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之都」南京多了一座濱江文學博物館!銀杏裡文化藝術街區開啟...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9月30日晚,作為南京首個開放式文化藝術街區——銀杏裡文化藝術街區,銀杏裡文化藝術周暨「2020南京文學季」在此正式開幕,文化藝術活動精彩不斷,這個長假歡迎來打卡!

  銀杏裡文化藝術街區位於建鄴區濱江公園內,道路兩側滿目銀杏樹林、櫻花樹林與沉浸式消費場景相結合,通過搭建文藝建築、擺放文學裝置、引入文藝品牌等方式,打造南京首個開放式文化藝術街區。

  值得一提的是,「銀杏裡」街區把散落的文化點集聚、放大,將文學在「可讀」「可看」的基礎上進一步演進為「可享」「可觸」的開放式文學博物館。

  金秋十月,銀杏裡文化藝術周暨「2020南京文學季」活動將青春上演。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學主題活動,將文學場景化,幫助人們在城市的每一隅發現曾經的文學蹤跡,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對文學可知可感,進一步渲染城市文學氛圍。

  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理事長潘谷平現場表示,未來將連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相關國際機構及其他世界文學之都城市,整合南京文學資源稟賦,發揮促進會在文脈資源共享、合作產業連結以及南京文投在舞臺演藝、內容生產、活動策劃等方面優勢,與建鄴區政府合作,將銀杏裡打造成為集「世界文學之都」沉浸體驗、市民會客廳、人氣打卡標杆等為一體的示範街區。

  這個雙節長假,「銀杏裡」為市民遊客捧出豐富的文化藝術「大餐」:10月1日舉行 「文學論壇,青春對談會」、10月2日舉行 「阿卡貝拉人聲合唱音樂會」;10月3日話劇團帶來「戲劇朗讀匯演·銀杏裡話劇」 ;10月4日 「今日之新,非遺樂器演出」上演;10月5日,舉行許磊的「文人筆會藝術沙龍」;10月6日 「說唱文學潮流文化季」;10月7日,由東方交響管樂團帶來「終歸杏裡,交響音樂書會」。

  建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銀杏裡」街區必將成為南京濱江會通古今、交相輝映的璀璨文化寶珠,成為便捷舒適、功能完善的活力休閒場所,成為匯聚周邊文化資源、綠色發展的轉型升級高地,吸引更多人走進「世界文學之都」。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劉雨薇 通訊員/建宣 攝影/邵丹 編輯/高若婷)

相關焦點

  • 南京首個開放式文化藝術街區落地建鄴「銀杏裡」
    中國江蘇網訊(建宣) 南京擁有極為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傳統文化積澱,擁有六朝古都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傳統文化大市。作為歷史名城,南京有對歷史文化傳承的責任。9月30日晚,在銀杏裡文化藝術街區主舞臺隆重舉行銀杏裡文化藝術周暨「2020南京文學季」開幕。
  • 南京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學之都」!有些城市適合來一趟文學之旅
    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找到並欣賞一座城的閃光點將是旅行一大樂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都會評選一批在各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創意城市今年的「文學之都>」席位收入我國江蘇省南京的囊中小鵝帶大家感受聯合國評選的文學城市選一個來一趟文學之旅吧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66座城市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南京入選「文學之都」,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 一周文藝:南京入選文學之都,麥家攜《人生海海》登陸微電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新一批「創意城市網絡」,南京入選「文學之都」。新一批共66座城市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其中南京入選「文學之都」,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稱號的城市。在申報期間,法國作家、2008年諾貝爾文學得主勒·克萊齊奧還為南京寫了推薦信。入選文學之都的城市,歐美有21個,亞洲只有2個,南京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亞洲第三個入選的城市。
  • 世界文學之都的「秦淮文脈」
    千古以來,秦淮河兩岸飄逸的六朝煙水氣、儒學書卷氣,共同濡染著文採與風流,萃聚成華夏文化史上一個個文學藝術的特色名片、一座座文學藝術的不朽豐碑。美麗的古都文學生輝,文韻璀璨,世代讀者為之傾倒,中外讀者為之陶醉。  而這些用無數詩人、文學家的神思和才情鑄就的文學作品,遍地春花似的爛漫了中國文化的天空,群星璀璨般地閃爍在中國文化的長空。歷史註定夫子廟、秦淮河與南京在中華文學藝術史上的地位,要以一種鮮明的儀式感表達出來。
  • 2020南京國際文學家駐地計劃:他們眼中的文學之都
    2019年10月31日,南京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學之都」。為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多樣性、城市包容性、國際互助互鑑理念,體現南京作為中國唯一一座世界文學之都的使命和擔當,為「創意城市網絡」團結合作做出積極貢獻,2020南京國際文學家駐地計劃如期啟動,得到了來自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多個世界文學之都城市的積極響應。
  • ...大咖論南京「文學之都」、這個當代藝術展不「高冷」|文藝周刊...
    「在保留藝術本體的基礎上,讓藝術下沉到生活各種場景,讓大家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讓藝術對生活的改變變得可觸及、可感知,讓每一位市民都能有機會參與到藝術之中,可以說本屆藝術博覽會開啟了『南京樣本』。」從「天下文樞」到世界「文學之都」,一古一今兩張文化名片的迭代,既開啟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理念的南京「新篇章」,也給南京城市的未來發展描繪了新的前景。下一步怎麼用好文學之都品牌?
  • 「江蘇網絡文學谷」落戶南京秦淮 打造文化產業新地標
    中國江蘇網7月30日訊 江蘇是文學大省,也是網絡文學大省。7月30日上午,江蘇網絡文學谷授牌儀式暨江蘇首屆網絡文學高端峰會在秦淮區南京科舉博物館舉辦。2017年,江蘇網絡文學出版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個億,約佔全國近十分之一。
  • 出走與還鄉,在文學翻譯中發現南京
    一門外語往往不僅僅是一門外語,它也是一種文學和文化,甚至是複數的文學和文化,對心靈的豐富和成熟都是非常有益的。  記者:杜拉斯和《小王子》在中國很熱,能否說說它們對今天的讀者有怎樣的啟示?  黃葒:我選擇翻譯和研究的對象,基本上都是從個人的文學品位出發,杜拉斯和聖艾克絮佩裡都是我喜歡的作家,就像塞居爾伯爵夫人、波伏瓦、薩岡一樣。
  • 繼 " 喵喵街 " 後,河西又一網紅街巷銀杏裡文化藝術廣場來了
    今天,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了" 銀杏裡文化藝術廣場 " 規劃設計方案批前公示,河西又一網紅街巷將啟動建設。據規劃,為加快「城市客廳」建設,提升綜合服務發展品質,彰顯現代化國際性圖示風尚,激發城市中心活力,擬對樂山路以西、金陵圖書館以南、江蘇大劇院以東、藝蘭齋美術館以北區域公園綠地進行環境提升,並增設少量公園配套,打造銀杏裡文化藝術廣場。
  • 「設計鬼才」朱贏椿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打造創意閱讀空間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常瓅 視頻/張雲鶴你好,「世界文學之都」南京!南京獲得「世界文學之都」稱號,成為中國首個獲此稱號的城市。除了南京毋庸置疑的深厚文化底蘊,巧奪天工的設計創意也為南京的文學傳播之路畫上點睛之筆。
  • 江蘇南京百戲園客棧預訂-熙南裡文化街區一家院子裡能聽戲的民宿
    居住之地需應景,古色古香與當地風土人情融合!四方宅院、白牆黛瓦、馬頭牆,在南京熙南裡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南京百戲園客棧」便入了景!一家院子裡能聽戲的客棧如今成了民俗博物館,藏有剪紙、皮影戲、絨花等民間手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百戲園客棧步行300米至夫子廟當地小吃街,臭豆腐、冰糖葫蘆、鴨血粉絲、雞汁回滷幹,赤豆小圓子,豆腐腦,還有街邊的小酒館…...
  • 散文家祝勇:用文學構築一座「紙上的故宮」
    散文家祝勇:用文學構築一座「紙上的故宮」 2019-04-22 12同年,祝勇的《紙天堂》和《辛亥年》出版,兩本書都與故宮(紫禁城)有關。  隨著對故宮研究的深入,祝勇寫出了更多關於故宮的作品。同時,通過祝勇的不斷修訂,《紙天堂》這本書近期以《遠路去中國》之名再版。《辛亥年》則成長為《最後的皇朝》。
  • 一周文化講座︱今天,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文學空間
    中國人的社會心態、文化、倫理,都和居住形態息息相關,居住美學深深滲透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之中。最近30年,中國以世界未見之速度建起了無數的新房子,這些房子支撐起了GDP,卻無法承載當代中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表達。空間是有限的,大體量新建築註定越來越少,中小型項目甚至改造和室內設計的項目成為了建築設計的新領域,這些為建築師走出事務所,走向市場,與用戶直接對接創造了條件。
  • 「荷蘭文學中國之行」即將啟動
    8月19-21日,荷蘭最頂級的文學家和作品來到廣州,在南國書香節系列活動「拙見·第三屆南方國際文學周」 唯一主賓國單元「荷蘭文學中國之行」現場,細述和展示不得不說的荷蘭文化、文學,並分享鮮為人知的荷蘭故事。作為南國書香節系列活動拙見·第三屆南方國際文學周唯一主賓國單元,「荷蘭文學中國行」由荷蘭文學基金會和南方國際文學周組委會聯合主辦。
  • 在現代與多元中不斷前行的上海文學
    與之相應的,中國的文學發展也在世界文學的圖景中,繪製了奪目的景致。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2019年南京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學之都」,都頗令國人尤其是文學愛好者歡欣鼓舞。從某種角度而言,這既折射了中國文學的當代發展,也彰顯了中國文學傳統的強大力量,可謂中國軟實力在文學領域的卓越體現。
  • 詩文文化:中國文學的源頭和高峰
    漢魏時期,有"漢魏文章半洛陽"之說。東晉以後,河南大族南遷,中原文人作品推動了江南文學的繁榮。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詩人中,河南有其二。宋詞的故鄉在開封,"梁園文學"的主陣地在商丘,都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                                     關於詩文文化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民族的精神與心靈史,也是文化的主要形態之一。
  • 南京超百億文旅地標近了
    以佔位城市濱江會客廳的時代格局,開啟一場濱水生活方式的世紀更新。、寵物空間、河岸步道、樹屋花海...一座島嶼一樣的濱江岸線公園,是孩子們嚮往的遊樂天堂,亦是都市青年娛樂的休閒聖地。這座人文書店將與讀者共同營造文化生活空間,分享閱讀生活的樂趣,未來將打造成為世界文學之都線下主會場,擬聯合國內知名高校打造文學研究基地。
  • 南京發起「共讀經典」國際文學作品領讀活動
    2020年4月23日,是南京成為世界文學之都後的第一個「世界讀書日」。書籍是人類智慧的體現,是人類經驗財富的結晶。書籍是我們內心生活的窗戶,也是通往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與理解的大門。南京文學之都促進中心主任袁爽介紹,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環境下,這個讀書日顯得格外特殊。
  • 「把南京帶回家」!城市文創:和城市文化共生長
    2020中國南京周以一枚南京六朝人面紋瓦當作為起點,發起「文化中的力量」——全球微笑傳遞活動,邀請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高等院校、藝術展會、展演團體等60多家文化機構組織,在境內外社交媒體傳遞帶有「微笑」元素的藝術作品,旨在讓人們在人類文明遺珍中汲取戰勝困難的勇氣
  • 一周文化講座│八十年代,我們的文學回憶
    原標題:一周文化講座│八十年代,我們的文學回憶七十年代末,她與友人辦《三三》集刊,吟詠中國禮樂風景,那是一生的文學起點;同一時期,大陸《今天》創刊,以朦朧詩開啟的八十年代反叛傳統,擁抱西方文學實驗。兩岸的八十年代有不一樣的文學風景和時代精神,對文學傳統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我們邀請五位華語文學作家,帶我們回到當年的文學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