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Hub效應:最新研究指出,能在SciHub上下載的論文,更易高被引

2020-12-18 量子位

魚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嗑鹽的你,用過Sci-hub嗎?

作為一個能免費看論文的學術搜尋引擎,Sci-hub是科研人員的秘寶,同時,卻也是學術出版商眼中的大毒瘤。

現在,有人站出來,用統計數據為Sci-hub正名:

能通過Sci-hub下載的文章的被引次數,是Sci-hub上下不到的文章的1.72倍

也就是說,Sci-hub的下載量,已經成為論文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這個結果一公布,立刻引發了網友的共鳴:

我總要先能看文章,然後才能引用啊。

Sci-hub,讓文章更具影響力

這項針對Sci-hub影響力的研究,被研究人員們公開放在了arXiv上。

研究人員認為,Sci-hub作為一個聞名全球的項目,對於學術體系中的所有人都影響深遠。

因為它能繞過大多數學術出版商的付費牆,實際上增強了論文的潛在影響力。

他們希望通過數據證明,Sci-hub的下載量與論文未來的引用量是正相關的。

數據集

研究人員為此準備了兩個數據集,其中包含Nature、Science在內的12種頂級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信息,橫跨神經科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

第一個數據集包含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這段時間內,能從Sci-hub上下載到的所有文章。

第二個數據集則來自傳統的Scopus資料庫,包含同一時段內,在選定期刊上發表的所有文章。

並且,通過跟第一個數據集的對照,研究人員篩掉了其中能在Sci-hub上下載的文章,使其僅包括無法通過Sci-hub免費獲取的論文。

對於每一篇論文,研究人員都統計了其中圖表的數量。另外,還統計了每篇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H-index、每本期刊的影響因子,以及每個作者所屬國家的研究資源等數據。

研究結果

根據引文統計分布,文章引用次數超過2000次的論文被視作離群值。

研究人員通過最小二乘法、離群值影響、帶有工具變量的穩健回歸、異方差校正等等一系列廣義加成模型來評估關係的敏感性。

在控制了所有的偏差來源之後,結果顯示,能從Sci-hub下載的論文的被引次數,是不能從Sci-hub下載的論文的1.72倍(p<0.001)。

並且,Sci-hub下載量越高,論文的被引次數也越高。

在所有選定的期刊和涉及的學科中,Sci-hub的影響都很明顯。

另外,結果也表明,圖表豐富的論文更容易被引用。

研究人員認為,這樣的Sci-hub效應具有多重意義。

第一,除了作為一個面對全球開放存取的「線上圖書館」,Sci-hub的下載量也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數據,用以預測論文未來的引用量。

第二,Sci-hub效應的存在,表明論文的版權限制,很可能會阻礙科研人員的工作。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不僅通過像Sci-hub這樣的途徑「盜版」的科學論文越來越多,arXiv這樣的開放預印本論文平臺也越來越受到科研人員的認可。

不過,矛盾的是,Sci-hub的存在也可能反過來維護了當前的出版系統——當人們有途徑能獲取免費論文時,對封閉出版系統帶來的限制感知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影響全球學術界的Sci-hub

Sci-hub創建於2011年。創始人是一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研究生Alexandra Elbakyan。

△科研女神,在線揮手

她的初衷很簡單——天下苦學術出版商久矣。

畢竟,學術出版商是這樣定價的:

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賺取多少利潤合適,答案是「看市場能承受多少」。

以Elsevier為例,其訂閱費每年都在上漲,到了2018年,加州大學(UC)系統平均每年要向Elsevier支付約1100萬美元(約合7377萬元人民幣)的訂閱費用。這還沒完,在協商籤訂新協議的時候,這家出版商還要求繼續提價。

而早在2012年,Elsevier公布的利潤率就已經超過了40%。賺錢能力甚至超過了蘋果、微軟等科技巨頭。

這樣的巨額收費,一直被認為是在阻礙科學開放、知識民主。

而Sci-Hub不僅包含Elsevier,還提供Springer、IEEE旗下期刊、ACS等出版商的文章,覆蓋範圍非常廣。

所以,不僅是中國、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給Sci-hub提供了大量下載量,Science網站2016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期間,美國本土就有115萬次Sci-hub下載請求,僅次於俄羅斯位居第五。

這無疑動了學術出版商的蛋糕。單純站在法律角度,也確屬違法。

2015年11月,在Elsevier的控告下,Sci-hub域名遭到封鎖。從此Sci-Hub開始了流浪之旅,遷移到美國無法管轄的地方,網址頻頻更換。

創始人Elbakyan也為了避免被引渡到美國,開始四處躲藏。Science網站評價她是「可敬的利他主義抑或大型犯罪者,而這取決於你的立場。」

但無論如何,學術出版商利用長久以來積累的名望,使科研人員們不得不為職業生涯考慮,接受其昂貴的訂閱收費服務,甚至被限制在論文發表後公開免費放出論文,這樣的現狀,負面影響正在慢慢顯現。

正如這項研究中談到的,對論文的訪問限制,可能會導致科學研究無法充分發揮其影響力。

你覺得呢?

傳送門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006.14979

— 完 —

相關焦點

  • 科研利器Sci-hub使用方法匯總
    之前發過一篇文章如何利用Sci-hub下載外國文獻簡單介紹過Sci-hub,當時沒時間寫,有點記流水帳的意思現在把所有的方法都匯總一下~Sci-hub下載全文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利用PubMed ID號下載全文如果在PubMed查詢到的文獻,每篇文獻都有一個PubMed號,我們可以複製這個號碼在Sci-Hub進行查詢和下載2. 利用DOI號下載全文(推薦,最常用)在Sci-hub的網站,只要輸入科研文章對應的DOI號,就可以輕鬆下載對應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會對應一個DOI號,在對應文章的發表網站上都能找到)3.
  • SCI-HUB初階教程(純乾貨)
    一、Pubmed+Sci-hub links(能科學上網的情況下)作為科研狗,再次表示對Sci-hub的創始人的感激之情。但是Sci-hub現在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為此Sci-hub出了一個可以和Pubmed結合起來的插件,以供下載更多的文獻。
  • 繼Sci-Hub之後,科研狗的新福音,Sci-Hunter來了
    導讀:最新的文獻下載利器,Sci-Hunter,可一鍵下載超過99%的文獻。相信廣大的科研狗對Sci-Hub都不會陌生,這個工具堪稱行走江湖的傍身利器!它是由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的一個學生創造的,名字叫Alexandra Elbakyan。
  • 你上的SCI-HUB可能是「假」的!認準這3個官方連結!
    最近,有粉絲反應,在使用SCI-HUB的時候,會在首頁搜索框下看到如下內容:下載文獻時——圖片來源:Brainnews都是期刊出版社的廣告?因為,你上的是冒牌的Sci-hub網站!目前sci-hub官方,只有以下三個:http://sci-hub.twhttp://sci-hub.sehttp://sci-hub.si至於其他域名(如:sci-hub.shop,sci-hub.ren等),也許可用,但均為偽裝或釣魚網站
  • 如何在Pubmed和Sci-hub免費下載文獻
    一、Pubmed+Sci-hub links(能科學上網的情況下)作為科研狗,再次表示對Sci-hub的創始人的感激之情。但是Sci-hub現在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為此Sci-hub出了一個可以和Pubmed結合起來的插件,以供下載更多的文獻。
  • 被出版商律師函警告,Sci-hub在中國的域名遭屏蔽,網址越來越少
    ,sci-hub 的網絡域名 sci-hub.org 必須停止使用;2018 年,Springer Nature 在俄羅斯對 sci-hub 提起了訴訟,同年 12 月,莫斯科市法院命令俄羅斯聯邦通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監督局 (Roskomnadzor) 封鎖 sci-hub 網站;同樣還是 2018 年,Elsevier 在瑞典將 sci-hub 告上法庭,最後法庭判決
  • 2019最新SCI-HUB使用教程(純乾貨)
    一、直接搜索(一般情況下)打開網站http://sci-hub.tech/首頁列舉實時監測可以用的SCI-HUB網址隨便點擊一個進入輸入URL、PMID/DIO or search string,點擊搜索:出現全文連結直接下載即可:二、Pubmed+Sci-hub links(能科學上網的情況下)作為科研狗,再次表示對Sci-hub的創始人的感激之情。
  • 俄羅斯因版權訴訟屏蔽 Sci-Hub 域名
    PingWest品玩12月5日訊,引述solidot的消息,英國期刊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向俄羅斯法庭起訴了知名的論文分享網站 Sci-Hub,Sci-Hub 的創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 據說就藏身於俄羅斯,但 Springer Nature 並沒有打算抓她,而只是想屏蔽網站。
  • 研究生必備最強文獻下載神器——SCI-HUB客戶端!
    最近因為在準備開題,所以需要看很多論文。但是好多文獻發現下載不了,有好多下載還要錢,這個難倒我了。那怎麼辦呢,我我就想到一句話,只要你想偷懶,是肯定找得到偷懶的工具的。然後我就在百度搜索「文獻下載神器」,果然搜索到好多好多。但是肯定不是每一個都可以用,最後經過我的過濾。留下了一個神器。
  • Sci-Hub重生了,這回用上了分布式網絡
    在網站域名屢次被撤銷之後, Sci-Hub 創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 在分布式域名網絡 Handshake 上註冊了新的網站。現在,每個用戶都可以直接通過服務門戶和 NextDNS 直接訪問 Sci-Hub。
  • 獨家:SciHub蘋果桌面版
    畢竟這些小工具還是方便了大家,而博客和公眾號的文章又比較雜,所以我開通了簡書,https://www.jianshu.com/u/df0ca2d4f57d,大家可去圍觀,文章底部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達簡書的版本,如果後續有更新,也會在簡書上發布更新。為了方便蘋果用戶也能用桌面軟體下文獻,我把SciHub桌面版打包成可以運行在蘋果上的App。
  • 世界最大盜版論文網站Sci-Hub日益繁忙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使用Sci-Hub,該網站已經包含5000萬篇論文。來自伊朗的下載申請已經超過260萬,印度340萬。論文幾乎涉及各個學科,從數十年前發表的物理實驗到生物技術的最新突破。一周內,Sci-Hub提供了近50萬篇愛思唯爾論文的下載。  這些統計數字都來自Elbakyan提供的詳細的伺服器日誌數據。
  • 創世紀圖書館(Library Genesis)——免費下載SCI文獻和書籍
    詳細了解後,竟然發現創世紀圖書館(LibraryGenesis)與sci-hub可謂是一對難兄難弟,它們有許多共同特點:(1)皆出自戰鬥民族之手;(2)免費;(3)資源多,更新快;(4)被起訴(比如Elsevier)。不得不為戰鬥民族點讚。
  • 寫論文時能用上的神奇網站!
    1.免費下載論文——Sci-Hub供全球科研工作者免費下載論文,複製論文的連結/ DOI / Pubmed ID,即可免費獲取 PDF 格式的論文。對於國內的小夥伴來說,scihub會時常出現問題,連結常被封。
  • 關於盜版了4800萬篇文獻的Sci-Hub,愛因斯坦畢竟不是 Kanye West
    然而世界上偏偏有這樣的一家網站,他盜版了四千多萬份作品,卻幾乎很少受到原作者和正版使用者的指責。它就是盜版學術論文網站 Sci-Hub。Sci-Hub 由哈薩克斯坦人 Alexandra Elbakyan 於 2011 年建立。網站提供大量收費學術期刊論文的免費下載。內容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的上傳。
  • 遭兩千頁起訴之後,Twitter也給Sci-Hub插了一刀:你號沒了
    Sci-Hub 創始人 Alexandra Elbakyan 一直在使用 Twitter 收集和存檔印度研究人員的回應,很多研究者認為 Sci-Hub 對於他們的研究工作至關重要。各方反應不一,有人猜測 Sci-Hub 在印度是否會被封禁,有人關注研究人員是否會介入此案…… 從需要撰寫學期論文的本科生到研究進展受到影響的高級教授,德裡高級法院的判決幾乎將決定印度科學文獻訪問層面的未來。起訴書長達 2169 頁,光是讀完就需要不少的時間。
  • 圍剿Sci-Hub力度升級!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網址你也不要提,不然就...
    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Elsevier再惹爭議,他們又把槍口對準了提供論文免費下載的Sci-Hub。而且, 頗有「趕盡殺絕」的意味。提供文獻整理工具的Citationsy發表博客文章表示,因為自己在博客中提供Sci-Hub的最新網址,收到了Elsevier的律師函。
  • sci檢索號怎麼查詢,web of science查詢步驟
    一篇sci論文,不僅要關注能否被錄用,什麼時候見刊,還關注什麼時候檢索。得知一篇sci是否檢索,檢索號是多少,有不少查詢的渠道。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sci檢索號查詢情況,本文主要介紹下:sci檢索號怎麼查詢,這個問題。
  • 常規學術搜尋引擎介紹和SCI論文資源獲取方法
    引言文獻閱讀是構思和研究一個科學問題/項目的關鍵之一。當然,文獻閱讀的第一步就是獲得你所需要的文獻。前面投必得學術分享過sci-hub、GeenMedical、文獻小鎮、Scholarscope插件、Sci-Hunter軟體等很多文獻檢索方法。
  • 一招教你如何快速免費閱讀SCI文獻
    當我們在日常的研究實驗和論文寫作中,要大量閱讀相關文獻,而其中最有價值的當屬SCI期刊,然而知網中很少收錄外文文獻,要想獲取SCI文獻,一般我們是使用學校的網絡或者帳號登錄web of science這個網站去查詢,但是當我們想免費獲取整個文章的PDF時,有部分文章可以直接點擊【出版商處的免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