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科學》網站上線「nature專區」,可免費閱讀nature完整論文

2020-12-13 生物谷

在「nature專區」可查看每期《自然》學術論文的中文摘要,點擊每篇摘要後附帶的連結,網頁會自動跳轉至《自然》論文的全文頁面,供用戶閱讀論文。

作為著名學術期刊nature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權合作方、《科學美國人》獨家授權中文版,《環球科學》在官方網站開通了"nature專區"(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naturezhuanqu/index.html),為中國讀者構建了解最新科研進展的快速通道。

2014年底,自然出版集團宣布,該集團旗下《自然》等49種學術期刊將通過全球特約媒體免費分享論文,以促進科學家與公眾的交流。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科學與公眾交流平臺,《科學美國人》全球14個國際版本,同時成為nature首批特約媒體,獲得授權在官網免費向公眾分享自然出版集團下屬49種期刊的完整論文。

隨著《環球科學》「nature專區」的開通,中國用戶只需登錄環球科學官網www.huanqiukexue.com/,在「nature專區」即可查看每期《自然》學術論文的中文摘要,點擊每篇摘要後附帶的連結,即可閱讀論文全文(網頁會首先跳轉到nature官網的英文摘要頁面,之後nature會識別從www.huanqiukexue.com跳轉過來的連結,隨後跳轉到論文全文的PDF頁面。整個過程根據用戶的網絡情況,需要等待幾秒到幾十秒)。免費分享的論文PDF只供在線閱讀,不能保存、列印或下載(文末附閱讀《自然》論文全文的詳細步驟)。

通過《環球科學》「nature專區」,中國讀者不僅可以免費瀏覽《自然》等49種學術期刊的論文全文,還可以閱讀到《自然》「nature news」,「nature comment」欄目的獨家授權中文版內容,瀏覽《自然》記者撰寫的最新科學新聞報導,以及資深科學家或政策制定者在《自然》上發表的科學評論(文末附閱讀《自然》全文的步驟指南)。

從2006年創刊起,《環球科學》就致力於將全球的重大科技成果介紹給中國讀者,廣泛傳播世界一流科學家的科學理念,成為公眾與科學界的思想交流平臺。作為《科學美國人》獨家授權中文版,《環球科學》除刊登《科學美國人》的重要科學報導外,近年來,還與《科學美國人》德、法、意、日、西班牙、俄羅斯等十多個國際版本建立了廣泛深入的合作,定期刊登來自這些國際版本的重要文章。

2009年起,《環球科學》同時成為 nature的中國版權合作方,開辦「自然新聞」欄目,至今,《環球科學》已刊登了200多篇來自《自然》的重要報導與評論文章,第一時間呈現全球科技發展動態。伴隨「nature專區」的上線,雙方的合作也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展開。

2014年底,當自然出版集團宣布通過特約媒體免費分享旗下學術期刊的內容時,這一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關注者不僅有科研工作者,也包括普通公眾。當科學與創新日漸成為世界的主旋律,科學家之間需要更多的交流,才能不斷推動科學的自我革新之路;公眾也需要及時了解科學進步,打破科學與公眾之間的隔閡。現在,科研人員之間,科學家與公眾之間多了一個通道,《環球科學》會讓這個通道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樣,促進中國科學界與國際科學界、國際社會之間的交流,也是《環球科學》一直的使命。作為《科學美國人》大家庭中發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國際版本,《環球科學》承接著向各國介紹中國科學發展的橋梁作用,也不斷向各個版本輸送著中國科研的最新報導。

科學是一個多維的世界,只有連通科學的不同維度,讓信息更順暢地流動,科學才能發揮更大作用。《環球科學》正在做的,就是連通科學的不同維度,我們也希望與更多同行一起,不斷尋求更好服務於讀者,服務於中國科技進步的傳播新手段。「nature專區」僅僅是個開始。(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21世紀以來,登上Nature雜誌封面的13篇中國論文
    150年的漫漫長路,Nature見證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大科學突破。也見證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大科學突破。 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中國科研時,我們會發現一條昂揚的增長曲線 —— 中國的對外開放和研發支出的快速增加帶來了科研的爆發式成長,Nature發表的來自中國作者的論文也有可觀增長。
  • Nature合作在線期刊《園藝研究》明年將上線
    自然出版集團與南京農業大學6月7日宣布將於2014年出版在線期刊《園藝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該期刊將採用開放獲取形式,2014年1月在nature.com正式上線發行,並將在2013年第四季度開始接收投稿。此次合作是在本周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的麥克米倫科學和教育集團上海辦公室成立儀式上宣布的。
  • 【盤點】Nature十大研究亮點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doi: 10.1038/nature14618原文:Directional dominance on stature and cognition in diverse human populations2.伊波拉病毒造成新疫情
  • Springer Nature 開放獲取期刊推薦 | 植物科學篇
    Springer Nature 開放獲取期刊推薦 | 植物科學篇
  • 全球頂級期刊 Nature、Science、Cell 的簡介、網站和期刊名單
    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儘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Nature》網站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雜誌的全部內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團(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種研究月刊,6種評論雜誌,2種工具書。
  • Nature文章明年起可免費下載,不過前提是作者得交7.4萬元
    從明年開始在Nature上發表的論文,有些不用付費就可以下載了。出版商Springer Nature宣布,自2021年起,論文作者在向Nature及其32種旗下期刊投稿時,可以選擇以OA (開放獲取)形式發表。通過這種形式發表的論文向全社會開放,無論用戶所在機構是否支付了訂閱費,一律可以免費下載。
  • 全球top10醫學院《nature》重磅論文被撤稿,涉及多名華人科學家
    重磅論文被撤稿近日,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對2014年發表題為《miR-34a blocks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tastasis by inhibiting osteoclastogenesis
  • CNKI,springer,nature……無需VPN就可訪問!
    2使用註冊成功的個人帳號在知網研學網頁端(網址:http://x.cnki.net)、手機端(知網研學 APP 和小程序)或桌面端(知網研學 E-Study)登錄,即可在校外免費訪問知網研學平臺,免費在線閱讀期刊論文、博碩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和年鑑等資源。
  • 登上Nature 封面!「恐龍獵人」發現史上最小恐龍,刷新人類對鳥類...
    此次,研究團隊發現的琥珀被認為是中生代(大約 2.5 億到 6500 萬年前)白堊紀已知最小的恐龍化石,該化石在緬甸發現,只有 31.5 吋寬,含有完整的鳥(廣義的恐龍包括鳥類)的頭骨。如果研究團隊的解釋成立,這便是現代鳥類的生態和形態多樣性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的證據。但無論如何,這塊化石意義重大。可見,即使是一塊小小的化石,也能極大地促進我們對地球生命歷史的理解。同時,論文作者之一鄒晶梅也表示會對該化石做進一步的研究,例如在保存下來的軟組織中尋找生物分子,不過這項工作需要以不損害標本的技術為基礎。
  • 一篇文章7.4萬,Nature33種期刊開放獲取新政引爭議,社區斥其「寄生...
    該協議允許參與機構的作者在 Nature 及其 33 種系列期刊上免費發表開放獲取(OA)文章,參與機構還可以獲得對 Nature 系列期刊的閱讀權限,包括 Nature Review 系列期刊和所有即將推出的 Nature 品牌刊。
  • Nature 系列發布三本新期刊
    這三種新期刊與其他三十五種冠名 Nature 的訂閱型期刊一樣,都會上線網站 nature.com。該網站還為作者和讀者提供越來越多開放獲取的選擇。去年,發表在 nature.com 上的文章有超過 60% 都可通過開放獲取形式免費閱讀。
  • 《自然》雜誌籤署首個開放獲取協議,一篇論文7萬5,所有人都能免費...
    該協議允許籤約機構的作者以 OA 條款在《自然》期刊以及其他 33 種系列刊物中進行出版,此外,發表文章的研究人員也可立即免費閱讀發表的文章。這項為期 4 年的協議將於 2021 年 1 月生效,和其他此類協議一樣,它旨在將這些機構目前用於訂閱的資金轉用於支持 OA 出版。據《自然》雜誌預計,目前約 120 家德國機構將接受這項協議。
  • 《自然》雜誌籤署首個開放獲取協議,一篇論文7萬5,所有人都能免費下載
    該協議允許籤約機構的作者以 OA 條款在《自然》期刊以及其他 33 種系列刊物中進行出版,此外,發表文章的研究人員也可立即免費閱讀發表的文章。這項為期 4 年的協議將於 2021 年 1 月生效,和其他此類協議一樣,它旨在將這些機構目前用於訂閱的資金轉用於支持 OA 出版。據《自然》雜誌預計,目前約 120 家德國機構將接受這項協議。
  • 2020山東考研英語詞彙熟詞僻義:Narrow、nature、note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備戰2020山東考研英語,特為大家帶來「2020山東考研英語詞彙熟詞僻義:Narrow、nature、note」希望大家能在平時多加溫習,牢牢記住。預祝大家備考順利!
  • 史培軍教授創新群體論文入選Springer Nature「改變世界,一刊一文...
  • 2012年6月14日《Nature》雜誌精選
    >本期封面圖片受到科學藝術家Joana Ricou原創畫作「Our Self-Portrait: the Human Microbiome」(go.nature.com/XrDb9o)的啟發。在本期Nature上的兩篇Articles論文中,HMP Consortium發表了五個人體區域中微生物群落的有機體組成和功能組成在人口尺度上的首批詳細結果。配發的一篇News & Views文章對這些最初結果進行了討論。
  • 【盤點】2016年4月14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
    研究論文部分包括兩篇論文和一篇相關的News & Views 文章,它們報告了活躍啟動子在癌症中的高突變率【2】星形細胞痂幫助軸突再生doi:10.1038/nature17623人們普遍認為,在中樞神經系統受傷後形成的星形細胞痂是隨後的軸突再生的一大障礙。
  •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聯合創新中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日前,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聯合創新中心尹金龍教授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 「ARS2/MAGL signaling in glioblastoma stem cells
  • 英語作文:(Nature
    Only by being close to nature can we recover our vitality and go back our true selves.We can learn a lot as we enjoy the cozy atmosphere of nature.   We may consider nature as a GREat book, and noting in the can delight us as much as it!
  • 12月8日Nature雜誌精選文章一覽
    在新聞與評論版塊中,兩位地球化學家和一位冰川學家探討了這兩篇論文所反映出的問題。封面:Frans Lanting/National Graphic Creative。【2】證明隨機doi | 10.1038/nature20119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和牧師們一直探索的一個問題是世界是隨機的還是確定的(認為每一個事件都是過去事件的必然結果)。具有內在隨機性的量子理論的發展使物理學家也加入了探索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