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裝修是一個家的「面子」,那冰箱就是這個家的「裡子」。
朋友圈並不能真實地反應一個人的性格,但冰箱可以。
有人的冰箱空空如也,除了碳水飲料就是過期醬料。
有人的冰箱則是盆滿缽滿,擁擠程度堪比早高峰的地鐵線。
但還有一種冰箱,叫別人家的冰箱。
同樣是冰箱,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平時已經亂得慘不忍睹,碰到逢年過節的,囤積一點貨,那冰箱還能用嗎?
這轉眼馬上過年了,囤了不少年貨的朋友,你家的冰箱還好嗎?
擁擠的冰箱除了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食材容易變壞,造成大量浪費,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得不償失。
所以,規整的冰箱並非為了好看,合理地收納方式、科學地食材分類,不僅能讓你對庫存一目了然、避免浪費,還能提高冰箱利用率。
那麼,這年前冰箱應該如何正確收納,才能最大限度存放食材,且保證食材新鮮且不串味呢?
第一條:不要把冰箱當收納櫃
在幫客戶做全屋整理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家庭都是把冰箱當食品收納櫃使用,什麼食物都往裡面塞,東西壞了還怪冰箱不給力。
冰箱真的太難了......這個鍋冰箱不背!
實際上並非所有食材都適合放進冰箱,有的放進去會影響口感,保質期也會縮短;有些不放進去,反而能夠長期保鮮。
下面這三大類食物是不適合放進冰箱保存的:
1、根莖類蔬菜
根莖類蔬菜,西紅柿、土豆、洋蔥、大蒜等都不適合放進冰箱。
西紅柿看起來很容易爛掉的樣子,但菜不可貌相,相對於低溫環境,在室溫中的它反而能撐得久一些。
土豆的澱粉含量很高,低溫會令澱粉分解成糖,最終土豆變甜豆,直接影響口感。
冰箱中潮溼的環境,不僅會加速洋蔥腐爛速度、縮短保質期,還會讓洋蔥辛辣口味減少,影響口感。
大蒜放在冰箱裡容易發芽和變軟,影響口感,更可怕的是冰箱裡存儲過久的大蒜髮黴後,看蒜頭看不出來異常,只有切開後才能發現。
對於以上根莖類蔬菜,千萬別為圖省事一股腦塞冰箱,正確方法是用報紙將他們包好,放在陰涼通風處儲藏。
2、熱帶水果
把熱帶水果放進冰箱裡,就好比是你媽逼你穿秋褲。想想那感覺,是不是挺痛苦的......
熱帶水果對低溫環境水土不服,放進冰箱只能以被凍傷回饋你的「強制愛」。
愛它就尊重它,菠蘿、香蕉、芒果、牛油果只需存放在陰涼、避光的室溫條件下。
而對於本地水果,也要視其成熟度來判斷是否需要放入冰箱。
如果買到還泛青的瓜果,放進冰箱會抑制成熟,不如讓它們在室溫下繼續發育,等成熟後再放進冰箱保存。
3、醃製肉類
過年年貨流行買醃製肉,尤其我們四川地區,每年殺了豬,都喜歡醃臘肉。
很多朋友從家裡拿了臘肉就喜歡塞冰箱,以為能保存更長時間,其實冰箱的溫度低,會導致肉內的水分凍結,加速脂肪氧化,醃製品容易變味,反而還縮短了肉保質期。
第二條:明確冰箱各區域功能
做好第一步,不把不適合低溫儲存的食物放進冰箱,就騰出了空間,但這樣還不夠,如果不懂科學利用冰箱空間儲存各類食物,會串味影響食用。
那麼,如何做到最大限度保證食材新鮮且不串味呢?
冷藏室要這樣用:
1、分層放置
熟食和直接入口的食物,放在上面開放層。比如剩飯剩菜、牛奶、熟食。
生食要放在下面的抽屜層,比如新鮮水果、生豆腐、蔬菜等。
這樣生熟分開,分層放置,能避免食物交叉汙染、互相串味。
2、固定區域
冰箱不同區域溫度不同,所以,各類食物存放的最佳位置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冰箱越靠近下面、裡面位置溫度越低,不怕凍的豆製品、剩飯菜就可以放得靠近裡面一些。
蔬菜、水果不要放在太靠近內壁的區域,容易凍壞。
離冰箱門最近的位置,適合放一些不那麼容易壞,或者馬上要吃掉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飲料這些。
冷凍室要這樣用:
1、調低溫度
冷凍室的溫度在-18℃以下比較合適,能讓食物保存更穩定持久。
另外要定期除霜,避免結霜過多影響製冷效果。
2、分層放置
生肉、生魚、海鮮類,需要要充分加熱的生食放在最下層。
各種熟食,麵食、麵點、其他澱粉類主食放上層。
速凍食品,速凍餃子、速凍豌豆,放在中層或者上層,但也必須和魚肉海鮮類生食分開。
冰箱收納的正確打開方式你get了嗎?
不要忙著收藏,轉眼就要過年,不如利用這次機會,讓家裡冰箱科學運轉起來,過健康有品質的生活,從能每天吃上新鮮食物開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