和退休人員,以及就業中途無收入人員
●無固定工作單位,以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為依託,按月預繳稅款高於年稅率的。
●為慈善事業有捐贈支出並預繳個稅的人。
●殘疾人。
四、申請退稅程序
在手機上下載個人所得稅應用程式
註冊並登錄身份信息,點擊主界面「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欄
然後選擇符合聲明要求的選項。如果您以前提交過減稅申請信息,請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欄。如果有新項目,請選擇「自行填寫」欄。
遵循步驟操作
然後操作
按照應用程式系統提示的操作步驟,填寫所有信息,並得出是否補稅或退稅的選擇。申請退稅時選擇「申請退稅」
操作完成後,您將看到「您可以申請的退稅金額」
當金額出現時,相信朋友們一定很高興。當然,也有人顯然想得到退稅,但當他們在操作過程中看到補稅信息時,可不能逃避,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如果您無法在行動應用程式上處理個人所得稅,請到接受年度綜合彙算申報的稅務局窗口辦理。值得注意的是,退稅並不等於減稅,所以不要理解錯了。
有哪些朋友對「退稅」問題還不了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