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農村建造新房是非常常見的現象,這是因為冬季農民一般有空閒時間來進行房屋建造,而夏季和秋季農忙時,需要生產勞動。所以在農村冬季和春季是蓋房子最多的時候。在普通人眼裡,很多人認為農村的房屋建造時都講究風水,還要按風水先生算完後才能選址建造,這也讓一些人認為農村人封建迷信,實際上這是很多人的誤解和不科學的看待農村人。
一般情況下,在我國的民居觀念中有很強的風水思想,即使到現在這個時代,在城市蓋樓前,經常見到一些開發商找一些風水大師佔卜算算,這在古代更為明顯。風水先生認為建房子一般要講求斂氣,聚氣,不耗散。同時,門的位置和朝向都要依據陰陽八卦來確定。而實際上很多農村的民間房屋的建造風格並不符合這些特徵,也並非人們認為的這樣,而是農村人依照審美的觀念和孝道觀念來設計和布局的。這些房屋中盡顯的更多的是農村人的善和美,而和封建沒有任何關係。今天小編以傳統的民間住宅為例和大家剖析這其中道理。
1、「風水八卦」理論在農村民宅中背道而馳,而審美情趣才是正統原則
在農村,在傳統的四合院民宅中,院落中的空間布局和裝飾美化並不符合風水八卦理論,而其中更強調的是審美趣味。如房屋中精美的:飛簷鬥拱、門樓、牌匾、門鼓、以及飾有吉祥圖案的鐵門和木門、影壁、照壁、風水樓、花牆、花窗、雕花門楣等的設置,這些民間裝飾都是富有深意和美學原則的。在有的大門口還設有上馬石、拴馬樁、門墩獅和門樓鎮宅獅等。院中心的很多布局將庭院的空間分割為一個個既實用又美觀的空間。在這其中,守門獅、屋脊獸、風水樓、瓦當獸紋、影壁上的神龕(多為土地神位)等都是為鎮宅護院而做的,古時候是為了滿足了人們的信仰心理,但現代更多的是一種心理的寄託。
其中門是重要的分割建構,早在西周時期就已有了四合院合圍形式的民居雛形,至今以U型為定式的閉合式民宅,以重重院門鎖住院落,形成了一個內外有別的兩個世界。在一個個院落之中,民間藝術被充分體現,人們的審美觀念與文化心理驅動下的建築布局與觀念化的形式在種種組合與搭配中盡顯於丈院之地。
2、尊卑、孝敬之道是農村人的居住傳統
在這些傳統農村民居的格局和空間排列組合,明顯地突出了儒家文化的重血統宗親、講求中庸、秩序、三綱五常、等級尊卑等人倫觀念。在農村房屋居住時,講究的是面南為尊,為長者之位,東西兩側次之,面北方向為最低。在農村人眼裡,祖輩要居住面南之房也稱為上房,兒孫要住偏房,整個院落以南房為主體,用基臺柱石增加其高度,從而以使其重心突出,主次分明,井然有序,藉以體現人倫關係和輩分。要知道,面南之房一般都是向陽,屋裡採光和居住環境都比較適宜因此讓長輩住,偏房背光,屋裡相對潮溼,陰暗,留給年輕人住,這其中所表達的是農村傳承下來的尊卑美德和孝敬傳統。
在這種農村民居裡,數代同堂,有著很強的五服之親聚族而居的「家」意識,往往使民居形成一個佔地廣大,排列成片,多達數十間之多的住宅群,這恐怕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血親觀念造就的特有現象。
3、門匾字畫中的家風、居德才是農家人的居家之本
在農村民居中一般都配有門樓、牌匾、門楣、花窗、雕牆等部位的鏤刻字畫等附屬物,把傳統文化訴諸民居觀念的影響直接形象地表述了出來。在這些文字書畫內容中,實際上是中國民眾所固守的家風、居德。像門匾上常寫的「萬世其昌」、「四代同堂」、「吉祥瑞慶」、「滿堂富貴」、「子孫萬代」、「仁義功德」、「竹節」、「風德」、「耕讀傳家」等等,這些字樣都昭示出居家之人的願望和理想。
在農村民宅裡所表現的更多的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正是儒家文化所涵蓋的傳統的吉祥內容,這種文化傳承的更多的是優秀的美德。歸根到底,是對人生美好未來的祈盼,體現的是宗族血親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儒家文化精神,它支配著民居的格局和氣質,作用於人們的觀念,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民居文化。在農耕文化中確實缺乏一些改變,也阻礙了人民生活的發展、演變,但民居的院落建構與室內布局陳設不斷的細膩、精美,雖然外形與格局上的沒有大的改變,但正是這種變化的限制使得農村人的樸實、孝敬、勤勞的民風持續到現在。
4、以高為美,盡顯農村人的審美藝術
農村的民居一般房頂都比較高,這和它所具有的人倫社會色彩有很大關係,農村人講究以高為美,但又強調秩序和關係,講求中庸、和諧,實際上是一種人際秩序的規定和體現。方民居的四合院結構,以面南的上房為主,統領四周,錯落有致,追求統一,同時又極重視環境的配置與裝飾,尋求與自然相通、融合。中間庭院的瓜棚豆架、觀賞花草、水木石竹,把人們的視覺引向了自然美的境界。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農村人崇尚自然的文化精神,在給人以感官愉悅的同時,又使人領悟到善與美的境界。
在鄉村民居建築中,很多的建築構件並非居住目的,而是為審美裝飾的。像農村牆面上一般有大量的照壁、山牆、花牆、各式花窗、牌匾刻繪、雕塑影壁、門楣等,使得內庭院有著柳暗花明之感。而更多的彩繪鬥拱、畫柱、帶有雕刻的柱基石、窗欞、刻花門鼓、鎮宅石獅、瓦脊裝飾(如瓦當、屋脊獸等)等也都給人強烈的審美感受。而這些都和房屋的居住沒有直接關係,實用的意義大大減少了,而是純觀賞性的藝術。
農村住房歷來有著以高大為美的傳統,高牆深院,層層擴展,或重重屏障,造成深遂、幽遠、靜穆的心理映像,而這種審美愉悅效果給人提供一種舒適溫馨的生活氛圍和民俗氣息,誰又不想在裡面居住呢?
看到這農村民居特色,不知道大家什麼感想?有喜歡的朋友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