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是地栽好,還是做成盆景更好看?各種造型的精品黃楊欣賞
黃楊這種盆景植物真的很常見,不管是南還是北,總有盆景愛好者栽培,有的人直接將它栽種在地裡當成綠化樹,有的則是地養後造型,製成各種盆景,端看主人的喜好了。不過,黃楊有很多品種,並不是所有的黃楊都適合做成盆景的,要想黃楊盆景好看,很多時候還是要有針對性的選擇。
像這個叢林式的野生雀舌水黃楊,雖然樹樁看上去不大,但造型已經初步定型,葉片細小翠綠,樹幹連綿不絕,很有意境,做成盆景觀賞價值很高。
而如花友[壞天使秦]家這棵地栽的四季青名黃楊樹,儘管他說是種了50年的「老古董」了,但在很多人眼裡,這種大葉黃楊並不是適合製成盆景的黃楊品種,只能說是綠化瓜子黃楊,就算養了50年也沒有上盆的價值,並不值錢。
花友[佛主你好2]養的這個超級瓜子黃楊盆景,飄逸枝長達1.5米,有種半懸崖式的感覺,根部的坨坨樁也是一大亮點,這個黃楊盆景也是很有特色的了,相信很多人也喜歡這種造型。
為了能夠讓盆景更快成型,很多時候,盆景玩家會挖掘一些先天條件比較好的野生樹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下山樁,比如上面這個花友[q雀斑]4月15日挖掘的黃楊下山樁,其彎曲的樹幹,四方伸展的枝條,就很看。像這樣的下山樁,也是非常受青睞的,挖回家後地養個兩三年,培養一下過渡枝,然後就可以上盆做成盆景了,玩個五六年,一個精品黃楊盆景就出來了。
其實,有時候那些葉片比較大的綠化瓜子樁,也是可以做成盆景的,比如花友[神州黃楊聖手]剛上盆的這個黃楊樁,只要樹樁有型,枝條豐滿,修剪得當,那做成盆景也是很好看的。就是生樁上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截幹傷口塗抹上癒合劑,這樣成活率會更高。
無論是地栽還是上盆養護,修剪造型都是很有必要的,一些審美比較高,手藝比較好的盆景愛好者,還會化腐朽為神奇,將普通的盆景素材玩出花樣來,比如花友[蕓菲楊]這個黃楊樹樁可能是一個長得很高的高杆黃楊,但經過下狠手截幹後,就變成了矮霸瓜子黃楊了,上盆養個幾年,也能成就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