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課題報告研究

2020-12-23 騰訊網

Angela老師:2020年已經過去三季,身處新冠顛覆性變化的洪流當中,每個人都見證了歷史。

在學期初決定上網課那一刻起,我們就被迫接受調整自己學習的方式和步調。但得失相伴,病毒大流行與社會生活的巨變卻也是促使人們—特別是學生們—鍛鍊深度思考,冷靜觀察能力的最佳契機。

2020年2月寒假期間,中心發布新冠課題研究報告任務,並給出部分參考議題,身為學長的ALevel年級組的同學們展現了極大的興趣和參與度。

經過與老師的討論,同學們很快投入調研。AS同學選擇小組作業方式,A2同學選擇獨立作業方式,經過分工協作,反覆修訂,形成了精彩的課題報告成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AS小組課題:

《身處疫情的訊息洪波之中,我們該如何辯證思考》

(Nancy、Sally、Max、Angie、Clarence)

本學術報告從一個宏觀、客觀的角度出發,圍繞新冠疫情下社會的運作及對於疫情採取的措施所做的適時調整,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這些組織的運作模式,從中

得到如何使一個組織在情急意識下維護的井井有條。擴充思維,學生從中看到了利與弊的相對,看到了一個組織的分工、協作、人與人之間的互幫互助的精神。

Angela老師評論:本課題組以PPT形式介紹新冠病毒的產生和傳播,並對社會相關社會組織運作展開介紹分析;重點關注了社會組織在應對重大衛生突發事件時的表現,並結合實際效果進行獨立思考和分析,顯示同學們篩查信息,辨別信息,邏輯分析,獨立評價,客觀結論的能力。組員分工合作顯示出同學們協作創新的潛力,完整度很高,是一份優秀的報告。

A2獨立課題:

《2020年就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對疫情受益行業的具體分析》

(Jake)

本學術報告結合當今網際網路議題,運用發散性思維結合疫情做出了一份線下線上的醫療與網際網路結合的報告,全文沒有多餘贅述,簡單有力分析了網際網路與醫療的相輔相成,形成智慧醫療的強有力觀點,運用數據分析和處理大市場信息得出結論,文末給出建議,全文可以看出學生很強的思維擴充能力和對數據的敏感性很高。

Angela老師評論:Jake同學以學術論文格式提交本次報告,全文8000字,主要內容如圖所示。文章摘取三個行業進行重點分析,分別是網際網路,醫療,線上教育。作者認為此次危機雖然造成社會損失,但對於某些行業來說卻不乏發展的契機,破壞力和創造力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相伴相生的。作者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料,彙編為帶有自己獨立見解的完整報告,收穫很大。

A2 獨立課題:

《如何看待各地封城措施》

(Daniel)

本報告通過分析中美兩國數據對比,比較兩國不同的檢疫政策對2019-2020冠狀病毒的影響。全篇文章可以看出學生很強的邏輯思維,懂得用全球觀點去看待事物的本質,建立世界觀點,全文中英對照,可以看出學生很強的英語基礎。

Angela老師評論:Daniel同學以新聞報導的文本模式提交本次報告,全文2400字,中英文對照,對比分析中美兩國疫情期間封城措施的實施以及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內容完全原創,文筆流暢,重點突出,數據分析清晰有條理。作者進行中立冷靜的分析,並表達了自己獨立觀點,對於個人來說,收益良多,是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

A2 獨立課題:

《論我國中小微企業由疫情所遭困境及相關應對措施》

(Ken)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蔓延全球的傳染病,對我國生產、生活、經濟、文化等領域都來帶了影響。首先筆者依託中小企業現狀,分析了中小企業的困境。並以此提出相對的建議與思考;其次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已出臺的國家政策成效,並且提出後續政策建議。本文以最大限度幫助中小企業擺脫疫情影響為目的,為政府與企業的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可以看到學生對政策和企業的理解層面深入且透徹。

Angela老師評論:Ken同學以學術論文的形式提交本次研究報告,全文13000字。作者選取中小板中十家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具體分析其中的營業利潤、總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以及流動速率。以此來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以及發展能力四個方向判斷中小企業現狀。全文經過反覆修改,經過數周定稿,作者投入及大的熱情和精力,也迅速提升了自己論文寫作能力。雖然十家小企業的數據樣本偏小,不能完全支撐說明作者最終得出的結論,但是這個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的學習和實踐是極為珍貴的。整體來說,文章條理清晰,邏輯自洽,數據處理分析嚴謹科學,對於高中學生來說,該寫作過程是極為寶貴的鍛鍊和經驗。

除了上述同學的成果,還有很多同學也有原創文章,但由於網絡限制,數據信息收集受到影響,導致最終無法呈現完整的結果。但這個研究型學習的過程,讓每位同學都有不同的收穫。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學生為中心,教師給予方向性指導,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研究的先進方式,楓美中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結合課題,給同學們更多鍛鍊機會,爭取更大收穫。

以上內容為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院士提出新課題:研究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話風一轉,提出一個新課題:「環境傳人」,這是一個大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研究預防,更快篩查被傳染者。 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院士出席並鄭重提出這一新課題的。
  • 德陽市第一幼兒園省級課題開題報告論證會:課題研究為契機 幼小...
    2020年8月25日喜訊傳來,我園課題《基於幼小科學銜接下培養幼兒學習力路徑的研究》通過四川省教育學會的課題立項評審。12月16日懷著對教科研的熱忱,帶著對幼兒教育的思考,德陽市第一幼兒園迎來了省級課題《基於幼小科學銜接下培養幼兒學習力路徑的研究》的開題報告論證會。
  • 鍾南山提出新課題:關注新冠病毒 環境傳人,流感和新冠症狀一樣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一個新課題,科學家需要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7月以來,疫情複雜化。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傳播。」冷鏈包裝中的病毒會感染人嗎?導致感染的病毒濃度有多高?病毒能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防範措施。」
  • 中國信託業協會召開2020年信託業專題研究課題報告評審會議
    中國網財經11月19日訊為進一步推進2020年信託業專題研究工作,中國信託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於11月12日以線上會議形式召開2020年信託業專題研究課題報告評審會議。會議由協會會長、行業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中航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江濤主持,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常務)漆艱明出席會議,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以及12家課題牽頭單位共40餘人參加了會議。
  • 研究報告顯示:義大利一兒童去年底已攜帶新冠病毒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義大利科學家的一份報告顯示,研究人員去年11月在一名4歲兒童體內發現新冠病毒,這意味著新冠可能早在2019年11月中旬之前已在義大利傳播。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義大利《共和國報》9日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團隊發論文指出,該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4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 據報導,2019年11月30日,居住在米蘭市的一名4歲男童因出現呼吸道不適、嘔吐等症狀,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急診室。
  • 新手做課題研究怎麼寫研究背景?很多人敗在這兩點!
    新手做課題研究怎麼寫研究背景?很多人敗在這兩點!隨著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國家和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們也越來越希望自家孩子的授課老師專業能力更強。教師做課題研究一般是針對教育教學中讓人困惑並亟待解決的小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尋求解決的方法和途徑。
  • 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風險有多大?應當如何防控?
    長沙晚報12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近期,國內多地相繼出現散發疫情,除了報告新增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外,不少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表面也檢出核酸陽性。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環境傳人」風險究竟有多大?應當如何防控?23日,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進行了詳細解釋。
  • 新冠病毒的傳播真相正在被逐漸揭開
    首先是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在11月15日向媒體通報,新冠病毒2019年9月可能已在義大利傳播。 該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9年10月初採集的義大利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成功發現、分離了新冠病毒抗體,研究人員就此推定,2019年9月新冠病毒已經開始在義大利傳播。
  • 深入研究課題的國內外主要研究成果與現狀 是搞好科研的基礎
    所以寫好這個條目,要下大工夫進行資料檢索,佔有必需的學術資料是課題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礎。好在網際網路給課題研究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檢索條件,通過知網(www.cfed.cnki.net付費)可檢索所有的教育類報章雜誌發表的論文。其次要組織課題組學習研究學術資料,使課題組成員具備共同的學術基礎。為了提高學習效果,課題組可組織專題學術講座或座談會,交流學習體會,加深學術感悟。
  • 中國報告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關注民生事傳遞正能量 蘭溪人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國大陸首次報告了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澳研究報告稱有組織網絡水軍散播「新冠病毒為武漢實驗室製造生化...
    近日,據澳大利亞研究院發布的一份調查研究報告《如同病毒:新冠病毒錯誤信息的有組織散播》顯示,今年3月以來,一批有組織的網絡水軍在社交媒體上散布「新冠病毒為中國政府在武漢病毒研究所人為製造的生化武器」的陰謀論。
  • 澳大利亞新研究:廢水檢測有助於更早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當地時間12月10日,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公報稱,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以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病毒,該研究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
  • 新冠病毒研究最新報告—可能最早在印度次大陸傳播
    研究人員發現,印度和孟加拉國的菌株擁有最多的病毒多樣性。該論文認為:「突變最少的菌株的地理信息和菌株多樣性均表明,印度次大陸可能是最早發生人與人之間新冠病毒傳播的地方。」
  • 研究首次證實蚊子不能傳播新冠病毒
    PingWest品玩7月19日訊,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一項研究證實,新冠病毒不能通過蚊子傳播給人類。研究人員17日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新研究首次提供了確鑿的實驗數據,支持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蚊子不能傳播新冠病毒的論斷。關於新冠病毒是否能通過蚊子進行傳播的問題,WHO明確表示不能,稱「沒有信息或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蚊子傳播」。
  • 2020年度優秀課題研究成果和優秀課題研究組織單位獲獎名單
    2020年,中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密結合國資委黨委中心工作,積極組織各會員單位圍繞中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重大問題和現實挑戰,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課題研究成果。
  • 澳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於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
  • 《中國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研究報告》之粵港澳篇發布
    人民政協網5月16日珠海電 5月15日,《中國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研究報告》之粵港澳篇在珠海發布。來自北京、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六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線上發布會,共話大灣區企業抗疫之道,總結探討粵港澳企業抗擊疫情的經驗模式。
  • 明德華興:學校舉行湖南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開題論證會
    本網訊(通訊員 顏學兵)12月22日下午2點,明德華興中學唐娟老師主持的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基於微課資源矯正初中物理相異構想的教學實踐研究》開題論證會在樂誠堂錄播教室舉行。隨後課題主持人唐娟老師作了開題報告。她從課題研究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課題實施步驟及預期成果、課題研究人員及分工等方面作了詳細的闡述。與會專家在認真聽取了開題報告後,對該課題予以充分肯定,並就課題研究提出了許多指導性的建議。徐增暉認為課題實用價值高,有推廣意義。戴嶽為認為該課題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進行減負。
  • 首份新冠影響神經系統研究:有患者在出現新冠症狀前突發偏癱
    這是首份詳細揭示新冠病毒影響神經系統的文章。在此前大量的臨床觀察性報告中,COVID-19被大家熟知的症狀是發熱、咳嗽、腹瀉、疲勞等,同時也會表現出肺部CT異常。不過,新冠病毒對患者神經系統的影響還研究較少。論文通訊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波教授、神經內科李亞男教授。
  • 新研究!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這類人群易感
    一項針對義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資料圖 方非 攝這項研究17日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挪威等多國研究人員對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大約1600名新冠重症患者和大約2200名對照組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薈萃分析。結果研究人員不僅在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找到了一個新冠病毒易感基因位點,還發現ABO血型系統可能與新冠感染風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