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麥收時節 回收秸稈

2020-12-12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臨沂(山東),2018年6月11日

山東臨沂:麥收時節 回收秸稈

6月11日,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三井村秸稈回收中心,工人駕駛抓草機整理回收的小麥秸稈(無人機拍攝)。

麥收時節,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加大小麥秸稈回收力度,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據了解,秸稈環保加工後可應用於農業種植養殖、生物質發電、工業產品加工等行業,不僅減少了焚燒秸稈帶來的汙染,還給農民帶來了額外收入。

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相關焦點

  • 膠州實施秸稈還田工程 千臺切碎器支援"環保麥收"
    本報訊(記者 劉振通訊員張學剛) 進入6月份以來,膠州市的小麥陸續進入收穫期 ,記者從市農機部門了解到,今年膠州市將機械化秸稈還田工程納入到政府實事之中,在麥收開始之前,為1000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免費安裝了秸稈切碎器,同時為了提高農機合作社的積極性 ,小麥聯合收穫達到秸稈還田作業標準的,發放每畝25元的作業補助
  • 千臺切碎器支援「環保麥收」
    本報訊 (記者 劉振通訊員張學剛) 進入6月份以來,膠州市的小麥陸續進入收穫期 ,記者從市農機部門了解到,今年膠州市將機械化秸稈還田工程納入到政府實事之中,在麥收開始之前,為1000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免費安裝了秸稈切碎器,同時為了提高農機合作社的積極性 ,小麥聯合收穫達到秸稈還田作業標準的,發放每畝25元的作業補助。
  • 麥秸稈編織的草帽賣歡了(圖)
    麥秸稈編織的草帽賣歡了(圖)     麥收時節,當川西壩子的大多數農民為成堆的麥秸稈如何處理髮愁時,成都市龍泉驛區柏合鎮農民利用麥秸稈編織的草帽卻賣歡了該鎮二何村的老蔣又喜又憂,喜的是每天出貨200頂草帽,憂的是怕買不到秸稈原料。本報記者尹鋼攝
  • 安徽麥收創造新速度:麥收高峰期6天內即收穫2776萬畝
    今年小麥機收率超過98%,大功率、高性能聯合收割機成為麥收主力,小麥機收質量好,損失率降低,既保證了糧食安全,又提高了糧食品質。同時,各地大力推廣秸稈離田機械化技術及裝備,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現了環保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據省農業農村廳農機管理處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小麥成熟期提前,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從4月底即進入麥收備戰狀態。
  • 秸稈回收利用秸稈炭化機制炭靠譜嗎
    我國有豐富的秸稈資源,每年有10億噸左右的秸稈,近些年越來越重視秸稈的處理和回收利用。目前來說秸稈的回收利用主要有5個渠道,也就是秸稈的肥料化、基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和材料化,其中秸稈炭化是近些年回收利用方式比較受歡迎的。
  • 夏收時節的基層工作人員:起早貪黑防火災
    夏收時節的基層工作人員:起早貪黑防火災 來源:人民網-河南分網    2015年06月15日10:40   由於麥收季節的到來,焚燒秸稈帶來的安全隱患不斷增加。6月9日,山東巨野縣10餘村莊千餘畝臨近收割的黃小麥被大火傾吞,全都化為灰燼。當日,河南滑縣也有三個村莊麥子被燒。雖說村裡到處都掛著類似於「保護藍天碧水,杜絕焚燒現象」的標語,但難免還有村民為了圖省事兒而放火燒掉秸稈。
  • 安上秸稈切碎器才能進麥地
    本報訊(通訊員 金鋼 見習記者 賈曉宏) 眼下全市麥收在即,不少村民已經開始收割小麥。記者從即墨市農機局獲悉,為確保三夏期間農機具以良好技術狀態投入作業,目前已檢修各類機械3.2萬臺,各類農機配件準備充足,同時將重點推廣應用小麥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小麥聯合收割機未加裝秸稈切碎器,不得進地作業,以制止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汙染和安全隱患。
  • 一千臺小麥收割機免費安裝秸稈切碎器
    一千臺小麥收割機免費安裝秸稈切碎器   今夏小麥秸稈將全部還田  威海新聞網訊(記者曲玲)5月13日,市農機局為156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免費發放了小麥秸稈切碎器。今年麥收之前,榮成市要為1000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安裝小麥秸稈切碎器,小麥秸稈將全部還田。
  • 變廢為寶——小秸稈也有大學問
    ——山東省巨野縣營裡鎮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每到農忙時節,收割後的秸稈如何處理,都會成為困擾農民的大問題。越拉越多的人瞄準了秸稈回收利用這個項目,如果能變廢為寶,不僅解決了農民秸稈焚燒的問題還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比如,有些人將秸稈製作成飼料餵養牲畜,有些人把秸稈當做基料養殖食用菌,還有人將秸稈用作生活燃料,像沼氣、燃氣、發電等,還能用秸稈替代木材或糧食,用以造紙、制板、生產活性炭、木糖醇、製作工藝品等。
  • 綠之優公司秸稈回收再利用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而農作物秸稈屬於農業生態系統中一種十分寶貴的生物質能資,農作物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對於促進農民增收、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以及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二、項目概況湖南省綠之優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株洲首家從事盆栽蔬菜基質栽培的新型農業公司,經過8個多月的試驗發現農作物秸稈經過粉碎、發酵、殺菌等加工處理後能很好的應用到盆栽蔬菜的實際生產中,替代原有基質成分,效果更佳。
  • 麥收都實現機械化了,以前麥收時候的9種舊農具,你還認識幾個?
    北方的農村土地上,大範圍的麥收已經接近尾聲。現在的麥收和常年相比,已經有太多的不同之處了。以前的麥收人們齊上陣,連婦女和孩子都衝上了第一線,都在地裡各自忙活著。時過境遷,現在的麥忙時節,已經看不到農民頭頂烈日,彎腰勞作的場景了。
  • 全機械化——雷沃設備引領三夏麥收新常態-收割機-福田雷沃-工程...
    正如王先生說的那樣,在山東鄒平全泉農機合作社,由雷沃穀神收割機、雷沃拖拉機+雷沃打捆機、雷沃拖拉機+馬特馬克播種機、雷沃乾燥機所組成的新的三夏大軍,將三夏的機械化程度推向了新的高度,真正實現了夏收、夏管、夏種的全程機械化,讓三夏時間更短,更環保,夏糧更安全。對於老百姓來說,一天過完麥,三夏很輕鬆。
  • 山東臨沂整治礦泉水生產 68家大桶水可放心喝
    據市食藥局食品生產科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臨沂市將嚴格水源控制,購進水桶把關,杜絕循環使用「PET桶」和利用廢舊塑料、回收料生產飲用水桶灌裝飲用水的現象,並加強對流通環節「大桶水」的監督檢查和抽檢,依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企業,及時查處銷售假冒偽劣桶裝飲用水等行為。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市桶(瓶)裝飲用水獲證生產企業共計68家。
  • 「燒火棍」變廢為寶 我省3000萬噸秸稈有了好歸宿
    「今年麥收季節的天空格外藍,空氣好,心情也舒暢。」鹹陽市三合村的老王指著旁邊的麥地說,早些年這個時候,這裡常常是煙霧瀰漫,有時還會波及自己的瓜田,這幾年開始,收割完畢的麥田裡沒有了滿地的秸稈,沒有了焚燒的黑煙,只有一捆捆打包好的秸稈,像待選的商品一樣排成一行一行,等人來回收。 據了解,我省每年可產生農作物秸稈約3000萬噸。
  • 農村大娘用麥秸稈做的蒸饃篦子,樣子不好看城裡人想要卻買不到
    比如麥秸稈,以前手工割麥後會被當做牲畜冬天的飼料或者生火做飯的柴火處理,現在更是被收割機直接打碎在田間化作肥料。在晉南農村,有一些勤快、節儉的大娘,卻把看似無用的麥秸稈做成蒸饃用的篦子。據說,用這種篦子鋪在籠屜上,蒸出的饃饃麥香味濃鬱,所以一些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進城後,想用這種篦子卻很難買到。
  • 臨沂的房價在山東是最堅挺的,不要盼著臨沂房價大跌
    臨沂作為山東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房價自然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很多人看跌臨沂的房價,而且從各個方面論證臨沂房價下跌的理由,其實要看臨沂的房價能不能跌,只要看兩個方面就行了:
  • 小麥秸稈掀紙杯"革命" 山東企業推"本色"紙杯引關注
    中國山東網11月27日訊 在日前剛剛結束的青島綠博會上,一款小麥色的本色紙杯引起多方關注,生產商是泉林集團旗下的山東泉林弘康包裝科技有限公司,而本色紙杯是泉林集團攻克了草漿造紙難題後的又一創新產品。
  • 專訪山東人間時節茶業創始人王翔:「人間時節」的茶業與江湖
    濟南有江北最大的茶城,但在山東人間時節茶業品牌創始人王翔看來,這座城市的茶事未免有些「粗糙」。代言人山東廣播電臺主持人王雷一句「你有多久沒和老朋友喝杯茶了,有時間我們一起喝杯茶吧」,打動了許多人的心,帶來了單品銷量200萬的業績。 是創業者,便不能羞談利潤。王翔認為,在茶這個領域裡,傳統和文化是根,創意和創新是魂。「人間時節」的核心競爭力,恰恰在於文化創意、以及對產品和市場導向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