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有關推理,辯論,法律,官司的電影,電影情節不拖沓,演員演技全部炸裂,在我看來都是奧斯卡影帝級別。這是一部對法律進行詮釋的作品,是所有律師去觀摩的作品。每個人物都刻畫出了自己的性格,全劇還附帶了那種英式特有的詼諧風格,再配有完美無瑕的邏輯,當演員與編劇全是鬼才的時候,一部神作就這樣誕生了!《控方證人》改編自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同名小說,由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出品,比利·懷爾德執導,泰隆·鮑華、瑪琳·黛德麗等人聯合演出的劇情片電影。 影片講述了美國人雷納被控謀殺富有的情婦藉以取得其巨額遺產,卻在最後關頭,韋菲接獲神秘婦人來電,表示她握有克莉絲汀寫給情夫的信件。案情急轉直下,雷納被判無罪的故事。

很少看這麼老的電影的,這種黑白電影看的尤其少。起初有些許不適,但是經不起電影本身對我的誘惑,還是一點一點堅持看完了。當然,這不是說這個過程很痛苦,相反,渡過前面的鋪墊部分,整個電影就開始散發出她獨特的魅力,讓人慾罷不能了。1954年的倫敦,美國人雷納被控謀殺富有的情婦藉以取得其巨額遺產。著名的刑案辯護律師韋菲爵士不顧健康問題接辦此案。在法庭上,雷納的妻子克莉絲汀竟然作了控方證人,指出雷納的確殺了人。在最後關頭,韋菲接獲神秘婦人來電,表示她握有克莉絲汀寫給情夫的信件。案情急轉直下,雷納被判無罪。然而,真相卻更令人震驚。

1954年的倫敦,美國人雷納被控謀殺富有的情婦藉以取得其巨額遺產。著名的刑案辯護律師韋菲爵士不顧健康問題接辦此案。在法庭上,雷納的妻子克莉絲汀竟然作了控方證人,指出雷納的確殺了人。在最後關頭,韋菲接獲神秘婦人來電,表示她握有克莉絲汀寫給情夫的信件。案情急轉直下,雷納被判無罪。然而,真相卻更令人震驚。

《控方證人》是一部出自偉大導演的偉大作品,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影片都把精彩和有趣做到了極致。這部電影完美地融合了懸疑與幽默,當年能在電影院裡親身觀賞這部電影的觀眾們無疑是幸運和幸福的。對比之下,當下的大多數電影都只能被無情歸類為絲毫不知幽默為何物的、毫無誠意與新意的、充斥著低級趣味的垃圾。

絕妙的故事框架成了帶動人物和情節發展的關鍵,阿加莎是結構主義的大師,她不斷設下圈套,帶領我們深入曲折的迷宮,又突然峰迴路轉,打開一道暗門,讓我們對眼前的幻象一目了然。一個簡單的救贖的內核被放在最內核,阿加莎大媽開始乾坤大挪移,搭橋埋坑,形影互調,本末倒置,給一個故事以堅強的框架,拓展住豐富的內涵,植入豐滿血肉。

觀影前在猜想是什麼讓它經典了60餘載而不衰,本以為是像《十二怒漢》那樣作為一部控訴法律的偏頗的政治類型的電影,直到散庭的前一刻還將影片的重點理解為一場艱難的刑事訴訟成功案,但最後情節180度大逆轉在驚呆之餘,也在感慨小說作者和電影導演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即使也和律師同樣疑惑案情結束的太過於順利,但在電影一幀一幀電光火石的快節奏中無暇去思考什麼才是真相。滑稽幽默的肥胖律師身體狀況不好但卻不聽從護士的囑咐,任性的接下了本不該接的案子。幹過很多職業的沃爾是被控方,也是律師的當事人。沃爾認識一個富婆,但富婆遭人殺害,他成為了嫌疑犯。妻子見律師時說的話讓人開始質疑他們夫妻的感情,本應該為丈夫證言的克裡斯丁卻說當時丈夫並不在家,無疑增加了丈夫的嫌疑

在我看來,本片最精彩就是劇情和在推進劇情的處理上。其次,在人物性格的處理上,當律師在專門為他設計的樓梯電梯上上上下下來回,在他背著護士為了騙取雪茄而假裝接下案件,當他在庭審時焦慮的擺弄藥片,偷梁換柱的喝白蘭地,當他最後選擇不去百慕達度假而繼續的時候,真的很難不喜歡他

《控方證人》卻依靠了一個強大的故事,支撐起了整部電影,戲劇矛盾恰到好處,語言張力拿捏精準,伏筆鋪墊設置的隱蔽精巧,你以為肯定不是你以為的,這一次的反轉永遠是為了下一次的反轉做更大的鋪墊,妻子作為證人的出現,令辯護方柳暗花明的紙條,結案後的反轉,丈夫與情人相擁時絕望的妻子,最終一刀,結束了這個精彩的故事。《控方證人》依靠強大的敘事表達了實質正義與程序正義這個立意

這部電影精彩地講述了一個充滿著正義與力量的故事,旗幟鮮明地宣揚了一種純粹而高尚的價值觀,本片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它展示了電影這種第七藝術所能達到的傲人高度與驚人成就。最後幾分鐘的戲,簡直顛覆了之前所有的印象,反轉又反轉的簡直讓人可以一口老血吐出來,人性啊!虛偽,自私,正義,善良。原來故事,是可以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