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電動車一族使用「護腰連體」擋風被,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 韓章雲 攝
不少電動車一族使用「護腰連體」擋風被,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 韓章雲 攝
在鄭州街頭,電動車十之八九都掛有擋風被。 韓章雲 攝
中新網鄭州11月18日電(韓章雲)繼夏季電動車裝遮陽傘的安全隱患之後,隨著冬季的到來,又一電動車「神器」擋風被開始大行其道。從最初的只遮擋雙腿,到目前的「護腰連體」全方位包裹,其安全性備受關注。交通民警提醒市民,電動車擋風被有礙駕駛,溫暖之餘安全不足,需謹慎使用。
立冬以後,隨著氣溫的走低,鄭州街頭電動車一族開始了全副武裝。11月18日,記者在鄭州街頭走訪發現,幾乎90%的電動車都掛有擋風被,不少騎行者使用的是「護腰連體」式,看上去確實能擋風寒。
「以前冬天都是帽子、圍巾、手套、耳罩、護膝,裝備齊全,全副武裝,但還是很冷,尤其是雙腿發涼。你看,現在這擋風被可實用了,兩根繩繫到車把上,像個小帳篷一樣直接護住腿,防寒保暖還能防雨雪,還有這腰部也能圍上。有了這個,冬天騎電動車不僅腿不那麼不受罪了,上身也暖和多了。」正在等紅燈的劉女士,穿著「護腰連體」式擋風被,現身說法擋風被的好處。
街頭的不少店鋪,也都在銷售種類繁多的電動車擋風被,不僅顏色眾多,而且款式、材質各異,有的還帶有袖子,就像一件反穿的棉大衣。一位店鋪老闆告訴記者,擋風被外層多用防雨布或者PU料,中間填充絲綿、太空棉,內層多是毛毯材質,特別受電動車一族的歡迎。
「擋風被防寒效果可好,今年還出了「護手護胳膊護肚子護腿」的升級版,全套包裝,非常暖和。價格一般便宜的才二十多塊錢左右,貴的也超不過一百元,真的很實惠。」一位店鋪老闆稱,入冬以來,他的生意非常好。就在記者採訪期間,還有不少市民前來諮詢、購買。
記者看到升級版的擋風被多是「護胳膊護腰連體」的「全包圍」式結構,靠子母扣或繩子連著車把和騎車者的腰,有的甚至連手套都連著,看上去十分暖和。但是因為使用時幾乎把騎車者「綁」在電動車上,一旦發生緊急狀況,要想迅速跳車會有難度。
隨機採訪中,一位男士告訴記者,他曾經因使用「護腰連體」的擋風被出過狀況。「我用過那種擋風被,是很暖和,但是擋風被和腰綁在一起,下車上車都不方便,萬一一個緊急情況跳都跳不下來。有一次過路口躲避車輛時,差一點出交通事故。」這名男士說,從那次被驚嚇到後,他就不使用擋風被了,「害怕。」
一位女士以實際體驗告訴記者,檔風被確實暖和,但也確實存在安全隱患。「掛上檔風被拐彎的時候不太順暢,有點頭重腳輕,整個車子變得很笨重。騎行者特別需要注意這一點。」
對於使用電動車擋風被的安全性,鄭州交警五大隊民警楊華民警官提醒道,雖然在執勤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因為擋風被的問題而發生的交通事故,但是理論上使用擋風被還是有一定安全隱患的。
「一般使用的擋風被整體成90度角,正好把兩條腿罩在裡面,如果遇到突發事故,雙腿不能及時落地,影響自身安全。還有,最好不要使用『護腰連體』的、過於厚重的擋風被,影響人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速度。大家冬季騎電動車還是要注意慢點行車、多留意周圍的情況,別捂太嚴實。」楊警官提醒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