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川普政府員工被要求打包行李兩周後準備離開白宮
川普(美聯社資料圖)
海外網12月24日電 據美國《新聞周刊》23日報導,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的一封電子郵件透露,川普政府將在兩周後開始撤離白宮,儘管目前其競選團隊仍在努力推翻關鍵州的選舉結果。
《新聞周刊》23日報導稱,儘管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周一(21日)與共和黨議員見面,商討在明年1月6日國會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作認證時反對拜登在幾個州的勝選,但在內部,白宮正在為川普政府的離任做準備。
《新聞周刊》報導截圖
報導稱,一名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記者23日上午發文稱,白宮工作人員22日晚收到了總統行政辦公室發來的一封電子郵件,指示他們從明年1月4日起開始清理自己的辦公桌,打包辦公用品。郵件中列出了需要完成的事項,比如「清理冰箱和微波爐」、「將總統禮物返至1號房間」和「把私人物品帶回家」等。
郵件稱,「員工們將在未來幾天收到一份更詳細的清單。作為第一步,請清點你的辦公室,並明白你對以下事項負有責任。」郵件後文中繼續列舉了需要完成的任務。
報導稱,一些共和黨議員仍計劃在1月6日國會清點選舉人票時對結果表示反對,不過這一嘗試並不被看好。任何反對意見必須以書面形式提交,並至少獲得一名眾議院議員和一名參議員的支持。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及其他共和黨參議院領袖已敦促他們的同僚不要支持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的反對意見。即使共和黨參議員和眾議院議員一起試圖推翻關鍵州的選舉結果,也需要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支持才能成功,但眾議院由民主黨控制。
據美國媒體統計,自川普團隊及其支持者開始就大選結果發起法律挑戰以來,已有至少86名法官駁回了有關訴訟。(海外網楊佳)
延伸閱讀:福克斯新聞總結美國2020「最大政治醜聞」,第一個就與川普有關
【環球網報導記者趙建東】曾經很甜蜜,如今卻要跟川普鬧掰了?美國福克斯新聞22日盤點2020年美國國內發生的幾起最大政治醜聞事件,第一個就與川普有關。
「從川普彈劾案到亨特·拜登:2020年最大政治醜聞」,福克斯新聞以此為題報導稱,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全球流行病」、「全州封鎖」以及「總統選舉」佔據美國新聞頭條,但在這些事中,人們很容易忘記包括醜聞和爭議在內的政治事件,否則這些醜聞將會更易受到人們的關注。
福克斯新聞報導截圖
以下為福克斯新聞盤點的
美國2020「最大政治醜聞」:
川普彈劾案
2019年7月25日,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被曝出要求澤連斯基調查拜登家族在烏克蘭的交易,這一事件導致川普於2019年底在眾議院遭彈劾,分別被指控濫用職權和妨礙司法公正。2020年初,參議院宣布川普在彈劾審判中被指控的兩項罪名均不成立。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尚未結束。這一事件的另一主角——亨特·拜登也將再次出現。
川普與博爾頓
博爾頓的指控
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今年夏天出版了一本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大爆白宮猛料,內容涉及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俄羅斯、烏克蘭、朝鮮、伊朗和英國等國政策,其中包括不少對川普「令人尷尬」的指責。
「瘋子」「心懷不滿的無聊傻子」「整天就知道打仗」......川普的怒火在推特上燃燒。該書原計劃今年3月出版,但川普政府以新書內容涉嫌「洩密」為由一直阻撓該書出版,川普政府今年6月16日正式將博爾頓告上法庭,雙方持續數月的鬥爭再度升級。
俄羅斯RT報導佩洛西前往舊金山的一家理髮店美發。
佩洛西的「髮廊之行」
隨著美國各州對新冠病毒實施嚴格限制,一些議員被指責虛偽,沒有遵守他們制定或支持的限制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眾議院議長、加州民主黨議員南希·佩洛西。今年9月,她被曝去舊金山的一家理髮店美發,然而舊金山法令規定,當地理髮店由於疫情禁止營業。
根據福克斯新聞獲得的店內視頻錄像顯示,當時佩洛西沒有戴口罩,扎著頭髮在店裡走動,她的髮型師戴著黑色口罩跟在身後。
9月1日,涉事理髮店老闆基斯(Erica Kious)接受採訪時說,佩洛西的造型師在她的美髮店裡租了一個位置,並為佩洛西進行了洗頭和吹乾服務。但是根據理髮店防疫規定,客人不能在店裡吹乾頭髮。基斯稱,佩洛西的行為就是「雙標」的體現:「這簡直就是在『打臉』,她覺得自己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而其他人都不能進去理髮。」
而佩洛西發言人對此回應稱,佩洛西平時一直戴著口罩,並且遵守當地的防疫規定。發言人稱:「這家理髮店提出讓議長周一進來,並告訴她,市政府允許他們一次只接待一位客戶。佩洛西並沒有違反店方提出的要求。」
加州眾議員和所謂「中國間諜」的關係
中國女間諜、美國政客、桃色關係、情報?美國短新聞網站Axios近日突然爆出一篇「重磅報導」,通過極力渲染上述關鍵詞,描述了一個「中國間諜在美國政客中物色『政壇潛力股』,以圖未來影響美國政治」的故事,但這則所謂獨家消息,炒作的卻是一段近十年前的「舊聞」。
Axios網站披露稱,一位名叫「方芳」的中國女留學生,憑藉其「個人魅力」並施展「溫柔陷阱」,「瞄準」並結交包括加州民主黨眾議員斯瓦爾韋爾(Eric Swalwell)在內的美國一些「有前途的政客」,試圖接近美國政治權力中心的故事。
但這篇完全沒有任何證據和「實錘」的報導,講述的是發生在2011年至2015年間的事。多年前的「捕風捉影」,卻在本月初被「曝光」,著實令人匪夷所思。
而《環球時報》記者也從有關部門獨家了解到,Axios誣衊中國某女留學生「疑似中國間諜」的報導「純屬捏造」。該部門人員對此事評價道,這反映出美方一些人員故意用過時的「冷戰眼光」毒化當前的中美關係。「美方有關媒體、人員應該立即糾正不實報導,停止對中國公民的名譽侵害,終止捕風捉影、造謠抹黑的行為。」該人員嚴正指出,「他們現在應該做的不是炮製並散播謠言,而是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做出切實貢獻。」
川普在華盛頓一座教堂外的照片
今年5月,喬治·弗洛伊德的死引發全美抗議活動,抗議者湧向華盛頓特區,一些抗議活動演變成暴力衝突。
6月初,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就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發表講話後,步行前往白宮附近的聖約翰聖公會教堂,拍了一張出人意料的照片。「我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他在教堂前手持《聖經》說道。據報導,川普在教堂外停留幾分鐘後,在一大群警察和軍隊的保護下返回白宮。
川普在教堂前手持《聖經》。圖源美聯社
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警方暴力對待後死亡,該事件引發全美多地騷亂。當地時間5月31日晚,聖約翰聖公會教堂被示威者縱火破壞。RT此前報導稱,現場照片顯示,聖約翰聖公會教堂中火焰肆虐,教堂的牆壁上也被畫滿塗鴉。
亨特·拜登爭議
重新浮現
亨特·拜登在與烏克蘭等國的商業交易中曾致使川普被彈劾。《紐約郵報》10月份披露一封據稱是亨特·拜登的電子郵件稱,他曾把父親喬·拜登介紹給一位烏克蘭商人。這讓人們對亨特·拜登的商業交易產生更多疑問,包括喬·拜登對這些交易究竟了解多少的疑問。
福克斯新聞援引消息人士話稱,亨特·拜登一直是大陪審團調查的對象。但美國司法部長巴爾表示,沒有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調查亨特·拜登的計劃,巴爾說,「就目前調查程度而言,我們正在以負責任和專業的態度處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