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打造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2020-12-24 和訊科技

5月16日,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一期一會、如約而至的文博會,為深圳人帶來又一場誠意滿滿的文化盛宴。

今年文博會,南山以1個主會場加15個分會場在全國觀眾面前亮相。此外,45項配套活動也陸續開展,重點突出科技味、時代感和文化範。

作為經濟大區、科技強區、創新高地,近年來,南山逐漸形成星羅棋布的文化地標和串珠成鏈的經濟帶、文化設施帶和生態文明帶。面向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南山探索從「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正在高標準打造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向更高處邁進,向更強處進軍。

國際文化強區建設有「底蘊」更有「氣質」

這兩天,一張南山文化地圖在網絡上發布,引起廣泛關注。

南頭古城和赤博文化圈,見證南山作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和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深厚歷史底蘊;一條「灣區總部經濟帶」也是「灣區文化設施帶」,成為當之無愧的「深圳濱海文化會客區」。

如今的南山區,有記錄城市歷史的南頭古城博物館、天后博物館、招商局博物館和南山博物館,同時也有深圳灣體育中心、南山文體中心、保利劇院、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等新時期的文化地標設施,連同遍布城區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構成了南山文化森林系統中的文化硬體保障。

此外,深圳重點規劃建設「新十大文化設施」中,深圳歌劇院、深圳創意設計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等將落戶南山,南頭古城、蛇口海上世界和華僑城創意文化街區也被納入深圳提升改造的「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中。

未來,隨著深圳歌劇院的建成,這一粵港澳大灣區最高標準、規模最大的藝術殿堂也將與南山現有「春筍」總部大樓、「春繭」體育中心、保利劇院、海岸城、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太子灣郵輪母港等組團發揮地標建築疊加優勢,比肩國際化文化中心。

歷史上的南山,既是嶺南文化重鎮,亦是海上絲綢之路重鎮,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新時代的南山,更是將建設深圳的「文化中心」與「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共同列為發展目標,承歷史之厚重,開文化之新篇,積澱中國「矽谷核心區」的強大文化軟實力。

本次南山區文博會參展主題為「南山,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除了在會展中心主會場設立南山展區外,南山還有11家本土企業在主會場內設置獨立展臺,將在轄區布局10個分會場、開展45項配套文化活動。

南山將主要突出六大特色亮點:一是集中展現南山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特點;二是鼓勵培育引進優質文化IP塑造文化品牌;三是體現重點發展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方向;四是體現傳統文化藝術與現代生活的融合發展;五是體現文化產品與前沿科技的結合;六是注重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融合發展,充分展示南山整體營商環境以及創意產業發展成果。

文化惠民讓市民獲得感不斷提升

文化以人民為發展主體,以人民為服務目標。文化惠民,是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出發點和目標點。

按照「周周有演出,月月有品牌,全年都精彩」的公共文化服務理念,近年來,南山打造了包括流行音樂節、南山戲劇節、南山山地電影節、南山半程馬拉松賽事、社區文化藝術節、周末音樂會等一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動,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僅在2019年剛過去的四個月內,南山已經迎來了南山新年音樂會、南山流行音樂節、2019年籃球世界盃抽籤儀式等一系列重磅文化大餐。

數據顯示,2018年南山區共舉辦各類文化活動900餘場,其中各類文藝演出600場、美術及攝影展覽100場,文創設計互動活動200餘場;向85個劇目、124場演出補貼21515個座位。

據了解,作為片區探索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持續激發公共文化服務活力和服務效能的一個重要嘗試,南山區早於2007年率先出臺相關政策,將社會招標引入公共文化活動,並通過社區、街道的舞臺演出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在增強老百姓(603883)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的同時,也提升了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參與度。

一批文化名人紛至沓來,共同助力南山文化發展。南山博物館首屆理事會成員中,就包括華僑城集團原董事長任克雷、萬科原董事長王石、雅昌董事長萬捷、保利文化集團總經理蔣迎春、香港歷史博物館原館長丁新豹、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深圳博物館原館長楊耀林等文化大咖。南山圖書館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包括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陳平原等知名文化學者。

去年以來,南山攜手知名作曲家印青、知名作詞家田地以及歌手譚維維聯袂打造的歌曲《南方有座山》,先後亮相於央視音樂頻道、第2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閉幕式以及央視深圳春晚等重量級舞臺;國際著名音樂家、作曲家譚盾連續三年亮相南山新年音樂會,更在今年的南山流行音樂節連續兩晚的開幕演出中,攜手流行女歌手張靚穎、搖滾樂組合杭蓋樂隊以及深圳交響樂團,為觀眾呈現出更為廣闊立體的跨界音樂文化。

文化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5月11日,深圳新版主題燈光表演「活力都市」首次上演,4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團隊參與主題創作,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此次燈光秀便是由來自南山的聲光行公共藝術V工作室統籌策劃和製作。

作為一個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南山一直被認為「理工男」的氣質頗為濃厚,不過,「理工男」也有「文藝範」。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2621.77億元,南山區佔比一半以上。10年來,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約10倍。

創意設計、動漫遊戲、數字媒體、影視演藝、高端印刷、文化軟體及文化旅遊七大重點產業重磅出擊,交相輝映。以產業園區集聚業態,打造文化產業發展引擎。

截至目前,南山共建成深圳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13家,約佔全市1/4。UTCP創意集聚區,獲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華僑城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騰訊、雅昌、華強方特被認定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華強方特被評為單體類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從騰訊將社交軟體與在線遊戲融合,打造出家喻戶曉的企鵝與遊戲形象,華強方特將中國電影史上第二部票房超6億元的國產動畫片《熊出沒·變形記》的經典卡通形象融入主題公園建設,到大疆的無人機與影像拍攝的融合,雅昌的印刷技術與數碼藝術的融合。十多年來,南山依託全國「科技強區」的優勢,在全國率先探索「文化+科技」新模式,並通過文博會這一方天地,搭建了一個巨型的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孵化器」,孕育著「南山夢」的同時,也成功孵化了一批「明星級」文化企業,片區文化產業的發展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文化與科技緊密結合、創意與創新水乳交融」是南山文化產業發展的最大特點,結合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戰略背景,與深圳市委確定的「文化創新成長2020」衝刺之年的實際情況,南山逐步探索從「文化+科技」向「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產業升級模式,告別以往企業內部的文化和科技的簡單相加,通過企業與產業鏈條間在相關領域產生融合裂變效應,實現產業鏈要素融合,並將二者融合裂變帶來的產業發展與新動能進一步放大。

■文博會南山分會場亮點

●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以「格·調」(英文為Un·Framed)為主題,整合園區各機構舉辦的活動,為公眾呈獻一系列文化藝術活動。

●華強方特集團

以「科技創新文化(300336)傳承,讓世界更歡樂」為主題,集中展示豐富多彩的方特文化科技成果。

●雅昌(深圳)藝術中心

以「藝術為人民服務」為主題,為廣大人民群眾搭建與藝術接觸、與專家交流的平臺。

●萬科雲設計公社

圍繞「設計·創新·美好」為中心,重點關注空間應承載的美好生活場景的使命。

●UTCP大學城創意園集聚區

以「文創新玩法」為主題,策劃文創跨界融合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趨勢的系列活動,將新文創理念和文創新業態從多角度、沉浸式傳播給觀眾,提升文博會參與度和品牌形象。

●南海意庫

圍繞「明日灣區,創想南海」主題,聯動南海意庫園區企業,導入外部藝術及文創資源,開展動靜態結合的多項活動。

●蛇口網谷

圍繞「科技美學、未來生活」,聯動蛇口網谷園區企業,開展論壇、座談、展覽等動靜態結合的多項活動。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舉辦「創新教育體驗周末」活動。發揮設計互聯作為公共文化藝術機構的優勢,打造一站式文化藝術教育體驗,切實地把文博會的理念和精神深入傳達給社區居民。

●環球數碼

以「動畫影像—IP成長史」為主題,展現公司精品動畫IP經歷的20多道工序以及豐富多樣的衍生產品設計開發,親密體驗「動畫IP養成記」。

●深大文化創意園

秉承深大「藝術、高端、原創」的文化特色,組織策劃12項活動,著力打造深大特色品牌文化活動。

●深圳世界之窗

擬打造美洲藝術文化節,來自墨西哥的演員,通過充滿神秘色彩的舞蹈,展示遠古印第安人祭祀、祈禱的場景,以及人們對天、神和大自然的敬畏。

●錦繡中華民俗村

以「民族文化」為主心骨,推出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展」,劃分少數民族風情主題館、特色村寨圖片展、少數民族特色產品展等板塊開展活動。

●歡樂谷

將動漫與電競進行有機結合,舉辦網易「第五人格」歡樂嘉年華暨深圳歡樂谷第三屆國際動漫節活動,打造成深圳規模最大、名氣最大、參觀人數最多的國際動漫節。

●歡樂海岸

以「融合、連結、創造」為主要關鍵詞,透過藝術展覽的方式,將強烈的城市影響力傳輸給公眾。

●高北十六

精心奉獻首屆「鄰裡原創文化節」。從5月10日到19日期間,多場文化創意活動在高北十六輪番開啟,用原創精神激活科技園片區乃至整個城市的創新力。

●全媒體記者 張光巖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深圳南山 一個創新強區的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之路
    「文化蒲公英」將人文與創新的種子撒滿南山,與科技深度融合,結出高質量發展的果實。  徐徐展開粵港澳大灣區的魅力長卷,地處大灣區「黃金入海口」的南山,成為了畫中的一抹亮色。以文化為基因,揮灑謀篇布局的「大寫意」,以科技為載體,勾勒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南山正向世界傳遞深圳文化之城的獨特魅力。
  • 深圳市南山區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六)三區一基地政策優勢疊加南山擁有經濟特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含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及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三區一基地」的疊加優勢。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深港合作、新型研發機構、科技金融等方面發揮引領與示範作用,前海蛇口片區以國際化金融開放和創新為特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及專業服務業,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則通過對政策、平臺的完善,實現發展動能轉換,創新成為第一動力。
  • 深圳南山 「文化+科技」閃耀文博會-文博會 文化創意產業 動漫遊戲...
    原標題:深圳南山 「文化+科技」閃耀文博會  第十四屆文博會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以文化之名,融合了科技創新與智能製造、網際網路技術的「文化+科技」成果,向人們展示科技與文化碰撞後帶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可能,成為本屆文博會最閃耀的亮點之一。
  • 【南京眼】文化科技融合在風口,南京向你伸出手
    青島打造文旅小鎮,陝西認定一批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基地……  巨頭和地方政府紛紛入局,而江蘇正是走在產業最前端的省份之一。本次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正是全國首個落實國家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委《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的專題展會。
  • 深圳南山區將謀劃「一廊一城一大道」 打造大灣區最耀眼的明珠
    東起紅樹林、西至前海灣,串聯華僑城、後海、蛇口、前海等片區,賦予南山總部經濟帶文化內涵,編織一條集創意設計、傳統文化、先鋒藝術、前沿時尚於一體的世界級「文化飄帶」。依託深圳灣超級總部「超級十字」,點綴公共文化設施,構築「灣區藝術天際線」。高標準推進深圳創意設計館規劃建設,將深圳灣文化廣場打造成具有濱水風情、人文氣息、灣區魅力的「城市新客廳」。
  • 定義未來,「文化+科技」激發創意新動能
    南山正爭創「國家級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區」。  用數字增加文化的動力、用創意實現文化的張力。  今年3月,南山文化企業的典型樣本——騰訊執行長馬化騰在全國兩會議案上建議:以騰訊為樣本,通過「科技+文化」融合創新,打造中國特色文化IP,促進文化產業內部、產業與社會各領域之間生態化、協同化發展,建設產業發達、文化繁榮、價值廣泛的「數字文化中國」。
  • 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公布
    FM 96.9Life Radio 為推動旅遊產業和醫養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要素集約,打造康養山東產品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依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指南》(DB37/T4210-2020),對各市上報的省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申報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核
  • 在文化科技融合中鍛造新增長極
    在整個展覽會場,共有一百多家南京企業以這樣科技感十足的方式展示南京獨特的文化科技融合魅力。    「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時下的產業熱詞。在最新發布的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十強榜單中,南京基地榜上有名。作為首個在全國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服務平臺和成果展覽交易平臺的城市,多年來,南京不斷把文化科技融合引向深入。
  • 南山出現稀缺大平層項目,深圳科技新貴的新標地
    據《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深圳共有14家獨角獸企業,除柔宇科技總部遷往龍崗區外,其餘菜鳥網絡、微眾銀行、騰訊雲、土巴兔等13家企業均為南山企業。作為國家級的戰略產業,深圳也對科創足夠重視。2019年4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形成「一區兩核多園」的高新區發展布局。
  • 文化軟實力!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名單公布
    省文化廳共命名3批共14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5批共149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拉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我省的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集聚文化企業近4000家,帶動就業近15萬人,主營業務收入近千億元。
  • 2020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精彩啟幕
    呼應時代變革,本屆文化科技周以「文化科技在文旅融合中的探索和應用」為主題,開展開幕式、籤約儀式、2020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2020文化科技優質項目推介會、主題展覽系列活動,展示傳播推廣智慧文旅、數字娛樂、智能教育、影視科技等領域的最新技術、理論成果,促進業界交流互動,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 七部門印發《浙江省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到2025年,爭取創建一批文化科技領域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達到15家以上,形成30家擁有知名品牌、引領行業發展、競爭力強的全國文化和科技融合領軍企業;培育省級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示範園區50個、「文化上雲」示範企業100家;重點領域全國領先、各類主體協同創新、發展載體統籌立體、成果轉化渠道通暢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成為文化創新的重要動力、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這裡是幸福南山!|南山區|南頭古城|深圳|深圳灣|赤灣
    今年8月26日,經保護性改造後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南頭古城舊貌煥新顏,開啟蝶變之旅。南山人,可以找個悠閒的午後,漫步在南頭古城的小巷內,帶著現代人的領悟,去傾聽潺潺歷史長河遺留下的鏗鏘之聲。你還可以攜家人一起去南山博物館心無旁騖地欣賞文物展,去南山圖書館閒適地讀本書。當然了,還有星星點點密布在南山區內的各大電影院,也是家庭文化娛樂好場所。據悉,僅公共文化活動,去年南山區就舉辦了900餘場。▲譚盾、杭蓋樂隊、深圳交響樂團奏響激情搖滾之夜▲穿梭於圖書館書架選書的讀者未來的南山,文化設施更加豐富。
  • 深圳發布新政打造大灣區電競產業中心
    助力深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中心。 四大優勢!深圳打造大灣區電競產業中心 深圳的電競產業發展雖不像上海、成都等地發展如此迅猛,但也誕生了像GK等優秀電競俱樂部,特別是近年來鵬城電競發展勢頭明顯加快。
  • 深圳南頭古城: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幸福街區
    翻開鵬城的歷史,南頭古城是貫穿這座城市1700年過往歲月的悠遠存在,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也是深圳的城市原點。立足於「粵東首郡、港澳源頭」的文化定位,這裡將被打造成為「嶺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深圳最有魅力的文化名片及歷史全景博物館」。8月26日,330多米長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這座曾沉寂在歲月長河中的古城再次綻放出奪目的光芒。
  •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2014年底,招商局主導開發的深圳市蛇口片區納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與深圳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形成了「三區疊加」的先發政策優勢,為招商局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帶來新的契機。(四)雙創文化氛圍濃厚 改革創新是招商局保持基業常青的活力所在,更是「招商血脈、蛇口基因」的本質內涵。
  • 大灣區|深圳多舉措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
    原標題:深圳多舉措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港澳青年可在深租購人才住房深圳晚報2019年07月04日訊 為加快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切實拓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空間,近期,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深圳市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工作方案
  • 深圳南山在全國脫穎而出 獲得「2020地方政府責任創新獎」
    深圳南山:「戴著口罩奔跑」 示範「履責之道」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蔡如鵬 文/呂雪良發於2020.12.21總第977期《中國新聞周刊》對南山而言,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南山區委書記曾湃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前, 在數位化社會、網絡化時代、智能化發展的格局中,各行各業責任邊界都被重新定義,南山唯有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精神,強基礎、補短板、優環境,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探索開創新局中的履責之道,才能扛起先行示範的責任擔當,走在最前列。」
  • 瀋陽皇姑區打造國家新的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基地
    瀋陽皇姑區打造國家新的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基地 中國新聞網·遼寧
  • 18家景區入圍山東省首批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公布首批「山東省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名單的通知各市文化和旅遊局、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    為推動旅遊產業和醫養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強化要素集約,打造康養山東產品體系,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