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比較好奇一個問題——供電公司是如何知道有人在偷電的?那麼多人在用電,我就偷一點點,怎麼就被發現了呢?
比如說這起偷電的案件:
2019年6月,供電公司發現南通某10千伏線路線損出現較大波動,最大日損失電量達11000度,懷疑有竊電行為,經過排查,供電公司最終確定該線路上一家用電企業存在竊電行為,並向公安機關進行了通報,請求公安機關配合檢查。
用戶在鐵證面前供認不諱,承認竊電事實,公司對該用戶現場採取停電措施,拉掉柱上開關,並通知用戶次日至供電公司進行處理。7月4日,追補電量189855度,追補電費121848.94元,違約使用電費365546.81元。
看吧
你以為天衣無縫
其實漏洞百出!
那麼供電公司是
怎麼發現偷電行為的呢?
我們從以下四點說起:
一、不定期地巡查
每隔一段時間,供電公司員工都會進行營業普查,而且這個時間還是不規律的,尤其是夏天和冬天,高峰期會加大普查力度和範圍,逐一排查用戶電錶箱,判斷是否有人在竊電。線損較高的地方,可能是供電公司重點排查對象,任何竊電或異常用電都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
檢查人員對疑似竊電的電線進行電流檢查
二、高端的監控系統
供電公司有個高大上的監控系統,能夠監控電錶的24小時走動情況,還可以查詢每家每戶的用電量,通過對比有竊電嫌疑用戶的用電量,監控電壓和電流數據來判斷,如果某一戶的電錶在某一段時期波動比較明顯,可能就是有問題了。
三、警企聯動
在全市範圍內公安機關、供電企業開展常態化協作配合機制,統籌各種信息和技術等資源,聯手開展專項行動。建立公安、供電企業聯席會議,警企信息共享、問題同商、困難同處長效機制。組織開展破案攻堅、區域會戰、掛牌督辦,偵破一批竊電案件,整治一批竊電場所,查處一批竊電人員、摧毀一批竊電團夥。
四、智能電錶
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地方都已經安裝上了智能電錶,智能電錶除了我們一般的計量電量和欠費提醒外,還有功能強大的記錄監視和通信交互功能。智能電錶可以記錄開蓋時間、失壓、失流、斷相等實時信息,通過用電採集系統,供電企業可以實現對電錶的實時監控和通信。
任何細微的改動都會被電錶記錄,所以,千萬不要擅自改動電錶。
也有人會問
被抓到偷電,
有啥後果?
需要明確的是,竊電是違法的,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發現竊電的,除了要繳納盜竊的電量以及電費外,還要補交電費繳納三倍的違約費,而且會被終止供電,直到處理完竊電才恢復供電。嚴重的竊電行為,當事人還要處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竊電金額較大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竊電一般都是用戶自行私自改接線路,很容易產生漏電、過流、短路等安全隱患,從而導致觸電、著火、燒壞電器等事故,造成人身財產傷亡。
近三年來,南通全市共查處竊電955戶,追補電量961萬度。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有僥倖的心理,只要偷電,供電公司很快就會發現的!
最後,關於竊電
小編想說
珍愛生命,永不竊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