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批覆來啦!

2020-12-12 澎湃新聞

12月24日,四川省民政廳官網對外發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4號)」

具體調整方向如下:

一、關於龍泉驛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撤銷西河鎮,設立西河街道,以原西河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西河街道的行政區域,西河街道辦事處駐成洛路3789號。

2、撤銷柏合鎮,設立柏合街道,以原柏合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柏合街道的行政區域,柏合街道辦事處駐鯨龍路451號。

3、撤銷黃土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洪安鎮管轄,洪安鎮人民政府駐均安街1號。

4、撤銷茶店鎮、萬興鄉,將原茶店鎮和原萬興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山泉鎮管轄,山泉鎮人民政府駐東街社區中街99號。

二、關於青白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5、撤銷祥福鎮、大同鎮、龍王鎮、紅陽街道,設立大同街道。

將原祥福鎮所轄毗河中心線以西北,原大同鎮所轄大同路中心線以西南與青白江大道中心線以東南、文瀾路中心線以南與黃金路延長線中心線以南,大彎街道所轄文瀾路中心線以西南與智慧產業大道中心線以東南行政區域劃歸城廂鎮管轄,城廂鎮人民政府駐大南街70號。

將原祥福鎮所轄毗河中心線以東南和原龍王鎮行政區域劃歸姚渡鎮管轄,姚渡鎮人民政府駐姚渡上街288號。

將原紅陽街道所轄智慧產業大道中心線以東南,大彎街道所屬大夫東路中心線以西南、大夫北路中心線以東南,青華東路中心線以西南、大彎南路中心線以東南、團結東路中心線以西南與文瀾路中心線以東北行政區域劃歸大同街道管轄。調整後,大同街道轄原大同鎮所屬大同路中心線以東北、青白江大道中心線以西北、黃金路延長線中心線以北與文瀾路中心線以東北,大彎街道所轄大夫東路中心線以西南、大夫北路中心線以東南,青華東路中心線以西南、大彎南路中心線以東南、團結東路中心線以西南與文瀾路中心線以東北,原紅陽街道所屬智慧產業大道中心線以東南行政區域,大同街道辦事處駐同心大道388號。

6、將大彎街道所轄智慧產業大道中心線以西北和原紅陽街道所轄智慧產業大道中心線以西北、團結中路與團結西路中心線以西南、華金大道一段中心線以南、成綿高速路中心線以西行政區域劃歸彌牟鎮管轄,彌牟鎮人民政府駐彌牟上街1號。

7、撤銷人和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福洪鎮管轄;將福洪鎮勝利村、幸福村、團結村劃歸清泉鎮管轄,清泉鎮人民政府駐青石路68號。調整後,福洪鎮轄原人和鄉和進步村、民主村、先鋒村、字庫村、攔衝村、杏花村,福洪鎮人民政府駐隆盛街34號。

三、關於新都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8、撤銷龍橋鎮、新繁鎮,設立新繁街道,以原龍橋鎮和原新繁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新繁街道的行政區域,新繁街道辦事處駐繁清路413號。

9、撤銷木蘭鎮、石板灘鎮,設立石板灘街道,以原木蘭鎮和原石板灘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石板灘街道的行政區域,石板灘街道辦事處駐東風西街66號。

10、撤銷馬家鎮、斑竹園鎮,設立斑竹園街道,以原馬家鎮和原斑竹園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斑竹園街道的行政區域,斑竹園街道辦事處駐復興街66號。

11、撤銷新民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軍屯鎮管轄,軍屯鎮人民政府駐金府路88號。

12、撤銷泰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都街道管轄,新都街道辦事處駐育英路838號。

四、關於溫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3、撤銷永盛鎮、金馬鎮,設立金馬街道,以原永盛鎮和原金馬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金馬街道的行政區域,金馬街道辦事處駐錦蓉街98號。

14、撤銷永寧鎮,設立永寧街道,以原永寧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永寧街道的行政區域,永寧街道辦事處駐隆興街36號。

五、關於雙流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5、撤銷萬安鎮,設立萬安街道,以原萬安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萬安街道的行政區域,萬安街道辦事處駐麓山大道二段669號。

16、撤銷正興鎮,設立正興街道,以原正興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正興街道的行政區域,正興街道辦事處駐廣東街248號。

17、撤銷興隆鎮,設立興隆街道,以原興隆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興隆街道的行政區域,興隆街道辦事處駐正街53號。

18、撤銷煎茶鎮,設立煎茶街道,以原煎茶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煎茶街道的行政區域,煎茶街道辦事處駐正溪下街19號。

19、撤銷新興鎮、白沙鎮,設立新興街道,以原新興鎮和原白沙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新興街道的行政區域,新興街道辦事處駐晨曦街16號。

20、撤銷籍田鎮、大林鎮,設立籍田街道,以原籍田鎮和原大林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籍田街道的行政區域,籍田街道辦事處駐東街46號。

21、撤銷太平鎮、合江鎮,設立太平街道,以原太平鎮和原合江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太平街道的行政區域,太平街道辦事處駐政府街999號。

22、撤銷永興鎮、三星鎮,設立永興街道,以原永興鎮和原三星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永興街道的行政區域,永興街道辦事處駐世紀街55號。

23、撤銷金橋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彭鎮管轄,彭鎮人民政府駐交通路三段70號。

24、撤銷勝利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黃水鎮管轄,黃水鎮人民政府駐順河上街1號。

六、關於郫都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25、撤銷新民場鎮、安德鎮,設立安德街道,以原新民場鎮和原安德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安德街道的行政區域,安德街道辦事處駐政府路2號。

26、撤銷紅光鎮,設立紅光街道,以原紅光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紅光街道的行政區域,紅光街道辦事處駐高店路東段39號。

27、撤銷犀浦鎮,設立犀浦街道,以原犀浦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犀浦街道的行政區域,犀浦街道辦事處駐國寧西路142號。

28、撤銷德源鎮,設立德源街道,以原德源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德源街道的行政區域,德源街道辦事處駐興德街78號。

29、撤銷安靖鎮,設立安靖街道,以原安靖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安靖街道的行政區域,安靖街道辦事處駐方碑社區金河路217號。

30、撤銷團結鎮,設立團結街道,以原團結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團結街道的行政區域,團結街道辦事處駐府河順街1號。

31、撤銷花園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友愛鎮管轄,友愛鎮人民政府駐東街二段279號。

32、撤銷唐元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唐昌鎮管轄,唐昌鎮人民政府駐梧桐路118號。

33、撤銷古城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三道堰鎮管轄,三道堰鎮人民政府駐汀沙街69號。

七、關於簡陽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34、撤銷東溪鎮、平泉鎮、飛龍鄉、五星鄉,設立東溪街道和平泉街道。

將原東溪鎮江南社區、大河村、陽公村、松柏村、雙河村、尖山村、萬古村、石梯村、泉合村和原平泉鎮黃嶺村、龍溪村、石馬村以及射洪壩街道涼水社區、星光社區、元燈社區、東溪社區、園藝社區、新陽村、李八村、奎星村、二合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溪街道管轄,東溪街道辦事處駐東溪大道403號附2、3、4號。

將原東溪鎮裕民村、鳳凰村、新勝村、建政村、桂林村、易家村和石鐘鎮長順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射洪壩街道管轄。調整後,射洪壩街道轄射洪壩社區、東濱路南段社區、解放路社區、筒車路社區、蜀陽社區、沱江社區、水東社區、鐵堰社區、劉家村、柳林村、裕民村、鳳凰村、新勝村、建政村、桂林村、易家村、長順村,射洪壩街道辦事處駐民生路67號。

以原平泉鎮龍泉寺社區、龍泉村、竹灣村、鐵佛村、石盤村、荷橋村、白合村、石子村、白楊溝村、新橋村、長春村、進步村、勝華村、楊家寺村和原飛龍鄉、原五星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平泉街道的行政區域,平泉街道辦事處駐後新街53號。

35、撤銷平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鐘鎮管轄。將石鐘鎮民主村劃歸青龍鎮管轄,青龍鎮人民政府駐長壽街152號。

調整後,石鐘鎮轄原平窩鄉和龍頸街社區、長溝村、義學村、前鋒村、山泉村、新華村、勝鋒村、黃連村、天鵝村、均樂村、民強村、石王村、石河村、五桂村所屬行政區域,石鐘鎮人民政府駐龍頸街55-5號。

36、撤銷楊柳街道、石橋鎮、養馬鎮、太平橋鎮、靈仙鄉、周家鄉和石盤鎮,設立石橋街道、赤水街道、石盤街道和養馬街道。

以原楊柳街道大街社區、紅星橋社區、團結村、上安村、楊柳村、天星村、利民村和原石橋鎮渡壩村、柏香村、野貓村、陳家壩村、菱角村、石廠堰村、黃泥堰村、永愛村、虎山村、皂角村、火燒店村以及原養馬鎮大坪村所屬行政區域為石橋街道的行政區域,石橋街道辦事處駐江西街49號。

以原楊柳街道增產村和原石橋鎮先明村、永久村、永達村、筆架村、走馬村、同心村、燕子村、同合村、建合村、二峨村、三溪村、萬家堂村、黃竹村、深灣村、方家寺村、回龍寺村、萬家壩村、玉皇村以及原太平橋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赤水街道的行政區域,赤水街道辦事處駐回龍大道5號。

以原石橋鎮佘家村、窩窩店村和原周家鄉、原石盤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石盤街道的行政區域,石盤街道辦事處駐金龍山莊南路375號。

以原養馬鎮鐵東社區、鐵西社區、海大社區、長嶺社區、七裡村、小溝村、田樸村、新路村、慄坪村、荷花村、田家壩村、熊家篇村、順江村、三元村、石洞村、馬槽溝村、獅子巖村、松樹灣村和原靈仙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養馬街道的行政區域,養馬街道辦事處駐天華街69號。

37、撤銷老君井鄉、賈家鎮,設立賈家街道,以原老君井鄉和原賈家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賈家街道的行政區域,賈家街道辦事處駐中心西路70號。

38、撤銷丹景鄉、新民鄉,設立丹景街道,以原丹景鄉和原新民鄉所屬行政區域為丹景街道的行政區域,丹景街道辦事處駐新湖街社區天府路80號。

39、撤銷福田鄉,設立福田街道,以原福田鄉所屬行政區域為福田街道的行政區域,福田街道辦事處駐富興街68號。

40、撤銷玉成鄉,設立玉成街道,以原玉成鄉所屬行政區域為玉成街道的行政區域,玉成街道辦事處駐利民街143號。

41、撤銷三岔鎮,設立三岔街道,以原三岔鎮所屬行政區域為三岔街道的行政區域,三岔街道辦事處駐三岔街6號。

42、撤銷草池鎮,設立草池街道,以原草池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草池街道的行政區域,草池街道辦事處駐絳溪街116號。

43、撤銷石板凳鎮,設立石板凳街道,以原石板凳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石板凳街道的行政區域,石板凳街道辦事處駐虎山街134號。

44、撤銷五指鄉、高明鄉,設立高明鎮,以原五指鄉和原高明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高明鎮的行政區域,高明鎮人民政府駐建設路50號。

45、撤銷武廟鄉,設立武廟鎮,以原武廟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武廟鎮的行政區域,武廟鎮人民政府駐同新路7號。

46、撤銷壯溪鄉,設立壯溪鎮,以原壯溪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壯溪鎮的行政區域,壯溪鎮人民政府駐上街144號。

47、撤銷宏緣鄉,設立宏緣鎮,以原宏緣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宏緣鎮的行政區域,宏緣鎮人民政府駐渡口街15號。

48、撤銷望水鄉、雷家鄉,設立雷家鎮,以原望水鄉和原雷家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雷家鎮的行政區域,雷家鎮人民政府駐永府街137號。

49、撤銷海螺鄉、壇罐鄉,設立海螺鎮,以原海螺鄉和原壇罐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海螺鎮的行政區域,海螺鎮人民政府駐壇罐街24號。

50、撤銷清風鄉、董家埂鄉,設立董家埂鎮,以原清風鄉五馬橋村、尊恭村、付家坪村、盤灣村、宋家灣村、板廟村、小河村和原董家埂鄉所屬行政區域為董家埂鎮的行政區域,董家埂鎮人民政府駐太平寺街149號。

將原清風鄉謝塘村、枇杷村、幹裡溝村、潘家溝村、汪家橋村、三清廟村、藕塘村、萬角村、鄢家坪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蘆葭鎮管轄,蘆葭鎮人民政府駐南華街25號。

51、撤銷普安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禾豐鎮管轄,禾豐鎮人民政府駐裕民街220號。

52、撤銷同合鄉、新星鄉,將原同合鄉和原新星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三星鎮管轄,三星鎮人民政府駐隆都路10號。

53、撤銷安樂鄉、平息鄉,將原安樂鄉和原平息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施家鎮管轄,施家鎮人民政府駐施樂路132號。

54、撤銷金馬鎮、五合鄉,將原金馬鎮和原五合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雲龍鎮管轄,雲龍鎮人民政府駐雲西街40號。

55、撤銷永寧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江源鎮管轄,江源鎮人民政府駐鑫源街186號。

56、撤銷老龍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鎮金鎮管轄,鎮金鎮人民政府駐金橋新街38號。

57、將十裡壩街道更名為新市街道。

58、將新市鎮更名為楊家鎮。

八、關於都江堰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59、撤銷中興鎮、玉堂鎮,設立玉堂街道,以原中興鎮和原玉堂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玉堂街道的行政區域,玉堂街道辦事處駐玉府街733號。

60、撤銷向峨鄉、蒲陽鎮,設立蒲陽街道,以原向峨鄉和原蒲陽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蒲陽街道的行政區域,蒲陽街道辦事處駐上陽街319號。

61、撤銷永豐街道,將原永豐街道聯盟社區、友愛社區、永豐社區、新聯社區、永壽社區、石馬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幸福街道管轄,幸福街道辦事處駐都江堰大道299號;將原永豐街道民豐社區、民主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奎光塔街道管轄,奎光塔街道辦事處駐江安河東路下段25號。

62、撤銷胥家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天馬鎮管轄,天馬鎮人民政府駐車碧路375號。

63、撤銷崇義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聚源鎮管轄,聚源鎮人民政府駐鑫苑街二巷60號。

64、撤銷柳街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羊鎮管轄,石羊鎮人民政府駐竹瓦社區9組71號。

65、撤銷大觀鎮、安龍鎮,將原大觀鎮和原安龍鎮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城山鎮管轄,青城山鎮人民政府駐上善北路8號。

九、關於彭州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66、撤銷隆豐鎮、軍樂鎮,設立隆豐街道,以原隆豐鎮和原軍樂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隆豐街道的行政區域,隆豐街道辦事處駐興府街103號。

67、撤銷濛陽鎮、三界鎮,設立濛陽街道,以原濛陽鎮和原三界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濛陽街道的行政區域,濛陽街道辦事處駐濛海街1號。

68、撤銷致和鎮,設立致和街道,以原致和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致和街道的行政區域,致和街道辦事處駐天彭大道365號。

69、撤銷新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通濟鎮管轄;將通濟鎮思文場社區、官田村、姚家村、天生橋村、梓柏村、雙楊村、澗安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鹿鎮管轄,白鹿鎮人民政府駐思文街300號。調整後,通濟鎮轄原新興鎮和景山社區、通濟場社區、崇德村、紅山村、大坪村、筒西村、麻柳村、花溪村、春芽村、黃村、橋樓村、羊叉村、龍定村所屬行政區域,通濟鎮人民政府駐三明路3號。

70、撤銷小魚洞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門山鎮管轄,龍門山鎮人民政府駐復興路331號。

71、撤銷磁峰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桂花鎮管轄,桂花鎮人民政府駐金桂西街264號。

72、撤銷紅巖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敖平鎮管轄,敖平鎮人民政府駐敖興街85號。

73、撤銷昇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九尺鎮管轄,九尺鎮人民政府駐興隆街114號。

十、關於邛崍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74、撤銷寶林鎮和前進鎮,將原寶林鎮和臨邛街道金鼓社區1、2、3、7、8、9、10、11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文君街道管轄,文君街道辦事處駐朱水碾街32號。

將原前進鎮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臨邛街道管轄。調整後,臨邛街道轄原前進鎮和洪川社區、文星社區、文昌宮社區、龍興寺社區、考棚社區、北壇社區、蜚虹社區、三好社區、馬蹄社區、北鷺社區、鶴鳴社區、西江村、盤陀村、鹽壩村、紅旗村、喻坎村、勝利村、晨陽村、金鵝村、東鄉村、關家村、八角村、葫蘆村、元興村、石燕村、柏樹村以及金鼓社區4、5、6、12、13、14組所屬行政區域,臨邛街道辦事處駐蜚虹路136號。

75、撤銷水口鎮、大同鄉和茶園鄉,設立大同鎮。將原水口鎮和原大同鄉永興社區、青坪村、中華村、景溝村、孔家山村、陶壩村、鹽水村、周溝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大同鎮管轄,大同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121號。

將原茶園鄉和原大同鄉幹塘村、陳院村、古坪村、會龍村、建中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桑園鎮管轄,桑園鎮人民政府駐下新街15號。

76、撤銷固驛鎮、牟禮鎮、羊安鎮、回龍鎮、高埂鎮和冉義鎮,設立固驛街道、羊安街道和高埂街道。

以原固驛鎮和原牟禮鎮新街社區、迎祥村、鳳林村、三河村、龍鳳村、小塘村、楊柳村、開元村所屬行政區域為固驛街道的行政區域,固驛街道辦事處駐卷洞橋街102號。

以原牟禮鎮永豐社區、牟禮社區、曹店村、烏木村、龍凼村、趙塔村、同錄村、兩河村、清河村和原羊安鎮、原回龍鎮、原高埂鎮七裡村所屬行政區域為羊安街道的行政區域,羊安街道辦事處駐界牌村1組1號。

以原高埂鎮高橋社區、聯合村、中安村、和平村、光明村、高埂村和原冉義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高埂街道的行政區域,高埂街道辦事處駐民主路2號。

77、撤銷臥龍鎮、孔明鄉,設立孔明街道,以原臥龍鎮和原孔明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孔明街道的行政區域,孔明街道辦事處駐龍府路149號。

78、撤銷高何鎮,將原高何鎮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天台山鎮管轄;將天台山鎮紫荊村、楊田村、土溪村、天井村、馮壩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夾關鎮管轄,夾關鎮人民政府駐解放街55號。調整後,天台山鎮轄原高何鎮和三角社區、紀紅村、鳳樂村、馬坪村、清水村所屬行政區域,天台山鎮人民政府駐長徵大道17號。

79、撤銷道佐鄉,將原道佐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臨濟鎮管轄;將臨濟鎮青華社區、鄭航村、包塘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平樂鎮管轄,平樂鎮人民政府駐新興街139號。調整後,臨濟鎮轄原道佐鄉和黃廟社區、涼水村、瑞林村、喻崗村所屬行政區域,臨濟鎮人民政府駐東街47號。

80、將南寶山鎮茶板村、金甲村、常樂村、大葫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火井鎮管轄,火井鎮人民政府駐狀元路288號附1號。

十一、關於崇州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81、撤銷羊馬鎮,設立羊馬街道,以原羊馬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羊馬街道的行政區域,羊馬街道辦事處駐中白路2號。

82、撤銷三江鎮,設立三江街道,以原三江鎮所屬行政區域為三江街道的行政區域,三江街道辦事處駐橋東路134號。

83、撤銷江源鎮,設立江源街道,以原江源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江源街道的行政區域,江源街道辦事處駐清文路1號。

84、撤銷大劃鎮,設立大劃街道,以原大劃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大劃街道的行政區域,大劃街道辦事處駐人和路68號。

85、設立崇慶街道,將崇陽街道仁裡社區、三和社區、白碾社區、朱氏街社區、西橋社區、彭廟村、水陸村、同心村、羅墩村、清平村、紅橋村、東泉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崇慶街道管轄,崇慶街道辦事處駐華興西路139號。

86、撤銷雞冠山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文井江鎮管轄,文井江鎮人民政府駐大同溫泉小鎮168號。

87、撤銷公議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元通鎮管轄,元通鎮人民政府駐永渠北街204號。

88、撤銷三郎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街子鎮管轄,街子鎮人民政府駐味江大道北段97號。

89、撤銷濟協鄉、錦江鄉,將原濟協鄉和原錦江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道明鎮管轄,道明鎮人民政府駐白塔湖大道130號。

90、撤銷王場鎮、燎原鄉,將原王場鎮和原燎原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頭鎮管轄,白頭鎮人民政府駐甘泉街9號。

91、撤銷榿泉鎮、集賢鄉,將原榿泉鎮和原集賢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隆興鎮管轄,隆興鎮人民政府駐香樟社區府青路113號。

92、撤銷崇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廖家鎮管轄,廖家鎮人民政府駐白雲路2號。

93、撤銷梓潼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勝鎮管轄,觀勝鎮人民政府駐天裕東街28號。

十二、關於金堂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94、撤銷清江鎮、官倉鎮,設立官倉街道,以原清江鎮和原官倉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官倉街道的行政區域,官倉街道辦事處駐中孚街206號。

95、撤銷棲賢鄉、三星鎮,設立棲賢街道,以原棲賢鄉和原三星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棲賢街道的行政區域,棲賢街道辦事處駐橘鄉路319號。

96、撤銷平橋鄉、高板鎮,設立高板街道,以原平橋鄉和原高板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高板街道的行政區域,高板街道辦事處駐興橋社區商業街42號。

97、撤銷白果鎮,設立白果街道,以原白果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白果街道的行政區域,白果街道辦事處駐文武宮街63號。

98、撤銷淮口鎮,設立淮口街道,將原淮口鎮所屬行政區域和三溪鎮三聖社區、白廟村、明月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淮口街道管轄,淮口街道辦事處駐學府路1號。

99、撤銷隆盛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轉龍鎮管轄,轉龍鎮人民政府駐黃桷椏大道140號。

100、撤銷廣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篙鎮管轄,竹篙鎮人民政府駐竹富路6號。

十三、關於新津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01、撤銷普興鎮、金華鎮,設立普興街道,以原普興鎮和原金華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普興街道的行政區域,普興街道辦事處駐新中路33號。

102、撤銷花橋鎮,設立花橋街道,以原花橋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花橋街道的行政區域,花橋街道辦事處駐白鶴東路1號。

103、撤銷花源鎮,設立花源街道,以原花源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花源街道的行政區域,花源街道辦事處駐正源路88號。

104、撤銷文井鄉、新平鎮,設立寶墩鎮,以原文井鄉和原新平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寶墩鎮的行政區域,寶墩鎮人民政府駐龍泰路8號。

105、撤銷方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安西鎮管轄,安西鎮人民政府駐安西街120號。

106、撤銷鄧雙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商鎮管轄,永商鎮人民政府駐君山路199號。

十四、關於大邑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07、撤銷沙渠鎮、董場鎮、蔡場鎮、上安鎮、韓場鎮、蘇家鎮、三岔鎮、斜源鎮和青霞鎮,設立沙渠街道和青霞街道。

將原沙渠鎮和原董場鎮龍華社區、龍興社區、鐵溪社區、鳳冠社區、昌明街社區、祥和村、雙河村以及原蔡場鎮蔡場社區、雲南村、萬延村、樹德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沙渠街道管轄,沙渠街道辦事處駐方圓路120號。

將原董場鎮正雄社區、白馬村、興隆村,原蔡場鎮萬石社區、新福村,原上安鎮,原韓場鎮,原蘇家鎮香林村、永興村、虹橋社區、復興社區、安合村,原三岔鎮高山社區、趙庵村、山墩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安仁鎮管轄,安仁鎮人民政府駐千禧街188號。

將原三岔鎮梅花社區、慶餘村、三柏村、東升村、七一村、白衣村、湧泉村、永樂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王泗鎮管轄。

將王泗鎮黃土村、義興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晉原街道管轄;將王泗鎮西安村、燈籠社區、楊店村、李安村、龍橋村、豐都村、文筆村和䢺江鎮寶珠村、高壩村以及原斜源鎮盤石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場鎮管轄,新場鎮人民政府駐思安北路79號。調整後,王泗鎮轄梅花社區、福田社區、新慶社區、慶餘村、三柏村、東升村、七一村、白衣村、湧泉村、永樂村、且埂村、飛羊村、五家村、廟灣村、尚河村、孟姜村、黎庵村、靜林村所屬行政區域,王泗鎮人民政府駐蜀源路299號。

將原斜源鎮太平社區、三元場村、六坪村、江源村、大鵬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䢺江鎮管轄。調整後,䢺江鎮轄䢺源社區、下壩社區、太平社區、魚泉村、香桂村、虎崗村、田園村、華山村、上壩村、馬橋村、雷山村、三元場村、六坪村、江源村和大鵬村,䢺江鎮人民政府駐翰林街39號。

將原蘇家鎮梓橦村、原青霞鎮和晉原街道子龍街社區、晉王社區、芙蓉社區、錦屏社區、元通社區、紅光社區、東街社區、大樹社區、長春路社區、興隆社區、潘家壩社區、玉龍社區、邑新社區、駟馬社區、鴛鴦社區、鎮東村、邑溪村、伯樂村、晉義村、龍華村、幹溪村、七裡村、青屏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霞街道管轄,青霞街道辦事處駐西嶺大道164號。

調整後,晉原街道轄北街社區、南街社區、西街社區、蓮興社區、南苑社區、建華社區、桃源社區、官渡社區、嶽江社區、斜江社區、坪域村、華三村、馬王村、金龍村、梁坪村、清江村、鳳凰村、友誼村、新樂村、五童村、黃土村、義興村所屬行政區域,晉原街道辦事處駐鶴翔大道284號。

108、撤銷霧山鄉、鶴鳴鄉,設立鶴鳴鎮,以原霧山鄉和原鶴鳴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鶴鳴鎮的行政區域,鶴鳴鎮人民政府駐川王街2號。

109、撤銷金星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悅來鎮管轄,悅來鎮人民政府駐惠通街52號。

十五、關於蒲江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10、撤銷光明鄉,將原光明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鶴山街道管轄,鶴山街道辦事處駐春江巷3號。

111、撤銷長秋鄉、壽安鎮,設立壽安街道,以原長秋鄉和原壽安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壽安街道的行政區域,壽安街道辦事處駐政府街10號。

112、撤銷復興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西來鎮管轄,西來鎮人民政府駐壽臥路166號。

113、撤銷白雲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朝陽湖鎮管轄,朝陽湖鎮人民政府駐溫泉路233號。

上述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全省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會議精神,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尊重和順應城鄉發展規律,加強黨的領導,注重總體規劃,體現改革精神,著力推進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構建適應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符合新時代基層政權建設定位、經濟實力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高的鄉鎮行政管理體制。要堅持順向優化鄉鎮區劃版圖,落實「五個不」的政策要求,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土管理法規政策,統籌做好改革的前後篇文章,真正把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本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並更新行政區劃圖。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加強監督指導,做好輿情監測和綜合應對工作,確保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有序穩妥實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完成情況要及時向省政府報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23日

原標題:《成都市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批覆來啦!》

相關焦點

  •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獲批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4日訊(記者 胡旭陽)12月24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省民政廳官網獲悉,省政府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全文批覆如下。  成都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於龍泉驛區等15個區(市)縣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成府〔2019〕145號)收悉。經研究,現批覆如下。  一、關於龍泉驛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撤銷西河鎮,設立西河街道,以原西河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西河街道的行政區域,西河街道辦事處駐成洛路3789號。
  • 成都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獲批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丹)記者12月24日從省民政廳官網獲悉,23日,省政府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批覆如下。二、關於青白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5、撤銷祥福鎮、大同鎮、龍王鎮、紅陽街道,設立大同街道。
  • 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拉開大幕:5個城市擴容,3地撤縣設市
    自今年6月起,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大幕拉開,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發稿,共有成都、長春、煙臺、邢臺、蕪湖等5個城市完成擴容,青海同仁縣、江西龍南縣、安徽蕪湖縣等3個縣完成撤縣設市。所謂城市「擴容」,一般通過「撤縣設區」來完成,即將縣或縣級市轉變為市轄區,這樣一來,此前相對獨立的縣域便可納入市管轄,統籌發展。
  • 我州12個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獲批,道孚縣這樣調整!
    據四川省民政廳官網消息,6月17日,四川省政府批覆,同意甘孜藏族自治州調整雅江縣等12個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三、關於爐霍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九)撤銷斯木鎮、宜木鄉,設立蝦拉沱鎮,以原斯木鎮和原宜木鄉所屬行政區域為蝦拉沱鎮的行政區域,蝦拉沱鎮人民政府駐蝦拉沱村1組83號。
  • 鹽城市大豐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獲省政府批覆
    省政府關於調整鹽城市大豐區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蘇政復〔2018〕15號)鹽城市人民政府:你市《關於大豐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鹽政發〔2017〕93號)收悉。現批覆如下:一、同意撤銷大豐區大中鎮。以原大中鎮的新東苑、高新、裕華3個居委會和阜南、阜豐、豐裕、萬豐、朝榮、海防、天祥、海豐8個村委會區域為豐華街道行政區域,豐華街道辦事處駐高新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五一路1號。三、同意設立大豐區大中街道。
  • 巴中市巴州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出爐 7個鄉鎮或將撤銷
    人民網成都10月22日電 10月21日,記者從巴州區民政局獲悉:日前,該區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出爐,擬將現有32個個鄉鎮(街道)減少至25個,其中,減少鄉6個、鎮1個。
  • 德陽、廣安、雅安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批
    據四川省民政廳官網消息,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德陽市旌陽區等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廣安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雅安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二、關於前鋒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九)撤銷小井鄉,將原小井鄉溫江村、小良村、蓮花村、大良村、生龍村、倒石村、珠石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閣鎮管轄,觀閣鎮人民政府駐府南路1號。
  • 成都、廣元、巴中、甘孜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批
    從四川省民政廳官網獲悉,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成都市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廣元市青川縣等4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巴中市巴州區等3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甘孜州康定市等6縣(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 四川3市鄉鎮行政區劃大調整 - 四川發布
    針對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四川自貢、遂寧、南充、宜賓等市召開相關會議布置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自8月宜賓市進行了鄉鎮行政區調整後詳情→最新!四川一市鄉鎮行政區劃大調整自貢市、遂寧市、南充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又有新動作↓↓↓據四川省民政廳官網消息,省政府批覆同意自貢市、遂寧市、南充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 蕪湖擬大規模調整區劃:兩區合併兩縣改區,下一步無為設市
    區劃調整7年後,經濟總量僅次於省城合肥的安徽第二經濟大市蕪湖,正在實質性推動新一輪、大規模區劃調整。近日,一份題為《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補充蕪湖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有關情況的報告》(皖政【2018】45號)的文件在網絡上流傳。
  • 安徽蕪湖市行政區劃新調整
    安徽省蕪湖市政府辦公室近日答覆網友問詢時透露了該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中的部分信息。記者注意到,回復透露,「蕪湖市區劃調整方案中涉及三山區區劃調整內容」。回復稱,「經查,2018年7月安徽省批覆《蕪湖市省級以上開發區優化整合方案》,蕪湖市政府將批覆及時轉發全市各開發區,要求『長江大橋開發區管委會負責牽頭會同三山區政府,將三山經濟開發區整體併入長江大橋開發區』。
  • 河北邢臺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支持威縣、寧晉等縣撤縣改市
    12月15日,《邢臺日報》全文刊發了12月9日中國共產黨邢臺市第九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邢臺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建議》提到了邢臺市今年上半年該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內容。
  • 縣改市浪潮來了?一篇文章帶你讀懂中國行政區劃
    這是今年全國第12個「撤縣設市」案例,今年還有3個月,新增縣級市卻已高達去年兩倍。我國的行政區劃調整並不罕見,行政區劃本身也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內容,但多數人卻並不十分了解我國的行政區劃體系。省直管縣中的縣級市,有時也被稱為省直管市。省、地、鄉三級體系:這種類型主要存在我國不設區的市。這裡的不設區的市特指未設市轄區的地級市,在地級市下直接是鄉鎮或街道辦事處等鄉級行政區。民間一般俗稱其為「直筒子市」。
  • 一批新設市、區相繼掛牌:廣西平果撤縣設市揭牌日期也定了
    據廣西平果縣政府官網5月8日消息,5月6日,百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平果縣委書記黃志願主持召開平果撤縣設市揭牌工作籌備會,強調要以更細、更實、更好的工作作風,全力以赴抓好撤縣設市揭牌各項籌備工作。黃志願指出,經報市委同意,平果將於5月18日舉行撤縣設市揭牌儀式,這對於平果來說具有裡程碑意義,各級各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把「撤縣設市」揭牌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以更細、更實、更好的工作作風,全力以赴抓好各項籌備工作,確保平果撤縣設市揭牌工作圓滿完成。
  • 這個地級市下轄3個縣被撤銷
    6月23日,河北省政府網站發布,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省調整邢臺市部分行政區劃如下:一、同意邢臺市橋東區更名為襄都區,襄都區人民政府駐南長街街道順德路229號。截至目前,市縣兩級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73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市本級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900萬元,縣級財政安排3.14億元。邢臺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邢臺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 安徽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樅陽劃歸銅陵管轄
    中新社合肥1月4日電 (張俊)記者4日從安徽省委、省政府獲悉,日前,國務院批覆同意對安徽省安慶市、銅陵市、六安市和淮南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
  • 成都郫縣撤縣設區獲批 改名叫郫都區
    該批覆全文如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的批覆川府函〔2016〕238號成都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於郫縣撤縣設區的請示》(成府〔2016〕19號)收悉。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以原郫縣的行政區域為成都市郫都區的行政區域,郫都區人民政府駐郫筒街道望叢中路998號。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你市自行解決。
  • 根據國務院批覆安徽撤銷地級巢湖市 設立縣級市
    新華社合肥8月22日電(記者 楊玉華、蔡敏)安徽省22日宣布撤銷地級巢湖市,並對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行政區划進行相應調整,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    此次撤銷的地級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因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得名,下轄廬江、無為、和縣、含山四縣和居巢區。
  • 蓬萊長島合併,撤市(縣)設區!山東近8年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好在哪?
    作為山東「三核」城市之一的煙臺,迎來了最新區劃調整。6月22日,山東省政府網站通報,國務院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
  • 德州對禹城市、平原縣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
    8月3日,德州市人民政府發布《德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通告》,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經省政府批覆同意,對禹城市、平原縣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德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通告為推進我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經省政府批覆同意,對禹城市、平原縣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具體情況通告如下。一、設立禹城市禹興街道,將禹城市市中街道所轄的站南社區等85個村(社區)劃歸禹興街道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