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俞永均
海曙記者站 續大治
如今,工業網際網路已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戰略制高點。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目標是升級工業關鍵領域,智能製造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在群雄逐鹿「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之際,曾以「商貿強區」享譽市內外的海曙區劍走偏鋒,成為上述兩大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5月12日,國內自動化領域頂尖科學家褚健教授團隊領銜的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在海曙區揭牌,專注工業作業系統研發和產業化的藍卓工業網際網路等三家公司同時成立。
4月17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譚建榮任法人代表的寧波市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海曙開院,寧波智能成型技術創新中心同步落戶。
有專家稱,這兩個重量級項目的引進,不僅將引領海曙搶佔新一輪工業革命制高點,而且將為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注入澎湃動力,撬動的是寧波千億級甚至萬億級產業高質量發展。
選擇海曙就是選擇寧波
「國內其他一些地方也想請我們去。我們之所以選擇海曙,主要是看重這裡深厚的製造業沃土,寧波有一大批基礎條件不錯但急需進行智能製造提升的企業,潛在市場需求巨大。」譚建榮院士說。去年,他領銜的浙江大學院士團隊落戶海曙。
誠如譚建榮院士所言,選擇海曙就是選擇寧波。無論是資源稟賦還是人文環境,海曙都是寧波最典型的代表。
天一閣,月湖,三江口……地處中心城區的海曙,不僅文化積澱深厚,而且教育、醫療、交通發達,生活居住舒適,是國內外高端人才的嚮往之地。
早在2016年8月,寧波就獲批成為首個「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市級財政三年統籌安排超百億元扶持資金,力度之大史無前例。而海曙在行政區劃調整後,從服務業大區一躍成為工業雄厚的區縣(市),擁有紡織服裝、汽車零部件等多個優勢製造產業集群。
「譚建榮院士是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他和他的浙江大學研發團隊掌握成千上萬個最新研究成果,寧波有最適合這些成果生長的土壤。」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一方面,我市自去年底起實施的「三搶」「六爭攻堅」等行動,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較大反響,也成為吸引高端人才來甬的重要原因。
「寧波的工業基礎好,環境也非常好,是個宜居城市。我們在海曙成立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就是為了把中控的工業作業系統supOS推向市場,爭取解決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的智造問題。」中控集團創始人褚健表示。
搶先一步跑出引智加速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招商引資特別是引智尤其如此。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型國家戰略性資源,誰搶先一步,誰就能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站上巔峰。為此,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都盯上了褚健教授。
「面對國內眾多有力的競爭者,我們最終能夠勝出,離不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力親為,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合力創造『寧波速度』。」海曙區招商部門負責人說。
今年3月12日傍晚,市委書記鄭柵潔在杭州灣新區調研間隙,特意安排了與禇健教授的第一次會面。這次會談,雙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並把合作領域鎖定在工業網際網路。
在之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裡,寧波工作組與禇健教授團隊開展了一輪又一輪洽談對接。特別是作為項目落戶地的海曙區,更是動員全區力量為禇健教授團隊創造便利條件。
4月4日,褚健教授團隊與我市就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系列項目籤訂合作協議。38天後,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正式在海曙揭牌。
從市委主要領導親自參與洽談,到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落子寧波,短短60天,一個國內頂尖的工業網際網路項目「情定」寧波海曙。
「藉助工業網際網路塑造工業核心競爭力,是寧波的選擇,也是海曙的使命,我們必須跑步前行,不辱使命!」當天中午12時半,接待完數撥國內外客商的海曙區委主要負責人匆匆趕往食堂用餐,她在過道裡告訴記者。
從企業註冊到廠房選址、業務對接,從員工宿舍到家屬就醫、小孩讀書……圍繞一個個優質項目的落地和投產,海曙區開展了一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務接力賽。
「開院才一個月,我們接到的智能診斷、改造項目就有30多個,業務發展遠超預期,新材料智能成型中心也將於今年7月實現量產。」寧波市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海標高興地說。
緊盯前沿實現彎道超車
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顛覆性技術創新打破了一個地區的常規發展規律。區劃調整後,海曙沒有循著工業發展的傳統之路,而是頻出奇招大招,力圖實現彎道超車。
4月26日,海曙區政府與凱德中國籤訂了合作開發中新(寧波)智造產業園意向書。該產業園區佔地約133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150億元,建成後將是浙江省內首個由新方主導總體規劃、統一建設並整體運營管理的創新型科技園區。
「寧波工業未來發展方向是大園區大製造。對於可用土地資源稀缺的海曙而言,要讓每一塊土地發揮成倍效應,統一配置園區資源要素不失為一招好棋。」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農貴新說。
海曙引進的工業大院大所,立足寧波,放眼全球,服務中國。比如,寧波智能成型技術創新中心已成功打造高端裝備研究與檢測等8個聯合實驗室,力爭3年內成為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按照褚健教授設定的路線圖,未來五年,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至少孵化20個高科技公司,其中5個達到上市要求。「利用工業網際網路這一平臺,我們可以幫助中國工業產業的技術得到巨大提升,縮小與發達國家工業企業的差距。」褚健自豪地說。
眼界決定高度,登高方能望遠。背靠發達的寧波製造業,海曙將在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中篤定前行,奮勇超車,為寧波建設「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貢獻力量!