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3 16: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祝梅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下班回家路上想起有個快遞要取,一路默念取件碼走到快遞櫃前時大腦一片空白,不得不掏出手機再看一眼。嗯,這種事以後發生的概率估計要降低不少,3月13日,菜鳥網絡宣布,菜鳥驛站智能櫃已全部開通刷臉取件功能,國內全面進入「刷臉取件」時代。
「不用掏手機,也不用輸入取件碼,『靠面子』就能取回快遞了,真方便。」3月13日,杭州西湖區萬科蝶園小區的方阿姨體驗了一把「刷臉取件」,智能櫃秒級響應,快速開櫃,讓方阿姨直嘆「科技改變生活」。
菜鳥驛站智能櫃是菜鳥驛站最後100米包裹服務的組成之一,覆蓋包括北、上、廣、深、杭在內的全國大中城市,作為上門服務的補充,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可選的取快遞服務。而從今天開始,國內所有帶攝像頭的菜鳥驛站智能櫃均已經開通刷臉取件功能,消費者可以在柜子上自主選擇、授權,使用刷臉取件功能。
刷臉越來越多地融入各式生活場景,取快遞有何不同?記者了解到,最大的難度就在於快遞智能櫃大多置於室外,在室外場景,背景、光線等多種因素的不確定性會影響人臉識別的成功率,也對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據菜鳥驛站智能櫃高級工程師趙德山介紹,菜鳥智能櫃終端技術團隊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通過半年多的技術攻堅和灰度實施優化,研發了適合室外環境的人臉識別技術。
同時,這一技術也設置了環環相扣的身份驗證交互流程以保證取件安全。「消費者一刷臉,一方面系統秒級響應,消費者迅速完成取件,可謂無感取件。另一方面後臺也歷經多輪比對和活體檢測,即便是使用本人的照片、視頻,都無法通過核驗,確保取件人身份準確。」他說。
胖了瘦了、整容了也不用擔心。據介紹,消費者可以通過智能櫃便捷地更新照片。事實上,在此次全面上線刷臉功能前,菜鳥驛站智能櫃早前在部分區域開通刷臉取件功能,產生了超過百萬次刷臉取件記錄。數據顯示,目前尚未發現誤識導致誤取包裹的事件。
菜鳥驛站智能櫃是菜鳥推進IoT(物聯網)戰略成果之一。菜鳥驛站智能櫃融IoT、人臉識別技術為一體,既實現了取件的智能化,也實現了柜子管理的智能化,可故障自檢、遠程維護等。
當然,對於根本不想看到自己的臉(嗯你沒看錯,真有網友這麼問)或者需要其他人幫忙代收快遞的消費者來說,傳統的取件碼取包裹形式依舊可用。而除刷臉取件外,菜鳥驛站智能櫃還在業內率先把選擇權還給用戶,用戶通過在智能櫃、客服或者手機淘寶菜鳥驛站官方號等方式進行自主設置,如果不同意將包裹存放柜子,快遞員將無法打開櫃門,督促倒逼部分「一言不合」甚至根本不與你聯繫就把快遞丟進快遞櫃的快遞員明確自己的服務標準。
15524670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