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發生這些同儕間欺壓的行為,可能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通常被稱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校園霸凌目前在國內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當霸凌以非暴力的形式出現時,不少成年人認為這只是小孩子間的小打小鬧,無須在意。
史蒂芬·卓博斯基新作《奇蹟男孩》繼《壁花少年》後再度涉及校園霸凌問題,小男孩奧吉因天生臉部畸形,內心自卑孤獨,在學校受到孤立,被同學欺負。然而在這部影片中,所有人的本心仍是純真美好的,最終奧吉融入了大家,被愛包圍。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圍繞校園霸凌的影片,似乎要殘酷得多......
《大象》(2003,美國)
如何:Alex在學校經常被欺負,譬如上課時趁老師不注意往他身上砸蛋糕。看上去只是小打小鬧,Alex每次也只是平靜地搖搖頭。Eric是Alex的室友,他整日沉迷暴力電子遊戲。
結果:Alex從一個愛彈鋼琴的藝術青年,最終變成了殺人犯。他和Eric拿衝鋒鎗進入學校大開殺戒,四處掃射,最終殺害1名老師,12名同學,傷24人,最後飲彈自盡。該片根據1999年發生在美國哥侖拜恩中學的真實事件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