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新源縣:打造山花蜜品牌助農增收
新疆新源縣:打造山花蜜品牌助農增收 原標題: 新源縣自古就以盛產野生山花極品蜂蜜而著稱,一直是新疆蜂產品重要的主產區。由天山群脈及鞏乃斯草原古老自然環境形成的這片人間淨土,使得新源蜂產品免受任何外來工業、農藥及生活汙染。
-
菊花種植助農增收
菊花種植助農增收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粉象生活「一地一品·萬象助農」計劃,扶貧助農、助農增收
粉象生活響應國家號召,推出的「一地一品·萬象助農」的計劃成為社交電商對於農產品發力的裡程碑事件。作為國內知名的社交電商平臺,對品質要求極高的粉象生活一直在產品的甄選上非常嚴格,為了能讓消費者獲得更高品質、更具性價比的農特產品,同時也通過平臺自身力量打造農產品爆款品,粉象生活推出了「一地一品· 萬象助農」項目。
-
江華:山蒼籽成為脫貧果
在江華涔天河、水口、小圩、大圩、碼市等鄉鎮的瑤胞一直保持採摘加工野生山蒼籽的習慣。據了解,過去,山蒼籽樹大都是野生的,種植不成規模,產量也比較低。前年,縣農業部門以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根據地域優勢、氣候特點,在林區推廣山蒼籽基地,將成為江華林區建檔立卡戶脫貧主要產業之一。
-
河北藁城:「藁優麥」助農增收助企增效
新華社石家莊6月12日電(記者閆起磊)麥收時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劉海莊村種糧大戶韓西文的強筋麥繁種基地裡,轟隆隆的收割機正搶抓農時,確保顆粒歸倉。 「我們這是一片『藁優麥』繁種田,收割後區農科所直接就收走了,價格比市場每斤高出一毛錢。」韓西文說。
-
雅江縣強化農牧業基礎地位 添措施助農增收
該縣縣委、縣政府還十分注重加強基層班子建設,努力提高基層領導幹部的整體素質和駕馭市場經濟的領導水平,為農牧民增收提供了組織保障。全縣上下牢固樹立了「重農、憂農、為農」的思想,形成了「一切為了老百姓」的良好氛圍。 以農牧民增收為中心,大力推進農牧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以春耕備耕為重點,打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基礎。
-
博白:三萬畝麻竹助農脫貧增收
據當地筍農介紹,現在正是鮮筍集中上市的季節,採收後的鮮筍經過剝皮、浸泡、切片等工序後,將銷往全國各地。「麻竹具有耐水、耐溼、耐旱,生長速度快,病蟲害少,筍肉質甘甜爽脆,管護成本低的特點。」浪平鎮茂龍村第一書記趙觀成介紹說,茂龍村是「十三五」時期的貧困村,村裡種植麻竹約15000畝,全村80%以上的農戶種植麻竹。
-
黑龍江:退休幹部用草炭土改良花卉土 助農增收50萬元
2011 年,基地生產草坪土、花卉營養土等共獲純收入150萬元,同時解決50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年助農增收50多萬元。推薦閱讀: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促進近6億農民明顯增收江西新餘苗木產業成農民增收新亮點浙江:溫嶺市城南鎮長沙村五彩苗木增收添色新疆:八十九團林棉套種助農增收(來源:綏化日報)
-
消費扶貧助農增收 雲南鎮沅土特產走出大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特產品銷路較往年艱難,而消費扶貧點則是個良好的助農增收平臺,它將農村土特產品搬運到縣城,紮實拓寬了消費渠道,讓老百姓的收入有所提高。現在,和平鎮消費扶貧點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農特產品,「我拿來的是核桃、香油、蜂蜜、豬腳、菌子、瓢雞,比在我們麻洋村能賣到的價格更高一點。」麻洋村村民羅志興高興地說。
-
川茶集團助農增收有良效 茶農變身股東領分紅
川茶集團助農增收有良效 茶農變身股東領分紅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7-02-10 13:29
-
【助農公益視頻】手工月餅酥脆味美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助農公益視頻】手工月餅酥脆味美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09-18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鄉村的致富經:特色農業種植助農增收
潞城新聞中心供圖中新網長治9月28日電 題:山西鄉村的致富經:特色農業種植助農增收作者 吳瓊 王強28日,走進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合室鄉的種植基地,一隴隴正值收穫季節的大蔥長勢青翠喜人,大蔥、辣椒、西紅柿……蔬菜園內紅綠交織,農戶們正忙著採摘,田間地頭一派豐收景象。合室鄉屬山區丘陵鄉鎮,境內溝谷密布,林木繁茂,有潞城天然「氧吧」之稱。
-
河北獻縣啟動建設永業科技服務體系助農增收
同時,本次活動同步啟動永業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在河北地區的全面建設,從農業技術到現代農業觀念系統地豐富了科技大篷車的助農內容。 河北省原副省長郭世昌,滄州市副市長袁志剛、獻縣縣委書記劉學江、獻縣政府縣長張立堂、副縣長陳寶忠等領導與活動主辦方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副總編傅雪柳及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鄭戈處長等共同出席了本次啟動活動。
-
畔溝便民服務中心:發展集體經濟 助農增收致富
畔溝便民服務中心:發展集體經濟 助農增收致富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
-
新民市三合村新增大棚助農增收520萬元
原標題:新民市三合村新增大棚助農增收520萬元如今正處農閒時候,但新民市大紅旗鎮三合村的村民卻一點沒閒下來。12月9日,村第一書記侯衛平挨家走訪種植大戶,聯繫對他們進行線上銷售培訓——「得把咱村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賣出去!」
-
西盟:刺竹鮮筍上市,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為了讓變綠了的山林進一步產生經濟效益,使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西盟縣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發展產業助農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全縣共種植有林下刺竹面積7000餘畝,成為西盟縣林下產業的一大特色,帶動全縣積極發展竹筍、砂仁、石斛等林下產業,林下經濟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成為山區群眾持續增收的綠色產業。
-
胡光友:廣推廣銷紫雲紅芯紅薯助農增收
胡光友:廣推廣銷紫雲紅芯紅薯助農增收 2020-09-25 10: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自貢市三多寨鎮3000畝高密度養魚助農增收450萬元
自貢市三多寨鎮3000畝高密度養魚助農增收450萬元2011-09-09 11:05:00 水產養殖網 陪同採訪的三多寨鎮人大主席梁樹清介紹說,三多寨鎮黨委、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發展水產業,把提高水產產業品種、質量、效益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任務,從建設池塘資金、土地流轉、高密度養殖技術、魚苗和飼料供應、成品魚的捕撈、商品魚的市場銷售等方面給予培育和扶持。
-
甘肅通渭:光伏「農光互補」助農增收
(中國日報記者 武曉慧 攝)9月3日,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四新村級光伏電站農業大棚區,可實現「農光互補」。(中國日報記者 武曉慧 攝)9月4日,甘肅省通渭縣常家河鎮勝義村光伏農業扶貧示範點,光伏板下的桁架大棚內,工人常志宏在查看木耳的採摘情況。常志宏今年50歲,2013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實現脫貧,目前每個月在這裡可收入3000多元。
-
清水河縣城關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農穩定增收
清水河縣城關鎮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按照「政府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資金扶持、公司合作帶動、農戶自我發展」的思路,在全鎮各村發展肉牛肉羊養殖扶貧產業項目,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農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