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給大家帶來了一篇瓶蓋怎麼玩的文章,媽媽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說我們點子多、創意足,寶寶的幼兒園作業又有新思路了。
看到大家這麼喜歡,我們真的是超超超超超超開心的。
不過,在那篇文章的留言區,有好幾位媽媽都提出了新要求,想看中秋節手工,因為幼兒園老師又布置作業了呢。
這有何難?
各種中秋節手工創意這就雙手送上,讓你家寶寶繼續笑傲幼兒園!
中秋節總是少不了各種燈籠。帶著寶寶一起做燈籠不宜很複雜,簡單點最好。
我們只需要準備一張紙、雙面膠(或膠水)、一支水筆和一把剪刀。
然後,按照下圖的順序,先剪出一根長條用於手拎或者懸掛。再將剩餘的紙對摺,畫上相應的線條。接著沿線條剪開,並將首尾粘貼成圓形。最後貼上一開始就準備好的長條,一個簡單的燈籠就完成了。
做出來是不是還挺好看的?
想讓燈籠亮起來嗎?那就加根LED燈串吧,節日的feel立刻就有了。
如果寶寶希望自己的燈籠多點卡通元素也可以,大家可以先替TA列印出下圖左側的2份模板,並剪出。然後就可以讓寶寶自己動手用彩筆來塗色了,喜歡什麼顏色就用什麼顏色。
接著,把膠水塗滿下圖紅筆所示區域,並粘成花燈的形狀,就完成啦。
媽媽們還可以帶著寶寶一起給燈籠做些配飾,比如貼上一些亮片,或者在裡面塞上燈泡/電子蠟燭。這樣的燈籠,是不是超特別的呢?
中秋節,總免不了要提起的是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做個嫦娥有關的手工,好像對寶寶有點難,而且TA也不一定真的喜歡。但是萌萌的小兔子就不一樣了。
上圖的模板,大家可以直接列印出來,剪裁完之後就可以讓寶寶隨意給小兔子塗顏色了。
接著,拿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就是超萌的小兔子掛飾了。穿多了之後,還可以當裝飾帘子呢。
如果掛簾太簡單,就試試用衛生紙筒做小兔子吧。
家裡用完的衛生紙筒別丟,剪出兩個兔子耳朵,或者貼上兩個兔子耳朵都可以。
然後再用彩色毛氈補充下耳朵、鼻子和鬍鬚,接著畫上或貼上眼睛和嘴巴,紙筒兔就完成啦(如果想要盛放小物件的話,還可以把圓紙片黏貼在底部哦)。
是不是可愛又實用?
家裡沒有紙筒也沒關係,寶寶最愛的粘土也可以變身小兔子哦。
首先捏出一個身體(形狀上尖下圓),再把頭部捏出來,附上黑眼睛和粉鼻頭。接著,把兔子的手和腿捏好放一邊,依次組裝好。最後加上一對粉粉的下垂長耳朵,小兔子就在手心了。
中秋那天的月亮往往又圓又亮,賞月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活動。以月亮為主題的手工也可以帶著寶寶一起玩哦。
比如以月亮為主題的背景裝飾。
只要準備一張金箔紙,剪成圓形貼在牆上,並在周圍貼一些大小不一的星星,就能製造一面星空月夜牆了。有心的話,還可以掛上旗形的橫幅,再寫上中秋快樂,更有節日氣息。
中秋節正值滿月,還可以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動動手給寶寶來一場月相的啟蒙。
這個DIY會用到的材料依舊是粘土,而且只要準備黑白兩種顏色就夠了。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個擀麵杖和幾個餅乾模具。
首先,用粘土揉出3個黑球、1個白球。再將白球搓成條狀,等量截取捏在黑色粘土上,將混在一起的粘土在手心滾動,使白色像大理石一樣有機地散布開,並用擀麵杖捻成扁扁的圓形。
接著,就該餅乾模具大顯身手了,用它們切出你們想要的月相形狀吧。
現在就告訴寶寶,月相的原理吧——
月亮之所以會有這樣奇妙的變化,除了它本身的性質外,還跟它在地球、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有關係。因為太陽照到月亮的時候,一半是亮的,一半是暗的,而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亮被太陽照亮的那部分。當月亮相對於太陽和地球的位置發生變化,我們能看到的照亮的部分,就會時而大時而小,自然就有不同的月相了。
到了中秋,就算不玩花燈不賞月,家家戶戶也肯定會應個景吃點月餅。如果你是個巧手媽媽,還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做冰皮月餅哦。
準備食材:45克糯米粉、35克米粉、20克小麥澱粉、185克牛奶、40克糖、18克植物油,餡料不限。
首先,製作冰皮。將糖、牛奶、油攪拌均勻。再混合小麥澱粉、米粉和糯米粉。冰皮和好後,將它蒸熟直至變得稍微有點透明。等蒸好的冰皮冷卻完就包餡,接著用模具按壓成型。脫模後,月餅放進冰箱,拿出來就可以吃了!
有些媽媽可能會說了,自己手殘,做不好這些。那咱還是玩粘土吧,省心省事,做壞了也不怕。
先捏麵皮,再準備內餡。接著把內餡放進麵皮裡,揉捏成條。再捏出幾個小團。然後把小團放入月餅模具裡按壓,脫了模就OK了。
粘土顏色這麼多,做出來會更好看!和寶寶一起過家家,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除了以上這些,中秋的習俗還有觀潮、喝桂花酒等。雖然觀潮對於寶寶而言可能有一定風險,TA也不能嘗一嘗美味的桂花酒,但是提前把這些習俗講於寶寶聽,可以讓TA更進一步的了解節日的意義。
中秋節還有幾天,走心的媽媽們趕緊帶著寶寶準備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