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拆解:Pro Boost阿迪籃球鞋的希望之光?

2020-12-15 XCin

近日哈登5的配置曝光,中底boost插片提供能「亮」反饋,內嵌Lightstrike輕盈回彈,一切,不「入」先從腳下開始,這樣的配置描述不禁讓我聯想到另一雙科技使用相似的球鞋——Adidas Pro Boost;

Pro Boost是阿迪達斯第一個採用lightstrike和boost雙層科技的球鞋,這對於阿迪達斯來說是科技上的創新,或者說是一種嘗試,全新的團隊系列,全新的科技搭配,它之於阿迪達斯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它是科技創新路上的實驗犧牲品?還是一款阿迪達斯用心打造的希望之光?

球鞋信息

Adidas Pro Boost Gca Low

貨號:FX9240

發售價:1099

市場價:499(42.5)

常規操作先把鞋面和中底分離,拆鞋這麼長時間以來,我總結了一個道理:阿迪沒有好拆的鞋!!!一是因為膠水黏性確實強,球鞋質量這方面我永迪絕對槓槓的,另一個原因在於軟質的材料使用較多,拆解時要非常的小心,稍有大意就很難保證拆解的完整度,這次兩種比較軟的中底科技碰到了一起,這也大大增加了這次的拆解難度;

Pro boost的鞋面整體為拼接鞋面,由織物、皮革組合而成,織物材質由無數根橫向紗線編織組成,紗線排列有序,鞋面整體看上去十分挺拔,這樣的紗線編織鞋面,可以提供強有力的側向支撐,同時減輕球鞋整體重量,透氣性也得到保障;

鞋面整體為一體式結構,外部紗網編織,內部為尼龍網布填充加固;

鞋頭位置有雙層皮革加固,起到防護腳趾的作用,同時也讓前掌的支撐屬性變得更加出色;

鞋帶孔為四對繩狀拉環,你沒看錯只有四對鞋帶孔,鞋帶拉環並不是類飛線連接中底的設計,而是固定在鞋身不可活動的拉環,一體式鞋身少量的鞋帶孔設計,是阿迪一貫的操作,這也帶來「鞋面永遠拉不緊的」弊病,這雙鞋自然也逃不過這樣的狀況;

鞋舌是較為常見的網布海綿鞋舌,整體的柔軟舒適度還是不錯的;

拆下鞋舌後驚奇的發現鞋舌內部還有一根較寬的彈力帶橫亙在鞋身中間,這在我看來是一個不錯的設計,彈力帶完美貼合適應穿著者的腳背,可很好的避免鞋面壓腳背的現象,也讓穿脫更加便捷;

看了哈登5官方圖裡展示的後跟四個小枕頭設計,那這雙鞋的後跟簡直就無可比擬,只有常規的海綿填充和普通面積的港寶,更別說有小枕頭造型了,啥都沒有!阿迪祖傳的不跟腳這雙鞋是跑不了的;(這雙鞋尺碼偏大至少一碼,按正常碼買回來大的根本沒法穿,可能是因為過大不跟腳甚至掉跟情況經常發生)

看完鞋面再來看看大家最為關心的中底部分,拿開鞋面首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印有阿迪達斯logo的的鞋墊,這是阿迪團隊籃球鞋標配的鞋墊,整體厚度適中,觸感偏韌,為了加大摩擦力,鞋墊背面是整齊排列的方塊狀突起;

鞋墊下方為單層無紡布,在其他品牌上一般為兩層,一層EVA泡棉一層無紡布,雖然中底布的性能屬性可以忽略不記,但細節真的能反映很多東西,這是什麼?這是態度!

這雙鞋叫:Pro Boost,顧名思義,這雙鞋的中底是有boost科技加成的,拿開中底布,一塊色澤更加白皙的中底材料展現在我們眼前,沒錯那就是Boost,它嵌入在中底內部,它所佔有的面積幾乎是中底的3/4,貫穿整個中底;

經測量這塊boost前掌核心區域寬度為85.58mm,厚度為6.21mm,後掌核心區域寬度為57.57mm,厚度為7.41mm,由此也可以看出前後boost還是有一定高度差的,boost全長為 246.58mm;

這樣一塊嵌入式的boost,嵌入的方式和競爭對手Nike的全掌zoom嵌入方式如出一轍,但穿著之後這兩種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我想除了科技形態層面之外,我認為更應該去思考科技兼容性問題;

除了這些年備受好評的boost科技,這雙鞋還有一大殺招,雙層混合中底,另外一層中底科技為lightstrike,中底除了那塊boost其餘部分全都是lightstrike,為了更加直觀的展示中底構成,我也是消耗了不少體力,把中底做了縱截面的切割;

經過測量外底加LS部分的前掌厚度為8.78mm,後掌外底加LS的厚度為17.32 mm;

在切割過程中也有意外發現,除了雙層科技配置外,在中底下層靠近外底的位置,有一塊白色的tpu片連接前後掌,我使勁掰了掰硬度值得信賴,可為中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體式外底設計,外底整體比較平整,紋路以人字紋為主,採用兩種不同硬度的橡膠材質;

中間核心發力區域採用硬度較大的橡膠,增強抓地力和耐磨屬性,四周及外包區域採用硬度較軟的透明橡膠材質,起到防滑的效果;

外底前掌和後掌都有向上包邊的設計,前掌側翻發生的位置做了加寬處理,雖然防側翻角不算明顯,但結合有一定角度的中底輪廓,整雙鞋的防側翻屬性還算過關;

毫無疑問Pro Boost這雙鞋的帳面配置堪稱豪華,阿迪達斯當今最好的科技配置都用在了它的身上,但在細節上的處理卻是略失水準,這或許就是這雙鞋從原價1099到如今400+還無人問津的原因吧,在我穿著這雙鞋實戰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兩項科技的結合併沒有帶給我特別驚豔的穿著感受,老實說甚至沒有boost單項科技所帶來的澎湃腳感來的直接,這讓我感到十分困惑;

不禁讓我想起了NBA球員,老詹就像是ZOOM這項科技,不論他身邊的隊友是誰,他所在的球隊戰績總不會太過拉胯有著很強的兼容性,而也有這樣的球員個人能力出色,當和其他明星明星球員強強聯手時,卻打不出十分耀眼的戰績,只能取得中規中矩的水平,這或許就是Pro Boost這雙鞋給我的感覺。

你品,你細品~~~

同時希望中底配置相似的哈登5

可以彌補它的不足,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相關焦點

  • 新款阿迪旗艦籃球鞋:Pro Boost
    而這種代表性的改變,在耐克籃球系列這邊,基本上只有籤名鞋和旗艦團隊鞋擁有這樣的待遇:阿迪這邊就顯得「保守」不少:第一雙帶Boost科技的籃球鞋CrazylightBoost 2014(羅斯5比它晚了一段時間)第一雙帶Lightstrike科技的籃球鞋N3XT L3V3L基本上阿迪最新的科技使用,都會放在當季的旗艦團隊鞋身上
  • 耐克、阿迪當家籃球鞋緩震對比,lightstrike VS zoom
    作為籃球運動品牌的兩大巨頭,耐克和阿迪在籃球鞋市場上份額的爭奪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緩震作為籃球鞋的一大重要指標,一雙擁有良好緩震科技的籃球鞋可以很好地過濾和緩衝運動中為關節帶來的強大衝擊,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影響球員的發揮以致左右比賽的勝負。
  • 盤點適合女生的8款籃球鞋!快來看有沒有你中意的
    在籃球鞋領域,由於熱愛籃球和球鞋的群體大多為男性朋友,適合女生的籃球鞋也不算多。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近兩年各類球鞋實戰款中,比較適合女生的鞋子。(排名不分先後)1.Adidas Marquee boost首先說明一個事,作為女版籃球鞋某些款式上會有減配現象存在,尤其以耐克氣墊為主,所以女生如果選擇球鞋又不希望減配時,最好選擇材料緩震的球鞋(例如阿迪的boost,bounce等)。
  • 與阿迪的boost相比,耐克的新科技react怎麼樣?
    這幾年來全球的運動鞋市場競爭越發的激烈,身為龍頭老大的Nike也已經感覺到了來自於身後阿迪和其他品牌的威脅。以前復刻、復刻,還是復刻的老套路已經不能繼續玩下去了,因為消費者們已經把激情消費光了,需要一個緩衝的時間。
  • 誰說阿迪買不起,這四款高顏值阿迪籃球鞋只要白菜價,哈登上榜
    很多學生黨在選擇籃球鞋的時候也是很小心翼翼的,就算是遇上了自己喜歡的籃球鞋,一看價格也是打了退堂鼓,畢竟一雙不錯的籃球鞋都要上千塊,對於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黨來說是很難負擔的起的,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4款顏值和性價比同樣在線的阿迪籃球鞋。
  • 耐克最高端緩震react與阿迪的boost該怎麼選?
    阿迪的boost 就是一種讓腳體驗到踩到棉花裡的感覺,過去幾年阿迪憑藉著這個科技,挽救起了在垂死邊緣的阿迪。在boost 沒有出現之前阿迪一直沒有什麼科技和耐克的氣墊抗衡,再加上當年的阿迪五虎漸漸的老去,阿迪的市場逐步下滑縮小,耐克一個用了30多年的氣墊技術就足以秒殺眾多廠商。
  • boost+lightstrike!阿迪洩露今年最強實戰鞋?出?
    只要隨便改改,玩的好,Nike 它還是那個行業巨頭當然了,這個科技在前幾年可謂是所向披靡,打遍整個體育界無敵手,甚至連之前打得難捨難分的阿迪達斯都難見到它的車尾燈直到這個 boost 出來才讓阿迪一點點的挽回劣勢在 boost 亮相之後,這個玩意不僅出現在阿迪達斯號稱最強跑鞋的 UB 上,而且在各種訓練鞋上都有這個玩意的存在
  • Boost與LightStrike雙科技加持,Adidas的最強實戰籃球鞋來了?
    當然了,這個科技在前幾年可謂是所向披靡,打遍整個體育界無敵手,甚至連之前打得難捨難分的阿迪達斯都難見到它的車尾燈,直到這個 boost 出來才讓阿迪一點點的挽回劣勢。在 boost 亮相之後,這個玩意不僅出現在阿迪達斯號稱最強跑鞋的 UB 上,而且在各種訓練鞋上都有這個玩意的存在,籃球鞋是必然有的,像什麼網球鞋之類的冷門鞋款如果不能用全掌那就在後跟加一個部分,反正就和 Nike 的 Zoom 用法差不多,boost 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 耐克質量真的不如阿迪嗎?阿迪我吹爆,但是這兩年boost真的醜!
    阿迪的鞋底技術好到什麼程度?就是一雙籃球鞋,外能踩塑膠,內能抓地板,瀝青滋滋響,水泥耐磨強。阿迪的鞋面材質強度也要普遍高於耐克。唯一的劣勢是緩震技術。(不得不說德國的材料工程果然是領先世界的)不過近年推出的boost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近年的鞋型因為設計總監被安踏挖走了,所以阿迪的boost系列的鞋子越來越醜了,導致銷量嚴重下滑。(也可見我們的安踏在鞋子的設計等領域還是在不斷的發展努力的,希望看到安踏能夠超越阿迪耐克的一天。)
  • 當今緩震科技巔峰耐克zoom與阿迪boost誰的含量更高?
    當今緩震科技巔峰耐克zoom與阿迪boost誰的含量更高?,耐克zoom與阿迪boost,到底誰的含量更高呢?  先說一下BOOST科技這是阿迪達斯斥兩億巨資所研製的緩震材料,由巴斯夫公司研發,市面上還有很多boost也都是掛著巴斯夫的名字。自從被發明出來後,阿迪 Boost也不服眾望成為了最火的球鞋中底緩震科技。雖然其外觀類似泡沫塑料,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和質疑,但不可否,這種彈性發泡材料不僅贏得了粉絲的心,也從最初應用的跑鞋領域發展到了其他的眾多運動項目中,已然融入了品牌文化。
  • 阿迪達斯 BOOST的加強版本有什麼不一樣:PulseBOOST HD
    阿迪依靠Boost,扭轉了自家沒有叫好又叫座的緩震科技的頹勢,adiPRENE和adiPRENE+終於可以安然退休。不過一轉眼boost是六七年的老科技了,面對老對手NIKE甚至是PUMA和索康尼層出不窮的新科技和越來越大的碳板,阿迪的當家科技boost自然需要進步。
  • 便宜又好穿居然是阿迪籃球鞋這些年的最大問題
    如果你愛打籃球,對籃球鞋有一定了解,那你在尋求高性價比球鞋的時候一定會第一時間找到阿迪達斯,因為這些年,阿迪籃球鞋的基調就是——便宜又好穿!即便阿迪「便宜又好穿」,但它的人氣仍然不及耐克,這也是阿迪達斯籃球鞋這些年最大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究竟是為何?
  • 阿迪放大招:「編程」鞋面+3D列印鞋底,BOOST的繼任者來了!
    就在前幾天,阿迪官方發布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跑鞋——Futurecraf.Strung,這名字念起來還挺麻煩的。 Futurecraf是羅馬尼亞語,意思是「未來之王」;Strung是英語,意思是「串」、「系」、「扎」,詞性是個動詞。
  • BYW 2.0和marquee boost哪個好 BYW 2.0和marquee boost對比測評
    阿迪達斯的天足系列鞋款大家是不陌生的吧,也有好多年的歷史了,在之前發售的這雙marquee boost鞋款實戰能力也是得到了不少讚揚的,那麼BYW 2.0和marquee boost買哪個好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同樣都是高端品牌,阿迪和耐克到底誰更強?
    大家都知道,耐克阿迪是全世界運動鞋銷量最多的兩大品牌,旗下也研發出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運動鞋黑科技。不管是boost還是zoom,都在全世界圈粉無數。有關圍繞這兩個品牌之間的話題,也是層出不窮。但是一位地進行橫向比較是沒用太多意義的,因為這兩個品牌從產品定位的出發點上,就沒有多少重合之處。耐克Nike作為全世界銷量最高的品牌,常年來佔據銷售第一的龍頭地位。氣墊鞋系列也成了全世界色彩最分明,辨識度最高的運動鞋類型,獨具特色。
  • PUMA Clyde Court Disrupt:掛著籃球鞋名號的潮流板鞋?
    hybrid科技是將IGNITE 泡沫中底和 NRGY 緩震顆粒融合在了一起,軟彈程度跟阿迪的boost材料不分伯仲,需要說明的是NRGY材料和阿迪的BOOST師出同門-都是巴斯夫化工的傑作。聯想到近幾年阿迪boost帶來的材料緩震風,阿迪的BOOST,nike的react以及PUMA的hybrid這些材料本身都是很軟彈的,用在跑鞋上可以做到中底全部外露,但是用在籃球鞋上還是會在材料周圍加上額外的固定,畢竟籃球運動中腳部運動更加複雜。
  • 從Adidas Boost小顆粒到Nike小顆粒,這項科技發生了什麼改變?
    也正是這一項技術,把阿迪從落後挨打的局面,逐漸的扭轉甚至逐漸開啟了逆襲的狀態。而除了阿迪之外,PUMA 也和boost的研發商巴斯夫公司聯繫緊密,在去年 PUMA 在籤下一眾球星之後它推出了一款名為 PUMA Clyde Court Disrupt 的籃球鞋,雖然在鞋子的設計沿襲了經典鞋款 Clyde 的諸多元素,搭配了復古的外形。不過雖然一些都好像是偏向復古風,但是它搭載的一款升級版本的PUMA NRGY科技的科技卻十分的引人注目!
  • 準備放棄Boost的阿迪達斯,推出了它的革命性跑鞋
    其實LightStrike在之前早已出現過了,在此之前,也就是去年1月份開始,LightStrike一直被阿迪達斯使用在籃球鞋上。第一次用在跑鞋上,還是Adios 5的時候,那時是使用了LightStrike和Boost互相混合的中底。
  • 匹克這次爭氣了,顏值高過歐文5,腳感勝過阿迪「boost」,完爆「態極」
    今年的實戰的籃子球鞋款真的是超級多了,很多的鞋迷在挑鞋的時候也是挑花了眼,現在的籃球鞋款不僅僅是在實戰性能上非常的出色,在顏值上也是超高的,而且性價比也是比較高的存在,這個也都是因為現在很多的品牌都開始進軍辣妞洩市場,再加上國產品牌的快速的崛起,也使得鞋款的選擇越來越多,所以很多的球迷在選擇鞋款的時候,也是會考慮到鞋子的腳感的問題
  • 2019最適合後衛的實戰籃球鞋推薦
    後衛這個位置在籃球場上還是很重要的,不少後衛在選擇籃球鞋的時候還是很糾結和迷茫的,廢話不多說,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關於2019適合後衛的籃球鞋推薦。adidas pro bounce 20182018年阿迪的新團隊款,價格親民,性價比高,高幫版本上腳後可以明顯感受到其出色的包裹感和保護性。前掌後章都足夠軟彈,抓地也很不錯。儘管題主不要求外形,但我還是覺得這雙鞋又好看又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