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時代裡,我們國家的城市都變得非常的發達,相對應社會的步伐也變得越來越快。每一座城市的邊界都在不斷地侵佔著我們的固有家園,甚至原來的很多東西需要推倒重建,一座又一座高樓大廈像鋼鐵森林一般搭建了起來。那麼同樣的城市規劃的問題中,面對那些老舊不符合規格的建築需要花費精力去重新規劃,甚至推倒重建。那麼這其中就免不了要提到拆遷的問題。
現代社會對於拆遷兩個字,其實還帶有很多褒義色彩,比如說一戶人家是拆遷戶,那麼可能就意味著他們家會因為這棟房子而被賠了很多錢,賠完錢之後的家庭一般情況下都要比其他家庭更加富裕。
甚至有的人會被分好幾套房子,下半輩子僅僅是收房租就可以過得很富裕。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很希望自己的家能夠被拆遷,甚至為了等到城市規劃中的拆遷,而把當時沒有辦法升值的舊房子一拖再拖,一直等著國家的拆遷政策。
但是也有的人家面對拆遷非常的不願意,這其中有很多緣由,比如,有些人是因為對開發商賠付的錢額覺得不滿意,希望得到更多的賠償,因此才賴著一直在談判條件而不願意被拆遷。而有的人更重要的是從情感角度出發,覺得自己的老房子住著非常舒服,不想因此搬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面對於第一種情況其實很好解決,最重要的就是拿出雙方都滿意的一種談判方案,而第二種情況可以說是目前最難搞的釘子戶的一種情況,也就是戶主本身不求名不求利只是為了圖自己心裡的那一份舒坦,這樣的話對於開發商來說就沒有很多條件可以拿去置換。
對於釘子戶,不同的開發商其實也有不同的態度,但是大多數都會雙方鬧得很難看,也會傳出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南京的一個釘子戶,也被稱為「史上最慘釘子戶」。
這位姓楊的先生是南京本地人,這件事情發生在2019年,當時他們家所買的房子被判定為某一個開發商即將開發的新區域。
這家開發商公司一直在跟附近小區裡的老住戶進行協商,說要對這片區域進行重新開發,於是他們都被判定為了拆遷戶。楊先生因為房子沒買多久,因此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更多的賠償,雙方的談判條件一直沒有談攏。楊先生由於工作的原因,也一直疏忽了拆遷方面的問題。
後來楊先生由於工作的原因不得不去外地出差半個月,在這半個月裡,雖然他也關心房子拆遷的問題,但是開發商卻一直沒有找他。楊先生本來以為開發商那邊是有所鬆動,希望可以退一步說話,因此就沒放在心上,一直希望著等自己出差回去再與開發商進行協談。
但是沒想到的是,當楊先生回到南京之後,他原來的家所處的位置早已變成了一片廢棄廢墟,眼前的景象簡直驚呆了楊先生。
那種面對一片狼藉的失望無助的心情,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這是楊先生回憶起,他在出差的時候曾經接到過好友的一通電話,他在電話中對楊先生說「你們家被拆了」,當時楊先生正在出工作的過程中,面對這樣的話語並沒有很在意,但是沒想到出差回來居然看到了這樣的景象。
楊先生面對這一片廢墟,惱羞成怒。被拆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房子,還有房子裡自己完全沒有來得及搬挪的家具,比如說床、電視、洗衣機等等,幾乎楊先生全部的身家都壓在了這座房子底下,而現如今都變成了毫無用處的廢鐵爛銅。這一下不僅僅是房子的損失,還有自己全部身家的一些損失。
楊先生面對這樣一片廢墟,腦子裡首先就想起了好友對自己說的話,他直截了當地認為自己的房子一定是被開發商所推倒的。於是他立馬聯繫了拆遷隊與開發商的人,希望他們能給自己一個說法,畢竟被損楊先生自己損失的也太多了。
但是令楊先生意想不到的是,當他與這些人進行商討的時候,面對楊先生的質問,他們給出的說法居然是楊先生的房子是被風吹倒的,因為他們沒有絲毫關係。
這樣一個說法,簡直在楊先生看來就是一種流氓行為,什麼樣的風能把自己家的房子吹倒,但是鄰居家的房子卻安然無恙呢!更何況自己的房子根本不是吹倒,而是完全夷為平地,成為了一片廢墟。這用腳趾頭想想就是人為幹的事情啊!
面對如此的惡行,建築隊和開發商還居然能夠口無遮掩、面不改色地推辭說不是自己幹的,這立馬讓楊先生覺得現在的社會是無法無天了嗎?
開發商給出的說法,實在是讓楊先生覺得又氣又惱。這不僅僅是推倒自己房子這樣簡單,那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美體美臉的行為下所遮蓋的,令人厭惡的黑暗交易。楊先生已經走投無路,不得已而聯繫了媒體,希望對這家。實施惡行的開發商進行曝光,以討回自己應有的權利。
於是楊先生面對媒體坦言說,他與開發商的對話他已經錄音下來,他完全不能接受開發商給他的這樣的回覆。早在一年前開發商就說他們的房子要拆,但是楊先生的房子是單位給的合法租賃房,之間存在著一些賠償問題的爭議,因此拖了很久。
自己雖然是釘子戶,但並不是那種大張獅子口的釘子戶,而只是開發商一直在用無賴行為拖著不能好好的商討,因此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當時的開發商給他的條件是只徵收他五十多平,然後會賠付他10萬多元,但是楊先生說這裡其實存在有一些貓膩。
開發商一直不把他衛生間、廚房等面積算上,因為對方給他的理由是他這些空間屬於違建,如果算上這些空間其實還應該給付楊先生更多的錢。雙方在這一點存在著一些爭執,因此沒有達成合意。楊先生面對媒體說,其實他的那些建築面積完全不是違建,只是開發商為了少賠一些錢而找的藉口罷了。
這件事一經媒體曝光,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眾多讀者都為楊先生抱怨不平認為他可以成為史上最慘的釘子戶。而開發商面對如此強大的社會輿論,最終也不得不低頭與楊先生在私底下達成了協議,雖然協商最後的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但不得不說,楊先生被損害的權益最終得到了伸張。
不得不說,其實隨著我國城市不斷地規劃改進,拆遷的問題也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而在拆遷這樣的事件中,也屢見不鮮一些開發商與住戶雙方強烈對峙的局面。在這樣激烈的對峙當中,往往存在著一些矛盾和根本的原因,因此也會導致一些比較偏激的行為。
但是我們所希望的是隨著城市規劃的進步,同樣的我們還需要的是市民文明的進步,在處理事件的過程中,雙方應該都彼此多思考一點兒,爭取在為我們的城市帶來更加美貌的外表的同時,也能美化我們自己的文明。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